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并纳入“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重要措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如何真实记录扶贫的工作成果,规范扶贫档案,记录扶贫过程,反映扶贫成果,存凭留证,发挥档案作用,实现脱贫梦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高校在教育扶贫中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并提出了工作方法和工作建议。
【关键词】档案管理;建档措施;高校;服务;教育扶贫
高校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统计,90%的贫困人口学历在初中以下,人口素质不高、缺乏文化水平、缺乏技能是致使难以脱贫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财政收入也较低,投入的教育硬件设施建设资金有限,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导致贫困地区教育严重滞后,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造成他们长大成人后,成为文化素质低、收入低的劳动者。贫困地区的人员接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继续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少,从而导致他们的自身发展能力缓慢。因此,要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内容,努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以教育扶贫为救助的核心要素,提高贫困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贫困人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个地区的贫困问题。
一、教育扶贫档案记录的重要意义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档案是否规范建档,档案资料是否完整齐全和真实准确,关系到贫困户的认定是否精准,关系到帮扶措施是否精准,关系到贫困退出是否精准,关系到整个精准扶贫工作能否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关系到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重大问题。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如何真实记录工作成果,规范扶贫档案,记录扶贫过程,反映扶贫成果,存凭留证,发挥档案作用,实现脱贫梦想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扶贫工作需要记录的档案
一是教育扶贫档案的形式主要有精准扶贫、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贫困退出等诸多实施扶贫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的历史记录。二是教育扶贫档案形成的载体形式包括文件、资料、图纸、表格、录音、录像、照片、数据等。三是对档案分类整理,如领导重视、政策措施、任务落实、扶贫成效、宣传材料、表彰通报等,都需要按照类别、时间和重要程度进行整理。
三、高校扶贫档案管理
(一)建立工作制度。高校要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结合高校承担的教育扶贫任务实际进展情况,建立立卷归档制度,主要包括归档范围、时间和具体要求。档案保管制度,主要包括档案的安全保护和库房、设备管理措施。档案保密制度,主要包括档案的保密措施和对档案人员的保密要求。档案利用制度,主要包括利用范围、方式、要求、批准手续。机关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主要包括每个档案人员的职责、权限、任务、考核和奖惩措施。档案工作制度,是单位的工作制度,特别是档案归档制度,必须要认真落实。制度制定容易,挂到墙上容易,但要落实就不容易,必须认真执行,才能出成果。
(二)成立部门确定专人。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教育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在现有档案室中单独划分区域用于存放扶贫档案,并设立教育扶贫档案专用柜,贴上标签,只用于存放扶贫档案。同时,要确定专人负责扶贫档案的管理,解决谁来管理的问题,谁来负责扶贫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问题,并对专人进行安全防范措施培训,严格执行现有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确保制度有章可循,人员管理严谨规范,建立起一套高效的教育扶贫档案管理机制。
(三)注重收集资料。对高校扶贫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了解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和内涵,熟悉教育扶贫的工作目标、内容、措施和考核的具体要求。具体的内容有:义务教育阶段
“两免一补”政策、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积极和公益部门联系落实救助政策。狠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定期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确保学生全部入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定期改善办公及教学设施,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建立精准扶贫档案台账。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个,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以便在扶贫档案的管理中,能够有的放矢,精准收集扶贫过程的资料,确保档案材料完整、齐全、真实、可靠,要能全面、精准反映工作过程,形成文件材料和相关图片之间的有机联系,并且与扶贫大数据平台一致,按照教育扶贫工作流程和逻辑关系进行收集,及时书写、打印和整理,各类表格表册认定签字盖章按印手续要完备,材料要整洁规范。
(四)规范整理档案。各单位要结合实际,严把规范整理关,按照文件、落实、过程、结果的顺序进行收集整理,按有关规定及时整理归档。在整理过程中要区分精准扶贫文书材料和业务材料,分别归入文书档案和专业档案,该留存的留存、该备份的备份、该上报的上报,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合理、过程清晰,结果满意。
(五)提升管理水平。各高校的教育扶贫档案要进行集中保存、统一管理。并要按照脱贫攻坚档案管理的要求,落实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教育扶贫档案管理的基础条件,不断提升精准扶贫档案科学管理水平。在改善档案管理硬件条件的同时,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要加强软件系统建设,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高质量、高效率地揭示档案信息的内容及特征,方便、快捷地为使用者提供服务,更好地实现档案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创造出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精细化的教育扶贫档案管理来指导工作,更好地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六)保障信息安全。各高校要采取措施,按照规定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安全保密防护体系。严格执行精准扶貧档案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严防把涉密档案传输到非涉密网络上;对存有涉密档案、重要档案的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检验和认证,确保性能安全、稳定、可用;加强对高校教育扶贫档案安全保密管理,严防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失泄密;建立保密审查制度,严格档案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确保公开的档案信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定期学习《保密法》,加强保密教育,增强保密观念,自觉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四、高校扶贫档案的利用
在大力推进教育扶贫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同时,重视对精准扶贫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其记录历史、服务社会的作用。一方面建立完善档案利用制度,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充分利用档案数字化成果,使档案公共服务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另一方面,根据教育扶贫工作需求,通过档案汇编、专题研究、历史大事记等多种形式开展档案信息编研,努力推动教育扶贫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调整政策和工作方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
[2]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5.
[3]黄斌琼,程国伙.精准扶贫建小康[J].老区建设,2013 (21):55.
[4]胡波.《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3.
[5]王亚敏.信息化下的高校档案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档案,2009(05):50-51.
【关键词】档案管理;建档措施;高校;服务;教育扶贫
高校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组成部门,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统计,90%的贫困人口学历在初中以下,人口素质不高、缺乏文化水平、缺乏技能是致使难以脱贫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财政收入也较低,投入的教育硬件设施建设资金有限,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导致贫困地区教育严重滞后,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造成他们长大成人后,成为文化素质低、收入低的劳动者。贫困地区的人员接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继续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少,从而导致他们的自身发展能力缓慢。因此,要把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内容,努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以教育扶贫为救助的核心要素,提高贫困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贫困人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个地区的贫困问题。
一、教育扶贫档案记录的重要意义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档案是否规范建档,档案资料是否完整齐全和真实准确,关系到贫困户的认定是否精准,关系到帮扶措施是否精准,关系到贫困退出是否精准,关系到整个精准扶贫工作能否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关系到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重大问题。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如何真实记录工作成果,规范扶贫档案,记录扶贫过程,反映扶贫成果,存凭留证,发挥档案作用,实现脱贫梦想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育扶贫工作需要记录的档案
一是教育扶贫档案的形式主要有精准扶贫、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贫困退出等诸多实施扶贫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的历史记录。二是教育扶贫档案形成的载体形式包括文件、资料、图纸、表格、录音、录像、照片、数据等。三是对档案分类整理,如领导重视、政策措施、任务落实、扶贫成效、宣传材料、表彰通报等,都需要按照类别、时间和重要程度进行整理。
三、高校扶贫档案管理
(一)建立工作制度。高校要根据《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结合高校承担的教育扶贫任务实际进展情况,建立立卷归档制度,主要包括归档范围、时间和具体要求。档案保管制度,主要包括档案的安全保护和库房、设备管理措施。档案保密制度,主要包括档案的保密措施和对档案人员的保密要求。档案利用制度,主要包括利用范围、方式、要求、批准手续。机关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主要包括每个档案人员的职责、权限、任务、考核和奖惩措施。档案工作制度,是单位的工作制度,特别是档案归档制度,必须要认真落实。制度制定容易,挂到墙上容易,但要落实就不容易,必须认真执行,才能出成果。
(二)成立部门确定专人。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教育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在现有档案室中单独划分区域用于存放扶贫档案,并设立教育扶贫档案专用柜,贴上标签,只用于存放扶贫档案。同时,要确定专人负责扶贫档案的管理,解决谁来管理的问题,谁来负责扶贫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问题,并对专人进行安全防范措施培训,严格执行现有的档案工作规章制度,确保制度有章可循,人员管理严谨规范,建立起一套高效的教育扶贫档案管理机制。
(三)注重收集资料。对高校扶贫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了解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和内涵,熟悉教育扶贫的工作目标、内容、措施和考核的具体要求。具体的内容有:义务教育阶段
“两免一补”政策、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积极和公益部门联系落实救助政策。狠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定期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确保学生全部入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定期改善办公及教学设施,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建立精准扶贫档案台账。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个,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以便在扶贫档案的管理中,能够有的放矢,精准收集扶贫过程的资料,确保档案材料完整、齐全、真实、可靠,要能全面、精准反映工作过程,形成文件材料和相关图片之间的有机联系,并且与扶贫大数据平台一致,按照教育扶贫工作流程和逻辑关系进行收集,及时书写、打印和整理,各类表格表册认定签字盖章按印手续要完备,材料要整洁规范。
(四)规范整理档案。各单位要结合实际,严把规范整理关,按照文件、落实、过程、结果的顺序进行收集整理,按有关规定及时整理归档。在整理过程中要区分精准扶贫文书材料和业务材料,分别归入文书档案和专业档案,该留存的留存、该备份的备份、该上报的上报,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合理、过程清晰,结果满意。
(五)提升管理水平。各高校的教育扶贫档案要进行集中保存、统一管理。并要按照脱贫攻坚档案管理的要求,落实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教育扶贫档案管理的基础条件,不断提升精准扶贫档案科学管理水平。在改善档案管理硬件条件的同时,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要加强软件系统建设,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高质量、高效率地揭示档案信息的内容及特征,方便、快捷地为使用者提供服务,更好地实现档案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创造出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精细化的教育扶贫档案管理来指导工作,更好地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六)保障信息安全。各高校要采取措施,按照规定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安全保密防护体系。严格执行精准扶貧档案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严防把涉密档案传输到非涉密网络上;对存有涉密档案、重要档案的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检验和认证,确保性能安全、稳定、可用;加强对高校教育扶贫档案安全保密管理,严防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失泄密;建立保密审查制度,严格档案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确保公开的档案信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定期学习《保密法》,加强保密教育,增强保密观念,自觉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
四、高校扶贫档案的利用
在大力推进教育扶贫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同时,重视对精准扶贫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其记录历史、服务社会的作用。一方面建立完善档案利用制度,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充分利用档案数字化成果,使档案公共服务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另一方面,根据教育扶贫工作需求,通过档案汇编、专题研究、历史大事记等多种形式开展档案信息编研,努力推动教育扶贫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调整政策和工作方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
[2]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5.
[3]黄斌琼,程国伙.精准扶贫建小康[J].老区建设,2013 (21):55.
[4]胡波.《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3.
[5]王亚敏.信息化下的高校档案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档案,2009(0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