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Halliday和 Hasan的衔接理论的主要内容,衔接手段的7种表现形式并对衔接理论从其贡献及局限两方面进行了评析,最后文章讨论了完善及发展衔接理论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衔接理论;贡献;局限
Slightly discusses Halliday and Hasan links up the theory
Song Jianghui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content of cohesion theory by Halliday and Hasan.It gives a critique of it in terms of its contribution and limitations. Meanwhile,it discusses several perspectives to perfect and develop the theory.
【Key words】Cohension;contribution ;limition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0X(2007)12-0091-04
1 衔接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语言教学和研究中,对衔接的各种修辞手段作为一种专门的语言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此类衔接手段进行详尽研究的人是Halliday和 Hasan。他们的合著《英语的衔接》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Halliday和 Hasan (1976)将衔接定义为存在于语篇内部的,能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意义联系。在此书中(1976:23)他们认为“衔接概念可有效地由语域概念来补充,两者可以有效地决定一个语篇。语篇是在两个方面都连贯的语段:在情景方面是连贯的,因此在语域上是一致的;其语篇本体是连贯的。因此是衔接的。两者缺一不可,一者也不能包含另一者。”在他们看来,衔接和连贯都是语意概念。二者的关系:是连贯的语篇必须衔接,衔接促进语篇的连贯。他们把衔接手段分为两大类: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其中语法手段分为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汇手段分为重述和搭配。其中重述分为重复,同义/反义和上义/局部。
2 衔接的表现形式
2.1 照应(reference):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是指语篇中的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即语篇中一个成分做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朱永生等,2001)。在语篇中,如果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获得,而必须从该词所指导的对象中寻求答案,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Halliday &Hasan,1976:31)。照应在语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发话者运用简短的指代形式来表达上下文中已经或即将提到的内容。从而使语篇在修辞上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同时,照应可以使语篇在结构上更加紧凑,使语篇成为前后衔接的整体。
照应可以分为两类:指内(endophoric)和指外(exophoric)。前者说的是有关成分的参照点存在与语篇之中,后者说的是有关成分的参照点不在语篇之内而在语境之中。指内有可以分为两种:指前和指后。指前就是用一个成分反指上文中出现过的某个成分。指后则与指前相反,被指代的成分在下文之中。
2.2 省略(ellipsis):省略指的是语篇中的某个成分或某些成分被省去。它是为了避免重复,使表达简练,紧凑,清晰的一种修辞方式。如下例所示:
Joan brought some carnations,and Catherine some sweet peas.
(Halliday& Hasan,1976:143)
从信息结构的角度看,被省略成分通常是可以从语境中推知的已知信息,留下的是所要传达的新信息或重要信息。因此,省略不但使语言更为简洁,而且使新信息更加突出,从而使语言交际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新信息上,以产生更好的交际效果。同时,由于省略的成分必须从上下文中去寻找,因此省略具有语篇衔接的功能。Halliday和 Hasan把省略分为名词性省略(nominal ellipsis),动词性省略(verbal ellipsis)和小句性省略(clausal ellipsis)。
2.3 替代(substitution):替代指的是用一个替代词去取代语篇中的某一个部分。在语法和修辞上,替代被认为是为了避免重复而采用的一种语言手段。从信息角度看,由于替代成分替代的是上文中已经出现的信息,在读音上是非重读的,这样,新信息便显得更加突出。如下例所示:
You think Joan already knows?__I think everybody does.
(Halliday& Hasan,1976:89)
替代即发生在句子的层面也发生在语篇的层面上。在句子的层面,替代的主要作用在于避免重复并发挥句内衔接功能。在语篇的层面上,替代可以通过替代成分与替代对象之间的索引关系使语篇中的句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起到语篇衔接的作用。替代大致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名词性替代指的是用用替代词取代名词词组或名词词组中的中心词。动词性替代指的是用替代词取代动词词组或动词词组的中心词。小句性替代指的是用替代词取代名词性小句。
2.4 连接(conjunction):连接是运用连接成分体现语篇不同成分之间具有何种逻辑关系的手段。通过这类连接性词语,“人们可以了解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甚至可以经前句从逻辑上预后续句的语义”(胡壮麟,1994:92)。英语连接性词语中,除了but,so之类的连接词之外,其余可纳入连接性修饰状语。Halliday 和Hasan(1976)将连接成分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加合”(additive)“转折”(adversative)“因果”(causal)“时间”(temporal)。若干年后Halliday对语篇中连接成分的分类采用了新的分类方法,即分为“详述”(elaboration)“延伸”(extension)和“增强”(enhancement)。这种以逻辑语义为切入点的划分十分明晰精细,类型的涵盖面明显扩大,完整性和可应用性明显加强,弥补了之前的分类难以将某些连接成分分类的缺陷。
2.5 重复(repetition):重复指的是某个词(通常是关键词)在同一个语篇中重复出现。重复的词汇可以是形式完全一致,可以是基本一致的,也可以是同源不同形的。重复的语言单位只所以相关,是因为它们每次出现都表达了基本一致的意义,因而重复现象具有衔接功能。如下例所示:
There were children everywhere. There were children on the swing,children on the slides,and children on the merry-go-round.
(Halliday& Hasan,1985:81)
2.6 同义/反义(synonym/antonym):同义词在用一语段中同现,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了同样的概念意义,使语段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从意义上彼此衔接,因此,同义词的使用是语篇衔接手段之一。反义词的使用可以使语篇中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在意义上形成对立,帮助读者感受到同一事物中有两个相反或相对的现象或力量共存,或者是两个事物由于有了相反或相对之处的存在而在某些方面显得截然不同。从而起到衔接的作用。上义关系(hyponymy)和局部关系(meronymy)也被纳入同义关系之中。上下义关系是由一个上义词和一个或几个下义词共同体现的。下义词与上义词之间属于“A 是B的一种”的关系。如英语中red 和green 与 colour 之间的关系。局部关系是由一个上义词和一个或几个局部共同体现的。局部词与上义词之间属于“A 是B的一部分”的关系。如英语中 body 与arm和leg之间的关系。
2.7 同现(collocation):也称为搭配指的是不同的词汇在语篇中一起出现的现象。Halliday和 Hasan(1976:287)将搭配视为词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们论述的搭配与传统意义上的搭配有区别,“搭配”这一术语所涵盖的范围更大,不再仅指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内部的词与词的横向组合关系,而且包括了跨句或跨段落的词项的习惯共现,所涉及的词项之间可能存在若干种不同的共现模式和语义关系。
3 对衔接理论的评价
衔接理论的成立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它得到不少的赞赏,有很多的追随者开始对语篇的衔接理论进行了研究,同时它也引来尖锐的批评,不少学者认为衔接不能保证连贯,所以研究语篇连接意义不大。
3.1 贡献
3.1.1 Halliday和 Hasan对衔接的各种修辞手段作为一种专门的语言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对此类衔接手段进行详尽研究并且创立了衔接理论。衔接理论的建立是语言学理论创建的有益探索。在世界范围内,Halliday和 Hasan较早提出连贯标准,并且在他们的合著《英语的衔接》中,围绕衔接的作用研究了语篇连贯标准。从而在语言学界掀起对衔接与连贯的广泛的研究。Halliday和 Hasan所做的研究具有开拓意义。从整体上看,Halliday和 Hasan对 英语衔接手段的静态分析是相当全面的,其丰富了语言描述系统,而且衔接理论被广泛的应用于实践,尤其是英语语篇的研究,反过来再为建立理论提供资料和证据。Halliday和 Hasanye 也为研究社会因素作出了很大贡献,其中较突出的是他们对衔接方式及其作用的研究,以及语类结构与社会行为模式相互关系的研究。其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开创性。
3.1.2 衔接理论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和学科。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语言教学和语篇分析。在外语教学中,它一方面有助于分析语篇的组成方式,语篇与语境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衔接纽带在语篇中形成的网络来了解语篇发展的脉络,对学生认识语篇的意义整体和微观联系都有帮助,可以广泛得应用于听说读写的教学之中。衔接理论还可以应用于对比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的实践中。通过对源语和目标语衔接机制的比较,可以发现两种语言语篇的组织方式和特点,从而在翻译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式把源语衔接机制用相应的目标语衔接机制来代替。衔接理论还可以应用于文体学研究,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互联网中超文本的组织方式及其链接方式的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语篇理解研究等,并且为这些学科提供一种研究方法,一种辅助手段及一种评价标准。
3.2 局限
3.2.1 语言学界对衔接理论提出的批评主要可总结为五点:①衔接对语篇连贯不起主要作用,是言外之力决定语篇连贯。②存在连接机制也不能保证语篇是连贯的。③语篇中衔接机制之所以看作是衔接机制是因为人们假设语篇是连贯的。④语篇的连贯不是由形式特征来预示的。⑤语篇的连贯是由 心理认知因素决定的。这些批评意见存在一是有些人对Halliday和 Hasan的理论有误解,认为他们二人认为衔接决定语篇的连贯;二是衔接理论本身存在不足。
3.2.2 在中国学术界张德禄(2004)提出衔接理论主要存在六项不足,并得到了认可:①衔接连贯的关系不明确。衔接理论对连贯概念的理论化做的不够,把它预设为以知的概念,没有对其范围,在整体理论中地位进行明确和限定,从而造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的关系没有明确。②总体理论框架没有形成。衔接理论没有形成整体性的,系统的和明确的理论框架,因此没有明确某个衔接机制在语篇连贯中起多大作用。③对不同衔接机制的衔接力研究不足。衔接理论在衔接研究中只注重衔接机制的类型,但没有注意不同的衔接类型在不同的语境中衔接力的大小。④对语篇与语境的关系的研究不足。虽然衔接理论在研究语篇时认识到语境对语篇的作用,但对于语境与语篇的连贯是否是衔接机制,语境对衔接机制有什么影响还是不清楚。⑤部分与整体的联系没有理请。衔接理论对各个不同的衔接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衔接机制都是以什么方式来影响语篇连贯的研究却研究很少。⑥其具体程度不够。衔接理论对衔接机制进行了单独研究,但研究的精细程度和具体程度还不够,对一些更具体的方面还没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4 发展方向
对衔接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张德禄(2004)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4.1 语篇衔接与的连贯关系的研究。对连贯概念本身要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研究,使这个概念理论化,如研究语篇连贯本身的意义,所涉及的范围,重点和出发点,它在整个语篇连贯理论体系中的位置等,然后把语篇与与连贯的关系明确化。
4.2 整体性,系统性研究。要从整体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如研究各个衔接手段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各个手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他们与语篇整体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语篇衔接与语篇连贯的理论框架,使其系统化和程序化。
4.3 语篇与语境的关系的研究。要研究语篇的衔接机制是否包括语篇中表示语篇与语境联系的机制,语境是怎样影响语篇的衔接机制的。
4.4 微观研究在理论总体框架建立起来的前提下,微观研究的精细程度和深入程度成为关键的因素。要研究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分析程序和步骤,使得出的分析结果可靠,全面,实用。微观研究涉及的因素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前景很大。
4.5 应用研究。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如果能够建立起语篇连贯分析的理论模式和分析程序,将会为外语教学,翻译理论建设,语篇分析,文体学等提供更加有效的理论工具,促进这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5 结语
尽管Halliday和Hasan衔接理论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激发了许多学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推动这一理论的发展。衔接理论在许多学科如文体学,翻译学,和外语教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的广泛应用使得本理论有较强的生命力。因此对衔接理论的研究应在不断完善衔接理论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其在多学科的应用从而全面地促进衔接理论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R.Hasan .Cohen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2]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 张德禄.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 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 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2007-11-21
【关键词】衔接理论;贡献;局限
Slightly discusses Halliday and Hasan links up the theory
Song Jianghui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content of cohesion theory by Halliday and Hasan.It gives a critique of it in terms of its contribution and limitations. Meanwhile,it discusses several perspectives to perfect and develop the theory.
【Key words】Cohension;contribution ;limition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0X(2007)12-0091-04
1 衔接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语言教学和研究中,对衔接的各种修辞手段作为一种专门的语言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此类衔接手段进行详尽研究的人是Halliday和 Hasan。他们的合著《英语的衔接》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衔接理论的创立。Halliday和 Hasan (1976)将衔接定义为存在于语篇内部的,能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意义联系。在此书中(1976:23)他们认为“衔接概念可有效地由语域概念来补充,两者可以有效地决定一个语篇。语篇是在两个方面都连贯的语段:在情景方面是连贯的,因此在语域上是一致的;其语篇本体是连贯的。因此是衔接的。两者缺一不可,一者也不能包含另一者。”在他们看来,衔接和连贯都是语意概念。二者的关系:是连贯的语篇必须衔接,衔接促进语篇的连贯。他们把衔接手段分为两大类: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其中语法手段分为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汇手段分为重述和搭配。其中重述分为重复,同义/反义和上义/局部。
2 衔接的表现形式
2.1 照应(reference):照应是一种语义关系,是指语篇中的一个成分做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即语篇中一个成分做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解释的成分之间的关系(朱永生等,2001)。在语篇中,如果对于一个词语的解释不能从词语本身获得,而必须从该词所指导的对象中寻求答案,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Halliday &Hasan,1976:31)。照应在语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发话者运用简短的指代形式来表达上下文中已经或即将提到的内容。从而使语篇在修辞上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同时,照应可以使语篇在结构上更加紧凑,使语篇成为前后衔接的整体。
照应可以分为两类:指内(endophoric)和指外(exophoric)。前者说的是有关成分的参照点存在与语篇之中,后者说的是有关成分的参照点不在语篇之内而在语境之中。指内有可以分为两种:指前和指后。指前就是用一个成分反指上文中出现过的某个成分。指后则与指前相反,被指代的成分在下文之中。
2.2 省略(ellipsis):省略指的是语篇中的某个成分或某些成分被省去。它是为了避免重复,使表达简练,紧凑,清晰的一种修辞方式。如下例所示:
Joan brought some carnations,and Catherine some sweet peas.
(Halliday& Hasan,1976:143)
从信息结构的角度看,被省略成分通常是可以从语境中推知的已知信息,留下的是所要传达的新信息或重要信息。因此,省略不但使语言更为简洁,而且使新信息更加突出,从而使语言交际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新信息上,以产生更好的交际效果。同时,由于省略的成分必须从上下文中去寻找,因此省略具有语篇衔接的功能。Halliday和 Hasan把省略分为名词性省略(nominal ellipsis),动词性省略(verbal ellipsis)和小句性省略(clausal ellipsis)。
2.3 替代(substitution):替代指的是用一个替代词去取代语篇中的某一个部分。在语法和修辞上,替代被认为是为了避免重复而采用的一种语言手段。从信息角度看,由于替代成分替代的是上文中已经出现的信息,在读音上是非重读的,这样,新信息便显得更加突出。如下例所示:
You think Joan already knows?__I think everybody does.
(Halliday& Hasan,1976:89)
替代即发生在句子的层面也发生在语篇的层面上。在句子的层面,替代的主要作用在于避免重复并发挥句内衔接功能。在语篇的层面上,替代可以通过替代成分与替代对象之间的索引关系使语篇中的句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起到语篇衔接的作用。替代大致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名词性替代指的是用用替代词取代名词词组或名词词组中的中心词。动词性替代指的是用替代词取代动词词组或动词词组的中心词。小句性替代指的是用替代词取代名词性小句。
2.4 连接(conjunction):连接是运用连接成分体现语篇不同成分之间具有何种逻辑关系的手段。通过这类连接性词语,“人们可以了解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甚至可以经前句从逻辑上预后续句的语义”(胡壮麟,1994:92)。英语连接性词语中,除了but,so之类的连接词之外,其余可纳入连接性修饰状语。Halliday 和Hasan(1976)将连接成分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加合”(additive)“转折”(adversative)“因果”(causal)“时间”(temporal)。若干年后Halliday对语篇中连接成分的分类采用了新的分类方法,即分为“详述”(elaboration)“延伸”(extension)和“增强”(enhancement)。这种以逻辑语义为切入点的划分十分明晰精细,类型的涵盖面明显扩大,完整性和可应用性明显加强,弥补了之前的分类难以将某些连接成分分类的缺陷。
2.5 重复(repetition):重复指的是某个词(通常是关键词)在同一个语篇中重复出现。重复的词汇可以是形式完全一致,可以是基本一致的,也可以是同源不同形的。重复的语言单位只所以相关,是因为它们每次出现都表达了基本一致的意义,因而重复现象具有衔接功能。如下例所示:
There were children everywhere. There were children on the swing,children on the slides,and children on the merry-go-round.
(Halliday& Hasan,1985:81)
2.6 同义/反义(synonym/antonym):同义词在用一语段中同现,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了同样的概念意义,使语段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从意义上彼此衔接,因此,同义词的使用是语篇衔接手段之一。反义词的使用可以使语篇中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在意义上形成对立,帮助读者感受到同一事物中有两个相反或相对的现象或力量共存,或者是两个事物由于有了相反或相对之处的存在而在某些方面显得截然不同。从而起到衔接的作用。上义关系(hyponymy)和局部关系(meronymy)也被纳入同义关系之中。上下义关系是由一个上义词和一个或几个下义词共同体现的。下义词与上义词之间属于“A 是B的一种”的关系。如英语中red 和green 与 colour 之间的关系。局部关系是由一个上义词和一个或几个局部共同体现的。局部词与上义词之间属于“A 是B的一部分”的关系。如英语中 body 与arm和leg之间的关系。
2.7 同现(collocation):也称为搭配指的是不同的词汇在语篇中一起出现的现象。Halliday和 Hasan(1976:287)将搭配视为词汇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们论述的搭配与传统意义上的搭配有区别,“搭配”这一术语所涵盖的范围更大,不再仅指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内部的词与词的横向组合关系,而且包括了跨句或跨段落的词项的习惯共现,所涉及的词项之间可能存在若干种不同的共现模式和语义关系。
3 对衔接理论的评价
衔接理论的成立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它得到不少的赞赏,有很多的追随者开始对语篇的衔接理论进行了研究,同时它也引来尖锐的批评,不少学者认为衔接不能保证连贯,所以研究语篇连接意义不大。
3.1 贡献
3.1.1 Halliday和 Hasan对衔接的各种修辞手段作为一种专门的语言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对此类衔接手段进行详尽研究并且创立了衔接理论。衔接理论的建立是语言学理论创建的有益探索。在世界范围内,Halliday和 Hasan较早提出连贯标准,并且在他们的合著《英语的衔接》中,围绕衔接的作用研究了语篇连贯标准。从而在语言学界掀起对衔接与连贯的广泛的研究。Halliday和 Hasan所做的研究具有开拓意义。从整体上看,Halliday和 Hasan对 英语衔接手段的静态分析是相当全面的,其丰富了语言描述系统,而且衔接理论被广泛的应用于实践,尤其是英语语篇的研究,反过来再为建立理论提供资料和证据。Halliday和 Hasanye 也为研究社会因素作出了很大贡献,其中较突出的是他们对衔接方式及其作用的研究,以及语类结构与社会行为模式相互关系的研究。其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开创性。
3.1.2 衔接理论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和学科。其中最直接的就是语言教学和语篇分析。在外语教学中,它一方面有助于分析语篇的组成方式,语篇与语境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衔接纽带在语篇中形成的网络来了解语篇发展的脉络,对学生认识语篇的意义整体和微观联系都有帮助,可以广泛得应用于听说读写的教学之中。衔接理论还可以应用于对比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的实践中。通过对源语和目标语衔接机制的比较,可以发现两种语言语篇的组织方式和特点,从而在翻译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式把源语衔接机制用相应的目标语衔接机制来代替。衔接理论还可以应用于文体学研究,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互联网中超文本的组织方式及其链接方式的研究,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语篇理解研究等,并且为这些学科提供一种研究方法,一种辅助手段及一种评价标准。
3.2 局限
3.2.1 语言学界对衔接理论提出的批评主要可总结为五点:①衔接对语篇连贯不起主要作用,是言外之力决定语篇连贯。②存在连接机制也不能保证语篇是连贯的。③语篇中衔接机制之所以看作是衔接机制是因为人们假设语篇是连贯的。④语篇的连贯不是由形式特征来预示的。⑤语篇的连贯是由 心理认知因素决定的。这些批评意见存在一是有些人对Halliday和 Hasan的理论有误解,认为他们二人认为衔接决定语篇的连贯;二是衔接理论本身存在不足。
3.2.2 在中国学术界张德禄(2004)提出衔接理论主要存在六项不足,并得到了认可:①衔接连贯的关系不明确。衔接理论对连贯概念的理论化做的不够,把它预设为以知的概念,没有对其范围,在整体理论中地位进行明确和限定,从而造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的关系没有明确。②总体理论框架没有形成。衔接理论没有形成整体性的,系统的和明确的理论框架,因此没有明确某个衔接机制在语篇连贯中起多大作用。③对不同衔接机制的衔接力研究不足。衔接理论在衔接研究中只注重衔接机制的类型,但没有注意不同的衔接类型在不同的语境中衔接力的大小。④对语篇与语境的关系的研究不足。虽然衔接理论在研究语篇时认识到语境对语篇的作用,但对于语境与语篇的连贯是否是衔接机制,语境对衔接机制有什么影响还是不清楚。⑤部分与整体的联系没有理请。衔接理论对各个不同的衔接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衔接机制都是以什么方式来影响语篇连贯的研究却研究很少。⑥其具体程度不够。衔接理论对衔接机制进行了单独研究,但研究的精细程度和具体程度还不够,对一些更具体的方面还没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4 发展方向
对衔接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张德禄(2004)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4.1 语篇衔接与的连贯关系的研究。对连贯概念本身要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研究,使这个概念理论化,如研究语篇连贯本身的意义,所涉及的范围,重点和出发点,它在整个语篇连贯理论体系中的位置等,然后把语篇与与连贯的关系明确化。
4.2 整体性,系统性研究。要从整体理论上进行深入探讨,如研究各个衔接手段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各个手段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他们与语篇整体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语篇衔接与语篇连贯的理论框架,使其系统化和程序化。
4.3 语篇与语境的关系的研究。要研究语篇的衔接机制是否包括语篇中表示语篇与语境联系的机制,语境是怎样影响语篇的衔接机制的。
4.4 微观研究在理论总体框架建立起来的前提下,微观研究的精细程度和深入程度成为关键的因素。要研究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分析程序和步骤,使得出的分析结果可靠,全面,实用。微观研究涉及的因素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前景很大。
4.5 应用研究。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如果能够建立起语篇连贯分析的理论模式和分析程序,将会为外语教学,翻译理论建设,语篇分析,文体学等提供更加有效的理论工具,促进这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5 结语
尽管Halliday和Hasan衔接理论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激发了许多学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推动这一理论的发展。衔接理论在许多学科如文体学,翻译学,和外语教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的广泛应用使得本理论有较强的生命力。因此对衔接理论的研究应在不断完善衔接理论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其在多学科的应用从而全面地促进衔接理论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Halliday,M.A.K&R.Hasan .Cohen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2]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 张德禄.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 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 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收稿日期:200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