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练习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主要围绕如何把握练习课“巩固技能、解决问题、形成策略、拓展思维”的功能展开探讨,让学生巩固自主练习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拓展数学思维,从而提高练习的实效性。
【关键词】练习课 自主性 诊断性 实践性 综合性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智能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具有“巩固技能、解决问题、形成策略、拓展思维”的功能。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练习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笔者根据在小学数学练习课上进行的一些尝试,就怎样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谈谈几点看法。
一、把课堂练习的自主性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数学练习的目的、内容、方法应因人而异,让练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练习,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课堂上自主选择式的练习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一知识点,不同的练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练习的自主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发展。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的练习课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几组练习。第一组:一个圆柱底面半径3分米,高是1.5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第二组: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第三组:把一个体积为18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成的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第四组: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厘米,体积为6.28立方厘米,则这个圆锥的高是( )厘米。第五组:一根长2米的圆木,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48平方厘米,这根圆木原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第六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米。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改错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利用巡视的机会对学生进行个别讲解,鼓励学生独立质疑解疑,让学生感觉到“我在练,我在思考,我在用心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积极参与,各尽所能,各展所思,各有所获,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享受练习的乐趣,巩固了学生自主练习的技能,更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开展诊断性练习,提升防错纠错的能力
练习中经常性出現错误是学生不可避免的,也是困扰教师的问题。因此,防错纠错就成为学生在练习中应努力培养的一种数学能力。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我用的是“陷阱法”,就是在练习中为学生制造一些“陷阱”,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学会如何在假象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从而开发数学智力,培养防错纠错能力。如重量单位的练习中,出示陷阱性练习:“1千克铁与1千克棉花哪个重?”学习了《圆的周长与面积》后,让学生判断:“半径2分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这些几乎是每位学生都遇到过的“数学陷阱”,而学生“中招”的概率极高。凡经历此“陷阱”的学生都对它感到印象深刻,再也不会掉人这样的“陷阱”之中。以学生经常会犯的错误为切入点,设计“陷阱”,并“引诱”他们踏上“歧途”;然后再组织学生共同探讨、辨析,找出错误的原因,从而采取预防措施。这种诊断性练习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和谨慎,能使学生认识到考虑问题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应该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实质、抓住本质。
三、注重实践性练习,在互动合作中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要有实践技能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合作意识更是新课改的理念。因此,课堂上要加强动手合作和实践性的练习,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数学实践性作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仅仅依靠思维能力是无法完成的,还必须通过与人交流、寻求合作等社会交往来完成。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门、窗、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实践,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到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教学“将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方体,体积变了吗”这一等积变形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实践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
四、运用综合性练习,拓展思维和形成策略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永恒的目标。有的综合性练习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的、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练习应该是数学课程动态的生长性延伸,是对数学课程意义的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因此,要上一节高质高效的数学练习课,需要教师充分把握练习课的功能,这样才能真正巩固学生的学习技能,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练习课 自主性 诊断性 实践性 综合性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始终,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智能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实践活动,具有“巩固技能、解决问题、形成策略、拓展思维”的功能。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练习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笔者根据在小学数学练习课上进行的一些尝试,就怎样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谈谈几点看法。
一、把课堂练习的自主性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数学练习的目的、内容、方法应因人而异,让练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练习,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课堂上自主选择式的练习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同一知识点,不同的练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练习的自主权,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和发展。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的练习课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几组练习。第一组:一个圆柱底面半径3分米,高是1.5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第二组: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6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第三组:把一个体积为18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成的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第四组: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厘米,体积为6.28立方厘米,则这个圆锥的高是( )厘米。第五组:一根长2米的圆木,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48平方厘米,这根圆木原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第六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米。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改错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利用巡视的机会对学生进行个别讲解,鼓励学生独立质疑解疑,让学生感觉到“我在练,我在思考,我在用心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积极参与,各尽所能,各展所思,各有所获,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享受练习的乐趣,巩固了学生自主练习的技能,更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开展诊断性练习,提升防错纠错的能力
练习中经常性出現错误是学生不可避免的,也是困扰教师的问题。因此,防错纠错就成为学生在练习中应努力培养的一种数学能力。而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我用的是“陷阱法”,就是在练习中为学生制造一些“陷阱”,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学会如何在假象中寻找正确的答案,从而开发数学智力,培养防错纠错能力。如重量单位的练习中,出示陷阱性练习:“1千克铁与1千克棉花哪个重?”学习了《圆的周长与面积》后,让学生判断:“半径2分米的圆周长和面积相等。”这些几乎是每位学生都遇到过的“数学陷阱”,而学生“中招”的概率极高。凡经历此“陷阱”的学生都对它感到印象深刻,再也不会掉人这样的“陷阱”之中。以学生经常会犯的错误为切入点,设计“陷阱”,并“引诱”他们踏上“歧途”;然后再组织学生共同探讨、辨析,找出错误的原因,从而采取预防措施。这种诊断性练习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和谨慎,能使学生认识到考虑问题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应该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实质、抓住本质。
三、注重实践性练习,在互动合作中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要有实践技能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合作意识更是新课改的理念。因此,课堂上要加强动手合作和实践性的练习,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数学实践性作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仅仅依靠思维能力是无法完成的,还必须通过与人交流、寻求合作等社会交往来完成。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门、窗、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实践,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到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教学“将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方体,体积变了吗”这一等积变形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学生动手实践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
四、运用综合性练习,拓展思维和形成策略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永恒的目标。有的综合性练习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的、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数学课堂练习应该是数学课程动态的生长性延伸,是对数学课程意义的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因此,要上一节高质高效的数学练习课,需要教师充分把握练习课的功能,这样才能真正巩固学生的学习技能,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