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魅力。在注重学生能力的今天,教师更应精心设疑,努力优化课堂提问,有效地发挥课堂提问所特有的路标作用。
关键词:优化;课堂提问;有效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它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和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作答。”教师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有效地提问和巧妙地作答。
一、当前科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 问题过于简单,无效问题较多
有的教师上课时喜欢集体问答,经常向学生问“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教师问,学生答,表面上轰轰烈烈,课堂气氛很活跃,实际上好多学生只是条件反射,随声附和,根本没有进行思考。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许多学生养成滥竽充数、不愿思考的习惯。因此,可以说这样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没有任何帮助。
2. 提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在现实教学中,有些老师过于关注自己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提问时一碰到学生反应慢,就做过多的反复重复或是提醒,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个别学生不能准确清楚地解答时,急于把答案给点明了,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课堂教学时间比较紧张时,往往提出问题后,急于让学生作出回答,而且一有学生答对就过去,以完成自己制定的教学任务,却很少去考虑“学生们都思考了吗?都懂了吗?是真的答对了还是猜中了答案?”等问题。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时间思考也就养成懒得思考的习惯。
3. 提问总是面向个别优秀学生
有的教师害怕课堂提问出现冷场,耽误课堂时间,总是喜欢向个别优秀学生提问,以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特别是在公开课的教学中,老师往往抓住答对的学生,把他当作顺势往下滑的杆子,急于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表面上看教学过程十分顺利,岂不知,这样做使课堂变成几个学生的舞台和多数学生的看台。使得大部分学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地去思考、主动地参与,而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致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学习能力无法提高。
二、科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
1. 提问应具有思考性
创设问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进行,创设问题时首先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太深,容易使学生不知所云,形成“死水一潭”,问题太浅则造成课堂表面上的活跃,学生疲于应付,懒于思考。因此,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性,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使他们感到答案若隐若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我认为思考性问题提问有以下几种方式:侧击式。即通过与所提问题有关的另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出问题的答案来。对比式。是通过两种不同情况的对比,把要揭露的问题烘托出来。反问式。从反面提出问题,引出正面的答案来。
2. 提问应具有艺术性
若问题过于呆板、机械,“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收不到好的效果。提问时若能旁敲侧击,绕道迂回,问在此而意在彼,生动含蓄,并结合一定的问题情景,会使学生番然醒悟,从而加深对正确结论理解。如在讲蒸发吸热时,问:在夏天狗为什么老是伸出舌头?如果从问题反面提出假设,制造矛盾,这样更易激发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思维,使思维向对立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从而找到问题的本质。例如,在学习昼夜交替知识时,设问:假设地球是透明的会怎样,假设地球不自转又会怎样?提问时我们可以通过曲问直问、正问反问使提问更艺术、更有效。
3. 提问应具有层次性
教师在突破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如在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时,设问:为什么要放在暗处一昼夜?为何要用铝箔纸将一部分叶片遮住?为何要放在酒精中水浴?滴加碘液后有何变化?由此可以得出哪些结论?你又可以怎样设计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和二氧化碳?提问时可以通过层递式提问,将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进行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提问,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推进,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彼岸和解疑明理的高峰。
4. 提问应具有探索性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如在学习浮力知识时,我们可以将一枚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了下去。然后设问:你有哪些方法使鸡蛋浮起来?学生思维一下开阔起来,有的建议往水中加食盐,有的建议往水中加醋,有的建议往水中加蔗糖……又如一瓶饱和食盐水和水,你有几种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来区别,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他们整合了各学科的知识,设计出的多种答案。如①分别测出它们密度,利用密度来区分。②根据浮沉条件,放入鸡蛋观察它的沉浮。③加入硝酸银看能否产生白色沉淀。④用蔬菜、萝卜进行细胞吸水,失水实验。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三、科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的几点建议
1. 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他们好奇心强,探究的欲望、竞争的意识强,他们思维活跃、反应快、接受能力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发挥他们的天性,使课堂成为他们表现的场所和舞台。在课堂提问时,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既要看到显性的行为参与,更要重视隐性的心理投入,特别关注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扬长避短,紧紧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使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
2. 把握好提问时机
教师要善于利用或创设一个最佳时间,提出问题,唤起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积极思考。科学课上,教师提问的时机不是受教师主观意志左右,随心所欲的。一个问题提出来后,学生能不能回答,首先要受学生原有认知水平限制,要有科学探究的实践经验作基础。问早了,学生认知结构或思维过程会出现断层,则欲速不达;问迟了,提问的结果可能会皆大欢喜,但却使提问失去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教师应在学生似懂非懂,有思有疑,急于弄清问题的当口来问。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
3. 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好的评价能使师生思维融为一体,使提问更有效,使教学活动有序和谐,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此,学生回答问题后,应结合学生回答实际,对答案进行简要的、明确的评价。对学生评价要恰如其分,使用评语要谨慎,应多用鼓励的评语。当学生答案不理想时,有时可运用教育机智捕捉答案中的有用因素,也要对学生及时鼓励、肯定,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当然也可适当放手,让学生评。但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都要体现激励机制,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根本,从而提高答问兴趣及质量。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体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把握提问的时机、掌握提问的分寸、考虑提问的层次、优化提问的方法,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参考文献:
[1]李春玉,张旭东.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技巧[J].课程·教材·教法,1996(02)
[2]朱郁华,课堂提问:调查与诊断[J].中小学管理,2005(03).
(永康市教育局教研室)
关键词:优化;课堂提问;有效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它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和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作答。”教师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育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有效地提问和巧妙地作答。
一、当前科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 问题过于简单,无效问题较多
有的教师上课时喜欢集体问答,经常向学生问“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教师问,学生答,表面上轰轰烈烈,课堂气氛很活跃,实际上好多学生只是条件反射,随声附和,根本没有进行思考。久而久之,必然导致许多学生养成滥竽充数、不愿思考的习惯。因此,可以说这样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没有任何帮助。
2. 提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在现实教学中,有些老师过于关注自己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提问时一碰到学生反应慢,就做过多的反复重复或是提醒,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个别学生不能准确清楚地解答时,急于把答案给点明了,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在课堂教学时间比较紧张时,往往提出问题后,急于让学生作出回答,而且一有学生答对就过去,以完成自己制定的教学任务,却很少去考虑“学生们都思考了吗?都懂了吗?是真的答对了还是猜中了答案?”等问题。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时间思考也就养成懒得思考的习惯。
3. 提问总是面向个别优秀学生
有的教师害怕课堂提问出现冷场,耽误课堂时间,总是喜欢向个别优秀学生提问,以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特别是在公开课的教学中,老师往往抓住答对的学生,把他当作顺势往下滑的杆子,急于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表面上看教学过程十分顺利,岂不知,这样做使课堂变成几个学生的舞台和多数学生的看台。使得大部分学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地去思考、主动地参与,而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致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学习能力无法提高。
二、科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
1. 提问应具有思考性
创设问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进行,创设问题时首先要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太深,容易使学生不知所云,形成“死水一潭”,问题太浅则造成课堂表面上的活跃,学生疲于应付,懒于思考。因此,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性,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使他们感到答案若隐若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我认为思考性问题提问有以下几种方式:侧击式。即通过与所提问题有关的另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出问题的答案来。对比式。是通过两种不同情况的对比,把要揭露的问题烘托出来。反问式。从反面提出问题,引出正面的答案来。
2. 提问应具有艺术性
若问题过于呆板、机械,“应声虫”异口同声“是”或“不是”,收不到好的效果。提问时若能旁敲侧击,绕道迂回,问在此而意在彼,生动含蓄,并结合一定的问题情景,会使学生番然醒悟,从而加深对正确结论理解。如在讲蒸发吸热时,问:在夏天狗为什么老是伸出舌头?如果从问题反面提出假设,制造矛盾,这样更易激发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思维,使思维向对立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从而找到问题的本质。例如,在学习昼夜交替知识时,设问:假设地球是透明的会怎样,假设地球不自转又会怎样?提问时我们可以通过曲问直问、正问反问使提问更艺术、更有效。
3. 提问应具有层次性
教师在突破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如在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时,设问:为什么要放在暗处一昼夜?为何要用铝箔纸将一部分叶片遮住?为何要放在酒精中水浴?滴加碘液后有何变化?由此可以得出哪些结论?你又可以怎样设计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和二氧化碳?提问时可以通过层递式提问,将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进行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提问,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推进,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彼岸和解疑明理的高峰。
4. 提问应具有探索性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如在学习浮力知识时,我们可以将一枚鸡蛋放入水中,鸡蛋沉了下去。然后设问:你有哪些方法使鸡蛋浮起来?学生思维一下开阔起来,有的建议往水中加食盐,有的建议往水中加醋,有的建议往水中加蔗糖……又如一瓶饱和食盐水和水,你有几种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来区别,学生思维非常活跃,他们整合了各学科的知识,设计出的多种答案。如①分别测出它们密度,利用密度来区分。②根据浮沉条件,放入鸡蛋观察它的沉浮。③加入硝酸银看能否产生白色沉淀。④用蔬菜、萝卜进行细胞吸水,失水实验。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三、科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提问的几点建议
1. 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他们好奇心强,探究的欲望、竞争的意识强,他们思维活跃、反应快、接受能力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发挥他们的天性,使课堂成为他们表现的场所和舞台。在课堂提问时,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既要看到显性的行为参与,更要重视隐性的心理投入,特别关注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扬长避短,紧紧抓住他们的闪光点,使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思考,在思考中解决问题。
2. 把握好提问时机
教师要善于利用或创设一个最佳时间,提出问题,唤起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积极思考。科学课上,教师提问的时机不是受教师主观意志左右,随心所欲的。一个问题提出来后,学生能不能回答,首先要受学生原有认知水平限制,要有科学探究的实践经验作基础。问早了,学生认知结构或思维过程会出现断层,则欲速不达;问迟了,提问的结果可能会皆大欢喜,但却使提问失去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教师应在学生似懂非懂,有思有疑,急于弄清问题的当口来问。只有当学生具备了“愤、悱”状态,即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对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
3. 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好的评价能使师生思维融为一体,使提问更有效,使教学活动有序和谐,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到最大的发挥。因此,学生回答问题后,应结合学生回答实际,对答案进行简要的、明确的评价。对学生评价要恰如其分,使用评语要谨慎,应多用鼓励的评语。当学生答案不理想时,有时可运用教育机智捕捉答案中的有用因素,也要对学生及时鼓励、肯定,不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当然也可适当放手,让学生评。但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都要体现激励机制,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根本,从而提高答问兴趣及质量。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体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把握提问的时机、掌握提问的分寸、考虑提问的层次、优化提问的方法,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参考文献:
[1]李春玉,张旭东.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设计技巧[J].课程·教材·教法,1996(02)
[2]朱郁华,课堂提问:调查与诊断[J].中小学管理,2005(03).
(永康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