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初,山东省德州市升华师德建设现场会在德州市新湖南路小学隆重召开。会上,确立新湖南路小学教师职业个性成长工作室作为德州市升华师德建设的实践基地,制定了“以教师职业个性成长工作室为依托,解放教师的思想,发展教师的个性,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的五年规划目标。工作室尊重每一位教师,鼓励并支持教师创立个人品牌,不断发展个性与提升特长,在教师师德发展培养模式上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一、系统策划教师职业个性成长模式的体系
1.科学定位
新湖南路小学创建的教师职业个性成长工作室,是为了培养有个性、有追求的教师,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帮助,为他们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家助力护航。为此,学校积极构建有利于教师个性化成长的工作室文化。
一是学校四导——主导、引导、指导、督导。即主导教师教育方向,引导教师成长,指导教育实践,督导教育行为。二是教师四聚——聚焦、聚心、聚智、聚力。聚焦是引导教师关注顶层设计,时刻以师德建设作为自身发展的焦点;聚心是提倡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发展;聚智是支持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聚力是鼓励教师为实现个性化目标而不懈努力。三是教育四成——成效、成果、成就、成功。即个性化工作室要促进教师干工作有成效,做研究有成果,能成就学生未来,最终获得教育生涯的成功。
2.遵循原则
德国管理学家赫尔茨有一句名言:“会鼓动别人,会服务别人,会成就别人,就是会管理。”要办好教师职业个性成长工作室,就必须会鼓动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因此,创建个性化工作室要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一是自愿原则。面向全体教师,面向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所有工作,自愿选择,自愿申报。二是多样化原则。即倡导不拘一格,百花齐放。三是立足实际原则。个性化项目要基于教师自身优势,基于现在已经形成的教育教学特色,不断深化、升华,形成富有本土气息、个性鲜明、独树一帜的教育体系。四是实践性原则。个性化建设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反复实践、逐步完善,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师的个性教育思想要纳入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最终让学生受益。五是发展性原则。个性化教师要关注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3.明确内容
学校从尊重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学校优势项目(如剪纸艺术、泥塑艺术等)为切入点,凝聚学校内部力量,搭建多样化平台,为教师发展开拓空间、提供机会。
一是个性化教师建设。每位教师都希望成为重要的人,得到别人的尊重。为此,工作室要提升教师存在的价值,让教师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做自己想做的事,工作着并快乐着;要使教师能充分发挥已有的积极的个性特长,不断开发潜能,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形成个性化的教育风格,成就自我,超越自我。
二是个性化团队建设。以教师的兴趣特长为纽带,把有共同爱好的教师组成团队,为教师之间的合作提供契机和条件。使教师在积极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与伙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并增强团队凝聚力。
4.出台措施
学校把个性化教师和个性化团队的培养与学校的特色建设结合起来,以教师个性化教育的锻造为抓手,以专业提升为途径,以培育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为目标,把培养过程变成促进教师和团队自我成长的过程,通过“榜样引领—个人申报—自主实践—学校助力—评价激励”来具体实施。
一是榜样引领。树立典型,通过讲座、现场展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学校开办个性化特色团队(如名师俱乐部、种子工作室)和特长教师(如擅长剪纸、吟诵)的成果展示,营造良好氛围。教师们既能分享成功经验,又能客观分析自我,挖掘自身特长,通过探索磨练、实践分析,最终形成个人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二是个人申报。教师根据个人爱好或特长,确定个性化发展目标,填写《新湖南路小學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申报表》;个性化特色团队负责人则填写《新湖南路小学团队个性化发展申报表》。申报不限人员、不限时间、不限内容、不限成果,一切由申报者自主决定。
三是自主实践。教师的申报经学校审核通过后,即成为个性化工作室的成员。可以自主确定实践的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等,每隔一段时间,向学校提交实践成果考核申请,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于教师改进并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四是学校助力。个性化实践者将会得到学校大力支持,为其研究工作保驾护航。如可享用学校各项优质教育资源,可优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培训、外出讲学、交流经验等活动。
五是评价激励。个性化实践者取得在区域内有较大影响、有推广价值的成果时,则有机会优先被评为各级骨干和优秀分子,在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后备干部培养、外出参观考察和业务进修等方面也享有优先权。
二、探索教师职业个性成长模式的运行方式
在教师职业个性成长工作室有了清晰的规划体系之后,必然要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
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学校出台了《新湖南路小学教师职业个性成长工作室手册》,作为工作室教师的行动指南,还专门设立了积分考核项,激励教师不断在工作中提升专业水平。
2.营造氛围、积极引领
一是积极宣传与强化。在校内公开宣传,肯定教师的先进做法,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二是搭建展示舞台。在个性化教学评比活动中,鼓励教师充分展示个性化成果、打造个性化品牌,并通过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三是设置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标准。鼓励教师在培育优秀学生、特长学生的成果中强化自己的专业发展。
3.注重典型经验的提升与推广
无论是个性化教师,还是个性化团队,在教育研究中难免会遇上各种困难。为此,学校一方面鼓励教师多渠道、多途径地参加教研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研究水平;另一方面,不断为个性化教师提供展示和推广经验的平台,如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采取现场观摩、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的方式向全校乃至全区、全市推广经验。 2016年4月,新湖南路小學通过举办全区“自主乐学现场会”,将个性化教师研究的“找点写字法”“立体数学”和个性化团队研究的“数学绘本”“我们的节日”等成果向全区进行了推广。有的教师多次受到兄弟学校邀请授课。2016年度,新湖南路小学陆续接待了来自天津、安阳、沧州、聊城、淄博、齐河、夏津、武城、陵城区等省内外同仁前来交流学习。
三、推行教师职业个性成长模式的成效
只有支持并成就教师的职业幸福,才能使教师获得精神上的尊严感和专业上的富足感,这是师德建设的最高境界。
1.变学校带动为学校助力,变被动适应为主动发展
以前,教师的工作是被动的、忙碌的,所做的事都是领导交待的、学校规定的,从心里感到累。如今,学校以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为目标,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们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虽然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由于教师是在“给自己做事”“给自己钟爱的团队做事”,就能够“我的问题我面对”。这样,无论是工作还是研究都源自内心自主的愿望,从而找到了感觉,进入了“工作着并快乐着”的佳境,让自己的教育生命有滋有味。
如“数学绘本”组的教师结合教材和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编写了六本绘本材料;“找点写字”组的教师依据汉字的字形结构,把低年级语文课后生字通过找点的方法编辑成四本写字本;“英语课本剧”组的教师把课本剧从课内演到了课外;“音乐与戏剧”组把一个个剧目搬上舞台;“花式篮球”演绎到山东省体育优质课评选的现场,并获得一等奖……
2.成长路上硕果累累
教师职业个性成长工作室探索实践一年半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做自己喜欢的事。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为自己设立了新的更高的目标,甚至有的教师已经发展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提高了自身价值。
郑雪松老师带领团队研究数学绘本与教材的融合,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钱铮老师带领团队研究找点写字法,解决了写字教学用时多、见效慢的难题,让学生都能写大字、会布局,使字体美观、大气;姜文君老师从大语文观角度设计多维互动的课堂,用行动阐释“教材不是全部,整个世界全部是教材”的含义;赵强老师开发了三种美术校本教材,打造了创意无限的课堂,让学生深深地爱上了艺术;郭玉芬老师将绘本与品德课有机结合,用美妙的故事代替枯燥的说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刚从教两年的杨方超老师热衷于新教育研究,主动承担教学重任,坚持用晨诵开启学生美好的一天,用书信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欣赏学生成长的美丽,感受自己从教的幸福。
此外,有七位工作室成员发表了研究性论文;一位教师在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资源“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四位教师在德州市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资源“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刘凤云老师结合自己在个性化工作室中的实践和研究成果,出版了专著《有宽度的数学》。
总之,新湖南路小学教师职业个性成长工作室的最大成就,是点燃了教师的理想与激情,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和生存状态,通过创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升华了师德建设。
(责任编辑 郭向和)
一、系统策划教师职业个性成长模式的体系
1.科学定位
新湖南路小学创建的教师职业个性成长工作室,是为了培养有个性、有追求的教师,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帮助,为他们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家助力护航。为此,学校积极构建有利于教师个性化成长的工作室文化。
一是学校四导——主导、引导、指导、督导。即主导教师教育方向,引导教师成长,指导教育实践,督导教育行为。二是教师四聚——聚焦、聚心、聚智、聚力。聚焦是引导教师关注顶层设计,时刻以师德建设作为自身发展的焦点;聚心是提倡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发展;聚智是支持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聚力是鼓励教师为实现个性化目标而不懈努力。三是教育四成——成效、成果、成就、成功。即个性化工作室要促进教师干工作有成效,做研究有成果,能成就学生未来,最终获得教育生涯的成功。
2.遵循原则
德国管理学家赫尔茨有一句名言:“会鼓动别人,会服务别人,会成就别人,就是会管理。”要办好教师职业个性成长工作室,就必须会鼓动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因此,创建个性化工作室要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一是自愿原则。面向全体教师,面向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所有工作,自愿选择,自愿申报。二是多样化原则。即倡导不拘一格,百花齐放。三是立足实际原则。个性化项目要基于教师自身优势,基于现在已经形成的教育教学特色,不断深化、升华,形成富有本土气息、个性鲜明、独树一帜的教育体系。四是实践性原则。个性化建设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反复实践、逐步完善,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教师的个性教育思想要纳入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最终让学生受益。五是发展性原则。个性化教师要关注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3.明确内容
学校从尊重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学校优势项目(如剪纸艺术、泥塑艺术等)为切入点,凝聚学校内部力量,搭建多样化平台,为教师发展开拓空间、提供机会。
一是个性化教师建设。每位教师都希望成为重要的人,得到别人的尊重。为此,工作室要提升教师存在的价值,让教师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做自己想做的事,工作着并快乐着;要使教师能充分发挥已有的积极的个性特长,不断开发潜能,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形成个性化的教育风格,成就自我,超越自我。
二是个性化团队建设。以教师的兴趣特长为纽带,把有共同爱好的教师组成团队,为教师之间的合作提供契机和条件。使教师在积极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与伙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并增强团队凝聚力。
4.出台措施
学校把个性化教师和个性化团队的培养与学校的特色建设结合起来,以教师个性化教育的锻造为抓手,以专业提升为途径,以培育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为目标,把培养过程变成促进教师和团队自我成长的过程,通过“榜样引领—个人申报—自主实践—学校助力—评价激励”来具体实施。
一是榜样引领。树立典型,通过讲座、现场展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学校开办个性化特色团队(如名师俱乐部、种子工作室)和特长教师(如擅长剪纸、吟诵)的成果展示,营造良好氛围。教师们既能分享成功经验,又能客观分析自我,挖掘自身特长,通过探索磨练、实践分析,最终形成个人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二是个人申报。教师根据个人爱好或特长,确定个性化发展目标,填写《新湖南路小學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申报表》;个性化特色团队负责人则填写《新湖南路小学团队个性化发展申报表》。申报不限人员、不限时间、不限内容、不限成果,一切由申报者自主决定。
三是自主实践。教师的申报经学校审核通过后,即成为个性化工作室的成员。可以自主确定实践的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等,每隔一段时间,向学校提交实践成果考核申请,学校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于教师改进并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四是学校助力。个性化实践者将会得到学校大力支持,为其研究工作保驾护航。如可享用学校各项优质教育资源,可优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培训、外出讲学、交流经验等活动。
五是评价激励。个性化实践者取得在区域内有较大影响、有推广价值的成果时,则有机会优先被评为各级骨干和优秀分子,在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后备干部培养、外出参观考察和业务进修等方面也享有优先权。
二、探索教师职业个性成长模式的运行方式
在教师职业个性成长工作室有了清晰的规划体系之后,必然要落实到教育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
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学校出台了《新湖南路小学教师职业个性成长工作室手册》,作为工作室教师的行动指南,还专门设立了积分考核项,激励教师不断在工作中提升专业水平。
2.营造氛围、积极引领
一是积极宣传与强化。在校内公开宣传,肯定教师的先进做法,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二是搭建展示舞台。在个性化教学评比活动中,鼓励教师充分展示个性化成果、打造个性化品牌,并通过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三是设置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标准。鼓励教师在培育优秀学生、特长学生的成果中强化自己的专业发展。
3.注重典型经验的提升与推广
无论是个性化教师,还是个性化团队,在教育研究中难免会遇上各种困难。为此,学校一方面鼓励教师多渠道、多途径地参加教研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研究水平;另一方面,不断为个性化教师提供展示和推广经验的平台,如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采取现场观摩、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的方式向全校乃至全区、全市推广经验。 2016年4月,新湖南路小學通过举办全区“自主乐学现场会”,将个性化教师研究的“找点写字法”“立体数学”和个性化团队研究的“数学绘本”“我们的节日”等成果向全区进行了推广。有的教师多次受到兄弟学校邀请授课。2016年度,新湖南路小学陆续接待了来自天津、安阳、沧州、聊城、淄博、齐河、夏津、武城、陵城区等省内外同仁前来交流学习。
三、推行教师职业个性成长模式的成效
只有支持并成就教师的职业幸福,才能使教师获得精神上的尊严感和专业上的富足感,这是师德建设的最高境界。
1.变学校带动为学校助力,变被动适应为主动发展
以前,教师的工作是被动的、忙碌的,所做的事都是领导交待的、学校规定的,从心里感到累。如今,学校以教师自身发展的潜能为目标,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们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虽然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由于教师是在“给自己做事”“给自己钟爱的团队做事”,就能够“我的问题我面对”。这样,无论是工作还是研究都源自内心自主的愿望,从而找到了感觉,进入了“工作着并快乐着”的佳境,让自己的教育生命有滋有味。
如“数学绘本”组的教师结合教材和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编写了六本绘本材料;“找点写字”组的教师依据汉字的字形结构,把低年级语文课后生字通过找点的方法编辑成四本写字本;“英语课本剧”组的教师把课本剧从课内演到了课外;“音乐与戏剧”组把一个个剧目搬上舞台;“花式篮球”演绎到山东省体育优质课评选的现场,并获得一等奖……
2.成长路上硕果累累
教师职业个性成长工作室探索实践一年半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做自己喜欢的事。部分教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为自己设立了新的更高的目标,甚至有的教师已经发展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提高了自身价值。
郑雪松老师带领团队研究数学绘本与教材的融合,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钱铮老师带领团队研究找点写字法,解决了写字教学用时多、见效慢的难题,让学生都能写大字、会布局,使字体美观、大气;姜文君老师从大语文观角度设计多维互动的课堂,用行动阐释“教材不是全部,整个世界全部是教材”的含义;赵强老师开发了三种美术校本教材,打造了创意无限的课堂,让学生深深地爱上了艺术;郭玉芬老师将绘本与品德课有机结合,用美妙的故事代替枯燥的说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刚从教两年的杨方超老师热衷于新教育研究,主动承担教学重任,坚持用晨诵开启学生美好的一天,用书信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欣赏学生成长的美丽,感受自己从教的幸福。
此外,有七位工作室成员发表了研究性论文;一位教师在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资源“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四位教师在德州市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资源“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刘凤云老师结合自己在个性化工作室中的实践和研究成果,出版了专著《有宽度的数学》。
总之,新湖南路小学教师职业个性成长工作室的最大成就,是点燃了教师的理想与激情,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和生存状态,通过创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升华了师德建设。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