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数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意识。所谓数学合作交流,是指学生之间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来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再把自己的数学思想用数学语言、动作等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目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合作交流意识?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今年我教的三年级学生,数学课上发言比较积极,但回答问题不完整、说话吞吞吐吐、意思表达不清、小组讨论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学生却有很多。基于这种现象,我试图在课堂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与交流能力。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 “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数学的探究性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为学生的主导性学习方式。那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呢?这里本人就自己几年的教学生涯,谈谈对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一些看法。
一、激发学生表达与交流的兴趣
首先在班上设置合作交流小组,采取“组长轮流制”。组长的责任是分配合作任务,组织调节交流活动,保证合作交流的顺利开展,并进行交流内容的归结,作好集体交流的汇报准备。
其余各小组成员要平等相处,做到耐心和虚心,坚持“不求人人成功,只求人人进步,小组成功”的原则,把小组目标和个人责任心联系起来。一方面,小组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确保每位成员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在合作交流中,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促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为了使小组交流得以顺利开展我还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
1.善于倾听。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2.敢于表达。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说话时声音响亮。
3.适时转化。培养学生适时转换的能力。“善于倾听”和“敢于表达”是相辅相成的,在交流活动中,既不能成为旁听者,更不能只注重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忽略了别人有益的建议。要善于在别人的见解上完善自己的见解,在自己发言之后,收集有益的反馈信息。要将说与听有机结合起来,有所倾听,才能有所表达,有了听与说,才有对知识的理解。
二、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的练习课时,我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只有把物体平均分才会有分数这一道理”特意设计了一道辨析题:“把一个蛋糕分成八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八分之一。”让学生用手势进行判断,结果有多数学生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少数学生认为是错误的。于是我没有马上宣布谁判断的对,而是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组成辩论正反方,展开小组辩论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首先是正方代表上台阐述自己的想法,这位学生用一个圆片作道具,边对折边说:“我现在把这个圆分成了八份,这其中的一份不就是这个圆的八分之一吗?”话刚落音反方队员就马上反驳:“把一个蛋糕分成八份,就一定只能这样分?如果像你这样分,有的一份分多一些,有的少一些,那还能说这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蛋糕的八分之一吗?正方队员这时才豁然开朗。所以像这样的辩论活动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促成学生对交流活动的积极响应
要想学生对交流活动积极响应,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交流活动作出积极评价。不要以一个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而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的数学交流活动,注重对交流过程的积极评价。要用心听取学生的汇报,挖掘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使全体学生感到小组合作活动既利己,又利他,使学生能维护其成功情感的体验,促成情感交流的形成。
为此,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成若干个小组走出课堂、走入生活,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去运用:量周围物体的长和宽;量同学的体重与身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把书本知识变活了,也锻炼了学生。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解决问题是一种享受,也加强了同伴之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我体会到:课外活动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熟练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识只有亲身体验,才会理解深刻,运用自如。所以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还要加强学生的课外活动。
总之,新教材注重学生之间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并让人人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它充分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常见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学会应用、获取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促使同伴合作交流,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与周围的人合作交流,发现、解决问题,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无形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未来的创造打下基础。
(责编 金 铃)
今年我教的三年级学生,数学课上发言比较积极,但回答问题不完整、说话吞吞吐吐、意思表达不清、小组讨论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学生却有很多。基于这种现象,我试图在课堂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与交流能力。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 “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数学的探究性学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为学生的主导性学习方式。那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呢?这里本人就自己几年的教学生涯,谈谈对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一些看法。
一、激发学生表达与交流的兴趣
首先在班上设置合作交流小组,采取“组长轮流制”。组长的责任是分配合作任务,组织调节交流活动,保证合作交流的顺利开展,并进行交流内容的归结,作好集体交流的汇报准备。
其余各小组成员要平等相处,做到耐心和虚心,坚持“不求人人成功,只求人人进步,小组成功”的原则,把小组目标和个人责任心联系起来。一方面,小组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确保每位成员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在合作交流中,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促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为了使小组交流得以顺利开展我还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
1.善于倾听。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2.敢于表达。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说话时声音响亮。
3.适时转化。培养学生适时转换的能力。“善于倾听”和“敢于表达”是相辅相成的,在交流活动中,既不能成为旁听者,更不能只注重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忽略了别人有益的建议。要善于在别人的见解上完善自己的见解,在自己发言之后,收集有益的反馈信息。要将说与听有机结合起来,有所倾听,才能有所表达,有了听与说,才有对知识的理解。
二、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的练习课时,我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只有把物体平均分才会有分数这一道理”特意设计了一道辨析题:“把一个蛋糕分成八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八分之一。”让学生用手势进行判断,结果有多数学生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少数学生认为是错误的。于是我没有马上宣布谁判断的对,而是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组成辩论正反方,展开小组辩论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首先是正方代表上台阐述自己的想法,这位学生用一个圆片作道具,边对折边说:“我现在把这个圆分成了八份,这其中的一份不就是这个圆的八分之一吗?”话刚落音反方队员就马上反驳:“把一个蛋糕分成八份,就一定只能这样分?如果像你这样分,有的一份分多一些,有的少一些,那还能说这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蛋糕的八分之一吗?正方队员这时才豁然开朗。所以像这样的辩论活动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促成学生对交流活动的积极响应
要想学生对交流活动积极响应,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交流活动作出积极评价。不要以一个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而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的数学交流活动,注重对交流过程的积极评价。要用心听取学生的汇报,挖掘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促进交流的顺利进行,使全体学生感到小组合作活动既利己,又利他,使学生能维护其成功情感的体验,促成情感交流的形成。
为此,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成若干个小组走出课堂、走入生活,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去运用:量周围物体的长和宽;量同学的体重与身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把书本知识变活了,也锻炼了学生。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解决问题是一种享受,也加强了同伴之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我体会到:课外活动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熟练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识只有亲身体验,才会理解深刻,运用自如。所以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还要加强学生的课外活动。
总之,新教材注重学生之间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并让人人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它充分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常见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学会应用、获取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促使同伴合作交流,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与周围的人合作交流,发现、解决问题,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无形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未来的创造打下基础。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