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查、问、写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以学生主动构建学习过程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自主学习旨在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经过积极实践,笔者把“读、查、问、写”确立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四大法宝。
  一、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很有道理的。每学一篇课文,我都会先要求孩子们预习课文。预习课文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读课文,我要求他们把课文读上五遍,第一遍默读,通晓课文大意,读完后标出自然段。第二遍小声朗读,遇见不会的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查查字典。第三遍声音放大,遇见不好读的句子和词语反复朗读,直到读正确、读流畅。第四遍再从头朗读一次,巩固第三遍的成果。第五遍要根据文章的情境,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语气或急或缓,或轻或重,或虚或实。这五遍认真读下来,着实会花费不少时间,但是如果认真去做,确实会有很好的效果。笔者在所带的班级坚持这样做,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大大提高。如此,低年级的孩子读起书来有声有色,程度可达到中年级的水平。中年级的孩子水平可以与高年级的孩子相媲美。到了高年级,一篇生课文拿到手里,孩子们试读一两遍就能读得流畅、正确、有感情了。
  二、查
  这里所说的“查”,指的是查找资料,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工具书是学习的拐杖,是无声的老师。学生如果能主动借助工具书,自行解决许多学习上的疑难,就能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新华字典》是大部分学生最早接触到的一本工具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3~4年级的学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这就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定要在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上下功夫,使之成为学生的终身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就是教学生随时使用工具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学生已经了解了查字典的方法,但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主动查字典来解决不会写的字或弄懂不理解的词意。特别是进入高年级后,一些教师把更多精力放在对学生阅读理解、习作水平的提高上,相对忽视了查字典习惯的培养,导致一些学生的习作中错别字频出,阅读中望文生义、一知半解。所以,学生仅会查字典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这种技能,形成一种习惯,才能因此而受益无穷。我非常注意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通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查字典的积极性。我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这三种工具书放在身边,随时查阅。
  三、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是一个人形成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古人曾经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在小学教育中,学生是否敢问、乐问、善问,对其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爱问、善问的学习习惯,我采取了这样的策略:其一,预习时先让学生写下自己的问题。其二,教师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就课题提出问题。其三,讲读课文时,用孩子的问题来推动教学环节的进行。如此,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通过自己提问和解答,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课文学完了,教师要切记让孩子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
  四、写
  这里所说的“写”不是写作文,而是写读书笔记。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真正的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将自己在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里明确提出,写读书笔记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准备一个“采蜜本”,边阅读,边摘抄;编写阅读提纲;写读后感。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做好读书笔记是自主学习语文的又一个好习惯。
  在笔者所教的班级中,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个“采蜜本”。我要求他们每周都要做摘抄,摘抄的内容与单元作文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我注意教给孩子记笔记的方法,例如:运用符号批注,画出重点、难点和有疑问的地方。重点段落旁画三角符号,有疑问的地方打问号。中心句用横线标出,比喻句用波浪线标出,拟人句用双横线标出。用找近义词和反義词的方式解词,近义词就在书上批一个“近”字,反义词就批一个“反”字。课内阅读的这些方法也可以迁移到课外。
  我在课堂教学中,还给学生增加了一项任务:在读书笔记中书面回答课后思考题。当我们充分讨论过这些思考题后,孩子们回答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大多都能回答得条理清晰、正确全面。
  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形成了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必将终生受益。
  (责 编 木 子)
其他文献
【摘要】本位通过对安徽淮南电视台《今晚800》节目的内容分析,总结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取胜之道,并对该类型节目取胜之下隐藏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 民生新闻 《今晚800》    21世纪之初,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大众媒介受到严重的冲击,地方电视台更是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尤其是在新闻类节目方面更为严重,互联网新闻的时新性、任意性和可选择性都使得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越来
【摘 要】从本质上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像)等新闻实务类课程应该是一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要实现专业课程改革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就必须树立“大新闻业务观”,强化专业实训理念,进而改革教学模式。  【关键词】专业课程 职业标准 新闻实务 课程改革  从新闻学的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理论、历史、应用三部分。①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与新闻摄影(像)通常被归于应用新闻学范
甘肃正宁县“小博士”幼儿园的校车事故,导致21条鲜活的生命成为冰冷的数字。有关部门痛定思痛,排查原因,重点整治校车超载、黑车接送等违法行为,真是大快人心!但结果昵?广西柳州校车停运了,导致学生步行10多公里回家。当我们一致指责校车时,有没有去探讨一下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呢?  我曾读过一篇关于教父与船长的文章,其内容大意是,爱尔兰发生灾情,很多人被饿死。有一个船长将很多难民贩卖到美洲去做奴隶,当地教
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班主任不仅承担着学科教学任务,要对学生的成绩负责,更要对学生的成长负责。  我们知道,教育目的决定着教育行为。教育目的离不开社会的大背景,它会不可避免地打上一些政治烙印。作为一个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难免会以培养国家机器所需要的人才或者说机器零件(我们都熟悉一个比喻叫作“人民的螺丝钉”)为目的,这样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学生个人身心的健康成长。  以培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有效地渗透思想方法,让学生真正从思想方法的高度去理解自己所学的内容和知识体系,从而真正提高他们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呢?我通过深入调查和理论学习,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方法、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作了一些探索,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更新观念——强化认识数学思想方法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不能单一地就知识讲知识,应将融于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提炼出来,并通过知识
作为农村中学的班主任,时下最烦恼的是学生的厌学和弃学。有些家长说:“大学毕业生也难找工作,不如让孩子早点去打工,照样能赚钱。”加之农村教育相对薄弱,多数学生成绩不如城镇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也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厌学情绪产生,一些学生等不到初中毕业就弃学打工去了,有时教师百般劝说也难以留住学生;即使勉强留住,学生也可能出现其他违纪行为。厌学情绪危害很大,班主任该怎么帮学生化解?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一直把构建社团课程体系与双向选择的特色课程作为师生实现幸福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所谓社团课程化,即把学生平时的社团活动纳入特色课程,规范学生的社团活动,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按照课程的要求对社团活动内容进行规范管理,落实实施。  一、英语社团课程的目标  在学校构建社团课程体系的背景下,我们进行了英语社团课程的开发,先后设立了“英语地带” “英语短剧”和“英美文化”等社团课程。我
您把我们领进数学的殿堂,让我们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是您把我们带到生活的课堂,让我们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您的关怀好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您的呵护让我们健康成长,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李老师,您辛苦了!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河南省2009年理科高考状元杨改慧在2013年教师节给李海军发来短信表示感谢。  “能遇到您这样的好老师,是孩子最大的福气。没有您,就没有我儿子的今天……
“最近,看了两份材料,一份反映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年级一名学生,因忍受不了学习成绩名次和家长的压力,用榔头打死了母亲;另一份反映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桥头镇中学两名学生因勒索钱财将一同学乱刀砍死。今天的《光明日报》还报道,河南省安阳市一学生家长,因自己的儿子没有被评上‘三好学生’和当上少先队大队长,带人把班主任给打了。这样的材料,以前也看到一些,确实触目惊心,引起了我的深思。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中,有许多是智障儿童。尤其是中重度的智障儿童,他们通常被编入“培智班”。他们除智力弱外,有的还伴有失语、自闭、孤独、脑瘫、肢残及精神障碍等。这类孩子的教育难度较大,教育效果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针对这些孩子的特点,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提高其未来的生活质量为目的,采取灵活多样的个别化教育,寓教于生活,提高其生活技能,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生活化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