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医生的西非生活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81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10月,1500箱衣物运抵非洲西部国家布基纳法索,落款地与收件人竟然均为同一个。
  箱子里的衣服从台湾寄来,用于帮助布基纳法索人民。布基纳法索是地球上最贫穷的地方之一,但他们寄这些衣服,并不是响应某个大型援助机构的呼吁,而是受到一位26岁医生连加恩的感召。
  连加恩来自台北,蓄着络腮胡,头发略微蓬乱,是个头脑冷静、性情平和的年轻人。他在布基纳法索待了一年,深深觉得自己的职责绝不仅限于提供医疗服务,他还要筹办各种计划,帮助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
  
  不服兵役赴西非
  
  连加恩的父亲是个义工,多年来,每逢暑假,就到台湾的贫困地区义诊,连加恩在成长过程中深受其父的影响。他以医学为职志,进入阳明大学就读。2001年,他申请赴海外担任医疗队医生,代替服两年兵役,地点为布基纳法索。
  2001年11月,连加恩到达布吉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再从首都搭车前往东边100公里外的驻地。当时正是冬天,也是旱季,黄土地上沙尘弥漫,看不到什么高大的树木。沿途经过一座又一座村庄,尽是泥巴墙与稻草屋顶的小房子,绝大部分既没有电力,也没有自来水。
  连加恩的医疗团驻在当地大城古都古。医院是幢单层建筑,没有电脑,病历只能写在表格上。虽然室外温度高达50摄氏度,却没有空调。连加恩轮值早班,要看诊、巡病房。他见到许多病人一穷二白,买不起药,本来可以治的病,因此久久不愈甚至恶化。连加恩有时会自掏腰包,帮病人买些简单的药品,然而有些药根本买不到。转到这里的病人有四成罹患艾滋病,但是医院却没有鸡尾酒疗法所需的药品。
  尽管医院工作环境不免让人沮丧,连加恩还是坚持下去,并定期到各村落诊所看诊。后来,当他见到法国义工只用微薄的经费就能凿井、建学校,不必仰赖企业的巨额捐赠时,大受鼓舞,决意展开自己的方案。
  
  做无数人的“衣食父母”
  
  连加恩在布基纳法索帮助了无数未曾谋面的人,方式之一就是分送旧衣。衣物分两批运到,第一批共60箱,来自他的父亲。
  连加恩收到衣物,便筹划如何分送。有一天,走在古都古的街道上,他突然灵光一现:古都古到处散落着黑色的塑料袋,都是市民在市场和商店拿的,用完便随意弃掷。塑料袋随风飘落,有如肮脏的鸟巢点缀街景,不时会有山羊、猪、鸡误食,活活噎死。
  连加恩请古都古的牧师在礼拜时宣布:“各位只要带来三个装满塑料袋的袋子,就可以换取一件衣服。”计划在2002年6月13日启动,60箱衣物在2小时内被抢换一空。
  这件事在连加恩的家乡传开了,捐赠的衣服也如潮水般涌来。衣服大部分来自台湾,还有一些从香港、日本、美国、德国、瑞典寄来,足有1500箱!
  由于当地没有垃圾清运系统,塑料袋很快就再度进犯古都古的街道。但旧衣分送活动还是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连加恩不时会看到当地人穿着印有中文的衣服。常有小孩或大人在街道上认出他,兴奋地大喊“我领过你送的衣服”!
  连加恩常去看诊的拉图村里,居民用水十分困难,村中仅有一口浅井,水质十分浑浊,小孩必须到遥远的一口好井取水,来回一趟8小时。
  2002年4月,连加恩决定为拉图村凿一口新井,他发出电子邮件向台湾募款。
  一位女士看了连加恩寄来的浑浊井水照片后,对丈夫说不要钻戒做生日礼物,“我只要非洲的一口井”。她先生捐赠了11万元新台币,她自己又再拿出了2万元……
  2002年6月18日,连加恩心满意足地看着新井第一次汲出井水,小朋友用清澈的井水灌溉原本干枯的花园,三个月后,就会有西红柿收成。
  
  为非洲儿童做点事
  
  2002年晚春,连加恩在一个村落里,结识了一位名叫艾萨克的老师。
  艾萨克告诉他,学校为了支付修缮等费用,向儿童收钱,缴不出的儿童要在期末考前退学。连加恩直接找到校长,说:“请给我无法缴费儿童的名单,再列出那些父亲或母亲已过世的儿童,我来帮他们缴费。”校长拿出一张70人的名单,连加恩从自己的薪水中支付了约新台币3500元。
  另一位老师又告诉连加恩,学校里几个学生才拥有一册课本。儿童成绩不及格比率偏高,而且花了很多时间看顾羊群或捡拾柴薪。连加恩承诺:“我来想想办法。”当时他已募集了一笔钱,于是从中拨出一部分,为村里两所学校的儿童买课本。
  同年,连加恩还展开了另一项计划。医院的社工部主任田季柏告诉连加恩,他计划盖一座孤儿院,但经费没有着落。连加恩说:“我没把握能筹到钱,不过试试无妨。”他和田季柏组织了一群志士,开始筹备兴建孤儿院。村民同意拨出4公顷土地,连加恩再度转向台湾寻求捐款。
  连加恩向捐赠者说明:布基纳法索有许多孤儿,也有人即将成为孤儿。布基纳法索当地平均寿命只有47岁左右,但很多人到40岁还生儿育女;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如果他抛妻弃子或自己离世,孩子就无依无靠。
  连加恩募得所需款项后,2003年6月,5幢建筑物正式完工。孤儿院落成之时,连加恩在当地1年8个月的代役任务也画下句点。
  连加恩说:“我不打算改变世界,也不是要拯救非洲。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而且就算全台湾、全中国的财富都送到非洲,也无法帮助非洲所有的人民,这是一个无底同。其实你不必带来多么重大的变化,却足以改变自身周遭的世界。我的几位朋友因为我而改变了生命,对我而言,这样已经足够。”
其他文献
想体验海豚在海面上跳跃、翻滚的乐趣吗?“Sea Breacher(海洋突破者)”快艇可让你圆梦!Sea Breacher由美国加州lnnespace公司所设计,是该公司继2001年推出单人座海豚快艇——“Sweet VirginAngeI”后的最新力作。  Sea Breacher的流线船身仍仿照海豚外型打造,改双人座设计。并整合美国空军F22战机的座舱透明外罩以及AtkIns公司所生产、出力高达
父亲去世后,12岁的柬埔寨女孩康·波法离开家乡,前往首都金边,因为邻居说会介绍她到餐馆工作。波法心想,有了工作,就可以帮助母亲、弟弟和三个妹妹维持生计。但她的美梦很快破碎——到了金边,邻居把她卖给妓院,从此生活在噩梦之中。    雏妓歪风吹起    近年来,雏妓歪风在部分亚洲国家吹起。曼谷朱拉隆功大学法学教授维提·曼塔波恩指出:“情况很严重,而且不断变化,此起彼落,难以捉摸;在一个国家受到控制,又
你还以为星期一最让上班族感到忧郁吗?台湾《时报周刊》一项调查发现,原来星期四才是最难熬的日子。  据调查,上班族一周的工作效率,由高而低依序是:星期二、星期五、星期三、星期一、星期四。一般人印象中的“忧郁星期一”,竟然变成了“忧郁星期四”;而刻板观念中因即将放假而懒散的星期五,反而是能为公司创造更多效益的一天。    星期四最难熬    “星期四最难熬了。”在台湾某大学担任行政助理的江小姐表示,星
70多年前,一位法国女孩为女性内衣制造出的迷人风情,引发了阵阵骚动。没有人能想象,内衣也能这么美丽绝伦,而穿上它的女人,就像舞台中央的女主角般艳丽夺目。  从此以后,Lejaby内衣成为男人宠爱女人、女人宠爱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20世纪30年代里昂附近的法国小镇Bellegard-sur-Valsenne,有一对热爱追求美丽事物的姊妹,姐姐玛格丽特(Marguerite)非常喜欢热闹的派对,
在老一辈中国人眼里,为他人修路建桥是大善事;在他眼里,为需要的人建桥,是他表达爱意的方式……    建桥是“爱情故事”    老挝南部色拉湾市近郊,有将近80人弓着身,赤着脚,在夏日中午的毒太阳下,沿着滑溜溜的河边,奋力要把一个钢桥支架拖上陡峭的泥坡。但支架有1100公斤,长9米,非常沉重,几乎动都不动。  这时,像有人施展魔法一样,附近树林里、稻田间的村民都纷纷跑来援手。他们呼喊着,一起用力,巨
20世纪两位世界级电影大师相继去世,给电影史留下深刻的烙印。  几个月前与香港导演谭家明吃饭,话题无可避免扯到电影。当讨论到香港影评的水准时,一直谈笑风生的谭家明煞有介事地问我:“你想在今日年轻一辈的影评人当中,有多少个知道伯格曼和安东尼奥尼是谁,又有多少个认认真真地看过他们一套电影?”  89岁的伯格曼(Ingmar Bergman)和94岁的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曾有人担心,莫言会陷入“诺奖魔咒”得了诺奖就很难再进行持续创作。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埃斯普馬克却说:“我相信莫言得奖后依然会写出伟大的作品,他真的有一种力量,没有人会阻止他。”   如今,距离莫言获诺奖已过去整整8年,距他出版上一部小说也已过去整整10年。近日,莫言携新作《晚熟的人》重回公众视野,再次引发读者关注。   在这部中短篇小说集中,莫言根植乡土,聆
孪生兄弟之间的感情亲密无间,不足为奇;但孪生兄弟俩只说彼此才能听懂的“鸟语”,却不多见。  住在英国西约克郡的孪生兄弟卢克和杰克已经4岁了,从外表看,兄弟俩长得虎头虎脑,十分逗人,但他们却不像同龄小朋友那样知道用英语与人沟通,只使用自己独创的“鸟语”来说话。  任职护理员的25岁母亲海利说,弟兄俩1周岁时已经懂得说“爸”、“妈”等简单字词,但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他们却只使用他俩才能听懂的语言表达。
几年以前,小公司想在亚洲立足还很难,今天,许多机灵的小型企业开始大举扩张,迅速成长,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分众传媒控股公司获利大跃进    “无聊”是发明之母   有时,“无聊”是发明之母  几年前,在上海某广告公司担任主管的江南春,百般无聊地等候着姗姗来迟的电梯他看着贴在电梯门上的性感女星舒琪的海报,突然灵机一动——他想,如果能用电视屏幕取代这种简单的海报,一定可以吸引许多呆立在电梯前的人,
台北市向来被看作台湾政治版图的兵家必争之地。从台北市“毕业”的政治人物,今后的政治生涯往往不容小觑。2006年5月底,国民党要进行提名初选,12月底就要进行正式的台北市长选举。因此,在这场市长角逐中,蓝绿政营必然会有一场大战。    郝龙斌:形象好,胜算大    国民党台北市长选举提名初选中,郝龙斌和马英九的形象最接近,家世良好,谦恭有礼,没有什么明显可以被攻击的缺点,施政满意度常居榜首,因此民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