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n Gutzlaff's Translation of Sanguoyanyi

来源 :译苑新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i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38年,德国传教士郭实腊在《中国丛报》第7卷上发表《三国演义》书评文章Notice of San Kw? Che,主要采取译述加评论的方式,首次比较全面地将《三国演义》译介到英语世界.评论部分高度评价了《三国演义》;译述部分按《三国演义》章回顺序,择要译述了《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由于郭实腊中国语言文化水平有限,Notice of San Kw? Che中存在许多误读.郭实腊的译介对于《三国演义》在英语世界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文章回溯了翻译诗学的起源,介绍了诗学研究的概况,总结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英译的语言特征,包括简洁性、自然性以及打破“约定俗成”,分析了这些特征背后的翻译诗学
本文基于峨眉山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双语文本,分析图片说明部分的翻译策略与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译者如何通过保持文化特定性自觉、合理使用归化与异化策略、重建感染性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背景下,建构中国国家形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翻译在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这里的翻译不仅指纯文字的符码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再现和重构.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