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当前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社会各界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强调,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物理观念的建立、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探究的设计、态度责任的渗透等方面的内容,需要教师多加研究和思考。基于此,本文针对生活化情境在高中物理力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生活化情境 高中物理 力学课堂 应用分析
引言:
在高中物理力學知识的教学中,学生不易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难以建构相关物理模型,学习提升效果不明显。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尤其是力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生活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高中物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力学知识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为此在高中物理力学课堂中,教师要合理应用生活化情境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并扎实地掌握相关力学知识,促进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和进步。
1.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对于高中物理力学课堂中生活化情境的应用,创设生活化情境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可以应用于教学导入、新知教学、引导提问等多个环节中。教师在课堂上应用生活化情境,既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又能促进教学效果。例如:在“摩擦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比如“脱毛衣时会发出噼啪声、头发会粘在毛衣上”等。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学生都经历过,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先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之后,教师可以顺势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等等。通过提问的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并获取相关的物理知识。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使得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能够更加顺利地展开。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体验,能够帮助其初步建立正确的物理观念,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能够推动教师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
2.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对于高中物理力学课堂中生活化情境的应用,教师要明确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在高中物理力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实验,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而且能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为提高学生的实验认知与综合应用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弹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物品,比如弹簧、松紧带、皮筋等,并将其带到课堂上作为实验道具。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将它们分类,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实验探讨“影响弹力大小体现的因素”。在探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敢表达,发现、质疑、分析并解决问题,逐步实现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教师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不要过多地参与到学生的实验和思考中。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实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验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力学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与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 设计生活化的物理作业,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对于高中物理力学课堂中生活化情境的应用,教师除却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外,在物理作业的设计上也要遵循生活化的教学特征,让物理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进步与提升。例如:在“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相关力学知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自主预习,查找一些生活中与“力的合成与分解”相关的现象,并且以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在课堂正式教学时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和讨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对这一物理现象进行阐述,并且要仔细倾听别人的汇报,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和情感内涵。在学生汇报结束后,教师要给予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势,同时也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析,实现其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要通过设计生活化的物理作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知识的认知,感受物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端正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态度,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进行渗透。
结束语:
在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趋势下,社会各界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学作为高中物理中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师要认识到生活化情境对于高中物理力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将生活化情境应用于力学课堂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并提升物理学科素养,并逐步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思鑫.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生活化探讨[J].高中数理化,2018,000(024):39.
[2] 汪定祥.关于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生活化的分析[J].神州,2017,000(036):177-177.
[3] 潘宝宏.论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中),2015(35):109-109.
【关键词】 生活化情境 高中物理 力学课堂 应用分析
引言:
在高中物理力學知识的教学中,学生不易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难以建构相关物理模型,学习提升效果不明显。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尤其是力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生活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说高中物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力学知识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也是高考必考内容,为此在高中物理力学课堂中,教师要合理应用生活化情境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并扎实地掌握相关力学知识,促进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和进步。
1.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对于高中物理力学课堂中生活化情境的应用,创设生活化情境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可以应用于教学导入、新知教学、引导提问等多个环节中。教师在课堂上应用生活化情境,既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又能促进教学效果。例如:在“摩擦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比如“脱毛衣时会发出噼啪声、头发会粘在毛衣上”等。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学生都经历过,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先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之后,教师可以顺势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等等。通过提问的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寻求问题的答案,并获取相关的物理知识。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使得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能够更加顺利地展开。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新鲜的体验,能够帮助其初步建立正确的物理观念,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能够推动教师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
2.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对于高中物理力学课堂中生活化情境的应用,教师要明确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在高中物理力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实验,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而且能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为提高学生的实验认知与综合应用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弹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相关物品,比如弹簧、松紧带、皮筋等,并将其带到课堂上作为实验道具。在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将它们分类,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实验探讨“影响弹力大小体现的因素”。在探讨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敢表达,发现、质疑、分析并解决问题,逐步实现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教师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不要过多地参与到学生的实验和思考中。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实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验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力学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与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 设计生活化的物理作业,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对于高中物理力学课堂中生活化情境的应用,教师除却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外,在物理作业的设计上也要遵循生活化的教学特征,让物理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进步与提升。例如:在“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相关力学知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自主预习,查找一些生活中与“力的合成与分解”相关的现象,并且以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在课堂正式教学时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和讨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对这一物理现象进行阐述,并且要仔细倾听别人的汇报,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和情感内涵。在学生汇报结束后,教师要给予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势,同时也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析,实现其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要通过设计生活化的物理作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知识的认知,感受物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端正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态度,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进行渗透。
结束语:
在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趋势下,社会各界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学作为高中物理中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师要认识到生活化情境对于高中物理力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将生活化情境应用于力学课堂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培养并提升物理学科素养,并逐步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思鑫.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生活化探讨[J].高中数理化,2018,000(024):39.
[2] 汪定祥.关于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生活化的分析[J].神州,2017,000(036):177-177.
[3] 潘宝宏.论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中),2015(35):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