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我们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借鉴国内外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成功经验,我国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培养模式
一、我国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研究生培养数量逐年大幅度增长,但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幅度并不十分明显,在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培养方式上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招生制度的单一化。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精英人才,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专业人才。采用统一的闭卷笔试,虽具有一定的公平性。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不仅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复合型和创造性人才这个问题上存在很大的争议。
第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单一化造成培养目标的单一化。我国高校一直实行的是国家统一制定政策,政府统一进行管理的集中化教育模式。这种单一化的培养模式造成各高校培养目标的单一性,体现在全国各普通高校培养目标一样,同一个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又是一样。另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各学科领域之间缺乏交流,学科壁垒现象严重。
第三,课程体系建设发展缓慢,前沿性、交叉性以及跨学科性知识内容偏少。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中,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缺乏对跨学科知识和边缘学科知识的关注和理解,缺乏对综合课程、通识课程的理解,忽略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和科研性。课程目标对前沿性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尤其是对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和尚存争议性的问题关注度不够高。
第四,在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受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理念的影响,现今高校教学方式中,注重知识的灌输式教育,缺乏变通性,忽略学生的主体性经验和实践智慧,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和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缺乏关注,对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缺乏培养,这是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高等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为社会所服务的,它最终的目标也就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精英人才。随着当代科学技述的迅雷不及掩耳地发展,突如其来的社会重大问题的高度复杂性和综合性,单凭某一学科知识领域是所应对不了的。传统培养模式所追求的专业纵深性以及学科之间的深厚壁垒,蒙蔽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其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高校内部,一直是以学科为主导来划分相对应的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闭门造车。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人为割裂学科联系的做法,必然会阻碍学科的交叉融合。
再次,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高等院校内部一般是以学科为界线设置院、系等组织形式。教师、学生的所有资料都各自属于各自院(系)。相互之间的教育资源和学术研究成果也不会拿出来共享和交流,无形之中在院、系、学科之间形成了一堵无形的“墙”。
可以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认清当今社会环境,打破长期以来存在的学科壁垒,实施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职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学科的发展。
三、国内外关于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成功经验的借鉴
首先,国外关于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借鉴。在美国已建立了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研究机构,“其中麻省理工学院设立34个跨学科研究机构,跨学科组织66个,这些跨学科机构和组织已经成为研究生从事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基地,并且许多成熟的跨学科组织已经涉足到博士生教育。”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不仅已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理念,而且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实施。
其次,国内关于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成功经验的借鉴。2000年,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开展生物信息学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制度、培养体制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武汉大学也创办了世界经济中法双学士学位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数理经济等跨学科培养试验班。为加强学科间横向联系和多学科联合培养跨学科人才,武汉大学进行了全校范围的学科、专业调整,进一步修订和制定有利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规章制度。
综上所述,基于对跨学科本质的理解和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笔者认为探索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有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且国内外关于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开展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也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是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新科学的生长点,对增强科研活力,培养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有助于学术交流和共同进步,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冬梅,李惠媛.关于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分析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1).
[2]孙崇文.“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3]尹伟.论我国高等学校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4.
(作者简介:刘良娟,硕士研究生,重庆通信学院基础部,现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张绍华,硕士研究生,重庆通信学院基础部,现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张 蕾,硕士研究生,重庆通信学院基础部,现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培养模式
一、我国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研究生培养数量逐年大幅度增长,但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幅度并不十分明显,在教育理念、管理体制、培养方式上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招生制度的单一化。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精英人才,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专业人才。采用统一的闭卷笔试,虽具有一定的公平性。统一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不仅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复合型和创造性人才这个问题上存在很大的争议。
第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单一化造成培养目标的单一化。我国高校一直实行的是国家统一制定政策,政府统一进行管理的集中化教育模式。这种单一化的培养模式造成各高校培养目标的单一性,体现在全国各普通高校培养目标一样,同一个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又是一样。另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各学科领域之间缺乏交流,学科壁垒现象严重。
第三,课程体系建设发展缓慢,前沿性、交叉性以及跨学科性知识内容偏少。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中,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缺乏对跨学科知识和边缘学科知识的关注和理解,缺乏对综合课程、通识课程的理解,忽略对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和科研性。课程目标对前沿性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尤其是对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重点和尚存争议性的问题关注度不够高。
第四,在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受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理念的影响,现今高校教学方式中,注重知识的灌输式教育,缺乏变通性,忽略学生的主体性经验和实践智慧,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和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缺乏关注,对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缺乏培养,这是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二、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高等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为社会所服务的,它最终的目标也就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精英人才。随着当代科学技述的迅雷不及掩耳地发展,突如其来的社会重大问题的高度复杂性和综合性,单凭某一学科知识领域是所应对不了的。传统培养模式所追求的专业纵深性以及学科之间的深厚壁垒,蒙蔽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其次,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高校内部,一直是以学科为主导来划分相对应的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闭门造车。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人为割裂学科联系的做法,必然会阻碍学科的交叉融合。
再次,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高等院校内部一般是以学科为界线设置院、系等组织形式。教师、学生的所有资料都各自属于各自院(系)。相互之间的教育资源和学术研究成果也不会拿出来共享和交流,无形之中在院、系、学科之间形成了一堵无形的“墙”。
可以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认清当今社会环境,打破长期以来存在的学科壁垒,实施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职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学科的发展。
三、国内外关于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成功经验的借鉴
首先,国外关于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借鉴。在美国已建立了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研究机构,“其中麻省理工学院设立34个跨学科研究机构,跨学科组织66个,这些跨学科机构和组织已经成为研究生从事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基地,并且许多成熟的跨学科组织已经涉足到博士生教育。”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不仅已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研究生培养的基本理念,而且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实施。
其次,国内关于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成功经验的借鉴。2000年,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开展生物信息学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制度、培养体制和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武汉大学也创办了世界经济中法双学士学位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数理经济等跨学科培养试验班。为加强学科间横向联系和多学科联合培养跨学科人才,武汉大学进行了全校范围的学科、专业调整,进一步修订和制定有利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规章制度。
综上所述,基于对跨学科本质的理解和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笔者认为探索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有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且国内外关于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开展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也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是二十一世纪科学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新科学的生长点,对增强科研活力,培养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有助于学术交流和共同进步,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冬梅,李惠媛.关于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分析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1).
[2]孙崇文.“协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5(10).
[3]尹伟.论我国高等学校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4.
(作者简介:刘良娟,硕士研究生,重庆通信学院基础部,现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张绍华,硕士研究生,重庆通信学院基础部,现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张 蕾,硕士研究生,重庆通信学院基础部,现从事英语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