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学生实践为基础来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阅读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提高其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所涉及的语言知识(词汇、句型、语法和习惯用法等),以及了解课文内容所涉及的文化背景,进而在阅读方法、阅读速度、阅读技巧和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度(阅读欣赏)上得到提高。精选材料,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用各种方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乐中学”,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培养阅读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给予阅读指点,提出不同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我们都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1.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出声的阅读快得多。
2.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词地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
3.不要一见生词就查词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
二、指点阅读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
1.略读。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
2.跳读。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 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精读。精读是阅读课的主体,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我们有些老师可能仍然在延续灌输式教学模式,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 事无巨细地讲解课文中语法的做法。似乎只有这样,老师的心中才踏实,才认为学生学到了东西。这样反而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用说借助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习效率了。所以,在精读课文时,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仔细地阅读课文,去理解课文,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在阅读时,也要养成遇到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或向老师请教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老师可以及时归结出在备课时没有准备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也给了学生动口的机会。
4.推读。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纳出要点,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三、关注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人为本,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例如在阅读课教学的用语上,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话语,而多使用像“Excellent!”(好极了!)、“Very good!”(很好!)、“Good”(好)、“Take it easy”(别紧张)、“It doesn’t matter,just try it again”(没关系,再来试一下)、“Think it over”等这类鼓励性的话语,让成绩好的同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让成绩差的同学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这样各种层次的学生在这样融洽和充满情感的教学氛围中都得到了发展。
四、指导课外泛读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课内外相结合。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阅读,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读物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应给予指导。做到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在这方面,我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选好合适的阅读材料。1.长短适中。文章太长,学生容易倦怠。一般初一的学生限制在50字左右,初二200字左右,初三的 300字左右。2.难易适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可高估学生的水平,太难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锐气和积极性。3.可阅读性。文章要贴近现实,符合学生的爱好。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一篇一篇的读下去。实践证明,这种作法不但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把一些从来不读英语课外书的学生吸引到英语课外阅读上来,而且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
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所以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循序渐进,并与听、说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快乐轻松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培养阅读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给予阅读指点,提出不同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我们都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1.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出声的阅读快得多。
2.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词地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
3.不要一见生词就查词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
二、指点阅读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
1.略读。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
2.跳读。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 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精读。精读是阅读课的主体,是阅读课的中心任务。我们有些老师可能仍然在延续灌输式教学模式,一句一句给学生翻译课文, 事无巨细地讲解课文中语法的做法。似乎只有这样,老师的心中才踏实,才认为学生学到了东西。这样反而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用说借助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习效率了。所以,在精读课文时,教师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仔细地阅读课文,去理解课文,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在阅读时,也要养成遇到问题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或向老师请教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老师可以及时归结出在备课时没有准备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也给了学生动口的机会。
4.推读。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5.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纳出要点,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三、关注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人为本,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例如在阅读课教学的用语上,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话语,而多使用像“Excellent!”(好极了!)、“Very good!”(很好!)、“Good”(好)、“Take it easy”(别紧张)、“It doesn’t matter,just try it again”(没关系,再来试一下)、“Think it over”等这类鼓励性的话语,让成绩好的同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也让成绩差的同学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这样各种层次的学生在这样融洽和充满情感的教学氛围中都得到了发展。
四、指导课外泛读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课内外相结合。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阅读,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读物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应给予指导。做到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在这方面,我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选好合适的阅读材料。1.长短适中。文章太长,学生容易倦怠。一般初一的学生限制在50字左右,初二200字左右,初三的 300字左右。2.难易适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可高估学生的水平,太难会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锐气和积极性。3.可阅读性。文章要贴近现实,符合学生的爱好。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一篇一篇的读下去。实践证明,这种作法不但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把一些从来不读英语课外书的学生吸引到英语课外阅读上来,而且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
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大量获取语言知识和大量运用语言的机会和条件。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所以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循序渐进,并与听、说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快乐轻松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