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是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都强调,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北京市昌平区立足本土非遗,深入研究非遗课程化模式和探索多校联盟区域性推动非遗传承的实践研究。依托区域传统文化资源探索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昌平区中小学深入践行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推动素质教育的一个创新点和突破口。
一、立足区域文化资源,确立项目推动模式
近年来,昌平区中小学在艺术教育方面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突破口。调研发现,昌平区有许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艺术价值很高的传统艺术品种。如有400多年历史的小汤山镇后牛坊村的花钹大鼓,是北京乃至全国保留最为完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60多年历史的流村镇漆园村的龙鼓,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流村镇长峪城村的社戏“山梆子”也同样历史悠久……它们很适合青少年学习,如花钹大鼓注重将丰富的节奏与有韵律的形体动作相结合,漆园龙鼓则鼓钹合奏、气势恢宏。这些存在于学生身边的鲜活的民间艺术,也特别适合引入校园。
为此,昌平区体美教研室牵头成立了非遗入校园项目,以本土非遗资源为依托,通过课程化设计、课内外整体推进,探索以基地校为试点、以校际联盟为引领的区域化普及项目推动模式。
二、突破关键难题,引发文化共鸣
受非遗传人和主要表演者年龄偏大、口传心授的传授方式效率较低、“技艺不外传”的习俗等因素的制约,以传统模式很难将非遗引进校园。鉴于此,昌平区从易于学习、不受人数限制的角度出发,首先选定了漆园龙鼓和花钹大鼓进行课程化资源开发,采用实地“田野工作”的研究方法,组建专项工作小组进行资料的采集与整理,通过动员非遗传承人积极配合,最终以影像采录、现场采访、后期整理与核对等多种方式,对非遗资料进行了严谨、规范的整理。这个过程,使教师们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非遗传承人因受到关注与尊重而倍感自豪,使家长和学生深表认同。这种文化共鸣成为顺利推进这一项目的重要支撑。
三、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一是整理非遗资料,物化艺术形式。对非遗资料进行严谨、规范的整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昌平区组织了几十名专业人员,对花钹大鼓和龙鼓的全部乐谱做了严谨、规范的记录,为其舞蹈动作撰写了详细的分解说明,为民间传人拍摄了完整的表演录像,不仅开发出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资源,也为非遗的记录和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引入高水平的指导,不断扩大影响。为确保项目的专业性,在做项目规划时,昌平区就向北京市教研中心和教育学会的有关专家领导作了汇报,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而且祁德渊、梁洪来、许洪帅等专家还多次亲临昌平区进行跟踪式深入指导,一些民族传统音乐和非遗校园传承研究专家也提供了许多支持,区内的特级教师和各级骨干教师更是全员参与,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昌平区还通过各种形式搭建高端平台,吸引更多的专业团队参与其中。自2015年至今,昌平区相继组织了北京市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研讨会等八个市、区级现场观摩和研讨交流活动。2017年5月16日,北京市中国传统音乐“神州大地,鼓乐铿锵”主题大课堂教学研讨会在昌平区第一中学成功举办,以一场中国鼓乐盛宴的形式集中展示了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三是坚持以教师为主体,鼓励直接指导。为了培养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昌平区聘请民间传人培训教师,再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这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使教学更具有实效性。比如,教授锣鼓经时,民间传人依靠口耳相传的逐句强记,然后在乐器上实践;而音乐教师则运用规范的乐谱,将鼓谱中的节奏元素化,用识读乐谱的形式指導学生学习。有些学校更是创造性地将丰富教师课余生活、培训专业指导队伍与打造师生共舞的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使项目的推进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态势。
四是结合课堂教学,组织专项教研。要想使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北京市音乐教研室主任梁洪来提出“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梯度适当,不能间断”的原则,为昌平区的教学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为此,昌平区组织了多次高层次的非遗进课堂专项教学研讨会,以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并以专项教研的方式组织了多次集体备课和研究课、公开课活动,加快了非遗艺术深入课堂的步伐。
五是组建学生社团,普及与提高并进。非遗艺术社团是推进项目实施的另一个践行者。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们得到了更具体的专业指导,既使非遗艺术得到了普及,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项目学校在学生的挑选、活动的设计上都做了精心安排,同时在乐器定制、服装设计上也严格要求。各校指导教师边学习、边排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这种方式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项目实施更加高效。
六是进行合理改编,实现传承创新。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艺术,激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创造力,昌平区特别注重在传承中创新。比如,漆园龙鼓原本形体动作较少,不容易体现欢快、活泼的特点,鉴于此,流村中学的指导教师就专门编了一套适合龙鼓表演的形体与舞蹈动作,大大提高了龙鼓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四、积极总结项目成果,推动项目持续发展
一是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内化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使学校形成了特色品牌,找到了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二是形成了区域性民族音乐教育特色。从刚开始的两所中学、数百名师生逐步扩展到区内十一所学校、三千多名师生,形成了一个广泛的校际联盟,使区域性民族音乐教育特色逐渐凸显。
三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项目拓宽了教师的文化视野,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探索出了一条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是为非遗进校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昌平区把非遗艺术传承落到了实处,其“行政与教育、中学与小学、课内与课外、非遗与教材、音乐与其他学科、专家与教师、尊重认同与传承传播”的七个“一体化”是让非遗项目在学校生存发展的保障。
多年来,昌平区一直力图通过非遗艺术项目的稳步推进,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既继承了优秀的传统,又弘扬了文化的精粹,使区域办学特色更加凸显,不断落实着对民族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尊重。
(责任编辑 张慧籽)
一、立足区域文化资源,确立项目推动模式
近年来,昌平区中小学在艺术教育方面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突破口。调研发现,昌平区有许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艺术价值很高的传统艺术品种。如有400多年历史的小汤山镇后牛坊村的花钹大鼓,是北京乃至全国保留最为完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60多年历史的流村镇漆园村的龙鼓,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流村镇长峪城村的社戏“山梆子”也同样历史悠久……它们很适合青少年学习,如花钹大鼓注重将丰富的节奏与有韵律的形体动作相结合,漆园龙鼓则鼓钹合奏、气势恢宏。这些存在于学生身边的鲜活的民间艺术,也特别适合引入校园。
为此,昌平区体美教研室牵头成立了非遗入校园项目,以本土非遗资源为依托,通过课程化设计、课内外整体推进,探索以基地校为试点、以校际联盟为引领的区域化普及项目推动模式。
二、突破关键难题,引发文化共鸣
受非遗传人和主要表演者年龄偏大、口传心授的传授方式效率较低、“技艺不外传”的习俗等因素的制约,以传统模式很难将非遗引进校园。鉴于此,昌平区从易于学习、不受人数限制的角度出发,首先选定了漆园龙鼓和花钹大鼓进行课程化资源开发,采用实地“田野工作”的研究方法,组建专项工作小组进行资料的采集与整理,通过动员非遗传承人积极配合,最终以影像采录、现场采访、后期整理与核对等多种方式,对非遗资料进行了严谨、规范的整理。这个过程,使教师们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非遗传承人因受到关注与尊重而倍感自豪,使家长和学生深表认同。这种文化共鸣成为顺利推进这一项目的重要支撑。
三、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一是整理非遗资料,物化艺术形式。对非遗资料进行严谨、规范的整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昌平区组织了几十名专业人员,对花钹大鼓和龙鼓的全部乐谱做了严谨、规范的记录,为其舞蹈动作撰写了详细的分解说明,为民间传人拍摄了完整的表演录像,不仅开发出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资源,也为非遗的记录和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引入高水平的指导,不断扩大影响。为确保项目的专业性,在做项目规划时,昌平区就向北京市教研中心和教育学会的有关专家领导作了汇报,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而且祁德渊、梁洪来、许洪帅等专家还多次亲临昌平区进行跟踪式深入指导,一些民族传统音乐和非遗校园传承研究专家也提供了许多支持,区内的特级教师和各级骨干教师更是全员参与,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推进。昌平区还通过各种形式搭建高端平台,吸引更多的专业团队参与其中。自2015年至今,昌平区相继组织了北京市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研讨会等八个市、区级现场观摩和研讨交流活动。2017年5月16日,北京市中国传统音乐“神州大地,鼓乐铿锵”主题大课堂教学研讨会在昌平区第一中学成功举办,以一场中国鼓乐盛宴的形式集中展示了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三是坚持以教师为主体,鼓励直接指导。为了培养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昌平区聘请民间传人培训教师,再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这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使教学更具有实效性。比如,教授锣鼓经时,民间传人依靠口耳相传的逐句强记,然后在乐器上实践;而音乐教师则运用规范的乐谱,将鼓谱中的节奏元素化,用识读乐谱的形式指導学生学习。有些学校更是创造性地将丰富教师课余生活、培训专业指导队伍与打造师生共舞的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使项目的推进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态势。
四是结合课堂教学,组织专项教研。要想使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北京市音乐教研室主任梁洪来提出“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梯度适当,不能间断”的原则,为昌平区的教学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为此,昌平区组织了多次高层次的非遗进课堂专项教学研讨会,以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并以专项教研的方式组织了多次集体备课和研究课、公开课活动,加快了非遗艺术深入课堂的步伐。
五是组建学生社团,普及与提高并进。非遗艺术社团是推进项目实施的另一个践行者。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们得到了更具体的专业指导,既使非遗艺术得到了普及,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项目学校在学生的挑选、活动的设计上都做了精心安排,同时在乐器定制、服装设计上也严格要求。各校指导教师边学习、边排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这种方式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项目实施更加高效。
六是进行合理改编,实现传承创新。为了更好地传承非遗艺术,激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创造力,昌平区特别注重在传承中创新。比如,漆园龙鼓原本形体动作较少,不容易体现欢快、活泼的特点,鉴于此,流村中学的指导教师就专门编了一套适合龙鼓表演的形体与舞蹈动作,大大提高了龙鼓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四、积极总结项目成果,推动项目持续发展
一是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内化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使学校形成了特色品牌,找到了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二是形成了区域性民族音乐教育特色。从刚开始的两所中学、数百名师生逐步扩展到区内十一所学校、三千多名师生,形成了一个广泛的校际联盟,使区域性民族音乐教育特色逐渐凸显。
三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项目拓宽了教师的文化视野,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探索出了一条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是为非遗进校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昌平区把非遗艺术传承落到了实处,其“行政与教育、中学与小学、课内与课外、非遗与教材、音乐与其他学科、专家与教师、尊重认同与传承传播”的七个“一体化”是让非遗项目在学校生存发展的保障。
多年来,昌平区一直力图通过非遗艺术项目的稳步推进,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既继承了优秀的传统,又弘扬了文化的精粹,使区域办学特色更加凸显,不断落实着对民族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尊重。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