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键制度的职业教育高考

来源 :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中职生创设升学空间,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而开始的。面向2035年职业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职业教育高考制度应当作为其中的一项核心内容进行建设,但这需要从更为宽广的学术视角探讨职业教育高考制度建构中的根本问题。职业教育还没有高考制度,迄今只是构建了一些局部化的中职生升学途径,系统规划和建设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职业教育高考建构的目的,一是促进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二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三是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四是保障中职生的公平升学权利。职业教育高考制度建构要达成的目标,一是实现中职生在高等学校与专业志愿选择中的自由度,二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标准上的清晰衔接,三是把部分专业性强的职业教育课程纳入普通高考选择科目。职业教育高考制度建构的核心理论问题,一是职业教育高考成绩与普通高考成绩之间是否具有等值性,二是专业课考试成绩是否具有足够的教育通用价值,三是专业课考试内容应该偏重专业理论知识还是操作技能。
其他文献
鲁迅先生的《野草》自1927年问世以来,一直是文学史上一个特异的存在。它独有的形式和丰富诡异的内涵,不仅成为中国学者阐释不尽的对象,也激发了东亚特别是日韩学者持久的研究热情。本次专题讨论收入了中日韩三国学者的四篇论文。其中,陈思和从文学史的角度,强调《野草》的先锋意识是从五四以来的一种全然自我否定的精神。这种极端的先锋意识却又和非常优美的抒情形式相结合,创造出了独特的“野草”之谜。赵京华对“二战”后日本的《野草》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了《野苹》文本内部研究的两条路径和文本外部关系研究的副线,并有继承和发展的
鲁迅在1934年10月9日写给萧军的书信中提到: 给我的信是收到的。徐玉诺的名字我很熟,但好像没有见过他,因为他是做诗的,我却不留心诗,所以未必会见面。现在久不见他的作品,不知道那里去了?……
从1926年1月起,国民党上海地方组织的最高机构被称上海特别市党部。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克复上海后,上海特别市党部得以公开从事活动。“四一二”政变后,上海特别市党部几经改组。从1929年2月开始,市党部的组织架构趋向稳定。在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上海特别市党部保持较强的激进性与组织动员能力,对地方行政事务多有染指,而上海市政府显得较为保守且务实.党政关系较为紧张。但随着国民党激进政治的消褪,上海市党部的政治空间越来越狭窄,党政关系逐渐平缓。而1927至1937年间上海城市的多元性与丰富性,既为国民党上海
为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闸释,经党中央批准,包括上海市在内的10家单位和地方首批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3月2日,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举行。
批判教育学是一种富有争议的方式,它试图通过辩证推理、否定之否定,以及挑战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规训模式来解决矛盾。批判教育学面临威权式民粹主义的挑战,因此,它的明确目标是通过理解教育学与政治学交叉的各种方式,以及强调一切教育都是文化政治学的形式这一观点,从而创造自我和社会的变革。批判教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者掌握教学和学习的过程,把它视为存在于全社会的强大经济与社会政治力量背景下反映个人政治与道德能动性的一种协商手段。批判教育学是由对种族和阶级的马克思主义分析所支持的,并朝着一个可行的社会主义而不是新自
2017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学术月刊编辑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主办。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学者研讨、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评选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等十大学术热点,现予公布。
孔子一生作为师者的实践,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乃是求得"斯文在兹",诲人不倦则是让孔子之后来者"与于斯文"。孔子一辈子在学与教之间不断转化,其中心就是传承斯文,也即赓续周代以来的礼乐文化传统。斯文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作为个体生命意义的依据,更是承载着民族的根本价值。传承斯文不是固守斯文,而是"述而不作"与"温故知新"的统一,是人与文的互相转化。担当"斯文",乃是当代师者的文化使命。
与《旧约·创世纪》的创造-宰制模式相比,《易经》体现了一种孕育-教化模式的万物创生图景,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教育思想的本源是立足于生命成长的关切。从乾坤与诸卦及万物的教化关系、乾坤的自我教育历程及其"成己成物"的功用、《易经》与《论语》、《中庸》、《老子》教育思想之间的相互发明等方面,都可以发现《易经》对于中国教育思想的本源性奠基意义。
明清易代之际,面对清军的强势入侵,地方士绅有殉难者,有清洁白守的遗民,更多的是主动或被动的新朝合作者。但具有普世超越特质的纲常伦理对合作者构成沉重的道德压力,出现了人的生存空间被自己尊奉的道德价值所压缩乃至干毁灭的奇观。挣扎于道德夹板中的地方士人为重整荒芜衰败的人生,艰难建构自身的生存理由,以多面的价值认同纾解心理重压,呈现了那个时代士人精神史和心态史中之重要一幕。理学家建构纲常伦理的初心是“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但在易代之际复杂的政治现实中,纲常伦理的实践者并不能导致“太平”,而合作反而似乎更能
基于技术持存论的哲学基础,斯蒂格勒将教育指认为一种作为"传输"与"接受"机制的记忆术,进而揭示其功能性与存在论的双重本质构境,即个体与集体意识塑形及其经验性时空定位筑模。技术体系进化使人类社会普遍进入熵增状态,全球记忆术体系的确立使教育演变为一场资本主义精神掠夺,知识普遍性不可逆转的崩溃导致主体认知短路,数字化座架将教育促逼于思想赤贫的系统性愚昧状态。拯救教育的可能出路在于区别知识与非知识的知识,进行持留机制药理学批判以及重构有效的批判认识论。斯蒂格勒的教育本质观对于我国教育本质研究不失为一种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