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1世纪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高低取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即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当前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人才的信息素养呢?首先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特征,树立信息技术教学的培养目标;其次从我国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着手,分析出信息技术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使用能力”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锐感悟力和正误判断力,以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实践使用能力;最后总结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的一些具体方法以培养上述三种能力。
关键词:创新人才;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使用;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49-02
人类在迈入21世纪的同时,也步入了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科技知识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是国际竞争的重点,而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高低关键在人才,我们的社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里的“智”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科学文化水平,而重要的因素应该是他们的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专门以计算机为主导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必将对未来社会人才的培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特征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学科性,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普及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作为与语文、数学、英语课同等重要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课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办法。因此,应当重视其学科性特点。
2.中小学信息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为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因此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在互联网上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打破时空限制,与专家、朋友交流,从而得到提高。这便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
二、正确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中小学全面实施,而新课程又十分重视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只有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LA
关键词:创新人才;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使用;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249-02
人类在迈入21世纪的同时,也步入了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科技知识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因素,是国际竞争的重点,而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高低关键在人才,我们的社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里的“智”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科学文化水平,而重要的因素应该是他们的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专门以计算机为主导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必将对未来社会人才的培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特征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学科性,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普及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知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作为与语文、数学、英语课同等重要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课有其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办法。因此,应当重视其学科性特点。
2.中小学信息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为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因此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在互联网上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打破时空限制,与专家、朋友交流,从而得到提高。这便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
二、正确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培养目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中小学全面实施,而新课程又十分重视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继读、写、算之后的第四种基本能力。只有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