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校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21世纪人才,必须要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培养 实践教学 创新思维 计算机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142-0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当今世纪,计算机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新的学习要求必然要有新的教学方式与之适应。创新计算机教育方法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内容,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下便是我十几年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才能诞生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下,师生关系长期停滞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关系上,师生间往往缺乏双向的情感交流和平等的合作沟通,这种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必须更新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与学生应平等相处、诚恳相待,使学生人格受到充分尊重,个性潜能得以展示,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才能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师生共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二、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
要培养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离不开实践教学。所谓实践教学其宗旨在于引导和培养学生把已经学会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使之学会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获得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想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想结合”造就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战线必须努力作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关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需要。职业教育就是为现代化大生产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同时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人才。
三、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有实际意义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带有强烈情绪的一种意向和动力,同时,也是启迪和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催化剂。正如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习材料有内在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用精练、生动、有趣的语言巧点拨善引导,会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开其意”、“达其辞”。
2.灵活结合教材,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计算机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的特点,是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即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比较、分类、判断、推理、归纳、分析、联想、概括等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比如在讲《Office 2000》中《word 2000》的时候已经学过《windows 98》中的记事本和写字板,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总结这几种软件的共性,鼓励学生先自己尝试使用word 2000,这样教师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可以针对学生碰到的问题讲解,教师讲课轻松,学生学习也有目的,真正作到事半功倍。
3.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没有为他们提供进行探究的渠道,创新就无从谈起。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达成的,而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体验得来的。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与创新教育从来未像今天如此之重要地摆在党和画家的议事日程上。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不仅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的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的创造思维与个性得到长足发展,更应该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再造中华民族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作者:张力 开明出版社
[2]论文《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作者:鞠娜
[3]《现代教育技术》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培养 实践教学 创新思维 计算机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142-0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当今世纪,计算机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新的学习要求必然要有新的教学方式与之适应。创新计算机教育方法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内容,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下便是我十几年计算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才能诞生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下,师生关系长期停滞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关系上,师生间往往缺乏双向的情感交流和平等的合作沟通,这种师生关系的不和谐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必须更新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师与学生应平等相处、诚恳相待,使学生人格受到充分尊重,个性潜能得以展示,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才能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师生共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二、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
要培养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离不开实践教学。所谓实践教学其宗旨在于引导和培养学生把已经学会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使之学会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获得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与实践想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想结合”造就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战线必须努力作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关于“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需要。职业教育就是为现代化大生产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同时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人才。
三、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最有实际意义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带有强烈情绪的一种意向和动力,同时,也是启迪和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催化剂。正如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习材料有内在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用精练、生动、有趣的语言巧点拨善引导,会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开其意”、“达其辞”。
2.灵活结合教材,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计算机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的特点,是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即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比较、分类、判断、推理、归纳、分析、联想、概括等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比如在讲《Office 2000》中《word 2000》的时候已经学过《windows 98》中的记事本和写字板,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总结这几种软件的共性,鼓励学生先自己尝试使用word 2000,这样教师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可以针对学生碰到的问题讲解,教师讲课轻松,学生学习也有目的,真正作到事半功倍。
3.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没有为他们提供进行探究的渠道,创新就无从谈起。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完全靠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达成的,而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体验得来的。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与创新教育从来未像今天如此之重要地摆在党和画家的议事日程上。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不仅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的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的创造思维与个性得到长足发展,更应该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再造中华民族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作者:张力 开明出版社
[2]论文《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作者:鞠娜
[3]《现代教育技术》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