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高中是提高学生历史水平的重要阶段。较初中历史而言,高中历史的灵活性、应用性更强,难度大幅度提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融入高中历史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五之”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2-0065-02
引 言
对于国家而言,历史是经验,是过去的积淀和未来的指引;对于个人而言,历史是教师,是学习的源泉和生活的信心。学习历史是人类认识自己、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立足社会的必要前提。
与初中历史不同,高中历史不仅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能力,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及实际应用能力,课文内容更多的是作为背景或是文本材料来辅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与应用的。高中生学业压力大,再加上历史学习记忆量大、思维逻辑性较强,学生易产生畏难心理,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博学,审问,甚思,明辨,笃行”这五个汉语词汇出自《礼记·中庸》,这是古人的学习智慧,亦应是今人的学习榜样。用高效、有趣的方式将这五种学习方法融入高中历史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一、博学之——通晓古今
博学,即学习要广泛涉猎。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涉及古今,还包揽中外,每个国家与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广博地阅读各类历史资料,使学生有所问、有所思,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师在开展历史课程教学前,可以先对教材进行整体介绍:“高中历史教材一共有五本,包括必修课《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本,上本概述中国历史,下本概述世界历史;剩余三本选修分别从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这三个角度相对详细地论述历史。”然后,教师鼓励学生抽时间把历史教材当成故事书浏览一遍,而不做任何预习要求,以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影视资源、展示图片等方式来活跃教学氛围、拓宽学习空间。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与历史相关的书籍与期刊,如《资治通鉴》《史记》《世界简史》等。
博学是每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要求,而且博学的途径不仅只有广泛阅读,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搜寻更多的线上历史资源,如通过电影、电子文献、图片等来学习与探索历史[1]。
二、审问之——真知灼见
审问,即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审问往往建立于博学的基础之上,愈是博学,问的问题愈多、愈有针对性、愈有深度,就愈有可研究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善问。这样,学生方能有真知灼见、真才实学。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从事物的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提问,在下一次教学中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结合课文进行提问。例如,在学生预习完“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后,教师可以如此引导学生:“预习完这一课,同学们认为我们应该掌握什么知识点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诸侯纷争的原因”“变法运动的内容及影响”。当教学完本节课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学完了这节课,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不管难易,只要与历史相关,老师都会耐心帮你们解答。”部分学生问的题可能比较难,这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探索正确答案。
历史中的审问不一定是见文发问,还可以见图发问。例如,2020年高考文综卷全国Ⅰ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图4(此处图略)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善于思考和发问,则很容易误选A。
因此,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审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中历史试卷所具备的灵活性对学生如何审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与总结试卷是如何发问的,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思考问题的能力[2]。
三、慎思之——一丝不苟
慎思,即学会周全地思考。“慎”意为谨慎,什么是谨慎呢?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思考方为谨慎。由于历史是一种复杂的客观存在,仅仅从一个方面来研究历史难以窥探到其真实模样,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从多角度来分析历史。
首先,应当辩证地看待历史。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甲午中日战争对清政府有何影响?”学生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消极影响,毕竟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损失惨重。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这时,学生的辩证思维得到激发——或许甲午中日战争也有积极影响,那积极影响是什么呢?这样,“加快封建清王朝的灭亡”“促使中国接受先进的西方文化”“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答案便呼之欲出。
其次,应当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历史。例如,在分析辛亥革命的积极影響与消极影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民族等角度综合分析。这样,当学生在解决一个历史问题时就能有一个思路借鉴,而有了清晰的思路,学生便有了解题的自信心。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固定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因为有的内容可能不归属于所提供思路的任何一个范围。 慎思对于学习而言尤为重要,通过慎思,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才会更加全面。同样,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学习上的慎思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如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需要仔细思考。
四、明辨之——实事求是
明辨,即形成清晰的判断力。学历史需要判断什么呢?一是判断真假,实事求是;二是判断对错,秉持正义。这两点是学习历史必备的精神品质,否则历史很有可能会被篡改成野史,正义也会被扭曲成邪恶。
第一,教师应鼓励学生准确记忆历史知识。学生准确记忆历史知识不仅是为了在考试中得高分,还是对历史的尊重。为了让学生准确记忆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编写顺口溜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朝代顺口溜: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二,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历史。例如,在教学“远古的传说”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这一课是‘远古的传说’而不叫‘远古的中国’?”因为传说并不代表史实,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远古时期的中国与传说一致。历史教材中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图片,这些图片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为了体现求真知的科学态度,如“半两钱”图片证明秦代商业的存在,“翻车”图片显示曹魏时期灌溉农业的发达……
除此之外,实事求是的过程也可以充满趣味性。例如,教师在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单元的教学后,可以给学生安排一项开放性作业:观看影片《建国大业》并写一篇观后感,字数不限。如此,学生便能在良好的视听感受中体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艰难曲折,并逐渐形成珍惜当下幸福生活的良好品质。教师还应当提示学生:影片不能完全复制历史,需要辩证看待。
明辨,是学习的必备品质,更是做人的道理。若学生博学多才却在现实生活中指鹿为马、颠倒黑白,这显然不符合德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还应融入对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五、笃行之——以史为鉴
笃行,即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笃行可以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若知识只是跃然于纸上,而不实践于行中,则意义不大。历史学习中的笃行是指以史为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是历史的重要功能之一,对国家、对个人来说都有极大的益处。
对于国家,吸取教训,促进繁荣昌盛。例如,在教学完“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学完这一单元后,同学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呢?请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解答。”学生可能会回答:“要善于学习先进文化,接受新事物。”“不可故步自封,夜郎自大。”“必须提高科技水平。”“培养知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弱国无外交。”……少年智慧,则国智慧。青少年是未来治理国家的主人公,让青少年从历史中总结治国经验,有助于为中国梦的筑造与实现增砖添瓦。
对于个人,总结经验,促进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关内容时,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弄清楚二者的发生原因及产生的影响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类似“左倾”性质的错误在生活和人生方面的借鉴意义。学生会意识到,要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功与过,进而联系到自己身上——应当正确认识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还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及时改正错误。
在历史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历史与国家、个人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以史为鉴不仅仅是国家的任務,亦能促进自身成长。这种联系式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结 语
总而言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并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还是对教师的要求,因为教师需要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同时,教师应当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以突破传统教学中忽略学生主体地位及教学模式单一、呆板的缺点,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雷怀金.新课标下提高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途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14.
宋绍霞.从高考试题发展趋势谈高中历史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70.
作者简介:袁慧玲(1988.12—),女,江苏如皋人,在读研究生,中学二级教师,从事高中历史教学。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五之”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2-0065-02
引 言
对于国家而言,历史是经验,是过去的积淀和未来的指引;对于个人而言,历史是教师,是学习的源泉和生活的信心。学习历史是人类认识自己、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立足社会的必要前提。
与初中历史不同,高中历史不仅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能力,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及实际应用能力,课文内容更多的是作为背景或是文本材料来辅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分析与应用的。高中生学业压力大,再加上历史学习记忆量大、思维逻辑性较强,学生易产生畏难心理,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博学,审问,甚思,明辨,笃行”这五个汉语词汇出自《礼记·中庸》,这是古人的学习智慧,亦应是今人的学习榜样。用高效、有趣的方式将这五种学习方法融入高中历史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一、博学之——通晓古今
博学,即学习要广泛涉猎。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涉及古今,还包揽中外,每个国家与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广博地阅读各类历史资料,使学生有所问、有所思,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师在开展历史课程教学前,可以先对教材进行整体介绍:“高中历史教材一共有五本,包括必修课《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本,上本概述中国历史,下本概述世界历史;剩余三本选修分别从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这三个角度相对详细地论述历史。”然后,教师鼓励学生抽时间把历史教材当成故事书浏览一遍,而不做任何预习要求,以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影视资源、展示图片等方式来活跃教学氛围、拓宽学习空间。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与历史相关的书籍与期刊,如《资治通鉴》《史记》《世界简史》等。
博学是每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要求,而且博学的途径不仅只有广泛阅读,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搜寻更多的线上历史资源,如通过电影、电子文献、图片等来学习与探索历史[1]。
二、审问之——真知灼见
审问,即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审问往往建立于博学的基础之上,愈是博学,问的问题愈多、愈有针对性、愈有深度,就愈有可研究性。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善问。这样,学生方能有真知灼见、真才实学。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从事物的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提问,在下一次教学中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结合课文进行提问。例如,在学生预习完“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后,教师可以如此引导学生:“预习完这一课,同学们认为我们应该掌握什么知识点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诸侯纷争的原因”“变法运动的内容及影响”。当教学完本节课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学完了这节课,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不管难易,只要与历史相关,老师都会耐心帮你们解答。”部分学生问的题可能比较难,这就需要教师循循善诱,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探索正确答案。
历史中的审问不一定是见文发问,还可以见图发问。例如,2020年高考文综卷全国Ⅰ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图4(此处图略)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此题的正确答案是C,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善于思考和发问,则很容易误选A。
因此,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审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高中历史试卷所具备的灵活性对学生如何审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与总结试卷是如何发问的,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思考问题的能力[2]。
三、慎思之——一丝不苟
慎思,即学会周全地思考。“慎”意为谨慎,什么是谨慎呢?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思考方为谨慎。由于历史是一种复杂的客观存在,仅仅从一个方面来研究历史难以窥探到其真实模样,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从多角度来分析历史。
首先,应当辩证地看待历史。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甲午中日战争对清政府有何影响?”学生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消极影响,毕竟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损失惨重。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这时,学生的辩证思维得到激发——或许甲午中日战争也有积极影响,那积极影响是什么呢?这样,“加快封建清王朝的灭亡”“促使中国接受先进的西方文化”“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答案便呼之欲出。
其次,应当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历史。例如,在分析辛亥革命的积极影響与消极影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民族等角度综合分析。这样,当学生在解决一个历史问题时就能有一个思路借鉴,而有了清晰的思路,学生便有了解题的自信心。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固定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因为有的内容可能不归属于所提供思路的任何一个范围。 慎思对于学习而言尤为重要,通过慎思,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才会更加全面。同样,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学习上的慎思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如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需要仔细思考。
四、明辨之——实事求是
明辨,即形成清晰的判断力。学历史需要判断什么呢?一是判断真假,实事求是;二是判断对错,秉持正义。这两点是学习历史必备的精神品质,否则历史很有可能会被篡改成野史,正义也会被扭曲成邪恶。
第一,教师应鼓励学生准确记忆历史知识。学生准确记忆历史知识不仅是为了在考试中得高分,还是对历史的尊重。为了让学生准确记忆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编写顺口溜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朝代顺口溜: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第二,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历史。例如,在教学“远古的传说”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这一课是‘远古的传说’而不叫‘远古的中国’?”因为传说并不代表史实,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远古时期的中国与传说一致。历史教材中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图片,这些图片的作用并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为了体现求真知的科学态度,如“半两钱”图片证明秦代商业的存在,“翻车”图片显示曹魏时期灌溉农业的发达……
除此之外,实事求是的过程也可以充满趣味性。例如,教师在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单元的教学后,可以给学生安排一项开放性作业:观看影片《建国大业》并写一篇观后感,字数不限。如此,学生便能在良好的视听感受中体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艰难曲折,并逐渐形成珍惜当下幸福生活的良好品质。教师还应当提示学生:影片不能完全复制历史,需要辩证看待。
明辨,是学习的必备品质,更是做人的道理。若学生博学多才却在现实生活中指鹿为马、颠倒黑白,这显然不符合德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还应融入对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五、笃行之——以史为鉴
笃行,即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笃行可以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若知识只是跃然于纸上,而不实践于行中,则意义不大。历史学习中的笃行是指以史为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是历史的重要功能之一,对国家、对个人来说都有极大的益处。
对于国家,吸取教训,促进繁荣昌盛。例如,在教学完“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学完这一单元后,同学们受到了什么启发呢?请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解答。”学生可能会回答:“要善于学习先进文化,接受新事物。”“不可故步自封,夜郎自大。”“必须提高科技水平。”“培养知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弱国无外交。”……少年智慧,则国智慧。青少年是未来治理国家的主人公,让青少年从历史中总结治国经验,有助于为中国梦的筑造与实现增砖添瓦。
对于个人,总结经验,促进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关内容时,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弄清楚二者的发生原因及产生的影响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类似“左倾”性质的错误在生活和人生方面的借鉴意义。学生会意识到,要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的功与过,进而联系到自己身上——应当正确认识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还要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及时改正错误。
在历史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历史与国家、个人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以史为鉴不仅仅是国家的任務,亦能促进自身成长。这种联系式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结 语
总而言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并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还是对教师的要求,因为教师需要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同时,教师应当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以突破传统教学中忽略学生主体地位及教学模式单一、呆板的缺点,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雷怀金.新课标下提高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途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14.
宋绍霞.从高考试题发展趋势谈高中历史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270.
作者简介:袁慧玲(1988.12—),女,江苏如皋人,在读研究生,中学二级教师,从事高中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