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毛主席爱情婚姻的一点认识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手记:朱旦华(1911—2010)是毛泽民的爱人,毛远新的母亲,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革命女性。本文节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的《毛泽民夫人朱旦华访谈录》一书。作者马社香自2000年初夏以来,追踪采访朱旦华达11年之久,以口述整理的形式编撰成书。该书以崭新的视角,细腻的笔触,真实追寻朱旦华亲历的中华民族觉醒的关键百年诸多历史节点,深度思辨中国共产党“之”字形奋斗的底蕴,深刻阐发毛泽东等革命先辈前仆后继、不断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本刊“精华选读”栏目将陆续选载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笔者:朱老,您对爱情婚姻的感悟非同一般。近30年来,社会对毛主席三次婚姻众说纷纭,诸多分歧,您怎么看?
  朱旦华:毛主席是开国领袖、革命导师,我知道的懂得的很有限,没有资格评说。
  笔者:但国内外攻击毛主席的言论,却不管这些。有的文章攻击一点不及其余,有的言论夸大其词混淆真相,在毛泽东爱情婚姻上,甚至出现“谎言重复一千次就是真理”的情况。将这个问题作为一项学术性研究,很有必要。请您谈一谈好吗?
  朱旦华:你已经提出多次了。我也经常在想,为什么有人可以随意把毛主席说得乱七八糟呢?这是给我们党和国家抹黑。一步步发展下去,就会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给我们党的历史,包括新民主主义那一段抹黑。像苏联一样,颠覆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基础和民意基础。我应该支持这项研究。
  我1937年8月认识江青,那年11月见到毛主席,1938年10月认识毛泽民,认识贺子珍是1949年,我和他们都有直接接触和多次比较深入的交谈。应该比道听途说写毛主席生活故事的人有一点发言权。
  在许多人眼里,我是一个老革命、毛主席家的亲属,其实我更多的是一个经历比较多、喜欢想问题的知识女性。我想更多地从一个知识女性的角度,探讨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好不好?
  公允地讲,我认为毛主席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和男性魅力的一位伟人,同时也是一位感情婚姻比较严肃的丈夫,我还用不惯你们年轻人挂在嘴边的“爱情”那个词。
  有人会反驳,毛泽东结过三次婚,都是前一段婚姻没有结束,又开始新的恋爱啊。
  这些话不了解或曲解了事实真相。
  我没有见过杨开慧。她牺牲时,我还在上海读书。但毛泽民熟悉杨开慧。毛泽民1939年、1940年多次和我谈过,“兄嫂1920年冬结的婚,1921年冬天,我听从哥哥安排舍家参加革命,来到长沙,党支部就建在哥哥家。哥哥是个刚性子,嫂嫂柔性子,两人诗歌唱和,很有意思。伢子好乖”。“我失骄杨君失柳”,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情感浓得穿越了时空。如果杨开慧伴随毛泽东没有牺牲,我想,他们这对夫妻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才华昭世幸福美满的第一伉俪。他们有情有义有子还有“诗”。
  笔者:我到杨开慧故乡板仓专门考察过,杨开慧12岁就能写出很不错的古体诗:《和女友李一纯》。结婚前夕,杨开慧在日记中写道:“自从我完全了解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意识,我觉得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我想象着,假如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着他死!假若他被人捉着去杀,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一个命运。”板仓杨开慧纪念馆保留着这段文字的手迹。
  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队伍上井冈山后,两地信息中断,杨开慧思念毛泽东,不眠之夜,写下了一篇篇诗文:
  平阴起逆风,浓寒入肌骨。
  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
  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
  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
  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
  兹人见不得,惆怅无已时。
  朱旦华:杨开慧五言诗写得不错,对毛主席的深厚爱意跃然纸上。认真地讲,毛主席为中国革命不仅牺牲了6位亲人,还牺牲了他的亲密诗友和旷世爱情。
  我听毛泽民说过,1927年9月至1928年长沙到井冈山秘密交通被敌人切断,井冈山上听到杨开慧已被敌人杀害,袁文才这才安排贺子珍照顾毛主席起居,后来在一座庙里为他们办了简单的酒水。
  这一点,贺子珍也说过。解放后贺子珍一度在江西休养。一次我陪她看工业展览,展馆前方有座毛主席雕像,贺子珍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嘴里喃喃自语,也可能在和毛主席说话。回来的路上,她还沉浸其中,对我说,“杨开慧死了,你和我结婚;我没有死,你又和别人结婚”。贺子珍这句话,说出她的心结。给我印象太深,我老了细细琢磨,从中也反映了一些真实情况。
  第一个,贺子珍和毛主席1928年初夏结婚,当时井冈山上下风传杨开慧已牺牲。第二个,毛泽东和贺子珍十年夫妻感情不错,贺子珍才有一种潜意识,只要她活着,毛主席就会等她。第三个,江青一定是贺子珍离开后,才到达延安和毛主席认识的。事实也是如此。你想,一个能为丈夫和采访女记者多说几句话、喝几杯酒就大闹的人,如果发现其他女人有靠近她丈夫的可能,怎么会一走了之。在红军时期,毛泽民和贺子珍也很熟。他从苏联回来,可能在共产国际党校里见到贺子珍,或听别人谈到贺子珍,具体什么情况,毛泽民没有讲。他只对我讲过第二个嫂子是个刚性子,兄嫂有时拌嘴,但来得快走得也快。哥哥总是谦让嫂嫂。也可能正是这种谦让,使贺子珍在延安敢于干涉毛主席和女记者交谈,偏偏不愿作检查,希望还能像过去一样,最后毛主席再次谦让。第四个,也可能正是有这种感情基础和把握,贺子珍才会与毛泽东分手十几年后,1949年从东北准备上京续缘,“杨开慧死了,你和我结婚;我没有死,你又和别人结婚”。这可能就是贺子珍准备上京及多年存在的心结。你想一想,我分析得有没有道理?
  只有毛主席最了解和能解开贺子珍这个心结。1959年7月,毛主席在庐山提出和贺子珍见一面,很可能是想当面解释这一切,十年夫妻啊,使贺子珍能静心度过晚年。毛主席对贺子珍的爱意也令人心暖。夫妻由于历史原因分手了,心底永远保持一种暖暖的爱意,这不是人类提倡的美好情感吗?!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我看到一些书,将这件事也歪曲了。   关于毛主席和江青,我早几年对你说过,我在1937年“八一三”上海开仗后,去找过江青。认识贺子珍以后,我问过妇联几个大姐,都说江青到延安时,贺子珍已离开延安。
  笔者:我曾到延安、西安、兰州和新疆做过一些基本调查。从相关采访和掌握的文字资料分析,毛泽东认识江青确实在贺子珍离开延安以后。
  贺子珍到达西安时间在1937年7月。最初准备去上海治病,上海“八一三”战事爆发,才决定去苏联。毛泽东曾派人前来劝说。此时,江青还在上海。直至上海“八一三”战事爆发,江青尚没有动身。您9月初到达西安时,据西安八办相关资料,贺子珍还住在这里。不久,江青也来到西安八办。这既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又是另一种佐证。在西安八办,你们三个即将有渊源的人相互之间竟失之交臂。贺子珍离开延安,与江青完全无涉。
  我在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调查了解到,1937年11月贺子珍和刘英已到兰州。当时兰州八办主任谢觉哉接到毛泽东的电报,请劝贺子珍返回。他和新婚妻子王定国多次做贺子珍工作,王定国年纪比较轻,原来是西路军一个战士。部队被打散后,找到兰州红军留守处(后改称“八办”)帮助工作,由彭加伦介绍和谢觉哉结婚。王定国说话比较直爽,谢觉哉比较温和,但无论怎么劝,贺子珍当时一切话都听不进。贺子珍在兰州执意等飞机到迪化。终于等到苏联一架运货飞机,12月25日上午她和刘英等人一起乘机去迪化。我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和新疆档案馆核实,贺子珍与刘英等人确实于1937年12月25日中午坐飞机到达迪化,飞机仅在新疆机场加油,下午即飞向苏联。
  朱旦华:你走了那么多地方核实这件事,很认真。贺子珍在南昌休养时曾对我说过,毛主席三次挽留她:一是到西安后,毛主席带口信和打电报;二是走到兰州,毛主席仍发电报挽留;三是贺子珍到苏联后,毛泽东曾写一信:“我们难道就此分手了?”贺子珍回信:“就此分手。”这几年我仔细想这件事,贺子珍还说过,这封信是毛主席写在手帕上的,是毛主席用过的手帕,毛主席是个情感细腻太念旧情的人啊,他一直想挽回贺子珍。
  笔者:毛泽东是在收到贺子珍这封回信后,才开始与江青正式交往。2002年我曾采访过张国焘的一个警卫员,叫赵登本,黄麻起义老红军,没有文化。抗战初期他在中央警卫团(当时为警卫连)工作,他清楚地记得延安纪念抗战一周年,召开过一次庆祝会,表演节目,毛主席也来了。江青表演京剧折子戏后,拿出一个小本请毛主席签名题字。毛泽东点点头,签了名。没有感觉有什么亲密关系。1938年秋,毛泽东和江青结婚。
  朱旦华:那时候,国统区和根据地都没有什么正式结婚证,一次事实婚姻结束,再开始另一次爱情婚姻,都是合法的,也是合情的。在战争时期,毛主席的工作要全身心投入,是需要一个彼此喜欢比较细心的女性照顾的。我们应该给予理解和尊重。
  毛主席对江青和对贺子珍一样,也是比较谦让的。实事求是地说,或许他们的感情也不错。我们不应该因为江青后一段政治问题,就在这段婚姻上不客观。我也说几件事。江青自生了李讷后,出现严重妇科病。1951年10月,我带远新去主席家,江青已是第二次到苏联治病回来,就是医治这方面的疾病。后来又去了两次,反复医治,包括化疗,效果都不大。那时候化疗没有现在先进,患者很痛苦,后遗症也大,江青身体更加不好。1959年在庐山上,江青亲自对我说:“我现在成了废人,怕风,一吹就病。一动满身虚汗,上个山差点休克了。医生嘱咐我要稍微活动,不能着凉,不能被风吹着,不能穿湿衣服。唉,我活动一下,跳次舞就要换衣服。谁也想不到我有病,还以为我是资产阶级生活作风哪。”江青身体有什么病当时是保密的,“文革”爆发后,估计江青已绝经,妇科病痛好一些,可以四处活动。毛主席在世,各地都是想方设法照顾江青病体。去世后,各种言论甚至脏水都有,不用说了。
  毛主席去世几十年了,我总忘不了他在延安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主席一辈子就是这样做的。“文如其人”。你仔细想一想,是不是?
  笔者:如果有人反驳您,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反腐败报告说得一套又一套,到头来一查,有的贪污受贿竟几百上千万,还有上亿的。怎么能用“文如其人”解释呢?
  朱旦华:提出问题要深入想想啊,这些腐败分子的反腐败报告,你去深入了解一下,不是秘书起草,就是抄的文件和其他报告,这些腐败分子从头到脚都不可能有反腐败的灵魂,怎么会写出精妙的反腐败文字。还是“文如其人”这个话。毛主席讲的“五种人”一个字一个字都是他从心底流出来的,“成千成万的先烈在我们前头英勇牺牲了,使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我们有什么缺点不能改正,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这是何等朴实何等感人的文字和情操啊!在毛主席著作中,有多少这样感人的文字和情感啊!那些腐败分子能写出来吗?那些造谣毛主席种种不堪的人,他们能写出来吗?也可能造谣诬蔑者本人的内心深处,就有一种封建淫乱心理,才能胡乱编出毛泽东生活方面的谎言,蛊惑人心。这也是“文如其人”。
  我几十年来经常想,广大党员广大人民应该从各种有关毛主席的言论中,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提高我们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毛主席是我们党的缔造者、开国领袖,我们是几千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啊,怎能让人随便诬蔑领袖的思想和人格呢?!○
  责任编辑 张荣辉
其他文献
[摘 要] 邓小平历来重视我国农业的发展,他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文选》三卷中就关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发展动力、农业的基本保障和农业的根本出路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 改革开放 农业思想 维度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全局,关系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
期刊
高君宇和石评梅  珠!昨天是我们去游陶然亭的日子,也是我们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的历史一半写于荒斋,一半写于医院,我希望将来便完成在这里。珠!你不要忘记我的嘱托,并将一切经过永远记在心里。  我写在城根雪地上的字,你问我:“碴掉吗?”随即提足准备去碴;我笑着但是十分勉强地说:“碴去吧!”虽然你并未曾真的将它碴掉,或者永远不会有人去把它碴掉;可是在你问我之后,我觉着我写的那“心珠”好像正开着的鲜
期刊
评梅:  由仲一信中函来之书,我接读数日了。当时你正是忙的时候,我频频以书信搅扰,且提出一些极不相干的问题要你回答,想来应当是歉疚至于无地的。  你所以至今不答我问,理由是在“忙”以外的,我自信很可这样断定。我们可不避讳地说,我是很了解我自己,也相当的了解你,我们中间是有一种愿望(旁注:什么话?你或者是这样——)。它的开始,是很平庸而不惹注意的,是起自很小的一个关纽,但它像怪魔一般徘徊着已有三年了
期刊
罗舜初将军在抗战时期曾临危受命担任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打击顽军,讨伐伪军,痛歼日军,在鲁中大地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武戏”。  春夏之交,我们采访了开国中将罗舜初将军之子罗小明先生,听他诉说父辈当年的光辉岁月……  打击顽军  1942年8月,以山东纵队为主的鲁中军区成立,年仅28岁的父亲肩负重任,走马上任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独当一面,领导鲁中军民杀敌反顽。1943年3月,山东各抗日根据地实
期刊
[摘 要] 1945年前后,国共两党围绕中国究竟向何处去的问题都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和努力。实践证明:国民党的一党独裁政策,带给中国人民的是一个“黑暗的前途”,所以注定了它以失败收场;共产党提出的联合政府的主张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是一条通往光明之路。  [关键字] 中共七大 国民党六大 抗战胜利前后 建国方略  〓 1945年前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局势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德国法西斯即将覆灭,
期刊
北京西山公园已悄然建立一座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以纪念殉难的中共隐蔽战线的烈士。湮没无闻的“中共特工”侯文理烈士的名字,镌刻在上,赫然在目。侯文理是中共早期革命先辈、总参二部领导的秘密战线同志,前台湾保密局江苏反共人民军突击队第三纵队副司令,被《环球时报》等媒体称为“中共特工”。1950年奉命到台湾参与策反和情报工作,1953年因身份暴露而被捕入狱,1958年7月8日在台湾英勇就义。  “特殊党员”曹
期刊
亲爱的夫人钧:  同志们常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戚戚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指夏明翰赠与郑家钧的一颗红珠——编者注)留作相思念,赤云(指夏明翰的女儿夏赤云——编者注)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
期刊
编者按:离退休老同志的口述史资料是党史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料,从不同角度记录、反映了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对深化党史研究和宣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央、省委和各级党史部门高度重视做好“活资料”的抢救和口述史的征集工作。今年,本刊“口述史”栏目将陆续刊发由省委党史研究室文献资料管理处对我省部分副省级以上老同志和重大党史事件当事者进行访谈的口述史成果。  一   20世
期刊
黑夜阻着黎明,只影吊着单形,镣铐锁着手胫,怒火烧着赤心。蚊成雷,鼠成群,灯光暗,暑气蒸,在没太阳的角落里,谁给我们同情慰问?谁抚我痛苦的伤痕?!我热血似潮水的奔腾,心志似铁石的坚贞,我只要一息尚存,誓为保卫真理而抗争。呵!姑娘,去秋握别后,再不见你的倩影,别离为了战斗,再会待胜利来临。谁知未胜先死,怎不使英雄泪满襟?!你失了勇敢的战友,是否感到战线吃紧?我失了亲爱的伴侣,也曾感到征途凄清!不,姑娘
期刊
[摘 要]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是肇庆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表现出革命先贤们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蕴含着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党员、干部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独立团 红色文化 党性教育  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是肇庆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表现出革命先贤们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蕴含着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党员、干部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