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造就一大批德、智、体、音、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乃是思品课教学的中心任务。如何保证思品教学效果,真正使学生获得政治上的责任感、集体的荣誉感、民族的自豪感、无私的正义感、追求真理的理智感和圣洁的美感,这就需要教育者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德育管理;道德情境;思想观念
我们知道,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人的思想行为。教育实践表明,许多优秀的德育工作者之所以取得良好的德育管理效果 ,都与他们在工作中十分讲究工作效果有关。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应以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和强烈的革命责任感,追求高效率,高效益的德育管理,由“务虚”到“务实”,把德育管理与“效益 价值”联系起来,寓虚于实,出虚而实。
德育及管理向来被认为虚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往往被误认为是软任务,甚至曲解为耍嘴皮子的把 式,由于对德育及其管理缺乏正确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空对空”,即所谓务虚,在实践中一般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没有树立德育效果观的人。认为德育管理只要有耕耘,没有收获,只要肯干,就会必然有好的结果。岂不知,有什么样的耕耘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教育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如果管理不当即 便教育者辛辛苦苦搞了许多活动,也可能是产生零效果,或事倍功半的低效果,或是事与愿违的负效果。第二种是不愿树立德育效果的人。他们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他们认为只要我努力工作了,完成了上级布置的任务, 就心安理得了,致于生产的效果如何,从不过问,他们只满足于行政式的“走过场”,对学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回避,敷衍的态度,他们还会有意无意地以各种“合理”的理由,将德育效果不佳的原因推向受教育者或家庭、社会,推卸了一个教育者应负的责任。第二种是缺乏正确德育效果观念的人。他们只图表面上的轰动,不求实际效果只讲搞了多少次大型活动,创新了什么活动方式,但不关心学生思想深处的实际问题,这种形式主义的教育,只能产生虚、假效果。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破除这些虚假德育管理观 ,把德育管理当做硬件,以对教育事业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和责任感,由虚到实,从根本 上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育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造成目前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 ,在德育管理上,改革和开放十几年来,我国无论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利益格局,还是人们的价值观念、生 产方式、行为规范都已发生深刻的变化,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处在社会生活中的学生;而我们的德育管理 ,还几乎是十几年一贯制的“封闭式管理”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教育——考试 ——分数”,这种管理模式,造成目前的德育工作缺乏动力,缺乏实效,必然带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育人目 标期望值的差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革与开放的全面展开,封闭型的管理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德育需要,德 育管理的“开放型”,既是客观存在,也是大势所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改革和开放,使学生走出了狭小的圈子,结束了从家到校门的“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在开放的社会中经风雨,见世面、受锻 炼。这是德育管理的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我们的教育应该清醒地认识这一变化,自觉地变“封闭式”为“开放式”,不仅要学生学会、学好学校的“教科书”,而且还必须学会社会的“教科书”。引导他们学会生活, 增长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在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进行德育管理。
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要在平静的水面击打出浪花,只轻轻拍击一下是不行的,而应把手插入水中,用力推动,且越是持续推动,则后浪推前浪,水势汹涌。班主任要在学生心头引起持久汹涌的感情“巨浪”,只轻轻“搅动”一下也是不行的。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晚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在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而小学高年级学生,随着他们身心的发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多,其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变化之一,是他们的心理有了一定的闭锁性,言论也开始有了一些隐蔽性。再者,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因此思想上出现一些问题也就不容易表露出来。因此,为了使学生的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健康发展,就必须设法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了解他们心中有什么愉快和痛苦,有什么问题和要求。利用学生写心理日记,进行书面交流说话也是一条轻好的途径。因为它的特点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个别指导为主,以保密、尊重为原则。所以,学生们能够在日记中流露真实的心声,使老师能够通过学生的日记了解学生心灵深处一般不愿向别人披露的想法,从而“对症下药”,进行心理疏导和自我教育。
就德育工作而言,要产生良好效果,必须在内容上求“真”。因为只有真实的东西才令人信服,使人产生真情实感。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真”,积累“真”,利用“真”。在进行说理教育时,要用真实的事例,材料和数据向学生讲述观点,阐明道理;在进行榜样教育时,所确立或选取的典型应真实可信,让他们感到可亲可敬,激励和引导他们向榜样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进行理想教育时,应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并自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所以,教师常常要参与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特别要跟那些不太合群,不善交往的孩子说些“悄悄话”,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而对那些比较活泼的孩子则通过“悄悄话”,培养他们互相帮助,尊重他人的品质,适时播下集体主义思想的种子。
但是,教师不能总以成人挑剔的眼光去评判学生的劳动结果,任何的轻视和讽刺都可能让学生从此紧闭心灵之门,不再与老师真诚地交流。因此,教师应积极支持并参与学生引发的问题的讨论,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用积极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我能行”,消除自卑,树立自信。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无错原则”。正面看待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活动,理解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允许、容忍学生的错误,做到“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着遗憾坐下”,“对每个积极参与的同学都画上满意的句号。”
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由于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同学们的取笑、歧视,其心理总是比较心虚、敏感的,对教师和周围的同学也存有戒心。要消除这些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的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应设法给予他们自信,谅解他们的过错,信任他能改正过来,从根本上改变同他们的关系。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对老师不抱有信任感,那么无论你怎么做,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老师在教育该类学生时,要让他们感到老师理解他,与他们有共同的感受,也可以直接向这些学生说明“过去的事情就算了,好坏看今后的表现”。如果发现该学生的兴趣所在,就让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发现该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成绩,也应在大家面前肯定,鼓励他。但要真正取得效果,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毕竟这是一项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参考文献
[1] 鲁洁.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中国教师,2004,1.
[2] 姚文俊.小学德育探索与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2012-04-17
【关键词】德育管理;道德情境;思想观念
我们知道,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人的思想行为。教育实践表明,许多优秀的德育工作者之所以取得良好的德育管理效果 ,都与他们在工作中十分讲究工作效果有关。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应以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和强烈的革命责任感,追求高效率,高效益的德育管理,由“务虚”到“务实”,把德育管理与“效益 价值”联系起来,寓虚于实,出虚而实。
德育及管理向来被认为虚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往往被误认为是软任务,甚至曲解为耍嘴皮子的把 式,由于对德育及其管理缺乏正确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空对空”,即所谓务虚,在实践中一般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没有树立德育效果观的人。认为德育管理只要有耕耘,没有收获,只要肯干,就会必然有好的结果。岂不知,有什么样的耕耘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教育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如果管理不当即 便教育者辛辛苦苦搞了许多活动,也可能是产生零效果,或事倍功半的低效果,或是事与愿违的负效果。第二种是不愿树立德育效果的人。他们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他们认为只要我努力工作了,完成了上级布置的任务, 就心安理得了,致于生产的效果如何,从不过问,他们只满足于行政式的“走过场”,对学生思想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回避,敷衍的态度,他们还会有意无意地以各种“合理”的理由,将德育效果不佳的原因推向受教育者或家庭、社会,推卸了一个教育者应负的责任。第二种是缺乏正确德育效果观念的人。他们只图表面上的轰动,不求实际效果只讲搞了多少次大型活动,创新了什么活动方式,但不关心学生思想深处的实际问题,这种形式主义的教育,只能产生虚、假效果。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破除这些虚假德育管理观 ,把德育管理当做硬件,以对教育事业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和责任感,由虚到实,从根本 上提高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教育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造成目前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 ,在德育管理上,改革和开放十几年来,我国无论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利益格局,还是人们的价值观念、生 产方式、行为规范都已发生深刻的变化,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处在社会生活中的学生;而我们的德育管理 ,还几乎是十几年一贯制的“封闭式管理”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教育——考试 ——分数”,这种管理模式,造成目前的德育工作缺乏动力,缺乏实效,必然带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育人目 标期望值的差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革与开放的全面展开,封闭型的管理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德育需要,德 育管理的“开放型”,既是客观存在,也是大势所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改革和开放,使学生走出了狭小的圈子,结束了从家到校门的“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在开放的社会中经风雨,见世面、受锻 炼。这是德育管理的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我们的教育应该清醒地认识这一变化,自觉地变“封闭式”为“开放式”,不仅要学生学会、学好学校的“教科书”,而且还必须学会社会的“教科书”。引导他们学会生活, 增长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在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进行德育管理。
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要在平静的水面击打出浪花,只轻轻拍击一下是不行的,而应把手插入水中,用力推动,且越是持续推动,则后浪推前浪,水势汹涌。班主任要在学生心头引起持久汹涌的感情“巨浪”,只轻轻“搅动”一下也是不行的。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晚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在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而小学高年级学生,随着他们身心的发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多,其心理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变化之一,是他们的心理有了一定的闭锁性,言论也开始有了一些隐蔽性。再者,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因此思想上出现一些问题也就不容易表露出来。因此,为了使学生的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健康发展,就必须设法及时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了解他们心中有什么愉快和痛苦,有什么问题和要求。利用学生写心理日记,进行书面交流说话也是一条轻好的途径。因为它的特点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个别指导为主,以保密、尊重为原则。所以,学生们能够在日记中流露真实的心声,使老师能够通过学生的日记了解学生心灵深处一般不愿向别人披露的想法,从而“对症下药”,进行心理疏导和自我教育。
就德育工作而言,要产生良好效果,必须在内容上求“真”。因为只有真实的东西才令人信服,使人产生真情实感。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真”,积累“真”,利用“真”。在进行说理教育时,要用真实的事例,材料和数据向学生讲述观点,阐明道理;在进行榜样教育时,所确立或选取的典型应真实可信,让他们感到可亲可敬,激励和引导他们向榜样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进行理想教育时,应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并自觉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所以,教师常常要参与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特别要跟那些不太合群,不善交往的孩子说些“悄悄话”,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而对那些比较活泼的孩子则通过“悄悄话”,培养他们互相帮助,尊重他人的品质,适时播下集体主义思想的种子。
但是,教师不能总以成人挑剔的眼光去评判学生的劳动结果,任何的轻视和讽刺都可能让学生从此紧闭心灵之门,不再与老师真诚地交流。因此,教师应积极支持并参与学生引发的问题的讨论,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用积极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我能行”,消除自卑,树立自信。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无错原则”。正面看待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活动,理解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允许、容忍学生的错误,做到“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着遗憾坐下”,“对每个积极参与的同学都画上满意的句号。”
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由于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指责,同学们的取笑、歧视,其心理总是比较心虚、敏感的,对教师和周围的同学也存有戒心。要消除这些有过错行为的学生的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应设法给予他们自信,谅解他们的过错,信任他能改正过来,从根本上改变同他们的关系。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对老师不抱有信任感,那么无论你怎么做,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老师在教育该类学生时,要让他们感到老师理解他,与他们有共同的感受,也可以直接向这些学生说明“过去的事情就算了,好坏看今后的表现”。如果发现该学生的兴趣所在,就让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发现该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成绩,也应在大家面前肯定,鼓励他。但要真正取得效果,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毕竟这是一项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参考文献
[1] 鲁洁.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中国教师,2004,1.
[2] 姚文俊.小学德育探索与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201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