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话语阐释制造政治认同:对电影政治作用的思考

来源 :公关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2062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认同能够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社会稳定。大众传媒作为制造政治认同的重要技术要件,通过营造传播语境阐释意识形态话语制造政治认同,电影通过塑造角色,使观影者在影片中产生意识形态、价值观上的共鸣,从而向观影者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中的声音、画面刺激着人的视觉和听觉,通过情感共鸣制造国家认同。
  关键词:话语阐释 制造认同 电影 政治作用
  一、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一)文献综述
  早在1960年路辛·派伊( Lucian· Pye)首次使用了“政治认同”( political Identity) 一词。孔德永、卢业美,2008;梁丽萍,2009;等学者认为政治认同是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产生于内心深处,代表着对所属政治系统的情感。李清聚认为价值观影响政治认同达成并为政治认同提供精神支持。政治认同背后反映的是社会成员之间及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反射。
  (二)研究意义
  电影反映的是艺术同现实的关系,电影的演进显现不断触碰时代的内在渴望与多维度的表达。新中国背景下的电影和政治关系密切,每一部电影都是当下政治文化生活的缩影,或是人民的某种政治诉求,或是国家的某种政治主张,都在一定程度上阐释某一领域的话语。必须紧紧依托电影的主流理念及价值观的传播功能,积极利用优质电影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激发并引起听众或者观众对电影背后蕴含的主流价值观念深刻意义的理解和情感的共鸣,从而促成价值观念的认同,制造政治认同。发挥电影这一大众传媒在政治认同实践中的驱动力,可以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受众认同感,增强其在社会价值观念领域中的正向的引领作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一个具有共同信念的价值规范,我们需要以政治认同为诉求来培育核心价值观。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传递的是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人们总是习惯于依据一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目标把自己看做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并按照所属群体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
  2.话语阐释
  中国话语的阐释有以下几个维度:传统文化论、意识形态论和全球化论。
  ①传统文化论中国话语
  一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话语体系,以“中”“和”理念为核心,以传统制度为论证方式,论述民族精神和民族价值。
  ②意识形态论中国话语
  意识形态论中国话语是国家在构建现代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开创的、强调意识形态独特性的话语逻辑,它在于实现积极的社会动员,使国家治理和国家秩序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的话语。
  ③全球化论中国话语
  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从不同国家之间的“冲突-竞争-合作”中探寻发展出路的逻辑体系,体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化发展的地域性、地理性与空间性。
  中国话语的阐释离不开对社会的价值引导,离不开对电影电视综艺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价值引导。
  二、《我和我的祖国》影片发挥政治作用的方式
  (一)故事讲述——阐释政治话语
  《前夜》讲述了黄渤饰演的林治远突破层层阻碍在限定的时间和目标内抓住最后的时间成功让国旗在当天顺利升起的故事。“你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把那个时候人们维护祖国荣誉的使命感和坚定信念的爱国心展现得淋漓尽致。《相遇》讲述了张译饰演的高远因为科研工作的保密性在3年的时间里与外界甚至是相处很久的恋人断绝联系的故事。这一篇告诉人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科研工作者为了国家利益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歌颂,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美好生活的背后有国家的支撑有英雄的付出。《夺冠》以女排夺冠为背景,小男孩不停地拨弄着天线来為巷子里面的居民呈现女排比赛的精彩场面,为了呈现女排夺冠时刻他放弃了跟自己喜欢的女孩告别的机会。这一篇告诉人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不是叫我们放弃自己的利益,在奉献的时候我们也会有获得感、幸福感,这是公共利益对个人利益的回馈。《回归》告诉人们:中国不会占他国一秒的便宜,也不会亏待自己一秒,中国一直坚持自己的行为准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遵守自己行业的规则,踏踏实实做好本分工作。《白昼流星》讲述了两位无所事事以偷盗为生的男孩在李叔的感召和神舟飞船返回地面壮观场面的感染下决定改邪归正的故事。这一篇告诉人们:人之初性本善,最关键的还是要通过行动感化,这是最根本最深远也是最有效的。《护航》告诉人们: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我们的人生的每一步都要走的踏踏实实,都是为了之后的路做铺垫。
  这样一个个故事通过电影放映的方式呈现出来,把故事中体现的和要传达的价值观念、精神情怀灌输给受众,使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践行这种理念,长此以往,这种顺应时代潮流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逐渐为普通大众所接受和认可。
  (二)音乐熏染——制造政治认同
  对社会而言,音乐可以化民易俗,有利于教化,营造和谐的人文生态。社会如果没有乐教,便会失去和谐,失去欢乐。音乐是有规律、有节奏的运动,真正和谐的曲调稳重、庄严,体现言行的完美、和谐、统一,这也是孔子在礼崩乐坏时寄希望于音乐的中正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原因。《我和我的祖国》采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将动人的旋律与真挚的歌词巧妙结合,是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肯定和歌颂。片尾曲MV,不同年代背景以及不同职业身份的国人一起歌唱,抒发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与祝福。“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一句句暗含深意的歌词,伴随着优美的旋律,那些曾经亲历过祖国重大历史瞬间的面孔也一一出现,那些亲历过祖国不同历史瞬间的人们,和众多普普通通的国人一起,抒发对祖国热爱。歌声里承载着每个“小我”与祖国的关系,“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人们可以在这首歌中感受到一个个不同身份地位不同领域行业平凡人物展现出来的昂扬斗志散发出来的万丈光芒,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电影的政治作用
  (一)场景呈现、直观感受——营造良好的话语阐释环境
  场景化呈现即利用社交化媒介,例如电影电视综艺节目等构建出特定的网络价值观念接触和认知环境,从而实现特定价值观念满足主体价值需求的过程。场景化呈现对于价值观认同的作用机制在于能够有效提升主体对于价值观念的直接感受性,从而增强价值认同的即时性效果。在电影呈现出来的特定场景中,受众的特定价值观念认同行为会产生明显倾向性。在《我和我的祖国》影片中,本质上,场景变成了传播的接触点和分享的触发点。只有在影片中营造良好的话语阐释环境,才能使观影者获得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电影所要弘扬的精神所要传达的思想以及所体现的主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为受众所接受。在《我和我的祖国》影片中,黄渤饰演的林治远一路狂奔的画面以及完成任务后在国旗旗杆上的会心一笑的画面,张译饰演的高远在听到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大家挥舞国旗狂欢的画面,小男孩眼巴巴看着自己心爱的小女孩离去而后转身回去继续手持天线为大家呈现女排夺冠瞬间的画面,香港回归时国旗准时升起的画面,吕潇然完成演练任务,队友们对她敬礼的画面,这些无不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
  (二)现实反映、时代缩影——讲好中国故事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影影片必须要不断地调整自身来适应人们的需求和市场的客观规律,充分契合相应的思维理念,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自身的优势水平,进而保证电影质量。中国故事是一个很好的电影素材,一部好的现实题材电影,是反映当代人民生活状态的,是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经过精心设计的情节能够引发人们共鸣,进而人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感同身受,并引发思考。讲好中国故事,将不同阶层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故事通过电影放映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得有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在影片中找到归属感,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同时受到影片中故事所蕴含的价值观的影响,个人生活不如意所产生的怨气戾气也会有发泄的出口。
  (三)思想引导、价值指引——描绘美好蓝图
  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对电影的控制等于自毁前程,因为媒体失去了可信性,观影者会不买账。电影中所描绘的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的美好蓝图无不激励着受众,使他们持着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念想一步步靠近理想甚至实现理想。民众所想的东西所渴望的東西就是他安守本分踏实工作的镇定剂,就是他即使前方布满荆棘也会奋勇向前的动力,也是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推动力。带有教化功能的道德类电影教会人们如何做人;特定行业的电影让人们更加了解这个行业,开阔视野的同时也会多一些相互的理解;积极的正能量的电影教会人们坚持,受到鼓舞的同时也会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不同类型的电影观感不一样,对观影者甚至对社会的影响也不一样。通过含有政治性的电影的呈现,使得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念在社会中得到很好的传播,对社会的稳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美]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陈鸿瑜,译.台北: 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4.
  [2] 李清聚.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J].理论导刊,2016(11):29-31+59.
  [3] 丁亚平. 电影70年:当下性、艺术呈现与当代精神史构造[N]. 中国艺术报,2019-09-30(007).
  [4] 梁丽萍.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5] 黄仕成.中国话语的多维度阐释与整体性逻辑[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1):17-22.
其他文献
摘要:从过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到如今的“五星级窗口”,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有目共睹,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服务“痛点”,比如僵化式或者逃避式的行政服务,具体体现为服务效率低下、回避或拖延公众诉求等。通过对B县政务服务中心走访发现,窗口人员的情绪劳动策略主要体现为表层扮演、深层扮演和自然流露。由于窗口环境的特殊性,窗口人员在面临较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付出了更多的情绪劳动,因此在其绩效考核
期刊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政公共必修课中的一门基础课程,面临理论性强、时间跨度大、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运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作为辅助教学工具,有效推动了纲要课程课堂管理、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的彻底变革,真正实现了纲要课程的翻转教学。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超星学习通 翻转教学  办好学校思政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期刊
摘要:由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全面爆发,面对疫情“大考”,高校从容应对,倡导“停课不停学”,高校纷纷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改变了我们以往的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成为了教育界的一股“新潮流”。本文基于此背景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对线上学习的满意度情况。  关键词:大学生 线上学习 满意度调查  一、研究缘起  2020年1月29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当前头
期刊
摘要: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各界力量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投入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受人敬佩的优秀青年榜样,他们在防疫战中坚守平凡,他们用不平凡的经历引导、鼓舞和激励着新时代大学生们,青年榜样的种种感人事迹和奉献精神,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深刻理解树立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的重要意义,对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的成
期刊
摘要:文化认同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基础,而政治认同则是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体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实现文化认同到政治认同的转化。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政治与文化的联系日益密切。鉴于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的互补作用,本文将对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文化认同 政治认同 政治文化  认同即是对主体的接纳与肯定,是心理上的认可。现实中国,人们总会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联系起来,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了解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心理和行为状况以及对疫情的认知情况,从学生了解疫情的方式、关注程度、学生对学校管理措施的了解程度以及学生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状态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相关程度分析部分结果显示性别与学生的心理以及行为没有显著的相关。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大学生 认知 心理状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自2019年12月份出现以来,迅速波及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乃至
期刊
摘要:来华留学生的贵州文化认同教育,能更好的帮助留学生适应来黔学习生活,也能促进贵州文化海外传播,提升贵州文化软实力。本文以贵州师范大学留学生教育为例,发现留学生对于贵州文化呈现认知不足和认知片面的特点。建议从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构建贵州通识文化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形式;拓宽贵州文化传播渠道,创新贵州文化宣传方式等方面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贵州文化认同教育。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 贵州 认同 教育 策
期刊
摘要:我国现在正处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使得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自觉文化认知与强烈的自我文化认同下,更加地注重民族特征以及民族身份,以至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形势严峻。虽然多元文化在不断发展与进步,但是我国这类思想政治问题并没有得到合理的改善与解决。学校作为小型的社会缩影,如何合理可行的实施对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非常具有实际性以及规律性的学问。本文以当前背景下各少数民族学
期刊
摘要: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新疆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历史功能,还要承担维护安全和稳定的社会功能。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在新疆高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对于粉碎敌对分子的分裂图谋,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疆高校 民族团结教育 问题 研究  新疆高校既是党和国
期刊
摘要:2020年初,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打乱了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的重要指示,响应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在线上展开教学,通过线上 “植物学”课程思政的高效开展、将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教学转为线上教学、强化线上教学的监管、做好课后辅导几个方面开展线上授课,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植物学 教学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