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笔下的经典美文,领着孩子们细细品读之后,大家均惊讶于民风民俗中竟然融合着如此多的元素:故乡、传统、自然、人情……看似平淡的文章,回味悠长。本次课后练笔的要求就是写一篇关于家乡民风民俗的文章,结合时令来考虑,正值端午节前后,便于学生体验生活,故选择的话题是家乡的端午节。
“我们这的端午节,吃鸭蛋是主要内容吗?”“不是,我们这是包粽子,我家奶奶每年都要包好多好多粽子呢。”“还要砍艾蒿,然后把艾蒿插到门楣上。”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像小鸟一样,争相回答我的提问。
“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包粽子是用什么包的呢?”
“大米啊,用青的叶子包的,煮煮就能吃了。”
是这样吗?本周正好放端午节假,请你们回家后仔细地观察:粽子是怎么包的?用什么包的?包粽子的风俗是怎样形成的?艾蒿是什么时辰砍的?为什么要砍艾蒿?如果能够亲手包包粽子砍砍艾蒿,那感触会更深。
端午节之后的语文课上,孩子们争先恐后,汇报观察结果:
做粽子的食材不是大米而是糯米,糯米先淘洗沥干后,再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小时左右,米和水的比例大约为1:2。奶奶说这样泡出来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香气浓郁、口感黏度适中。
用来包裹粽子的不叫青叶而叫蓼叶,采摘回来之后,洗刷干净再浸泡,吸收水分后的蓼叶特别的青绿,用时必须在开水里烫一烫,蓼叶才变得柔软,这样就可以包粽子了。
怎么包粽子呢?
把泡好了的糯米装进折成三角形的蓼叶里,再放进一颗红枣或者葡萄干或者腊肉,之后包的粽子呈尖锥状,像隆起的三角形,最后用蒲草来系实。粽子包好了就要下锅煮,很快就煮出了粽叶的青味,还有黏黏糯米香和肉香,好吃呢!
此言一出,笑声不断。
是的,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街头巷尾都飘着粽子的清香,那清香汇成了端午的气息,成了永久的回忆。你们体验过吗?包粽子也是一件挺有诗意的事,不信,请读读作家竹韵写的美文:端午临近,买回蓼叶和蒲草放在水里浸泡,两天后,满屋子都是粽叶的清香。糯米也是提前泡好的,浸在水里,白白的,仿佛用手一捏都能捏出水来。坐着一只小方凳,左边是蓼叶,右边是糯米,将蓼叶卷成一个筒,放进糯米,里面或者夹几颗花生或者放几颗大枣,有时还会放一块咸肉,三下两下,用细细的马莲草系好,一个精致的四角粽就包好了。端午的阳光热烈而不严酷,就那么温暖地照着,安静地包好一个又一个,心里便觉得满满的,粽叶的清香混着艾叶草的微苦,这日子不知不觉就让人没由地依恋。
包粽子原来如此诗情画意,孩子们沉浸于文字之美。
那为什么要砍艾蒿呢?又是什么时候砍艾蒿呢?中午太阳正好的时候吗?你们观察过艾蒿的外形吗?
孩子们又是一阵七嘴八舌,回答得头头是道。看来,孩子们用心观察了端午习俗。请大家回家再读一遍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赏析文中的这句话“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思考一下它好在哪里?
第二天,不等我问,孩子们就七嘴八舌说出了答案:“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仅仅15个字,但是意趣无穷:“扎下去”是动作;“吱”是声音;“红油”是光泽质地;“冒出来”是惊讶之情趣。这看似平淡,实则有味,经得起细细咀嚼!
那我们能不能写出这样的好文呢?
两天之后孩子们上交作文,和以前的写作相比,不再是凭空想象,多了生活的醇味。分组讨论之后,孩子们一致将采薇的习作评为优秀:
家乡的端午
俗话说:路隔十里,民风不同。我们这的端午,也有自己的风俗。五月初五这天,一定要砍艾蒿,早一天或者迟一天都不行,早一天呢,艾蒿稍嫩,迟一天呢,艾蒿稍老,还非得这天不可呢,可谓不嫩不老恰恰好!砍艾蒿还有一习俗,就是非得砍带有露水的艾蒿,这样的艾蒿香气更浓郁。如此一来,就要起个大早,带上昨晚就准备好的镰刀和绳子,轻手轻脚地出门,一路上所见都是神色庄重的砍艾人,即使见了熟人也只能相互点头微笑,千万不能粗声大嗓的,因为,心神宁静方显虔诚,不然,艾叶的作用就要减弱的,当然,这样的说法,所有的人都是宁愿信其有,而不可信其无。
那些还挂着晶莹露珠的艾蒿砍回来之后,就要三五枝成一束地插在门楣上。刚插上去的艾叶正面是翠绿的,背面则是灰白色的,在晨光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艾蒿仿佛是专门为端午而生的一种植物,要不然,端午插艾怎么会成为一种虔诚而又流传千年的仪式呢?
新艾蒿插上门楣,陈艾蒿就要取下来,被风干了的陈艾蒿就成了家家必备的良药,拍掉上面灰尘,用清水漂洗一下,再烧上一大锅开水,注入大盆里,把陈艾蒿泡进去,两个时辰后,等陈艾蒿的药性全出来,就喊来家里的小子或者丫头来泡澡,据说这样可以去五毒,不得皮肤病,一年四季健健康康的。
忙完了这些,就该包粽子了。泡好的糯米,晶莹饱满,洗好的粽叶,碧绿清香,一家人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天南地北,说东道西,把包好的粽子10个扎成一串,一串又一串的粽子放进烧得咕咕直响的开水里,只需片刻,清香四溢。家家户户都飘着粽子清香,那清香汇成了端午的气息,成了永远的民风民俗。
这五月端阳啊,是粽子香,香厨房;是艾叶香,香满堂;艾叶挂在门口上,秧苗正兴旺。这儿端阳,那儿端阳,神州大地,处处都端阳。
生活的醇味,家乡的民俗,尽在其中!看来,有趣的生活才能流淌出有趣的文字!
“我们这的端午节,吃鸭蛋是主要内容吗?”“不是,我们这是包粽子,我家奶奶每年都要包好多好多粽子呢。”“还要砍艾蒿,然后把艾蒿插到门楣上。”
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像小鸟一样,争相回答我的提问。
“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包粽子是用什么包的呢?”
“大米啊,用青的叶子包的,煮煮就能吃了。”
是这样吗?本周正好放端午节假,请你们回家后仔细地观察:粽子是怎么包的?用什么包的?包粽子的风俗是怎样形成的?艾蒿是什么时辰砍的?为什么要砍艾蒿?如果能够亲手包包粽子砍砍艾蒿,那感触会更深。
端午节之后的语文课上,孩子们争先恐后,汇报观察结果:
做粽子的食材不是大米而是糯米,糯米先淘洗沥干后,再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小时左右,米和水的比例大约为1:2。奶奶说这样泡出来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香气浓郁、口感黏度适中。
用来包裹粽子的不叫青叶而叫蓼叶,采摘回来之后,洗刷干净再浸泡,吸收水分后的蓼叶特别的青绿,用时必须在开水里烫一烫,蓼叶才变得柔软,这样就可以包粽子了。
怎么包粽子呢?
把泡好了的糯米装进折成三角形的蓼叶里,再放进一颗红枣或者葡萄干或者腊肉,之后包的粽子呈尖锥状,像隆起的三角形,最后用蒲草来系实。粽子包好了就要下锅煮,很快就煮出了粽叶的青味,还有黏黏糯米香和肉香,好吃呢!
此言一出,笑声不断。
是的,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街头巷尾都飘着粽子的清香,那清香汇成了端午的气息,成了永久的回忆。你们体验过吗?包粽子也是一件挺有诗意的事,不信,请读读作家竹韵写的美文:端午临近,买回蓼叶和蒲草放在水里浸泡,两天后,满屋子都是粽叶的清香。糯米也是提前泡好的,浸在水里,白白的,仿佛用手一捏都能捏出水来。坐着一只小方凳,左边是蓼叶,右边是糯米,将蓼叶卷成一个筒,放进糯米,里面或者夹几颗花生或者放几颗大枣,有时还会放一块咸肉,三下两下,用细细的马莲草系好,一个精致的四角粽就包好了。端午的阳光热烈而不严酷,就那么温暖地照着,安静地包好一个又一个,心里便觉得满满的,粽叶的清香混着艾叶草的微苦,这日子不知不觉就让人没由地依恋。
包粽子原来如此诗情画意,孩子们沉浸于文字之美。
那为什么要砍艾蒿呢?又是什么时候砍艾蒿呢?中午太阳正好的时候吗?你们观察过艾蒿的外形吗?
孩子们又是一阵七嘴八舌,回答得头头是道。看来,孩子们用心观察了端午习俗。请大家回家再读一遍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赏析文中的这句话“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思考一下它好在哪里?
第二天,不等我问,孩子们就七嘴八舌说出了答案:“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仅仅15个字,但是意趣无穷:“扎下去”是动作;“吱”是声音;“红油”是光泽质地;“冒出来”是惊讶之情趣。这看似平淡,实则有味,经得起细细咀嚼!
那我们能不能写出这样的好文呢?
两天之后孩子们上交作文,和以前的写作相比,不再是凭空想象,多了生活的醇味。分组讨论之后,孩子们一致将采薇的习作评为优秀:
家乡的端午
俗话说:路隔十里,民风不同。我们这的端午,也有自己的风俗。五月初五这天,一定要砍艾蒿,早一天或者迟一天都不行,早一天呢,艾蒿稍嫩,迟一天呢,艾蒿稍老,还非得这天不可呢,可谓不嫩不老恰恰好!砍艾蒿还有一习俗,就是非得砍带有露水的艾蒿,这样的艾蒿香气更浓郁。如此一来,就要起个大早,带上昨晚就准备好的镰刀和绳子,轻手轻脚地出门,一路上所见都是神色庄重的砍艾人,即使见了熟人也只能相互点头微笑,千万不能粗声大嗓的,因为,心神宁静方显虔诚,不然,艾叶的作用就要减弱的,当然,这样的说法,所有的人都是宁愿信其有,而不可信其无。
那些还挂着晶莹露珠的艾蒿砍回来之后,就要三五枝成一束地插在门楣上。刚插上去的艾叶正面是翠绿的,背面则是灰白色的,在晨光中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艾蒿仿佛是专门为端午而生的一种植物,要不然,端午插艾怎么会成为一种虔诚而又流传千年的仪式呢?
新艾蒿插上门楣,陈艾蒿就要取下来,被风干了的陈艾蒿就成了家家必备的良药,拍掉上面灰尘,用清水漂洗一下,再烧上一大锅开水,注入大盆里,把陈艾蒿泡进去,两个时辰后,等陈艾蒿的药性全出来,就喊来家里的小子或者丫头来泡澡,据说这样可以去五毒,不得皮肤病,一年四季健健康康的。
忙完了这些,就该包粽子了。泡好的糯米,晶莹饱满,洗好的粽叶,碧绿清香,一家人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天南地北,说东道西,把包好的粽子10个扎成一串,一串又一串的粽子放进烧得咕咕直响的开水里,只需片刻,清香四溢。家家户户都飘着粽子清香,那清香汇成了端午的气息,成了永远的民风民俗。
这五月端阳啊,是粽子香,香厨房;是艾叶香,香满堂;艾叶挂在门口上,秧苗正兴旺。这儿端阳,那儿端阳,神州大地,处处都端阳。
生活的醇味,家乡的民俗,尽在其中!看来,有趣的生活才能流淌出有趣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