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实验室科研探究课程 促进本科研究型教学改革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happy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介绍了“实验室科研探究”课程的目标与内涵,发展过程与形成的特色,对本科研究型教学改革的促进,以及进一步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优质科研资源;资源整合;创建新课程;实验室科研探究;服务本科教学
  由训练中心卢达溶教授提出并主持的实验室科研探究课程,从2006年筹划、提出与准备,到2007年两个学期的实施,均受到各级领导、参与课程教师和参与选课的学生们极大的关注与支持,使这门涉及我校丰富优质科研资源的全校性选修课程进展顺利。已有近1200名学生选课并获得学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课程的目标与内涵
  
  清华既拥有优秀的本科生生源,又是一所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拥有非常丰富的优质科研资源和优秀的教师资源。如何在上述两个方面找到结合点,为促进我校的本科研究型教学改革,更好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这就是开设实验室科研探究课、的初衷。
  我校在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方面,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如2003年开始的本科新生研讨课,吸引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师为大一新生讲授各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为他们较快地了解大学、了解本学科和其他学科,拓展知识面,尽快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又如,自1996年开始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已经卓有成效开展了十多年,为大批本科学生介入研究项目训练提供了机会,也为提高我校的本科培养质量探索出一条新路。
  但仔细分析,我校的科研实验室基本上是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的活动范围。因此,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蕴藏在实验室里的优质科研资源整合起来,使本科生有机会活跃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实验室里。思考的结果,我们开出了大型选修课——实验室科研探究课程。
  该探究课以课程运作为核心,整合各实验室的优质科研成果资源和优秀教师资源,建立起基于广泛优质科研资源的通识教育平台。经过一学年的完整运行,基本形成了一门为我校本科学生量身定做、并受到教师和学生普遍欢迎的新型特色课程。
  该课程到底具备哪些吸引学生的内涵呢?该课程将实验室筛选出的每个典型的科研项目称为1个教学单元,将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资源整合成一个处于扩展中的教学单元库。学生选课时,根据各自的需要,从单元库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8个教学单元构成1个学分。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可根据需要,选择1个以上的学分。
  每个教学单元由高水平的教师在实验室现场授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方位地展示项目来源、立项过程、技术难点、技术路线、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等。学生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领悟研究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技术途径、采用的科学方法和贯穿始终的人文精神。
  
  二、课程的发展与特色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课程的教学单元库已经拥有78个教学单元。在学科分布上,覆盖了物理、化学、生物、机械、材料、信息、土水建、环境、文科和艺术等各大类学科。这样,有利于学生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教学单元。有的学生越是看不懂教学单元名称的越爱选。实际上,这种远交近隔的选课方式有意无意隐含了跨学科、跨系统、跨专业,甚至跨大学科的含义。
  在进行阶段性总结的基础上,该课程又从8个教学单元为1学分发展出6+2为1学分的选课模式。即在所选的6个教学单元中,学生可选择其中1个单元进行2次课时的深入性学习。我们希望,具备更好条件的教学单元还可以发展到与SRT(学生研究计划)项目相衔接。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该课程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该课程比较充分地挖掘出清华研究型大学潜在而丰富的优质科研资源和优秀教师资源,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较好地体现出大学“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2,由于课程是在实验室的环境下以小分队的形式进行,学生零距离面对教师,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实现探究式、讨论式、交互式或启发式的教学模式。
  3,即使学生选一个学分,也必然涉及6-8个教学单元。这样,从内容上必然涉及多个学科。学生所选的学分愈多,所涉及的教学单元也愈多,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也愈多。这对培养学生有四点优势:
  (1)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清华。在本科学习期间,由于学生基本不参加科研,他们对清华的了解仍然是片面的和有限的。利用探究课的学习机会,使学生了解到清华创造性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层面——科研。
  (2)学生经过对多个教学单元的深入了解,有利于消除对科研的神秘感,使学生在探究课中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这样反过来会激发学生第一课堂的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
  (3)学生从不同学科的科研项目中,发现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基本特征,以及团队攻关的协作精神。这不仅容易使学生形成跨系统、跨学科和跨专业的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从而引领学生本科学习的全过程。
  (4)学生了解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国家的科技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相关,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责任感和事业心。
  4,该课程促进了实践教学与基础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促进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同时也促进了相关课程如本科新生研讨课、SRT项目等的有机衔接,丰富了我校实践教育教学形式,有助于本科学生尽早了解、甚至参加科研实践,全面深化学习内涵与学习过程。
  5,构成每个教学单元的科研成果都是教师组织团队进行科研探究的过程。科研探究过程的本身,也是教师言传身教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方法,还可以学到持之以恒、追求卓越的科研精神,学到做人、做事、做学问所需要的健全人格,并进一步领会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
  
  三、对我校本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探究课程的成功开设,既是对“通识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很好体现,也是对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次有益探索。我校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希光教授在探究课建设研讨会上提到:探究课有望成为新闻传播学院教学改革的破冰之旅。分析探究课开设的动因,是希望促进本科教学改革,进而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探究课之所以取得今天所期待的结果,凝聚了很多领导和教师的心血,也为我校的本科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值得参考与借鉴的经验:
  1,教学改革离不开领导的支持。探究课挖掘出清华丰富的优质科研资源,涉及31个院系和诸多的实验室。如果没有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的支持与协调,该课程难以开设,更谈不上发展。
  2,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管理创新。探究课涉及那么多的院系和实验室,涉及那么多的教师和学生。教学单元的筛选、教师的组织、学生的选课与考核等教学管理工作非常复杂。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主动配合,认真思考,很快创造出适应跨院系复杂课程的管理新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探究课程的顺利建设与运行。
  3,有助于各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我校是一所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具有非常大的学科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在本科教学中体现得并不明显。通过探究课对优质科研资源的整合,基本做到了各院系科研资源的共享,为我校各学科的科研资源直接为本科教学服务铺平了道路。
  4,促进了教书育人。学校的最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必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分析学生所写的大量课程日志,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的教师是非常负责任的。不仅每一教学单元做好了教学准备,而且在授课的同时,以自己的亲身科研经历和实践,诠释着清华长期积淀所贯穿始终的人文精神,并以此教育着我们的学生。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境界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
  
  责任编辑 文和平
其他文献
由于地震的影响,原定由四川大学承办的第四届大学物理课程报告论坛将改为2008年11月14-16日在上海召开,由同济大学承办。报告论坛组委会主任由北京大学赵光达院士担任。主题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的基础物理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意在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为主线,着力探讨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等涉及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专题,以期
期刊
全国高校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研讨会暨第11次全国理科高等数学研究会年会于2008年7月13日至7月1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来自全国110多所高校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台湾《通识在线》杂志社等单位的22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南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理科高等数学研究会主办,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承办。  会议主要围绕数学文化课程建设及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及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等问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ISO900l质量管理体系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强化过程管理和持续改进、树立顾客满意质量观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文章以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介绍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其在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QC小组建设和发展特色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突出成效,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二级学院中的实施和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基础。  关键词:ISO9001;二级学院;教学管理   
期刊
摘要:“合作性学习”课程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但要实现彻底改革需要全面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浙江万里学院作为新体制办学的地方本科院校,借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举办宁波诺丁汉大学之便,对国外高校的“合作性学习”教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经移植并内化后在本校的一些
期刊
为了切实推进高等学校提高质量,加快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步伐,为广大高等学校教学校长、教务处长、教学院长(系主任)搭建提高教学质量的交流、研讨平台,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和本刊编辑部决定共同创设“中国大学教学论坛”。论坛每年举办一届,围绕提高质量这一核心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每届论坛凝练与聚焦高等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一个主题。首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与江苏省教育厅共同主办,将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的30年见证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从很低的水平发展到已拥有一整套完善、规范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水平。展望未来,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应该向个性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发展回顾;展望    在回顾大学英语走过的这30年的道路时,我们惊奇地发现,这30年正好也见证了我国大学英语从无到有,从水平较低到相对成熟的发展过程。回顾这30年大学英语的发展历程,我们不仅为
期刊
摘要: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以及“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目的在于培养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通过分析国内首饰设计专业方向大学生的培养现状和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提出:增加科研学分,全面实施本科生主体科研,把以学生作为主体的科研作为本科生培养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实施以点状项目科研带动面状学习的培养方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渴望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
期刊
摘要:当前复合型法律人才供不应求,外语院校培养该类人才有广阔的前景,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细致的研究,例如: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定位是“法律+英语”还是“英语+法律”?是否只需要关注应用型课程的设置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的培养模式是双学位、法律硕士、法学硕士还是同时发展?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与其他法律院校有何区别?仅仅是增加英语课程吗?这些有关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问题,也是外语院校中的法律院系发
期刊
摘要: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我校通过构建“234”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两个途径”全方位育人,产、学、研“三类机构”合力服务教学,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毕业实习“四种形式”打造创新人才,对培养创新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产学研;创新人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大学课程教学改革形势,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品课程“燃烧与燃烧室”为例,探索从历史的角度如何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结合实际教学例子,说明了采用历史分析方法对课程教学效果及科学研究方法的有效促进作用。  关键词:燃烧;历史角度;精品课;教学改革    当前,结合国内外科技形势的发展,如何培养高水平、创新性人才,实现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是各类学校尤其是培养本科生的各类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