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生语文学习动机激发之我见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yuk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对技工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提高,对毕业生的知识要求越来越高。而学生语文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各科目的学习效果,因此,调动技校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动机,能有效地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动机做一分析。
  一、培养适当的动机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的力量,是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达到学习目的的心理动因,即推动学习的主观动力。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受学习动机影响,如果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就会有良好的学习态度,饱满而持久的学习热情,就能够克服并战胜听说读写中遇到的困难,不断地进行知识积累。
  一般来讲,语文学习动机越强烈,水平就提高得越快。但要避免动机过强,因为动机过强,学习者内心会因能力不够、语文基础薄弱等原因产生紧张焦虑感,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指导学生调整心态,保持最佳强度的语文学习动机。
  二、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其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当学生置于这样的情境中时,由于已有知识与当前情境之间具有某种联系,就激起学生了解真相、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和启发性,造成悬念。如笔者在教《论语·七则》一文时,就以这样的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对中国几千年文明有深远影响的一部书是什么?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谁?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拿半部《论语》治天下,为治天下而学语文的著名宰相是谁?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被吊足了胃口,对学习本文、了解孔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因材因人施教,合理保持学生动机水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曾经研究发现,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不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合理控制难易程度,以使学生保持合适的动机水平。
  如笔者在教授课文时,会根据课文不同的深度,设置不同学习障碍。在学习简单的内容时,尽量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在学习较难的课文时,则会采取难点分解法和引导法,使学生在一定程度内有效地完成学习内容。其中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也会因人而异,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采取简单引导法,对学习能力或水平差些的学生则采取深入甚至完全引导法,直至学生弄懂知识点。这种引导的过程,也是教授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分析问题的过程。
  四、张弛有度地运用知识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常见的迁移形式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迁移指一种知识对另一种知识的影响,或已经学到的经验对完成其他任务的帮助。笔者在教授课文时,经常采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方法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还以教《论语·七则》为例,学生对课文中涉及的三个主要人物孔子、子路、颜回理解得不够深刻,这时笔者采取了故事法强化学生对人物的记忆:
  青年时期唐伯虎就已经成为江南第一才子,有一日他出去郊游,看稻田里碧绿青翠,池中鸭欢鱼跃,来了兴致,便径直向田埂走去。眼看还有两三步就走出稻田,恰巧对面走来一个挑泥的农夫,田埂细窄,只能容一人通过。唐伯虎便说:“老夫后退三两步,我即可过去。”农夫见唐伯虎书生模样,便说:“我出个对子,你若对上我就退后,若对不上,你则退到水田里让我过去。”唐伯虎满口应承,心想一个农夫还能难倒我吗?农夫微微一笑,出了上联:一担重泥拦子路。
  唐伯虎一听,暗暗吃惊。这一上联非常奇巧,运用谐音对法和嵌字法融合而成。“重泥”为“仲尼”,即孔子,子路是孔子的学生,意思是孔子拦住了学生子路的道,学生没有不给老师让路的道理。唐伯虎竟一时对不出,只好脱鞋下水给老农让路。这一下联,唐伯虎苦思了好几年,也毫无结果。
  一日,唐伯虎漫步江边,见一船逆流而上,纤夫累得汗流浃背,船上一貌美女子衣袂飘飘,纤夫个个边拉边笑逐颜开地回头看。看到此景,唐伯虎忽然想起以前的对联,于是得一下联:两岸纤夫笑颜回。
   唐伯虎以“两岸”对“一担”,以“纤夫”对“仲尼”,以“颜回”对“子路”,真乃构思精巧,成为文坛佳话。
  五、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激发生学的学习动机
  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将学习的结果信息提供给学生。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克服不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自己进一步努力学习。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时学习积极性更高,进步更快。这是因为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一方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求知欲得到满足,从而使学习态度和手段及时得到调整。另一方面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激起克服缺点和不足的信心和决心,并较快地得到改正和弥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每次都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按名次进行排列,这样学生既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也知道自己在班级处于怎样的位置,对以后的学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六、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表扬和批评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动机强化的方式之一。表扬与批评是对学生学习态度、成绩肯定与否定的强化方式。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增强自信心。但是如果表扬与批评使用的方式不正确,就容易使学生骄傲自满,或是灰心丧气。运用表扬或批评,要考虑到几下几点: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纪录,学生本人对表扬与批评的重视程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教师的评价是否公正,表扬与批评是否注意到学生的年龄特征。
  七、合理指导结果归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学习和工作中,人们都会体验到成功和失败,同时也会寻找成功和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对成败行为的归因。研究发现,动机水平不同的人,归因倾向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归因后的行为表现也不同。动机水平高的人在失败时,往往会把原因归结为自己不够努力,即使失败也不灰心,能够表现出积极的行为,继续努力。动机水平低的人在失败时则认为努力也不会带来好结果,容易产生无助感。相当一部分成绩差的学生更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学校不好等方面,以致学习积极性大幅度降低。因此,期末考试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般而言,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这样可使优生不骄傲,继续努力,以便今后能取得更大的成功;使差生不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的成功。
  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归因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每节课知识点不一样,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并找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切入点是至关重要的,这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以上几点,就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关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几点体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要继续探索,进一步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人类对于自然所抱有的亲和与对抗态度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道出了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所在。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如何确立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已经成为面对生态危机最为迫切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和社会价值观多元等诸多因素影响下,部分学生呈现出定位模糊,心态扭曲,情绪失衡,消极逃避乃至报复社会等新的危机倾向和行为特征。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规范和加强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部、卫生部联合制定<医院会计制度>,自1999年1月1日开始执
为落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人才规划,国家先后启动实施了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骨干校的建设计划。前者通过四年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了全国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方向。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将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以带动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最终达到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的目的。因此,
数字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其说明性和文化性上,也体现在文学的描写与修辞上。鲁迅作品中数字的拟实、描摹、表演与凸现的修辞运用,是其作品语言形成幽默与讽刺风格的重要原因。文学
休闲体育在现代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和谐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身心健康方面,也体现在社会区分与流动方面,体现在对文化时尚与文化结构的辐射乃至重构上。它和个体的发展、
幕墙在各大型公共建筑上大量使用,但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渗漏水的问题,在实验室的四性检测中,水密性能检测是对工程质量把关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常见的幕墙水密性能测试标准——国标
一路上有你们,我并不孤独,感谢有你们,我的学生和我的同事们。在我的一生中,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注定离不开你们。一页页苦与乐都是岁月的纪念,一段段哭与笑都是动人的诗篇。你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