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密集型科学的未来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x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进步的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微软研究院副总裁托尼·海博士认为,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密集型科学如今已经与理论科学、实验科学和计算科学比肩,共同成为一种根本的研究范式,这为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机构之间开展合作带来了新机遇。
  数据洪流
  由于研究方法的转变以及多种快速发展的技术相互融合,科技进步的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
  首先,科学数据体量十分庞大,今后20年还会继续增加。媒体频繁使用“数据洪流”来描述数据的急剧增长,而且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科学领域,同样也出现在社交媒体、商业和金融领域。计算模型受到更多应用,各种网络广泛可用,数据传感器商品化,这些都是科学数据的规模超出过去想象的关键因素。
  其次,一些科学数据在生成并经过分析后,需要存储、管理、注解、归档和共享。过去研究人员历来在本地存储数据。这种方式不仅不可靠,难以持久,并且随着科学研究日益全球化和跨学科化,其有效性也日渐降低。研究人员日益需要使用彼此的数据,追求研究成果的可重复性,并通过将分散的多学科数据集加以综合来增加科研价值。因此,有必要提供新的数据存储、共享、获取和管理服务,而这将超出研究人员在本地创建和维护数据的能力范围。
  第三,科学数据的数量与可用性对先进分析方法产生了迫切需求。面对庞大的数据集,研究人员将需要强大的数据可视化引擎、复杂的系统建模工具和前沿的机器学习算法。在这方面研究人员同样会感受到本地计算机系统分析能力的局限性。
  管理大数据
  创建云计算是为了应对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挑战。为了支持全球范围的互联网搜索、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和电子邮件,一些公司不得不建起庞大的云数据中心网络。每个云数据中心都包含数十万个服务器,它们使用计算机可视化等先进的管理技术向数百万并发用户提供24小时应需服务。由于这些中心汇总的是海量数据,它们也成了海量数据的分析基地。由于受大公司和初创公司的需求推动,以“现用现付”方式访问云数据中心的市场应运而生,并快速增长。
  研究人员发现,云计算资源能够高效地满足科学数据分析的某些新兴计算需求。通过云计算,研究人员能访问更多的处理器,使用更多的存储空间,操作常用的科学应用软件,而无需购置、安装或维护这些系统。通过这种方式,科学家能够成本有效地存储、共享和访问大型数据集,而在此之前,这些数据集可能是孤立地存储在本地主机中。
  云计算也有一些较大的局限性。例如,超级计算机对于计算科学仍将至关重要,云数据中心无法取而代之。互联网架构和局域网的容量将继续制约庞大数据集的流动,使某些数据的本地化存储更加实际,也更加成本有效。
  多学科合作
  对于数据密集型研究而言,随着科研界对云计算的使用向前发展,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之间的合作方式和机制将同技术一样重要。
  学术研究人员将继续作为领域专家而担当独特的角色,他们要实施数据创建和采集技术,建立复杂的仿真和系统模型,部署各种传感器网络,并对产生的数据进行分类和分析。不过,在数据共享和多学科研究合作这些优势的推动下,研究人员将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制定并遵守数据共享标准。
  由于受到商业需求和机遇的推动,云计算技术行业正在大力扩建基础设施,并确定能够维持云计算发展的经济模式和商业模式。未来20年,产业界很可能是大部分大规模云计算资源的主要业主和运营商。产业界将需要寻找与学术界合作的合适赢利机制,而这些机制可能根本不同于商业部门所使用的机制。
  政府科研管理机构将继续担当资助者和政策制订者的独特角色。在云计算时代,合作研究和多学科研究将日益普遍,政府机构需要更加积极地开展协调,制订数据标准,倡导公共元数据,确保广泛、公平存取,推动公共资助的研究成果向公众开放。
  云计算模式
  云计算通常有三种模式:一是“基础架构即服务”模式,程序员对虚拟机操作系统的配置有全部的访问权限;二是“平台即服务”模式,提供更高级的编程模型和数据库服务;三是“软件即服务”模式,用户能够访问全部软件服务。这三种模式都能很好地应用于数据密集型科学。
  一类新出现的科学家将着眼于“研究即服务”的模式来发挥云计算的优势。随着科学家们创建高度定制化的应用程序来开展各学科独有的深入研究,有些科学家将会选择通过云计算提供研究服务和咨询服务,以此作为一种业务。例如,擅长地球科学数据整合与分析的研究人员或许能找到愿意补贴数据存储和服务成本的商业客户。这类新服务有可能建立一种有助于持续收集数据的市场经济。
  总之,数据密集型科学已经兴起,而不断成熟的云计算服务框架将为处理数据的研究人员提供重要能力。通过对云计算的开发与采用,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将在科学家采用云计算资源方面发挥各自独特且相互倚重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为促进欧洲工业复兴,2014-2020年欧盟和产业界预计向未来工厂公私合作计划共投入11.5亿欧元,由私营方代表欧洲未来工厂研究协会制定的“未来工厂2020”路线图体现了该计划的总体科研方向及优先科研主题。  一、欧盟未来工厂公私合作计划  工业生产占欧洲GDP的16%,是创新、增长和创造就业的关键驱动因素。制造业产品占欧盟出口的80%。然而,欧洲强大的工业地位正在逐步衰退。欧盟未来工厂公私合作计
从1783年蒙哥尔费发明热气球到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人们从未停止过对飞行的探索。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飞行器控制技术的应用方向也更加高端。无论是从事军事任务还是载人航天,飞行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一代代科学家埋头苦干,为提升综合国力而不懈奋斗。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王佳楠就是众多奉献者之一。  脚踏实地求学  王佳楠做事缜密,凡事喜欢从长远考虑,因此
放眼望去,纵观当今世界,我们的生活都被各种“高科技,快速度”所包围着,其中最不能被人忽视的就是出行。当我们坐上一辆辆来往穿梭的汽车,奔驰在平坦大道上;当我们看着光怪陆离的世界在背后闪过,亦或是欣赏绝美亮丽的风景时,有没有想过是哪些人可以让我们享受现在的一切?  他们忍受寂寞,甘愿奉献,用无悔青春撑起一条条康庄大道。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获得者——原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总工办
微电子集成电路芯片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心脏。据权威媒体报道,我国芯片产业长期被国外厂商控制,2013年进口集成电路2000多亿美元,超过了石油和大宗商品,直接制约了我国工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从制造大国到创新大国的产业转型过程中,不掌握芯片核心技术,就好像飞机没有发动机,难以克服地心引力展翅飞翔。更进一步,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信息安全成为各国领导人关注的危机问题。  十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飞天梦。对于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机电学院副教授蒋建军而言,他的梦想就是“更好地服务于飞机制造领域,推进轻量化材料在航空中的应用,不断地提升制造工艺的能力和水平”,让更多的人实现他们的飞天梦。  扎根科研,为航空筑梦  据明万历十九年《武陟志》记载:“武陟县,周武王牧野之师,兴兹土,故名。”1977年,蒋建军出生于河南武陟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然而,贫穷落后的乡村却没有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周晓林教授团队关于人类的决策的研究论文发表于《人类脑成像》。人类的决策会受到选项呈现方式的影响。相对于Val/Val纯合子个体,Me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决策更加容易受到选择框架的影响。课题组应用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考察这一基因-行为关联的神经机制,发现静息状态下眶额皮层和双侧杏仁核的功能连接中介了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对框架效应的影响。具体而言,Met
通過教育的途径了解国家文明、汲取文化精髓,并内化为整个民族蓬勃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是当下及未来国家治理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不仅要传递科学知识与公认的社会价值,更在于进入到传统文明的深处,撷取其广阔视野下深邃的思考,为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提供支撑。  对传统文明报以敬畏,对现代文明报以热忱,这也要求我们更多地理解各种其他文明。通过格物致知认识国情,通过格物致知丰富和发展知识,通过格
6月2日下午,2021年海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日本站——首届理创大赛启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副主任陈锐,北京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首席顾问才让,理光软件研究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于浩,中关村大河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童,昆山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沈跃新等嘉宾出席,株式会社理光集团高级执行董事田中豊人先生通过视频形式参加会议,相关政府单位、创服机构、科技企业代表共同出席,分享国际协
有这么一个团队:他们守护在北京口岸上,对进出口的食品、化妆品、纺织品、玩具、动植物及其产品、机电产品等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测。他们日复一日地工作,为国人安全食用、使用进口产品注入了一剂“安心针”,也为我国出口产品避免与贸易壁垒“撞车”铸造了一面“金盾”。他们做着最接地气的研究,拥有“中国最具实力的质检机构之一”的口碑,却往往不为人所知。他们以群像的方式出现,鲜少有个人出镜,但每一个人的付出和成绩却都
鲍艳站在实验室的桌前,皱眉盯着眼前的各种仪器思考。操作用的设备整洁合理地放置着,旁边是摆放整齐的用作实验记录的纸张,手表上的指针有条不紊地转动着,一切看起来都井然有序。但鲍艳的目光却死死地盯着设备上的一块皮革薄膜。在那里,本应光滑柔顺的膜层上却莫名地析出了晶体,这种失误在之前的实验记录里从来没有出现过。  皮革膜层制备工艺繁杂,从原材料到制备,需要每个流程去逐一排除失误因素。对于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