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视野下认罪认罚案件证据开示制度之构建

来源 :河北法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DZL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德国认罪协商制度构筑于辩方查阅案卷之上相契合,美国越来越多的州趋向让控方在有罪答辩前开示更多证据信息.认罪前开示证据具有保障事实认定的准确性、认罪自愿性和明智性、促成诉讼合意、制约权力滥用的多重价值,但也会带来妨碍侦查、危及证人安全等风险.美、德经验表明,认罪合意程序应让控方在认罪前开示证据,同时适当限制控方开示证据的范围、方式、时间,并为开示争议提供司法救济.当前,认罪认罚案件证据开示探索存在范围不明、方式阙如、救济机制缺失等问题.未来的证据开示制度宜在借鉴美、德经验的基础上,从开示条件、范围、方式、救济机制方面予以构建.
其他文献
财政补贴是政府频繁使用的用以促进产业发展或实现其他社会公共利益目标的政策工具,但地方利益的狭隘视角或官员职务晋升的利己主义行为动机,导致了产业领域涉嫌反竞争的财政补贴政策措施的出台。着眼于本地企业和规模企业扶持发展的财政补贴,人为扩大了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规模企业与中小企业等之间的市场力量对比,干扰了市场机制的良性运行,恶化了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缺乏必要的行为正当性基础,亟待规范。准确把握正负面经济效果兼具的财政补贴的审查尺度,并就审查中所面临的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等经济公共政策之间的冲突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进行有效的思想引领,是确保其更好地担当新时代新使命的前提。通过实证调研和深度访谈了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整体思想状况良好,具有思想活跃、政治认同度高、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喜欢网络表达等特点,但也存在政治坚定性不足、自我意识较强、个人发展期待较高等问题。基于学术职业、关怀伦理等理论研究,高校党委和基层党组织应该强化组织领导,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思想引领的深度,做好网络引领,主动搭建平台,积极提供真诚服务,确保赢得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凝聚
《政务处分法》是政务处分制度的具体化,其立法目的 在于规范政务处分活动,充分发挥监察专责监督与其他国家机关、单位主体监督两个积极性.为此,该法将法定的纪律处分区分为政务处分和处分两种,监察委员会对违法公职人员适用政务处分,而任免机关、单位对违法公职人员适用的纪律处分统称为处分,从而形成监察委员会与任免机关、单位的纪律处分双轨制.通过分析纪律处分双轨制的内涵,认为政务处分与处分的性质和处罚程度相同以及处分的不可替代性是纪律处分双轨制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政务处分与处分衔接适用的三要素并且提出修改相关法
罗尔斯经由契约主义方法,不仅建构起一种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体系,而且形成了一种颇具特色的契约主义人权观.这种人权观无论是在作为人权预设的“人”的问题上,还是在人权的内涵意蕴与实践向度上都采取了一种与传统人权观迥异的论证方式:在“人”的问题上,通过构建一种“自由而平等”的理性人,实现了人由手段转向目的 ;在人权的内涵意蕴上,避免为人权寻求一种整全的道德基础,通过给予人权以政治性理解,为人权提供正当性论证;在实践向度上,通过采纳一种“薄”的人权观点,为“良序社会”提供判断标准,最终致力于推动构建一个和平、安全的
国际统一战线是党的统战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国际统一战线工作的梳理,并对百年来党的国际统一战线工作的经验与启示进行总结,不仅有助于推进党的国际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向前发展,而且对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积极迈向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