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性质及其主要原则和规范,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各种职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道德指导和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加强职工培训学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意义也十分深远的。本文简述了加强职工培训学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对策,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职工培训学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培养
中图分类号:TK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333-02
一、职工培训学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显著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依据调查的结果,其表层的原因:一是职业院校内部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浅少或不重视;二是社会道德大环境的不理想;三企业员工认识上存在“三大误区”。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对培训人员的管理力度,运用“应用伦理”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企业员工学会选择和权衡,有能力处理工作情境中的道德冲突。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培训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不同点是它本质上属于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及社会包容性,在运行机制上具有开发性、灵活性的特征。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
1、员工认识上存在“三大误区”
一是“敷衍了事”状。部分员工对职业道德培训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这种培训是企业领导怕员工“闲”出毛病,走走形式而已。有的员工在参加培训时表现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应付心理。二是“与己无关”状。部分员工对企业所进行的职业道德培训不感兴趣,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部分员工甚至认为,今天这个教育、明天那个教育,有什么用?既不能改善生活,又不能增加收入。三是“消极逆反”状。当前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僚主义、腐败现象、分配不公问题。一些员工因此而对职业道德培训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
2、传统的培训教材不能引起员工的兴趣
传统的培训教材注重理论的讲解,缺少身边的典型案例,对于学历较低的企业员工,感到培训内容遥不可及,接受难度较大。因此,急需开发出适合本地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培训的教材。
3、传统的培训模式单一
传统的职业道德培训是“一人讲,众人听”的接受型培训模式,授课内容不够生动活泼,缺少互动交流,不能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因此,必须创新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职工培训中德育效果不显著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其德育内容较丰富,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职业道德教育。因为职工培训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即面向社会实际培养一线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个体的职业道德就关系到社会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基本道德素养,同时也关系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高低。就目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实施状况来 看,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在基础教育之后。然而当前职工培训的职业道德教育实效令人担忧。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
(1)“内容浅少”和 “社会环境 ”的夹击 :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显著的表层原因
教育的效果是合力的作用,包括来自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的系统力量。职业道德教育实效问题同样如此 ,是职业院校内部和外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拷问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显著时,也必须从这两个部分入手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职工培训内部职业道德教育有没有问题?外部特别是社会对职业道德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两者的教育效果是否一致,其合力是增加各自的效果,还是相互抵消或出现负面效果?
(2)“内容浅少”: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显著的内部原因
事实上,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有途径是制度性的职业道德课程。
制度性的职业道德课程比例较小且内容单一。当问及职工培训的职业道德教育时,老师就会拿出教学大纲告诉我们有此类教育,这些课程事实上绝大多数都是政治课,还有少量的人文课程。这一点,也从企业员工那里得到证实,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没有涉及职业道德。当然,不可否认,在职业道德教育中需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引领以及人文精神的熏染,但从职业道德教育的课时比例来看。
2、“社会环境 ”: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显著的外部原因
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显著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影响因素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外部因素的影响,可以把它称之为“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大众传媒、家庭环境、社会风气等等。我国现今的社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替代了传统的伦理道德风范,但是新的伦理道德规范没有及时地形成和确立。因此,在转型时的社会职业道德区域出现了很多‘真空’地带。其次,现今的社会职务犯罪满地皆是,弄虚作假堂而皇之,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到可以用风气来形容。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要形成健康、良好的职业道德就难上加难 。
二、加强职工培养学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职工职业道德修养
认识加强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就是要教育培训从事教学服务工作的人员,按照教学工作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更好地为学员提供最好的培训工作。任何一个职工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一方面靠其它方面的促成,即单位的培养和组织的教育,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針对教学职工的现状,更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采取措施组织职工学习政治理论,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正确的服务观念支配他们的情操,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促进行为的规范化。通过教育,不断提高职工对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努力实践“细节决定成败”的服务理念,不断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肩负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教学工作者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保证学员能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保障。 2、制定规章制度,明确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在加强对学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员职业道德修养认识的同时,学校要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工作的需要实际,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学员职业道德内容,使学员明确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实行规范化管理,如《总公司员工手册》、《岗位职责》、、《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等,并组织学员学习培训。通过层层培训,使学员掌握职业道德知识,明白职业道德规范内容,逐步提高其对职业道德的理论、原则、规范的理解和接受,从被动到主动,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系统到系统,从而认识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提高自己职业道德判断能力,增强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性。
3、深入开展爱心教育,培养职业道德情感
加强对学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还必须对学员深入开展爱心教育,培养学员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情感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稳定而强大的力量,积极影响他们职业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对于职工培训而言,爱心是基础,是前提,如果有爱,即使教学水平低一点也会受到广大学员欢迎,反过来如果没有爱心,再高的水平大家也会抵制。在企业单位从事培训工作,只有了解学员,爱学员,把学员作为亲人,才能真正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才能真正受到广大学员的欢迎。许多培训人员在工作中把管理、服务、育人融于一体,通过管理服务把做人的道理教给学员,把处理问题的办法教给学员,使学员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
4、强化管理,加强职业道德行为的检查督促
要使学员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境界,还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加强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的监控,及时查漏补缺,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和从源头上预防有损企业利益的行为发生。职工培训站要把服务育人的内容作为考核职工工作、“评优评先”的重要标准。在岗位职责中明确服务育人的内容和要求,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对自己的岗位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还专门聘请有着丰富培训经验的人员作为定期座谈专家,并加强对后勤服务质量的检查监督,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应到基础性的作用。还可以对学员施加一定的外在压力,达到转化为内在压力的目的,从而使学员从被动进而主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5、运用“应用伦理”: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实践基础
伦理学中的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往往并不在于对道德作用与地位的体认,而在于道德原则的应用;特别是当出现两难(道德悖论)之时,也就是说在同一事例上发生了不同的道德规则相互冲突的情形之时,人们应当采取何种态度,应怎样根据不同的因素与几率进行权衡。这是“应用伦理”的核心观点。一般情况下,当单一道德規则出现的情况下,人们都会按照规则行事,不会出现是否道德的疑问。只有当几种道德规则同时出现,又产生冲突时。人们才会去考虑怎么做是道德的。事实上,职业世界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常常属于后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应用伦理”比“规范伦理”更具有实用价值,成为个体职业道德实践的基础。
如果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能够运用“应用伦理”,那么其教育教学必然转变原来的知识性、规范性的特点,而是在内容上。注重工作情境中的两难问题,在方法上,采用“实践”和“参与”的方式,让他们在贴近职业现实的情境中,了解、讨论、争辩,从而确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获得一种真实的内心体验,增强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度,提升对道德冲突的处理能力,以便为道德的从业做好相关准备。值得一提的是,应用伦理的运用不仅仅是指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也包括社会道德建设方面的运用。在社会道德建设中,需要强调的不仅仅是建立一套经典的、经得起推敲的道德原则或道德规则,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的道德和程序的道德使得这些原则和规则可以应用。合乎道德的制度和程序一旦建立起来 ,就能够从制度上避免社会的失范,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三、总结
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员工职业道德的提高既能保证企业的顺利运作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加快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培养学员时,要注意其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换位思考,使学员能愉快的接受教育并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 李鸣;;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年01期
[2] 陈素华;陆荣华;;注重职工职业道德教育 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J];河南农业;2010年06期
[3] 王丰年;;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见解[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08期
[4] 黄浩天;;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构筑和谐企业[J];华章;2011年21期
[5] 崔胜军,苏同营;论思想政治工作力量的源泉[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关键词:职工培训学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培养
中图分类号:TK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333-02
一、职工培训学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显著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依据调查的结果,其表层的原因:一是职业院校内部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浅少或不重视;二是社会道德大环境的不理想;三企业员工认识上存在“三大误区”。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对培训人员的管理力度,运用“应用伦理”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让企业员工学会选择和权衡,有能力处理工作情境中的道德冲突。
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培训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不同点是它本质上属于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及社会包容性,在运行机制上具有开发性、灵活性的特征。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
1、员工认识上存在“三大误区”
一是“敷衍了事”状。部分员工对职业道德培训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这种培训是企业领导怕员工“闲”出毛病,走走形式而已。有的员工在参加培训时表现出“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应付心理。二是“与己无关”状。部分员工对企业所进行的职业道德培训不感兴趣,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部分员工甚至认为,今天这个教育、明天那个教育,有什么用?既不能改善生活,又不能增加收入。三是“消极逆反”状。当前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僚主义、腐败现象、分配不公问题。一些员工因此而对职业道德培训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
2、传统的培训教材不能引起员工的兴趣
传统的培训教材注重理论的讲解,缺少身边的典型案例,对于学历较低的企业员工,感到培训内容遥不可及,接受难度较大。因此,急需开发出适合本地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培训的教材。
3、传统的培训模式单一
传统的职业道德培训是“一人讲,众人听”的接受型培训模式,授课内容不够生动活泼,缺少互动交流,不能激发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因此,必须创新企业员工职业道德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职工培训中德育效果不显著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其德育内容较丰富,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职业道德教育。因为职工培训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即面向社会实际培养一线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个体的职业道德就关系到社会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基本道德素养,同时也关系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高低。就目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实施状况来 看,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在基础教育之后。然而当前职工培训的职业道德教育实效令人担忧。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
(1)“内容浅少”和 “社会环境 ”的夹击 :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显著的表层原因
教育的效果是合力的作用,包括来自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的系统力量。职业道德教育实效问题同样如此 ,是职业院校内部和外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拷问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显著时,也必须从这两个部分入手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职工培训内部职业道德教育有没有问题?外部特别是社会对职业道德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两者的教育效果是否一致,其合力是增加各自的效果,还是相互抵消或出现负面效果?
(2)“内容浅少”: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显著的内部原因
事实上,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有途径是制度性的职业道德课程。
制度性的职业道德课程比例较小且内容单一。当问及职工培训的职业道德教育时,老师就会拿出教学大纲告诉我们有此类教育,这些课程事实上绝大多数都是政治课,还有少量的人文课程。这一点,也从企业员工那里得到证实,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没有涉及职业道德。当然,不可否认,在职业道德教育中需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引领以及人文精神的熏染,但从职业道德教育的课时比例来看。
2、“社会环境 ”: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显著的外部原因
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显著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影响因素之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外部因素的影响,可以把它称之为“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大众传媒、家庭环境、社会风气等等。我国现今的社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替代了传统的伦理道德风范,但是新的伦理道德规范没有及时地形成和确立。因此,在转型时的社会职业道德区域出现了很多‘真空’地带。其次,现今的社会职务犯罪满地皆是,弄虚作假堂而皇之,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到可以用风气来形容。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要形成健康、良好的职业道德就难上加难 。
二、加强职工培养学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职工职业道德修养
认识加强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就是要教育培训从事教学服务工作的人员,按照教学工作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更好地为学员提供最好的培训工作。任何一个职工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一方面靠其它方面的促成,即单位的培养和组织的教育,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針对教学职工的现状,更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采取措施组织职工学习政治理论,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正确的服务观念支配他们的情操,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促进行为的规范化。通过教育,不断提高职工对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努力实践“细节决定成败”的服务理念,不断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肩负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教学工作者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保证学员能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保障。 2、制定规章制度,明确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在加强对学员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员职业道德修养认识的同时,学校要结合学校教育和社会工作的需要实际,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学员职业道德内容,使学员明确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实行规范化管理,如《总公司员工手册》、《岗位职责》、、《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等,并组织学员学习培训。通过层层培训,使学员掌握职业道德知识,明白职业道德规范内容,逐步提高其对职业道德的理论、原则、规范的理解和接受,从被动到主动,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系统到系统,从而认识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提高自己职业道德判断能力,增强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性。
3、深入开展爱心教育,培养职业道德情感
加强对学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还必须对学员深入开展爱心教育,培养学员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情感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稳定而强大的力量,积极影响他们职业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对于职工培训而言,爱心是基础,是前提,如果有爱,即使教学水平低一点也会受到广大学员欢迎,反过来如果没有爱心,再高的水平大家也会抵制。在企业单位从事培训工作,只有了解学员,爱学员,把学员作为亲人,才能真正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才能真正受到广大学员的欢迎。许多培训人员在工作中把管理、服务、育人融于一体,通过管理服务把做人的道理教给学员,把处理问题的办法教给学员,使学员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
4、强化管理,加强职业道德行为的检查督促
要使学员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境界,还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加强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的监控,及时查漏补缺,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和从源头上预防有损企业利益的行为发生。职工培训站要把服务育人的内容作为考核职工工作、“评优评先”的重要标准。在岗位职责中明确服务育人的内容和要求,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对自己的岗位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还专门聘请有着丰富培训经验的人员作为定期座谈专家,并加强对后勤服务质量的检查监督,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应到基础性的作用。还可以对学员施加一定的外在压力,达到转化为内在压力的目的,从而使学员从被动进而主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逐步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5、运用“应用伦理”: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实践基础
伦理学中的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往往并不在于对道德作用与地位的体认,而在于道德原则的应用;特别是当出现两难(道德悖论)之时,也就是说在同一事例上发生了不同的道德规则相互冲突的情形之时,人们应当采取何种态度,应怎样根据不同的因素与几率进行权衡。这是“应用伦理”的核心观点。一般情况下,当单一道德規则出现的情况下,人们都会按照规则行事,不会出现是否道德的疑问。只有当几种道德规则同时出现,又产生冲突时。人们才会去考虑怎么做是道德的。事实上,职业世界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常常属于后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应用伦理”比“规范伦理”更具有实用价值,成为个体职业道德实践的基础。
如果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能够运用“应用伦理”,那么其教育教学必然转变原来的知识性、规范性的特点,而是在内容上。注重工作情境中的两难问题,在方法上,采用“实践”和“参与”的方式,让他们在贴近职业现实的情境中,了解、讨论、争辩,从而确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获得一种真实的内心体验,增强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度,提升对道德冲突的处理能力,以便为道德的从业做好相关准备。值得一提的是,应用伦理的运用不仅仅是指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也包括社会道德建设方面的运用。在社会道德建设中,需要强调的不仅仅是建立一套经典的、经得起推敲的道德原则或道德规则,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的道德和程序的道德使得这些原则和规则可以应用。合乎道德的制度和程序一旦建立起来 ,就能够从制度上避免社会的失范,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三、总结
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员工职业道德的提高既能保证企业的顺利运作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加快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培养学员时,要注意其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换位思考,使学员能愉快的接受教育并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 李鸣;;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年01期
[2] 陈素华;陆荣华;;注重职工职业道德教育 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J];河南农业;2010年06期
[3] 王丰年;;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见解[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08期
[4] 黄浩天;;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构筑和谐企业[J];华章;2011年21期
[5] 崔胜军,苏同营;论思想政治工作力量的源泉[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