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传统文化研究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gidtfdx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觉醒,越来越重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在湖南益阳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其服饰的图样、配饰等各具特色,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发展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益阳地区,由于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居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各方的文化和传统相互影响和融合,形成独具当地特色的风格,在服饰上也有突出体现。文章系统地介绍益阳地区传统服饰的主要特色,通过对其发展现状的分析,讨论传统服饰与地区进步的关系。
  关键词:益阳地区;传统文化;服饰研究
  益阳市是我国湖南省一座风景秀丽的水乡城市,由于环境优美且较为富庶,也被称为“鱼米之乡”。正是因为有相对来说比较优越的自然环境,益阳地区也形成了多民族聚居的局面。益阳地区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其表现形式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益阳地区的服饰。益阳地区的服饰可以说是非常多样和美丽,不仅有汉族的传统服饰,还有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对益阳地区服饰进行研究,不仅对益阳地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可以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碰撞,探索不一样的益阳传统文化。
  1 益阳地区传统文化研究的概述
  1.1 益阳地区的服饰特色
  益阳地区与其他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很大的不同,其服饰文化也独具特色。益阳地区生活着许多不同的少数民族,如苗族、土家族、白族等,共计45种之多。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不同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生活,民族文化不断交流碰撞,生活习性也渐渐相互影响。在此背景之下,益阳地区形成了独有的服饰文化,图案古老生动,以刺绣为主要技法绘制出了不同的图案样式,是研究益阳地区历史发展特点的重要参考。①益阳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具有民族多样性和历史发展性,很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1.2 保护传统服饰的意义
  随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这一主流思想的不断发展,为学术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对于某一地区的民族文化研究,正是在这一主流思想的号召下形成的,益阳地区也是如此。从益阳传统文化中选择益阳服饰这一角度展开分析,可以从侧面探究地区文化的变化和进步,对当前益阳地区的传统文化形成更为清晰的了解。服饰特色可以反映出益阳本地经济、历史和文化等不同方面的发展,对传统服饰的特色进行研究,可以看到益阳地区多彩的民族风情,促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便在今后的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能够充分融合经典文化。
  2 益阳地区服饰发展的现状
  湖南益阳地区有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在长达数百年的聚居生活中,不同民族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使益阳地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服饰理念。但随着现代审美的冲击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服饰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首先,传统服饰的结构比较复杂,不能适应高效便捷的现代生活。在西方服饰风格的影响之下,干练简单的服饰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影响了传统服饰受众面。现代的年轻人对传统服饰缺乏相应的审美能力,难以从服饰上感受到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服饰的生存受到了制约。其次,益阳当地的政府单位和民间组织没有对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保护加以重视,导致许多的样品、工艺、文献记录等逐步丢失,使益阳的传统文化研究失去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一些优秀的服饰文化已经被列为非遗项目,但是由于年轻人对这种文化不了解,许多特殊的服饰设计和加工技术已经接近失传,这为加快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工作敲响了警铃。
  3 从传统服饰看益阳地区的发展
  3.1 传统服饰与历史的关系
  湖南益阳在古代属楚地,益阳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龙凤人物图》详细地刻画了当时贵族女子的衣着特征,其上绘制的图案和纹饰是目前可以追溯到的与益阳地区的服饰文化起源最相关的资料。民族服饰的特点深受历史发展的影响。首先,《龙凤人物图》是一副帛画,绘制在丝帛之上,证明了早在战国时期,楚地的贵族就已经开始使用丝帛织品,这对其服饰的材质有了一定的印证。其次,《龙凤人物图》上绘制了不同的直曲线、羽毛纹等图案,楚国贵族身上的服饰点缀着云纹和刺绣,束着紧身的腰带突出了纤腰之态。①这种画面的勾勒表现出了女子端庄之美,精美的刺绣图案突出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同时女子跪拜祈祷的模样反映出了古代人对于升仙的渴望之情。
  3.2 传统服饰与文化的关系
  益阳地区的传统服饰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保护传统文化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服饰的传承。首先,许多少数民族的服饰工艺都依靠手工完成,其中的染色、刺绣、缝制等都有复杂的流程。以湘绣为例,其精美程度闻名全国,但是湘绣手工工艺继承者的人数十分有限,必须大力发展和培养人才才能使其长久地留存下去。手工制作的传统服饰耗时很长,流传下来的精品较少,是展现少数民族风情特色的重要内容,必须提高重视,结合一些现代工艺技术,提升服饰的制作效率。②其次,在一些具有益阳特色的戏曲节目中也需要穿着特定的民族服饰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表达,这种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活动与服饰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以湖南花鼓戏为例,服饰上的图案、色彩甚至褶皱都有特定的要求,以服饰来展现人物的性格,还未开口观众就已经知道角色的特点。
  3.3 传统服饰与经济的关系
  益阳地区深厚的历史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独特的益阳地区传统服饰促进了当地麻制纺织业的快速发展。益阳地区是我国麻织品原材料的重要产出地,苎麻的年产量以万吨计算,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1/3,益阳地区还因此获得了“苎麻之乡”的美称。在2020年益阳市的发展规划中,麻制纺织已经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数百年的服饰发展历程使益阳地区的人民对纺织制造十分熟悉,在當今时代,益阳地区依然能够以传统的纺织业而闻名,离不开对产业的升级和优化,不断开发以麻织品为基础的融合棉、竹等新原料的新技术,并在林业博览会上获得了国家专利,极大地推动了益阳地区的经济进步。
  3.4 传统服饰与现代审美的关系
  在现代审美的影响之下,益阳地区的少数民族服装市场有了明显缩减,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也产生了新的融合。一方面,随着益阳地方政府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关注投射在了益阳的民族服饰上。少数民族的服饰色彩搭配活泼大胆,经常使用一些浓烈的色彩碰撞,结合现代服饰的设计思路,将民族服饰的色彩和精美花纹以刺绣的方式进行展现,形成了具有民族元素的现代服饰,受众面得以广泛扩展。③另一方面,益阳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有许多精巧的配饰可以为现代服饰提供新的搭配思路。以苗族为例,多用银饰装扮,如头饰、耳饰等,在现代审美搭配中可以只取其中一款,既点缀了传统特色又符合简约的思路,是当下现代审美设计中重要的融合模式之一。
  4 结束语
  总之,为了做好对益阳地区服饰文化的研究工作,需要通过以“民族传统服饰研究”为关键词展开研究,充分了解传统民族服饰的发展历程。从益阳地区传统服饰的发展过程来看,其与当地的经济、历史、文化都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是折射本地发展的重要内容。益阳地区的麻制纺织产品十分闻名,与深厚的服饰文化积淀密不可分,也是现今刺激当地经济增长的一大重要支柱产业。益阳地区的服饰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受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益阳独有的服饰特色。
其他文献
摘 要:研学旅行是将校内外课程资源有效相互衔接、实现综合实践育人的新途径,目的是让孩子们拓展思维、开阔眼界,走出学校的大门,走上社会,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博物馆资源;开发;研学项目  天水市博物馆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博物馆资源开发教育项目,让学生们在研学旅行体验中深度学习,成为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亮点之一。研学旅行是将校内外课程资源有效相互衔接、实现综合实践育人的新途
期刊
摘 要:文章以丽水市博物馆为例,探讨如何优化提高博物馆临时展览举办水平,从多方面分析临时展览可优化方向,以期充分发挥博物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临时展览;优化  博物馆的主要内容即是展览,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职能主要是通过陈列展览完成的,作为向公众展示的最主要、最重要部分,不断精进此方面工作方式是文博工作的必然要求。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都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此
期刊
摘 要: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馆藏一套清代刻本《星轺日记》,经前期预研究后采取了消毒杀虫、清洗、修补等技术手段进行了保护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文物达到了展陈的要求。修复中使用AI人工智能记录修复过程,为开展相关修复档案记录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关键词:《星轺日记》;纸质文物;古籍修复;修复档案  纸质文物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真实地記载了人类的悠久历史及灿烂文化,是研究历史、社会发展的重要史料,具有
期刊
摘 要:当前,不少中小学每年在春、秋两季组织研学旅行,带领孩子去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和灿烂往昔,从小树立孩子们的文化自信,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越来越多的学校团队选择走进博物馆,对于此类比较特殊的学生团体,博物馆要提供更好的专项研学教育。文章以安徽博物院为例,针对不同学龄段做出馆内研学课程的设计,改善以往只游不学的参观方式,并对研学旅游做出延伸,加强不同地区的文化互动。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研学课程
期刊
摘 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代表了民族的特色,是我国先辈们世代积累的文化财富,是中华文化的缩影。进入新世纪,外来艺术形式的涌入以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入了发展的低谷时期,并与人民群众的生活逐渐脱节。近些年,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党和政府对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重视让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进入人民群众的视
期刊
摘 要:在安徽省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有一面日本国旗,展出至今,通过文物说明只知它是“新四军在蒋家河口伏击战中缴获的战利品,是女战士诸晓和生前的珍藏”,文物说明内容过于单薄,让观众难有记忆。文章以蒋家河口伏击战为切入点,对此旗相关信息进行梳理完善,通过呈现其背后的故事,让更多人勿忘历史,砥砺前行。  关键词:新四军军部旧址;武运旗;蒋家河口伏击战;侵皖铁证;敌后抗日第一仗  在安徽省泾县云岭
期刊
摘 要:客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客家宗祠文化作为客家文化一朵美丽的奇葩,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汀州客家宗祠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开展对汀州客家宗祠文化的生态保护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汀州;客家宗祠文化;生态保护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
期刊
摘 要:遗址类文化遗产因其兼具土地属性,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保护管理工作形势紧迫。文章通过对郑州市“生态保遗”工作实践的论述,进一步思考政府在实施保护政策中应发挥的决策、组织和协调等职能,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以期有所探索与收获。  关键词:遗址类文化遗产;生态文明;生态保遗;政府职能  在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城市的文化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愈加突出,关系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一个凝聚了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场所,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领域的建设和投资,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的指示为中小型博物馆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文章以平凉市博物馆为例,认为中小型博物馆应该坚持立足地域文化,加强文物研究,创新工作思路,拓展社会教育,不断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平凉市博物馆;文物资源;公共教育;文
期刊
摘 要:文章根据现已公布的考古发掘出土或博物馆征集的宋代景德镇窑子母盒资料,对宋代子母盒制作及装饰工艺进行详细介绍,并结合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去解读子母盒独特装饰技法蕴含的文化寓意。  关键词:宋代;景德镇窑;子母盒;寓意  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宋代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盒出土甚多,且品种非常丰富。大部分青白釉瓷盒为单独一个盒子,小部分是大盒里套一个小盒,还有一类形制较为特殊的瓷盒,其内置三小杯或小盒。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