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追问点亮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追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它不仅可以考验教师对课堂调控水平,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通过举例就如何进行有效地追问进行探讨,旨在避免让问题留下遗憾,引起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追问;思维;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3-0188-01
  问,通俗讲,就是追着问。追着什么问?追着学生的回答问。教师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基于学生的回答再二次提问,以促成课堂的高度和学生思维的深度。提问是课堂师生双边互动的最基本形式,而追问则是互动的升级,一系列的有效追问而形成的问题链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追问?
  一、数学课堂追问艺术
  (一)在课堂突破重点处追问——画龙点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时生成资源。生成的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为己所用。学生独特的发现往往就是一节课的重点,教师善加利用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起初学生的思维基本上属于“人云亦云”,这时教师的追问显得十分重要。正是教师不断地追问,促使学生继续去思考。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然地就运用了一一列举的策略。但学生的表达是无序,这时教师如果能抓住学生生成的重点部分加以追问,这无疑给孩子一把开启智慧之门钥匙。
  (二)在思考欠缺深度处追问——水到渠成
  学生在认真思考的过程中,有时思维会遇到障碍,不能进行更深层次地思考,使得表述缺乏深度。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搭建梯子,帮助孩子突破思维节点。
  当学生说了一连串算式后,又三次刨根究底地追问,在教师的层层紧逼下,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学生的思维在层层的推进,“余数比除数小”规律的总结,也就水到渠成了。
  因此,当在学生思考欠缺深度时,教师要采取环环相扣的追问,巧妙地引发学生思考,将学生的思维历程展现出来,引导他们在思维矛盾中找到新的方法,在解疑的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在深度地思考“其所以然”。
  (三)在解题思路分歧处追问——拨开云雾
  学生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出现意想不到的教学资源。有些生成资源是正确的,拿出这些正确的资源,带领学生通过验证的方法证实猜想,而有些错误资源有没有必要探究呢?
  案例点击:教学《认识多边图形》的片段
  师追问:这几位同学分的结果你赞同哪一种呢?(讨论)
  生1:我觉得图2、图4和图5是对的。
  师追问:那你们为什么不赞同图1和图3呢?
  生2:图1没有分完,里面还有个四边形。
  生3:图3全分成了三角形。但是它不是最少的。
  师总结:通过对比,自己发现了正确的结果。所以,比较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的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在这几个图中,图3就是一种理解发生错误,图1是一种不理解题意的错误。生成这两种性质不同资源后,教师就必须要有针对性进行追问。教师追问“那你们为什么不贊同图1和图3呢?”就让学生把目光集中到对正确和错误答案的比较上。另外,教师可以在图1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学生没有全分成三角形,教师可以追问:“那我们能否给它加工一下?”这样,学生生成的资源就会有点石成金的效果。
  二、数学课堂追问几点思考
  (一)关注课堂生成,用追问点亮思维的火花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中的不确定性蕴含了丰富的生成性。充分预设、关注生成、用心倾听、善于捕捉,有效地筛选并利用学习活动中瞬间的生成,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彰显教师个性和教育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手段,它与其他提问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追问不但使学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激发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有利于全面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直到理解变得更加准确、全面、细致为止。
  (二)课堂有的放矢,使追问服务于教学目标
  追问要讲究质量,讲究实效。大部分教师对追问的解读是多提问题,整节课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并将问题一一解决,却不管问题的质量,在这种“满堂问”的教学下,教师连续提问,学生则习惯性举手,仓促回答,而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只做一些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进行补充讲解,然后再提出下一个问题,大量毫无思维价值的问题堆积在课堂上,表面氛围活跃,实际课堂教学效果一般,学生的思维局限,与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其次,追问一定要把握准确的时机,看准切入点,在最佳的突破口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接着追问:此问题中应总结出什么该注意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做此类题中就不会漏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他们的活泼性较强,在课堂喜欢做一些小动作。他们对课堂纪律认识的不够,喜欢在课堂上自由自在的聊天,但有少部分的孩子比较内向,不敢与他人交流,甚至是大声的讲话。要如何才能使这部分孩子不再胆怯,从而敢于与他们交流呢?在我看来,作为低年级的教师,一定要尝试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愿意在这个氛围中产生交流。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了如何培养低年级孩子的口语交际能
摘 要语文教学中阅读属于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阅读能够引导学生深入走入文本,与文本之间展开心灵的交流和沟通,是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良好方式。随着主题阅读教学方法的出现,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拓展学生的阅读量,对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将会带来很大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3-0175-01
摘 要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个人终身教育的基础,它的目的在于让每一个人从幼儿时期就能在教师的引领下,最大地发挥个人的潜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步,因为幼儿年龄小,是非判断能力差,所以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无疑应首先要从他们良好品德抓起,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他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让幼儿更好更快地成长。  关键词幼儿;良好品德;从小;抓起;  中图分类号:G616,A
摘 要深度学习其实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名词,它就是让机器能够模仿人的大脑进行思维。在这里教师要把深度学习的概念引入到教学之中,简单说就是无论在什么样的教学环境之下,发展学生的思维永远是第一位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32-0016-0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信息技术的综合实
摘 要 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融合数学文化的讲述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开拓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数学知识。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8,A,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9-0113-01  数学是一门拥有悠长历史的学科,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文化的渗透和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了解
摘 要课堂对话是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形式之一,教师针对性地设计,让学生张开口,进行课堂交流对话,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使学生在多元互动对话中形成鲜活的、深刻的学习认知。为此,教师需要立足文本,优化教学方法,丰富对话方式,拓宽对话训练域度,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在“动口”中成才。  关键词丰富对话方式;对话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1-01
摘 要语感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感能力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教学;能力;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Q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7-0167-01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都多次强调:
摘 要体育课程的开设对于初中生而言可以有效缓解学业压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致和学习成效。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体育教学目标对体育教学课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活跃教学课堂氛围,打造高效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
摘 要 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育阶段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以及文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小学阶段的作文教育效果并不是特别好,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高年级作文教学。导致现阶段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水平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基于此,本文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在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师来说,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教学,不仅是教学中的一个挑战,还能够有效促进教学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7-0176-01  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