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赏识和赞美,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孩子更渴望被人赏识和赞美。面对他们,教师更应走近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的快乐。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去赏识和关爱这些学生呢?
王丽是我们班一个特文静的女生,个性内向,经常不声不响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让人感觉不到她的存在,而唯一让我们记起她的时间,就是每天清理作业的时候,总看不见她的本子。对她,我和其他任课老师反复耐心地教育都没能改变她的学习态度,她还是那么马马虎虎、漫不经心地做着作业,那么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依然让大家感觉不到她的存在。面对她,老师们都不禁摇头叹息。
一天刚放学,王丽的妈妈冲进了教室,迫不及待地对我说:“这几天我们王丽的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回家做作业认真多了,速度也快了,说是这几天换了小组,她很有希望能当上小组长。”言语之间充满了快乐和感激之情。王丽真的变了吗?我便刻意观察起她来,真的如她妈妈所说,她变得爱学习了,课堂上不再那么“沉默”,也终于能看见她举起的手,尽管那手还不够自信,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作业中的字迹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正确率也有所提高。是什么让王丽有如此的改变呢?细想之下,恍然大悟。原来,前几天我和其他老师们商量把拖拉作业的同学安排在同一小组(我们班有不少拖拉作业的学生),这样便于我们课堂上密切注意,提醒他们认真、按时完成作业。没想到,座位调换后,王丽就成了这一组“最爱学习”的学生了,也理所当然是最有希望成为组长的一个人选了,难怪她会如此努力,原来在她的心中为自己暗暗定下了一个目标,并且付之于行动。嘿,真是“费劲心机枉徒劳,得来全不费工夫”哪!
这件事情虽小,却值得我对自己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赏识,那些活泼大方善于表现的孩子,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孩子更渴望被人赏识,他们平时容易被人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面对他们,教师更应走近他们,同他们谈话、交流,组织一些群体活动,有意识地为他们参与活动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进行各种活动中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从自己的身上获得自信,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可以做以下尝试。
适宜的期待
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会通过学生个人的认识活动,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自我观念,从而影响其学习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和一种爱,日积月累,学生就会产生力量和信心,就能自觉努力地实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教师适时地对学生提出适度的期望,是极其重要的。所谓适度,即对学生的期望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适时,即选择恰当的时机,且不同的阶段,对学生的期望也应不同。例如,考试中,对于平时考试总不及格的学生,老师希望其能争取及格,消灭不及格。此后,在其成绩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此,给学生不定期的期望,让他们时时都有学习的目标,并不断向着目标前进。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宜的期望目标,就如在学生心头点燃了知识大厦阶梯上的一盏盏闪亮的明灯,促使他们不断前进,不断攀登。
及时的肯定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老师的讽刺挖苦、吹毛求疵会挫伤学生的志气,而发自内心的肯定则会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肯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既是建立在人们的心理需求和人的社会性特征的基础上的,实质上也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是一个避免"批评和指责"的负面效应,承认差异,肯定长处,还个体自尊和自信,使差异缩小、消失,使个体向完美方向发展的过程。有时候,一句肯定的话,一句赞语,比任何暴风骤雨般的责骂更有力量。作为教师要尽量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位学生的长处,予以及时的肯定、表扬,这样不仅树立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此次的无心安排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给了我一个赏识孩子的机会,看来,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就看你会不会使用"赏识教育"这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王丽是我们班一个特文静的女生,个性内向,经常不声不响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让人感觉不到她的存在,而唯一让我们记起她的时间,就是每天清理作业的时候,总看不见她的本子。对她,我和其他任课老师反复耐心地教育都没能改变她的学习态度,她还是那么马马虎虎、漫不经心地做着作业,那么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依然让大家感觉不到她的存在。面对她,老师们都不禁摇头叹息。
一天刚放学,王丽的妈妈冲进了教室,迫不及待地对我说:“这几天我们王丽的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回家做作业认真多了,速度也快了,说是这几天换了小组,她很有希望能当上小组长。”言语之间充满了快乐和感激之情。王丽真的变了吗?我便刻意观察起她来,真的如她妈妈所说,她变得爱学习了,课堂上不再那么“沉默”,也终于能看见她举起的手,尽管那手还不够自信,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作业中的字迹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正确率也有所提高。是什么让王丽有如此的改变呢?细想之下,恍然大悟。原来,前几天我和其他老师们商量把拖拉作业的同学安排在同一小组(我们班有不少拖拉作业的学生),这样便于我们课堂上密切注意,提醒他们认真、按时完成作业。没想到,座位调换后,王丽就成了这一组“最爱学习”的学生了,也理所当然是最有希望成为组长的一个人选了,难怪她会如此努力,原来在她的心中为自己暗暗定下了一个目标,并且付之于行动。嘿,真是“费劲心机枉徒劳,得来全不费工夫”哪!
这件事情虽小,却值得我对自己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赏识,那些活泼大方善于表现的孩子,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孩子更渴望被人赏识,他们平时容易被人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面对他们,教师更应走近他们,同他们谈话、交流,组织一些群体活动,有意识地为他们参与活动创造条件,让他们在进行各种活动中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从自己的身上获得自信,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可以做以下尝试。
适宜的期待
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会通过学生个人的认识活动,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自我观念,从而影响其学习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和一种爱,日积月累,学生就会产生力量和信心,就能自觉努力地实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教师适时地对学生提出适度的期望,是极其重要的。所谓适度,即对学生的期望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谓适时,即选择恰当的时机,且不同的阶段,对学生的期望也应不同。例如,考试中,对于平时考试总不及格的学生,老师希望其能争取及格,消灭不及格。此后,在其成绩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此,给学生不定期的期望,让他们时时都有学习的目标,并不断向着目标前进。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宜的期望目标,就如在学生心头点燃了知识大厦阶梯上的一盏盏闪亮的明灯,促使他们不断前进,不断攀登。
及时的肯定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老师的讽刺挖苦、吹毛求疵会挫伤学生的志气,而发自内心的肯定则会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肯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既是建立在人们的心理需求和人的社会性特征的基础上的,实质上也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是一个避免"批评和指责"的负面效应,承认差异,肯定长处,还个体自尊和自信,使差异缩小、消失,使个体向完美方向发展的过程。有时候,一句肯定的话,一句赞语,比任何暴风骤雨般的责骂更有力量。作为教师要尽量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位学生的长处,予以及时的肯定、表扬,这样不仅树立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此次的无心安排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就是给了我一个赏识孩子的机会,看来,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就看你会不会使用"赏识教育"这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