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作为意向性结构而且富有召唤性,也正是召唤性呼唤着读者去凭借自己的阅读经验,对文本有一种思维的定向和期待,而随着阅读的进行,文本以一种不为人知的审美形式打破了读者的期待,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否定”的发生。其在文本中表现为文本结构的不合理处存在的或隐或显的相互抵触的因素,具体表现为在文本中有“矛盾”。叙事文本本身就是由赋予它实质的种种矛盾构成的。分析文本结构的内在矛盾是批评和阅读文本的关键,我们应从文本的矛盾处进行文本解读,寻找矛盾,正视文本中的矛盾,努力发现文本中所体现而未加描述的矛盾性,揭示文本掩饰矛盾的各种手段,打开阅读视野和文本作者实现视域的融洽,从而打破阅读主体的无意识状态,去创造性地构建审美对象。
一、语意的矛盾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鲁迅诗稿序》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开头一句分别是“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教师可抓住矛盾,引起学生注意:我们平常总说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苍天不负有心人”,而郭沫若为什么说鲁迅“无心”?这与鲁迅在诗歌和书法上取得的成就是否矛盾?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有学生认为“无心”是相对于鲁迅小说、杂文方面的伟大成就而言的;有人认为鲁迅的诗文大多是揭露社会和人性中的阴暗面,而这恰恰是鲁迅最不愿意看到的。如果哪一天社会的发展使鲁迅“下岗失业”,他将十分高兴,因为他本来就“无心”当什么“作家”和“书家”,他的心在于“揭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也有学生联系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指出鲁迅之所以从文,并不是为了个人成名得利,而是他觉得拯救国民的精神比拯救肉体更重要,他的无心成“家”正体现出鲁迅先生有一颗堂堂正正的伟大的为国为民之“心”。在解决“无心”“有心”的矛盾处,学生拓展了视野、加深了对文本理解。
二、语法的矛盾
语言是人们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主要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语言的表达能力,人们在语言运用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法则——语法。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语言都要遵守语言法则,否则就不规范。但一些语言在特殊的语境下,往往不墨守语言法则,而用违反常规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某一情境下说话者的特殊思想感情,从而形成了奇妙的语言现象,收到了极好的表达效果。鲁迅的作品,历来被人们奉为难得的上乘之作。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他的作品中常有一些表面看来不符合法则,但又令人叫绝的语言现象。这从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鲁迅作品即可看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原题《旧事重提》之六)。这篇散文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对于《朝花夕拾》全集的写作缘由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道,这本散文集是在从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中写的,在广州定编,其间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排遣寂寞。可见该散文的主题应理解为:通过对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在寂寞苦闷的境况中回忆儿时的生活,作者心里自然很甜美,于是在告别百草园时,不禁发出了“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的感叹。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甜蜜回忆,从这个特殊的句子中便能流露无余。句中“似乎”是表示猜测估计,不肯定的语气词,“确凿”则是表示肯定的语气词,按语法的常规要求,“似乎”、“确凿”是两个表示不同语气的词,不能同时用于一个句中,否则会造成语意的前后矛盾,成了病句,鲁迅却巧妙地连用了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词语。先用“似乎”,表现了作者时隔多年后突然忆起童年往事时印象有些模糊的情形,再用“确凿”,表现作者进入回忆后很快记忆犹新的情状,这两个词连用,表现了作者记忆由模糊很快转入清晰的变化过程,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童年时代虽然远逝,但童年生活却深留作者心间的思想内涵,突出地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无忧无虑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这奇妙的语言,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特殊的情感。
三、笔法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可详写的却用简笔,可略写的却用繁笔,该这样写的却那样写。如《孔雀东南飞》中写太守家筹备婚礼时的热闹场面,其实可以缩减为一句话“四处买珍奇,迎新准备忙”,更显简练,可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再如艾青的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有一句:“我成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人们平常称“父母”,绝不会在自己的父母前加上一个“生我的”作为修饰语,而这篇诗歌中诗人却一再强调“生我的父母”,从这笔法矛盾中可发现诗人内在的情感:父母虽生下“我”却没有养育过“我”,“我”在这家中只是如同客人一般的陌生,忸怩不安。而大堰河却用她的乳汁养育“我”,爱“我”、疼“我”。这些情感都是通过一种看似反常的笔法表现出来的。
四、情节的矛盾
我们平常讲究编写情节要合情合理,但有时为了表达某种特殊的情感与主题,作者精心设计一些看似矛盾的情节来引起读者的关注,抓这些情节的矛盾之处,有利于张力的发现,并在深入探讨这些情节的合理因素时,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如《荷花淀》中水生嫂是个编席能手,却叫苇眉子割破了手指,抓住这个细节上的矛盾可体会到水生嫂听了水生的话后心理的震动。再如《警察与赞美诗》中主人公苏比反复作恶,希望能蹲监狱,却不能如愿,而当他改邪归正却遭到逮捕,这一情节的矛盾有力地揭露了当时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畸形社会。
五、意蕴的矛盾
作品的意蕴往往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撞击、对峙溢于作品之中,体现出人类在认识和实践中的焦灼感。寻找矛盾的阅读方式就是要挖掘隐藏在作品中的矛盾,揭示出不由自主地流露或暗示意蕴的对抗。以鲁迅的《药》为例,常规阅读告诉我们,这篇小说通过明暗两条线索写出了旧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悲剧,但是当我们有意识地去寻找作品中的矛盾时,就会体察出其中那些难以名状的朦胧。最耐人寻味的是小说结尾夏瑜的坟上出现了花圈,这似乎是一种希望的笔触,夏瑜的母亲视花圈为瑜儿显灵,希望又与迷信连在一起,紧接着出现的一只站在秃树上的乌鸦则使整个氛围抹了一层阴影。夏瑜的母亲祈求乌鸦飞上坟顶以证实自己儿子的冤枉,而乌鸦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一举动在否定了迷信的同时也粉碎了老人的心愿。当两个老女人终于慢慢地离去时,乌鸦却在后面“哇”地大叫一声,它没有飞上坟顶,而是“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这又是对“铁铸一般站着”的否定。这些画面构成了一组对立的意象,希望与失望交织,肯定与否定同存。
寻找矛盾的阅读方式使读者反观到叙事文中存在的种种差异与对立,与此更深刻地把握叙事文的本质和结构。同时,叙事文中所蕴藏的矛盾也为读者提供了思辨的机会,读者的思维将在阅读过程中得到训练。读者将在对作品的分析、阐发、修正、苛求中显示出自己的思想、才学和性格魅力,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讲,叙事文中的矛盾也是人类所处的尴尬境遇的隐喻,认识叙事文中的矛盾将有助于认识个体自身。随着乌鸦的疾飞,把矛盾带向“远处的天空”,这就是《药》留给我们的思索。无论作者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寻找矛盾的阅读方式使我们从这类作品中不再仅仅获得单一意义。
[作者通联:山东郓城实验中学]
一、语意的矛盾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鲁迅诗稿序》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开头一句分别是“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教师可抓住矛盾,引起学生注意:我们平常总说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苍天不负有心人”,而郭沫若为什么说鲁迅“无心”?这与鲁迅在诗歌和书法上取得的成就是否矛盾?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有学生认为“无心”是相对于鲁迅小说、杂文方面的伟大成就而言的;有人认为鲁迅的诗文大多是揭露社会和人性中的阴暗面,而这恰恰是鲁迅最不愿意看到的。如果哪一天社会的发展使鲁迅“下岗失业”,他将十分高兴,因为他本来就“无心”当什么“作家”和“书家”,他的心在于“揭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也有学生联系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指出鲁迅之所以从文,并不是为了个人成名得利,而是他觉得拯救国民的精神比拯救肉体更重要,他的无心成“家”正体现出鲁迅先生有一颗堂堂正正的伟大的为国为民之“心”。在解决“无心”“有心”的矛盾处,学生拓展了视野、加深了对文本理解。
二、语法的矛盾
语言是人们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主要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语言的表达能力,人们在语言运用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法则——语法。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语言都要遵守语言法则,否则就不规范。但一些语言在特殊的语境下,往往不墨守语言法则,而用违反常规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某一情境下说话者的特殊思想感情,从而形成了奇妙的语言现象,收到了极好的表达效果。鲁迅的作品,历来被人们奉为难得的上乘之作。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他的作品中常有一些表面看来不符合法则,但又令人叫绝的语言现象。这从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鲁迅作品即可看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原题《旧事重提》之六)。这篇散文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对于《朝花夕拾》全集的写作缘由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道,这本散文集是在从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中写的,在广州定编,其间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排遣寂寞。可见该散文的主题应理解为:通过对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在寂寞苦闷的境况中回忆儿时的生活,作者心里自然很甜美,于是在告别百草园时,不禁发出了“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的感叹。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甜蜜回忆,从这个特殊的句子中便能流露无余。句中“似乎”是表示猜测估计,不肯定的语气词,“确凿”则是表示肯定的语气词,按语法的常规要求,“似乎”、“确凿”是两个表示不同语气的词,不能同时用于一个句中,否则会造成语意的前后矛盾,成了病句,鲁迅却巧妙地连用了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词语。先用“似乎”,表现了作者时隔多年后突然忆起童年往事时印象有些模糊的情形,再用“确凿”,表现作者进入回忆后很快记忆犹新的情状,这两个词连用,表现了作者记忆由模糊很快转入清晰的变化过程,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童年时代虽然远逝,但童年生活却深留作者心间的思想内涵,突出地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无忧无虑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这奇妙的语言,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特殊的情感。
三、笔法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可详写的却用简笔,可略写的却用繁笔,该这样写的却那样写。如《孔雀东南飞》中写太守家筹备婚礼时的热闹场面,其实可以缩减为一句话“四处买珍奇,迎新准备忙”,更显简练,可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再如艾青的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有一句:“我成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人们平常称“父母”,绝不会在自己的父母前加上一个“生我的”作为修饰语,而这篇诗歌中诗人却一再强调“生我的父母”,从这笔法矛盾中可发现诗人内在的情感:父母虽生下“我”却没有养育过“我”,“我”在这家中只是如同客人一般的陌生,忸怩不安。而大堰河却用她的乳汁养育“我”,爱“我”、疼“我”。这些情感都是通过一种看似反常的笔法表现出来的。
四、情节的矛盾
我们平常讲究编写情节要合情合理,但有时为了表达某种特殊的情感与主题,作者精心设计一些看似矛盾的情节来引起读者的关注,抓这些情节的矛盾之处,有利于张力的发现,并在深入探讨这些情节的合理因素时,拉近与文本的距离。如《荷花淀》中水生嫂是个编席能手,却叫苇眉子割破了手指,抓住这个细节上的矛盾可体会到水生嫂听了水生的话后心理的震动。再如《警察与赞美诗》中主人公苏比反复作恶,希望能蹲监狱,却不能如愿,而当他改邪归正却遭到逮捕,这一情节的矛盾有力地揭露了当时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畸形社会。
五、意蕴的矛盾
作品的意蕴往往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撞击、对峙溢于作品之中,体现出人类在认识和实践中的焦灼感。寻找矛盾的阅读方式就是要挖掘隐藏在作品中的矛盾,揭示出不由自主地流露或暗示意蕴的对抗。以鲁迅的《药》为例,常规阅读告诉我们,这篇小说通过明暗两条线索写出了旧民主主义的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悲剧,但是当我们有意识地去寻找作品中的矛盾时,就会体察出其中那些难以名状的朦胧。最耐人寻味的是小说结尾夏瑜的坟上出现了花圈,这似乎是一种希望的笔触,夏瑜的母亲视花圈为瑜儿显灵,希望又与迷信连在一起,紧接着出现的一只站在秃树上的乌鸦则使整个氛围抹了一层阴影。夏瑜的母亲祈求乌鸦飞上坟顶以证实自己儿子的冤枉,而乌鸦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一举动在否定了迷信的同时也粉碎了老人的心愿。当两个老女人终于慢慢地离去时,乌鸦却在后面“哇”地大叫一声,它没有飞上坟顶,而是“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这又是对“铁铸一般站着”的否定。这些画面构成了一组对立的意象,希望与失望交织,肯定与否定同存。
寻找矛盾的阅读方式使读者反观到叙事文中存在的种种差异与对立,与此更深刻地把握叙事文的本质和结构。同时,叙事文中所蕴藏的矛盾也为读者提供了思辨的机会,读者的思维将在阅读过程中得到训练。读者将在对作品的分析、阐发、修正、苛求中显示出自己的思想、才学和性格魅力,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讲,叙事文中的矛盾也是人类所处的尴尬境遇的隐喻,认识叙事文中的矛盾将有助于认识个体自身。随着乌鸦的疾飞,把矛盾带向“远处的天空”,这就是《药》留给我们的思索。无论作者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寻找矛盾的阅读方式使我们从这类作品中不再仅仅获得单一意义。
[作者通联:山东郓城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