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实腊相关论文
本文借助大量德文资料详细、具体地梳理了《红楼梦》在19世纪德国翻译、介绍、接受和批评的历史,有针对性地对每个时期的重要学者......
《海国图志》出版之初,先有在华传教士郭实腊1847年的评论,再有英国外交官威妥玛1850年对其中《日本》一章的译介。通过对这两个文......
从基督教形成之初,就有传教士的活动,如使徒时代的保罗、巴拿巴等人在基督教的发源地小亚细亚传教。但形成大规模、有组织、跨洲际的......
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商船“安麦思特号”(Lord Amherst)由广州北上,该公司商人林赛(H.H.Lindsay)任商务管理,聘请普鲁士来华传......
本文系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项目编号:HKJ10-9),"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高校思政工作协调机制研究",研究的成果。也是淮南职业技术......
近年来“传教士”研究不断升温,一些重要资料如《六合丛谈》《遐迩贯珍》等都被重新出版,成为直接研究当时传教士传播思想的重要材料......
《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是由英国汉学家约·罗伯茨 (J .A .G .Roberts)编写 ,蒋重跃、刘林海翻译 ,时事出版社 1 999年 1月出版的“西......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以下简称《东西洋考》)是由德国籍传教士郭实腊(Charles Gutzlaff,18......
许多人都知道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是甬江女子中学,很少人知道它的前身是创办于1844年的宁波女塾,几乎没有人知道有一位使用外国名字的......
《贸易通志》是鸦片战争以前传教士所写中文读物中,介绍西方商业制度、贸易情况最为详尽的一本,学术界以往对此虽有述及,但无专门......
1838年,德国传教士郭实腊在《中国丛报》第7卷上发表《三国演义》书评文章Notice of San Kw? Che,主要采取译述加评论的方式,首次......
摘 要:《中国丛报》主要作者群的成员有裨治文、卫三畏、马礼逊、郭实腊和马礼逊、马儒翰五人。他们是《中国丛报》最主要的文章提......
作为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英文期刊之一,《中国从报》刊载了大量译介中国古典文学的文章,其中涉及不少对历史演义小说的译介,《南宋......
郭实腊是中国近代早期新教传教士的代表人物.他于鸦片战争前来到中国,1833年在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
中国基督教协会负责人指出,近来西方一些人对中国基督教(新教)进行攻击,把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说成是“政府建立的,用以控制......
在中国近代史中,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中国,把中国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而在这整个的过程中,基督教是他们既称心又顺......
19世纪鸦片战争发生之前,大清帝国名义上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但是一个国力枯竭、危机四伏的封建王朝,在广州十三行云集着英国一本万......
来自普鲁士的郭实腊(K. F. A.Gutzlaff, 1803-1851)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传教士。一方面,他从事传教工作,创办刊物介绍西学,把中国基督......
通过梳理《圣经》汉译“四人小组”的译论史稿,对其中三名译者的译论进行系统分析,包括郭实腊“为‘忠’而‘雅’”的翻译标准;裨......
一直以来,赵元任先生被认为是提出汉语“羡余”这一术语并对其研究的第一人。梳理1836至1968一百多年间部分有关汉语研究的中外文......
早期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之一的郭实腊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身份复杂,颇具活力和争议的人物.他充当着传教士、外交官等多重角......
在19世纪初,新教传教士重新进入中国,在传播文化和科学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经济学。郭实腊通过办刊物来传播西方思想,在士大夫之间颇有......
马克思所说的'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指太平天国,而是针对西方传教士;传教士郭实腊把中国平民造反的要求看作是西方的社会主......
【正】 △最早用汉字出版的中文期刊是一八一五年八月五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新加坡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主编为米怜......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期刊,其主旨以传播西学为主,向中国人传播了大量的有关西方的史......
期刊
本文探讨了郭实腊对《红楼梦》的误读。郭实腊首次真正意义上将《红楼梦》译介到英语世界。但由于自己中国语言文学水平有限,以及......
1842年,德国籍传教士郭实腊以《〈苏东坡全集〉简评》为题,在创办于广州的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的第一份英文期刊《中国丛报》上发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自1807年首位基督新教传教士马礼逊进入中国本土传教后,新教传教士就开启了影响深远的近代在华传教活动。普鲁士传教士郭实腊就是......
1834年,德国传教士郭实腊在《中国丛报》第3卷上发表《四书五经》书评文章The Chinese Classics。主要采取介绍加评论的方式,首次将......
郭实腊是第一个拉开向英语世界译介《聊斋志异》序幕的人。当时"西强中弱"的历史文化语境以及郭实腊的传教目的决定,他在翻译过程......
《聊斋志异》是目前翻译语种最多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其早期译介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学外译肇始阶段的典型特征,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
早期来华新教是指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首次来华到1842年鸦片战争前这一时期。在新教传教士中尤以马礼逊、郭实腊、裨治文为代表,他们对中......
《三国志评论》是英语世界对于《三国演义》的第一次系统解读,1838年9月刊载于近代著名英文报刊《中国丛报》,虽然是一篇书评,但它......
中国经典小说西传史上最大的笑话,莫过于宝玉被误读为女性。1842年5月,晚清来华德国传教士郭实腊在英文期刊《中国丛报》上译介了......
去年十月二十二号 ,我邀请贡德·弗兰克(AndreGunderFrank)到柏克利加州大学做一次公开演讲 ,拟定的题目是“社会理论中的历史方法”。弗兰克到达的前......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作为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创办、发行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期刊,反映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这些西......
《红楼梦》问世半个多世纪,第一个西方来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就在他所编著的《中文对话与单句》中提及该著。此后,戴维斯、郭实腊等......
《聊斋志异》在西方的最早译介并非出自美国传教士卫三畏编著的《中国总论》,而是出自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英文期刊《中国丛报》,译......
19世纪初期德国传教士郭实腊通过《中国丛报》向西方读者先后译介了《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红楼梦》等多部中国古典小说,......
《东西洋考每门统纪传》这个名字很怪,今天的读者不易理解,说白了其实就是《东西洋考月刊》。如果我们不计那些邸钞、京报之类,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