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表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然后分析攻坚阶段经济社会面临新的矛盾、非经济因素对改革制约明显、各种利益诱导出现人为阻力三个困境;最后提出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以及把握原则处理好五个“关系”的破解思路。
【关键词】 攻坚克难 经济体制 改革
胡总书记在7月2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做重要讲话,这段讲话不足三千字,多达13次提到“改革开放”。在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在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大背景下,胡总书记为什么要多次强调“改革开放”?一方面改革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社会上存在某些质疑改革、否定改革的“杂音”。如何攻坚克难,成为推进改革,深化改革,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胜利的重要影响因素。
1. 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效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逐步建立起以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凸显,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拉开了改革的大幕,开始了长达14年的摸索试验。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在党的文献上,做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决策,在十五大确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到2002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接下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和更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要面临的问题难度加深、复杂性加大,涉及领域更广,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2. 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
2.1经济社会面临新的矛盾
一方面,近十年快速增长的GDP主要依靠两架马车的拉动,很难再带动下一个十年可持续性高速增长,同时也给生存的环境也带来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政府提供充足、丰富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要求越来越高。
2.2非经济的因素对改革制约明显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越来越触及社会、政治、文化等非经济领域。某些商家为追求经济利益,一再打破商业道德, 失守社会责任,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屡见报端。某些年青人盲目追求车子房子票子,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迷失自我,幸福感缺失。社会、文化、政治因素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难度加大,复杂性加深,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社会前进的短板因素。
2.3各种利益诱导,出现人为阻力
在改革的初期大家都是改革成果的受益者,随着深化,改革进入全面调整利益关系,一些改革在各种利益的诱导下“走样变形”。这对改革本身构成严重扭曲和制约,在一些本不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出现了利用市场化牟利的“假改革”,而在一些应该大力推进市场化的领域,市场化改革却步履维艰。
3. 攻坚克难的思路
3.1解放思想,正确看待曲折和争论
一是正确看待“曲折”。在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史无先例、没有参考答案的艰巨工程,是一条充满挑战的开创之路。要在没有路的地方“杀出一条血路”,开拓一条新路,必然充满艰辛曲折。惟有艰辛曲折,方显改革开放的伟大;惟有艰辛曲折,方显改革开放经验之宝贵。
二是正确看待“争议”。在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改革具体措施问题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是理论界的理性思考还是公众情绪表达,在繁芜复杂的争论和辩论的背后,都是一种对改革何去何从的殷切期待。不同意见的分歧,通过讨论可以吸取各方面的智慧,通过争论发现问题,可以使错误犯得少一点,改革的协调性、代表性更大一些。不改革,中华民族就没有出路,死路一条;停顿倒退,矛盾会进一步积累,风险更大。
3.2坚定不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种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是可以通过深化改革本身解决的。90年代初政府对土地市场进行改革,实行“土地要素市场化”,随后又取消了福利分房政策,国民住房纳入货币化的商品体系,房地产行业进入蓬勃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拉动GDP快速增长。随着改革的推进,房子的“价格”逐渐偏离“价值”本身,给经济健康发展带来隐患,给普通民众生活带来压力。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国家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出台限购令、房产税、差别化利率、完善保障房“四位一体”体系建设等宏观调控措施,有利控制了投資、投机性需求,支持和引导合理消费需求,稳定房价,使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3.3把握原则,处理好“五个关系”
3.3.1处理好深化改革与惠民生、促和谐的关系。利用深化改革攻坚克难要注重民生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3.3.2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施社会管理同时调动、发挥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其中。
3.3.3处理好改革创新和依法行政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同时有效运用法制手段规范改革程序、深化改革实践、巩固改革成果。
3.3.4处理好加强顶层设计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关系。现有体制存在不合理之处,对民众不公平,有利于政府或者某些利益集团。民众会自发地越过这些制度,打打擦边球,创造出一些对自己有利的制度,民众这种自发的改革,就是群众首创精神的最主要表现。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就是政府在制定顶层设计时要尊重民众的这种违法性创新,将其予以合法化。
3.3.5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通过改革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问题,同时也要把握好改革任务的轻重缓急和社会承受程度,统筹兼顾,稳中求进。
参考文献:
[1] 高尚全:《亲历思想解放--高尚全谈改革》,中国友谊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2] 总政治部宣传部:《改革开放三十年》,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3] 刘树成,吴太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作者单位:武警政治学院)
【关键词】 攻坚克难 经济体制 改革
胡总书记在7月23日省部级主要领导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做重要讲话,这段讲话不足三千字,多达13次提到“改革开放”。在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在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大背景下,胡总书记为什么要多次强调“改革开放”?一方面改革进入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社会上存在某些质疑改革、否定改革的“杂音”。如何攻坚克难,成为推进改革,深化改革,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胜利的重要影响因素。
1. 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效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逐步建立起以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凸显,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拉开了改革的大幕,开始了长达14年的摸索试验。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在党的文献上,做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学决策,在十五大确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到2002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接下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和更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要面临的问题难度加深、复杂性加大,涉及领域更广,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2. 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
2.1经济社会面临新的矛盾
一方面,近十年快速增长的GDP主要依靠两架马车的拉动,很难再带动下一个十年可持续性高速增长,同时也给生存的环境也带来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对政府提供充足、丰富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要求越来越高。
2.2非经济的因素对改革制约明显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越来越触及社会、政治、文化等非经济领域。某些商家为追求经济利益,一再打破商业道德, 失守社会责任,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屡见报端。某些年青人盲目追求车子房子票子,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迷失自我,幸福感缺失。社会、文化、政治因素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难度加大,复杂性加深,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社会前进的短板因素。
2.3各种利益诱导,出现人为阻力
在改革的初期大家都是改革成果的受益者,随着深化,改革进入全面调整利益关系,一些改革在各种利益的诱导下“走样变形”。这对改革本身构成严重扭曲和制约,在一些本不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出现了利用市场化牟利的“假改革”,而在一些应该大力推进市场化的领域,市场化改革却步履维艰。
3. 攻坚克难的思路
3.1解放思想,正确看待曲折和争论
一是正确看待“曲折”。在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史无先例、没有参考答案的艰巨工程,是一条充满挑战的开创之路。要在没有路的地方“杀出一条血路”,开拓一条新路,必然充满艰辛曲折。惟有艰辛曲折,方显改革开放的伟大;惟有艰辛曲折,方显改革开放经验之宝贵。
二是正确看待“争议”。在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改革具体措施问题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无论是理论界的理性思考还是公众情绪表达,在繁芜复杂的争论和辩论的背后,都是一种对改革何去何从的殷切期待。不同意见的分歧,通过讨论可以吸取各方面的智慧,通过争论发现问题,可以使错误犯得少一点,改革的协调性、代表性更大一些。不改革,中华民族就没有出路,死路一条;停顿倒退,矛盾会进一步积累,风险更大。
3.2坚定不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种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是可以通过深化改革本身解决的。90年代初政府对土地市场进行改革,实行“土地要素市场化”,随后又取消了福利分房政策,国民住房纳入货币化的商品体系,房地产行业进入蓬勃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拉动GDP快速增长。随着改革的推进,房子的“价格”逐渐偏离“价值”本身,给经济健康发展带来隐患,给普通民众生活带来压力。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国家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出台限购令、房产税、差别化利率、完善保障房“四位一体”体系建设等宏观调控措施,有利控制了投資、投机性需求,支持和引导合理消费需求,稳定房价,使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3.3把握原则,处理好“五个关系”
3.3.1处理好深化改革与惠民生、促和谐的关系。利用深化改革攻坚克难要注重民生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3.3.2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施社会管理同时调动、发挥社会主体积极参与其中。
3.3.3处理好改革创新和依法行政的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同时有效运用法制手段规范改革程序、深化改革实践、巩固改革成果。
3.3.4处理好加强顶层设计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关系。现有体制存在不合理之处,对民众不公平,有利于政府或者某些利益集团。民众会自发地越过这些制度,打打擦边球,创造出一些对自己有利的制度,民众这种自发的改革,就是群众首创精神的最主要表现。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就是政府在制定顶层设计时要尊重民众的这种违法性创新,将其予以合法化。
3.3.5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通过改革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问题,同时也要把握好改革任务的轻重缓急和社会承受程度,统筹兼顾,稳中求进。
参考文献:
[1] 高尚全:《亲历思想解放--高尚全谈改革》,中国友谊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2] 总政治部宣传部:《改革开放三十年》,解放军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3] 刘树成,吴太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作者单位:武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