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南宋愛国词人辛弃疾一生词作丰富,思想深挚感人。然而,真正奠基稼轩在词史地位、并反映当时时代主题和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还是他反映血性男儿豪放风格的军事词。所谓军事词,笔者个人认为应该是辛词中那些带有军事意象,反映南北军情,表达自身或寄托友人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抱负之词。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即第一部分介绍辛弃疾的军事词和形成原因及其本人的军事思想,第二部分分析军事词的文学特色,第三部分是辛弃疾军事词后世影响。我们可以全面客观的了解辛弃疾军事词的成就和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稼轩军事词;军事思想;艺术成就;历史余波
作者简介:刘畅(1993-),男,河南新乡人,南京师范大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02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今济南人)。出生于被金国占领的山东,幼年丧父,耳濡目染于祖父辛赞的故国之思和对金国的痛恨,立志抗金。南归以后,毕生奉献于光复中原。其一生的行藏出处,在被他称作“陶写之具”的词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刘克庄在辛弃疾去世后曾经这样评论其词作:“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侬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这里说的是辛弃疾不仅仅有气势磅礴之作,也有侬纤绵密之词、与词的本来面目一脉相承,但两者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写豪气,是以深婉之笔处之;抒柔情,又渗透着英雄的豪气。”本文所探讨的军事词,无不体现着这种刚柔相济的思想感情,勾勒出一位柔情似水的英雄形象。
一、辛弃疾军事词论略
(一)辛弃疾军事词概括
词作从晚唐五代兴盛以来,至宋而得到发扬光大。苏轼提出“诗词一体”和“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辛弃疾就是沿着苏轼开拓的方向,进一步将豪放词发扬光大,结合着两宋之交的刀光血雨的历史背景,使得表现闺房愁怨的爱情之词最终让位于表现血气男儿的性情之词。
与其他文人词人不同的是,辛弃疾一开始就是武将出身,肤硕体胖、青眼红颊、目光炯炯有神,精神壮健如虎。因此,在辛弃疾的词作中,诸如“刀、枪、剑、戟、弓、箭、戈、甲、铁马、旌旗、将军、骑兵”等意象比比皆是。例如:“千骑弓刀”、“倚天万里需长剑”、“将军三羽箭”、“红旗铁马响春冰”。等等,构成了词史上罕见的军事意象群。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我们很熟悉的那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在多被主和派当权的南宋王朝,同样身为主战的陈亮是辛弃疾不可多得的好友。陈亮自称:“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为此,他曾书写《中兴五论》、《上孝宗皇帝书》,是个坚定的主战人物。此词作于陈亮访问辛弃疾于上饶,为稼轩的赠答词。在词中,辛弃疾展示了一个老骥伏枥、但志在千里的垂老英雄,“挑灯”不是看书,而是“看剑”,心绪早已经飞到了气氛紧张的抗金前线,梦中将士们豪情万丈的分享牛肉,兵强马壮、“沙场秋点兵”。战马风驰电掣般地冲向敌人,刀弓霹雳作响,反衬着将士们的勇敢……,一场战斗很快结束,赢得胜利,君王的国事得到解决,个人的千秋名声得到弘扬。然而,一句“可怜白发生”道出了退居庙堂的无奈,只得将此等事业寄托友人,豪气中又有无限的哀愁。
(二)辛弃疾军事词形成的原因
在南宋时期,辛弃疾的笔下出现如此之多的军事词,绝非是偶然。其背后有着深刻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既有词体本身发展的阶段脉络特征,也有社会大背景给予词人独特的生活体验,以及作者本人异于常人的生命体验。
词体初创于初盛唐,中唐词体基本建立,晚唐以至五代,文人化程度加强,艺术趋于成熟。五代时期,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这样写道:“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词体刚刚文人化的时候,总体风格是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满着脂香腻粉的气息。
北宋自欧阳修开始,词作开始注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在审美上,看是朝通俗化发展。“词至柳永,体制始备。”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小令一统词坛的传统格局。其后,在苏轼笔下,词体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江神子,密州出猎》表现了他愿意驰骋疆场,以身报国的豪情,《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则是在词中抒发哲理,理趣盎然。而《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是典型的豪放风格的作品。
辛词的军事词就是在前人对词体的一步步革新与创新的基础上顺其流而扬其波,也可以说,军事词的大量出现,也是词体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族矛盾始终是南宋社会最受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宋帝国的半壁江山已经沦于异族的统治之下,而且金兵继续南侵的威胁也继续存在。是发愤图强待机北伐以恢复中原,还是屈膝投降以苟安于东南一隅?这直接关系到宋帝国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全民族的命运和尊严。在这种局势下,武将出身的辛弃疾大量创作军事词,其代表性早就超越了他自身,而是整个民族共同愿望的集中表达。
二、辛弃疾军事词的艺术成就
(一)化用前人诗句
辛词能巧妙地化用前人诗句入词。黄庭坚也曾说过:“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所以说,化用前人诗词为己所用,是一种普遍接受的创作方法,但辛弃疾却能将前人作品更加巧妙地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例如在《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中的名句“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一句,其中的“弓刀陌上”就是从黄庭坚寄给叔父夷仲的诗句“弓刀陌上望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化用而来,不仅语言精准,而且加深了词境。 (二)用典
典故,由于蘊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恰当地运用典故便能做到词约义丰,言近意远。作为在金戈铁马岁月中仍然不废吟咏的大词人,典故在辛词中的运用可谓做到了信手拈来。在《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中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籌。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其中的“华胥梦”就出自《列子黄帝篇》:黄帝……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兖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师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黄帝既悟,怡然自得。借助“华胥国”的逍遥自在,来衬映当下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可谓异曲同工。
三、辛弃疾军事词的后世影响
作为南宋最具代表性的词人辛弃疾,他的作品,尤其是军事词,不仅构成了汉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后世的特定年代,更是激起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保家卫国而进行不懈的抗争。当然,辛词所开创的词作艺术成就也为后人所继承,并成为词体风格的一部分。
靖康之耻,中国从未遭遇如此耻辱的失败,随着南北议和和宋军的败多胜少,光复中原梦已成空。辛词的军事词所抒发的黍离之悲已经不仅仅是中原故土和一座汴梁城,而是一种文化上的“中国”。
其中,稼轩军事词对后世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明末士人王夫之了。王夫之在抗清失败后,归隐船山,著《潇湘怨词》三组,分别是《潇湘小八景词》、《潇湘大八景词》与《潇湘十景词》。船山先生晚年沉吟于屈原的《离骚》和南宋诸大家,含英咀华,将自己的人生哲理,民族沉痛的历史一并打包入词。如效法辛弃疾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体创作的“君莫羡,君不见渔阳挝断霓裳宴,沧桑已变。想眉黛姣青。眼波凝绿,不是旧时面。”以“安史之乱”比喻甲申国变,山河易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其浩渺无涯的沉恨深悲”,“委曲以达其幽约怨悱不能显说之情”。
作为出将入相的王夫之,也曾有过金戈铁马的戎装岁月。反映在词作里面,其不少带有“剑”字的军事词和稼轩的军事词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全清词.顺康卷》所收录的279首词作中,带有“太阿”“龙泉”“白刃”字眼的作品不计其数,直接言及“剑”字的都有17首之多。如“寒月迥,凝望嘱天涯。剑吐蓉光三尺冷,弓垂蟾影半轮斜。豪气动悲笳。”作者将自己的才华和人格品质,都赋予了这吐着三尺蓉光的短剑。“湘水悠悠北去,漳江渺渺东流。青光抚剑碧天秋,情寄一杯浊酒。”和辛弃疾的壮志难酬不同,王夫之曾经为自己的抱负拼命努力过,奈何南明在满清的打击下逐渐日薄西山,山河破碎的现实使得王夫之无力回天,只得在秋夜的寒冷月光中,把宝剑擦了又擦,不知何时才能在战场上挥剑砍敌,老来英雄报国无门,只得将一腔悲愤赋予一杯浊酒。
王夫之的带有诸多“剑”字眼的词作,凝结着他特定的情感和理想追求。表达了他的高洁的品质、执着的信念、更有那无尽的孤愤。
综上,辛弃疾的军事词用深刻的笔墨表达了他的强烈爱国之心,丰富了词体的表达功能,开拓了词境。同时,辛词的艺术成就和民族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宋]辛弃疾撰,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龙榆生.读王船山词记[J].词学(第二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关键词:稼轩军事词;军事思想;艺术成就;历史余波
作者简介:刘畅(1993-),男,河南新乡人,南京师范大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02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今济南人)。出生于被金国占领的山东,幼年丧父,耳濡目染于祖父辛赞的故国之思和对金国的痛恨,立志抗金。南归以后,毕生奉献于光复中原。其一生的行藏出处,在被他称作“陶写之具”的词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刘克庄在辛弃疾去世后曾经这样评论其词作:“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侬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这里说的是辛弃疾不仅仅有气势磅礴之作,也有侬纤绵密之词、与词的本来面目一脉相承,但两者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写豪气,是以深婉之笔处之;抒柔情,又渗透着英雄的豪气。”本文所探讨的军事词,无不体现着这种刚柔相济的思想感情,勾勒出一位柔情似水的英雄形象。
一、辛弃疾军事词论略
(一)辛弃疾军事词概括
词作从晚唐五代兴盛以来,至宋而得到发扬光大。苏轼提出“诗词一体”和“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辛弃疾就是沿着苏轼开拓的方向,进一步将豪放词发扬光大,结合着两宋之交的刀光血雨的历史背景,使得表现闺房愁怨的爱情之词最终让位于表现血气男儿的性情之词。
与其他文人词人不同的是,辛弃疾一开始就是武将出身,肤硕体胖、青眼红颊、目光炯炯有神,精神壮健如虎。因此,在辛弃疾的词作中,诸如“刀、枪、剑、戟、弓、箭、戈、甲、铁马、旌旗、将军、骑兵”等意象比比皆是。例如:“千骑弓刀”、“倚天万里需长剑”、“将军三羽箭”、“红旗铁马响春冰”。等等,构成了词史上罕见的军事意象群。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我们很熟悉的那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在多被主和派当权的南宋王朝,同样身为主战的陈亮是辛弃疾不可多得的好友。陈亮自称:“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为此,他曾书写《中兴五论》、《上孝宗皇帝书》,是个坚定的主战人物。此词作于陈亮访问辛弃疾于上饶,为稼轩的赠答词。在词中,辛弃疾展示了一个老骥伏枥、但志在千里的垂老英雄,“挑灯”不是看书,而是“看剑”,心绪早已经飞到了气氛紧张的抗金前线,梦中将士们豪情万丈的分享牛肉,兵强马壮、“沙场秋点兵”。战马风驰电掣般地冲向敌人,刀弓霹雳作响,反衬着将士们的勇敢……,一场战斗很快结束,赢得胜利,君王的国事得到解决,个人的千秋名声得到弘扬。然而,一句“可怜白发生”道出了退居庙堂的无奈,只得将此等事业寄托友人,豪气中又有无限的哀愁。
(二)辛弃疾军事词形成的原因
在南宋时期,辛弃疾的笔下出现如此之多的军事词,绝非是偶然。其背后有着深刻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既有词体本身发展的阶段脉络特征,也有社会大背景给予词人独特的生活体验,以及作者本人异于常人的生命体验。
词体初创于初盛唐,中唐词体基本建立,晚唐以至五代,文人化程度加强,艺术趋于成熟。五代时期,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这样写道:“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词体刚刚文人化的时候,总体风格是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满着脂香腻粉的气息。
北宋自欧阳修开始,词作开始注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在审美上,看是朝通俗化发展。“词至柳永,体制始备。”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小令一统词坛的传统格局。其后,在苏轼笔下,词体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江神子,密州出猎》表现了他愿意驰骋疆场,以身报国的豪情,《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则是在词中抒发哲理,理趣盎然。而《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是典型的豪放风格的作品。
辛词的军事词就是在前人对词体的一步步革新与创新的基础上顺其流而扬其波,也可以说,军事词的大量出现,也是词体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族矛盾始终是南宋社会最受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宋帝国的半壁江山已经沦于异族的统治之下,而且金兵继续南侵的威胁也继续存在。是发愤图强待机北伐以恢复中原,还是屈膝投降以苟安于东南一隅?这直接关系到宋帝国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全民族的命运和尊严。在这种局势下,武将出身的辛弃疾大量创作军事词,其代表性早就超越了他自身,而是整个民族共同愿望的集中表达。
二、辛弃疾军事词的艺术成就
(一)化用前人诗句
辛词能巧妙地化用前人诗句入词。黄庭坚也曾说过:“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所以说,化用前人诗词为己所用,是一种普遍接受的创作方法,但辛弃疾却能将前人作品更加巧妙地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例如在《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中的名句“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一句,其中的“弓刀陌上”就是从黄庭坚寄给叔父夷仲的诗句“弓刀陌上望行色,儿女灯前语夜深”化用而来,不仅语言精准,而且加深了词境。 (二)用典
典故,由于蘊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恰当地运用典故便能做到词约义丰,言近意远。作为在金戈铁马岁月中仍然不废吟咏的大词人,典故在辛词中的运用可谓做到了信手拈来。在《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中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籌。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其中的“华胥梦”就出自《列子黄帝篇》:黄帝……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兖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师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黄帝既悟,怡然自得。借助“华胥国”的逍遥自在,来衬映当下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可谓异曲同工。
三、辛弃疾军事词的后世影响
作为南宋最具代表性的词人辛弃疾,他的作品,尤其是军事词,不仅构成了汉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后世的特定年代,更是激起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保家卫国而进行不懈的抗争。当然,辛词所开创的词作艺术成就也为后人所继承,并成为词体风格的一部分。
靖康之耻,中国从未遭遇如此耻辱的失败,随着南北议和和宋军的败多胜少,光复中原梦已成空。辛词的军事词所抒发的黍离之悲已经不仅仅是中原故土和一座汴梁城,而是一种文化上的“中国”。
其中,稼轩军事词对后世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明末士人王夫之了。王夫之在抗清失败后,归隐船山,著《潇湘怨词》三组,分别是《潇湘小八景词》、《潇湘大八景词》与《潇湘十景词》。船山先生晚年沉吟于屈原的《离骚》和南宋诸大家,含英咀华,将自己的人生哲理,民族沉痛的历史一并打包入词。如效法辛弃疾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体创作的“君莫羡,君不见渔阳挝断霓裳宴,沧桑已变。想眉黛姣青。眼波凝绿,不是旧时面。”以“安史之乱”比喻甲申国变,山河易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其浩渺无涯的沉恨深悲”,“委曲以达其幽约怨悱不能显说之情”。
作为出将入相的王夫之,也曾有过金戈铁马的戎装岁月。反映在词作里面,其不少带有“剑”字的军事词和稼轩的军事词则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全清词.顺康卷》所收录的279首词作中,带有“太阿”“龙泉”“白刃”字眼的作品不计其数,直接言及“剑”字的都有17首之多。如“寒月迥,凝望嘱天涯。剑吐蓉光三尺冷,弓垂蟾影半轮斜。豪气动悲笳。”作者将自己的才华和人格品质,都赋予了这吐着三尺蓉光的短剑。“湘水悠悠北去,漳江渺渺东流。青光抚剑碧天秋,情寄一杯浊酒。”和辛弃疾的壮志难酬不同,王夫之曾经为自己的抱负拼命努力过,奈何南明在满清的打击下逐渐日薄西山,山河破碎的现实使得王夫之无力回天,只得在秋夜的寒冷月光中,把宝剑擦了又擦,不知何时才能在战场上挥剑砍敌,老来英雄报国无门,只得将一腔悲愤赋予一杯浊酒。
王夫之的带有诸多“剑”字眼的词作,凝结着他特定的情感和理想追求。表达了他的高洁的品质、执着的信念、更有那无尽的孤愤。
综上,辛弃疾的军事词用深刻的笔墨表达了他的强烈爱国之心,丰富了词体的表达功能,开拓了词境。同时,辛词的艺术成就和民族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宋]辛弃疾撰,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龙榆生.读王船山词记[J].词学(第二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