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通识教育,推进大类培养,是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精英人才的必由之路。为实现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加快向研究型大学教育教学模式转变,浙江大学秉承“求是创新”校训,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专业;大类培养;通识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在高水平和大众化两个方向快速发展,受到“985项目”资助的一批具有研究型大学基本特征的中国高校,正在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创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强化通识教育,推进大类培养,已经成为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当务之急。
一、现状与理念
自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创办以来,本科教育一直存在着实施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的分歧。长期以来,我国的本科教育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大学强调专业教育,成为占主导性的教育理念,这导致学科专业设置过细,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单一。对大学的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大家早有共识:
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为减少专业数,拓宽专业口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作了有力的铺垫。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人才培养应该是多样化、分层次、分类型的。作为研究型大学,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它有别于其他教学型大学: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对文理分科、过分强调专业教育的反动,更应强化通识教育,推进大类培养,以纠正专业教育的过度职业化,而造成专业面狭窄,创新意识淡薄,以致对终身学习和教育产生负动力。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博文、博雅的通才教育,它旨在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精神人格,塑造完美的心灵。正如哈佛大学委员会的定义,通识教育就是“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也就是说,通识教育定位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认知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以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经过一到两年的通识教育,学生在对自身兴趣和专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后,才可以理性选择和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
此外,我们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应该成为冰炭不相容的两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识教育并非大学本科教育的终极目标。通识教育应该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加强通识教育,奠定学生良好的学习基础,同时拓宽专业口径,推进大类培养,使学生能有潜力进行跨学科学习,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
二、实践与探索
2001年,为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浙江大学全体师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大讨论,确立了“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新理念和“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人才培养新目标。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下,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就是培养具有远大理想、良好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素质俱佳,今后能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领军人物,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从此,浙江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拉开了序幕。
2002年,学校为实现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目标,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110个本科专业分成12个大类,即:文科Ⅰ类、文科Ⅱ类、文科Ⅲ类、理科Ⅰ类、理科Ⅱ类、理科Ⅳ类、工科Ⅰ类、工科Ⅱ类、工科Ⅲ类、工科Ⅳ类、艺术类、设计类。设置大类平台课程,试行专业教育前期按大类培养,后期进行宽口径教育的新模式,即部分学科基础课程按打通的大类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按宽口径原则设置,以进一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向,为学生跨学科交叉学习打下基础。对公共基础课程和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则进行调整、梳理、整合,进行基础课程分层次、递进式的教学改革。
2006年,学校进一步明确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推进通识教育和大类培养工作: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构建新的本科课程体系,将本科教育课程总体分为通识课程、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类,课程内容向着相互渗透、交叉、综合的方向发展。通识课程拓展了原有公共基础课,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为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社会和世界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的教育,设置了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经济与社会、沟通与领导、科学与研究、技术与设计六大类别,有利于学生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大类课程着重于建立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拓宽知识面,注重文理互补、理工交叉,文、理、工相互结合的教育,为学生今后学业发展奠定基石;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另外,学校还设置个性化课程学分,推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创新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例如预留一定量的学分供学生自主设计并修读相关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某一学科专业的一组课程交叉修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与智力。学校专门设计若干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如“计算机+某专业”、“生命科学+某专业”或“某专业+管理”、“某专业+经济”、“某专业+教育”、“某专业+法学”等供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促进两栖型人才的培养。本科课程体系结构的改革,旨在推动课程的整合与优化,推进课程的精品化、国际化与网络化,逐步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同时,学校试行按学院大类招生,2006年将112个本科专业纳入41个招生入口,2007年纳入35个招生入口,并汇入6个学科专业大类进行培养,它们是:①文科类一法学、教育学、体育教育、体育学类、人文科学试验班、外语语言文学类:②文理类一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③理科类一理科试验班、生物科学类、应用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学试验班、医学试验班类、药学类;④理工类一生物系统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⑤工科类一机械类、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化工与制药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工科试验班、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水资源与海洋工程;⑥艺术设计类一艺术设计类、美术学、建筑学、城市规划、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工科实验班、农科类(应用生物科学)、生命科学类的大类招生培养改革。人文科学试验班的招生面向文、史、哲、新闻、社会学等16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生;理科试验班的招生面向数、理、化、地科类、心理学等21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生:工科实验班的学生则可向所有工科专业分流,为推进大类基础课程打通培养起到了示范作用;农科类实行按零批次招生、减免学费的政策; 生命科学类的招生则包括了生物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以及基础医学与预防医学等专业。此外,英语双专业培养也是大类招生培养中的一个亮点,学生在修读英语课程的同时,根据学生爱好或就业打算,可选择加修工科类基础课程或理科类基础课程,为四年里能顺利取得两个专业学位打好基础。
实行按大类培养,为学生跨学科修读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各学科专业大类应修读的课程类别和学分要求见表)
为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在同一学科专业大类里,其前期设置的必修课程要求相同,学生可根据本大类里各专业的办学资源进行自由选择或确认专业,同时也允许学生跨大类进行选择或转专业。此外,为加强学生对学科专业的认识,学校在通识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学科导论课程,每个学科导论有3次以上讲座,要求学生至少选择12次以上的讲座才能获得该课程学分,为学生更多地了解专业和相关学科的前景与发展提供了帮助。
为进一步完善以3M(多规格、多通道、模块化)和“宽、专、交”为特征的KAQ(知识、能力、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优化课程体系,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对现有公共基础课程层次进行适度的压缩,以夯实基础课程平台,并对相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进行了疏理,作了较大幅度的归并和整合;增设自学型、网络型课程,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鼓励教师以科研促进教学,强化研究式、探索式的教学,开设研究型、讨论式课程;强化课内外教学的有机结合,设置第二课堂4学分,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各类学科竞赛、各项文体活动,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
这一系列改革,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拥护,学校的知名度也得到提升,2003年以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分别达到96.35%、96.51%、96.86%、95.04%、97.8%。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有深深的思考:
(1)在强化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建设成败的关键。通识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不仅是课程内容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识课程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教导学生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的方式与方法。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许多教师过于“热心”于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减弱。所以,加快教师教学观念更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大类课程沿袭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分类,它有别于通识课程,又非专业课程,是公共基础课程或学科基础课程。在推进学分制,按大类招生、按大类培养的过程中,课程的学分绩点、课程的免修与替换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切身利益,必须精心设计。因此,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合理设置课程的教学要求与层次、递进关系是关键。
(3)在现阶段,大类里学生确认主修专业时,客观上要受到办学条件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就业导向不够成熟,可能导致学生确认主修专业时发生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因而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极为重要。
责任编辑 陈立民
关键词:专业;大类培养;通识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在高水平和大众化两个方向快速发展,受到“985项目”资助的一批具有研究型大学基本特征的中国高校,正在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创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强化通识教育,推进大类培养,已经成为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当务之急。
一、现状与理念
自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创办以来,本科教育一直存在着实施通识教育还是专业教育的分歧。长期以来,我国的本科教育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大学强调专业教育,成为占主导性的教育理念,这导致学科专业设置过细,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单一。对大学的专业教育存在的弊端大家早有共识:
1998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为减少专业数,拓宽专业口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作了有力的铺垫。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人才培养应该是多样化、分层次、分类型的。作为研究型大学,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它有别于其他教学型大学: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对文理分科、过分强调专业教育的反动,更应强化通识教育,推进大类培养,以纠正专业教育的过度职业化,而造成专业面狭窄,创新意识淡薄,以致对终身学习和教育产生负动力。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博文、博雅的通才教育,它旨在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精神人格,塑造完美的心灵。正如哈佛大学委员会的定义,通识教育就是“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也就是说,通识教育定位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认知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以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经过一到两年的通识教育,学生在对自身兴趣和专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后,才可以理性选择和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
此外,我们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应该成为冰炭不相容的两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识教育并非大学本科教育的终极目标。通识教育应该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加强通识教育,奠定学生良好的学习基础,同时拓宽专业口径,推进大类培养,使学生能有潜力进行跨学科学习,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
二、实践与探索
2001年,为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浙江大学全体师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大讨论,确立了“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新理念和“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人才培养新目标。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下,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就是培养具有远大理想、良好的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素质俱佳,今后能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领军人物,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从此,浙江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拉开了序幕。
2002年,学校为实现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的目标,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将110个本科专业分成12个大类,即:文科Ⅰ类、文科Ⅱ类、文科Ⅲ类、理科Ⅰ类、理科Ⅱ类、理科Ⅳ类、工科Ⅰ类、工科Ⅱ类、工科Ⅲ类、工科Ⅳ类、艺术类、设计类。设置大类平台课程,试行专业教育前期按大类培养,后期进行宽口径教育的新模式,即部分学科基础课程按打通的大类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按宽口径原则设置,以进一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向,为学生跨学科交叉学习打下基础。对公共基础课程和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则进行调整、梳理、整合,进行基础课程分层次、递进式的教学改革。
2006年,学校进一步明确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推进通识教育和大类培养工作: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构建新的本科课程体系,将本科教育课程总体分为通识课程、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类,课程内容向着相互渗透、交叉、综合的方向发展。通识课程拓展了原有公共基础课,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为学生了解历史、理解社会和世界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的教育,设置了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经济与社会、沟通与领导、科学与研究、技术与设计六大类别,有利于学生形成均衡的知识结构;大类课程着重于建立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拓宽知识面,注重文理互补、理工交叉,文、理、工相互结合的教育,为学生今后学业发展奠定基石;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另外,学校还设置个性化课程学分,推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创新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例如预留一定量的学分供学生自主设计并修读相关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某一学科专业的一组课程交叉修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与智力。学校专门设计若干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如“计算机+某专业”、“生命科学+某专业”或“某专业+管理”、“某专业+经济”、“某专业+教育”、“某专业+法学”等供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促进两栖型人才的培养。本科课程体系结构的改革,旨在推动课程的整合与优化,推进课程的精品化、国际化与网络化,逐步与国际一流大学接轨。同时,学校试行按学院大类招生,2006年将112个本科专业纳入41个招生入口,2007年纳入35个招生入口,并汇入6个学科专业大类进行培养,它们是:①文科类一法学、教育学、体育教育、体育学类、人文科学试验班、外语语言文学类:②文理类一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③理科类一理科试验班、生物科学类、应用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学试验班、医学试验班类、药学类;④理工类一生物系统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⑤工科类一机械类、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化工与制药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工科试验班、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水资源与海洋工程;⑥艺术设计类一艺术设计类、美术学、建筑学、城市规划、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
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工科实验班、农科类(应用生物科学)、生命科学类的大类招生培养改革。人文科学试验班的招生面向文、史、哲、新闻、社会学等16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生;理科试验班的招生面向数、理、化、地科类、心理学等21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生:工科实验班的学生则可向所有工科专业分流,为推进大类基础课程打通培养起到了示范作用;农科类实行按零批次招生、减免学费的政策; 生命科学类的招生则包括了生物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以及基础医学与预防医学等专业。此外,英语双专业培养也是大类招生培养中的一个亮点,学生在修读英语课程的同时,根据学生爱好或就业打算,可选择加修工科类基础课程或理科类基础课程,为四年里能顺利取得两个专业学位打好基础。
实行按大类培养,为学生跨学科修读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各学科专业大类应修读的课程类别和学分要求见表)
为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在同一学科专业大类里,其前期设置的必修课程要求相同,学生可根据本大类里各专业的办学资源进行自由选择或确认专业,同时也允许学生跨大类进行选择或转专业。此外,为加强学生对学科专业的认识,学校在通识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学科导论课程,每个学科导论有3次以上讲座,要求学生至少选择12次以上的讲座才能获得该课程学分,为学生更多地了解专业和相关学科的前景与发展提供了帮助。
为进一步完善以3M(多规格、多通道、模块化)和“宽、专、交”为特征的KAQ(知识、能力、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优化课程体系,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对现有公共基础课程层次进行适度的压缩,以夯实基础课程平台,并对相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进行了疏理,作了较大幅度的归并和整合;增设自学型、网络型课程,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鼓励教师以科研促进教学,强化研究式、探索式的教学,开设研究型、讨论式课程;强化课内外教学的有机结合,设置第二课堂4学分,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各类学科竞赛、各项文体活动,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
这一系列改革,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拥护,学校的知名度也得到提升,2003年以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分别达到96.35%、96.51%、96.86%、95.04%、97.8%。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有深深的思考:
(1)在强化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建设成败的关键。通识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不仅是课程内容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识课程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教导学生如何学习,掌握学习的方式与方法。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许多教师过于“热心”于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毫无保留地“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减弱。所以,加快教师教学观念更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大类课程沿袭了传统的课程体系分类,它有别于通识课程,又非专业课程,是公共基础课程或学科基础课程。在推进学分制,按大类招生、按大类培养的过程中,课程的学分绩点、课程的免修与替换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切身利益,必须精心设计。因此,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合理设置课程的教学要求与层次、递进关系是关键。
(3)在现阶段,大类里学生确认主修专业时,客观上要受到办学条件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就业导向不够成熟,可能导致学生确认主修专业时发生一些不理智的行为,因而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极为重要。
责任编辑 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