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上受學术不端问题困扰已久,其严重影响了学术正直的风气。各国通过规范性文件的方式确立了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标准并规定了其基本类型。在美国,1989年公共卫生局(PHS)颁布了首个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联邦管理法规,并给出学术不端行为的第一个正式定义:“在申报、开展或报告研究项目过程中,出现伪造、篡改、剽窃或其他严重背离科学共同体公认规则的行为,但不包括在解释或判断数据过程中的诚实错误或诚实偏差。”1999年,《柳叶刀》(Lancet)刊载一项研究调查了北欧四国对于学术不端的定义,分别为:严重脱离好的科学实践(挪威);蓄意歪曲研究过程(瑞典);违背正确的科学实践准则(芬兰);伪造、篡改、虚假的科学(丹麦)。
对于学术不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著作权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学位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有相关条文进行界定。近年来,我国通过密集出台专门系列文件全面展开治理学术不端行为。比如:2010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2011年9月,《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中工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若干意见的通知》;2011年12月,《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2012年11月,教育部令第34号公布《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2015年11月,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印发《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2016年4月,教育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2018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2019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这是“惩戒学术不端”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认为学术不端行为是指高等学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的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该办法以概括加列举的方式,界定了包括剽窃、抄袭、侵占、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注释、买卖论文等在内的7类学术不端行为。国际上一般认为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比如捏造数据(fabrication)、篡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此外,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被视为“学术不端”。
在我国,学术不端行为可能面临的后果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行政责任,根据《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第29条规定,高校根据学术委员会的认定结论和处理建议,可以对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作出通报批评、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的科研项目等处理决定,如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还应当按照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学籍处分,如学术不端行为与获得学位有直接关联的,由学位授予单位给予相应学位上的处罚。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根据其权限和科研不端行为的情节轻重,对科研不端行为人做出包括解聘、开除在内的各项处罚。其次是民事侵权责任,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现行《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作品发表的;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剽窃他人作品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对于出版者出版的出版物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规定:出版物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出版者应当根据其过错,侵权程度及损害后果等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出版者对其出版行为的授权、稿件来源和署名、所编辑出版物的内容等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的,依据著作权法规定,承担赔偿责任。2018年,学术不端行为被纳入社会诚信建设系统,学术不端的科研者将会在就业、银行贷款、经营公司或申请公共服务上受到诸多限制,影响远远超出学术范围。最后是刑事责任,刑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还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处有期徒刑、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根据2018年9月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公布的“学术诚信与廉洁学术殿堂建设”研究结果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学术不端典型案例中,当事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调查处理,包括撤稿、通报批评、终止项目、追回经费、撤销学位、免去行政职务、解聘教职,甚至开除党籍、公职;对触犯刑律的,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梳理这些学术不端案例可以发现,当事人面临的惩罚主要包括学术和行政处理。事实上,让当事人承担行政责任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是最重要的方式。
学术不端所产生的影响深远,不仅破坏学术风气,更会阻碍研究创新,不但会使学术界丧失公信力,更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笔者认为在惩处学术不端问题上,于法律法规角度尚有值得改进之处。一是完善学术不端宏观治理体系。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社会因素非常复杂,在我国既与当前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科研评价制度相关,也受到不健全管理机制的影响。对学者的能力与贡献进行评价时,要由行政主导评价,改革为学术同行评价,即由独立的学术委员会,按照学术标准、原则,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二是建议成立管理机构和部门来应对学术不端,仿照美国设立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一旦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将通过评估、质询、调查、裁决和上诉等程序来确认违规,如果涉及刑事犯罪,会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三是建立学术不端黑名单大数据制度。可以通过建立黑名单数据库迅速查询发表者之前的学术不端情况,对有不端记录者的科研成果进行更为详细的审查。配合黑名单大数据,再建立完整的学术诚信体系。诚信分数和职称评定、期刊发表、学术研讨会发表等挂钩。从外部条件上让所有的学术人都珍惜自己的学术诚信情况。四是改变学术的评价体系。学术不端的一个深层原因就是各高校过于依赖用论文发表数量、期刊影响因子等数据来进行教师评价。建议将教师区分为教学型、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兼顾型以及教学与研究外专长型(如行政专长)四类,针对教师的专业进行因材评价。优化评鉴制度,努力从根源上遏制学术不端现象的出现。五是培养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学术道德的培养与自我约束及省察,以遵守学术规范,作为进入学术行业的基本要求。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之谓,非大楼也。”高校、科研机构担负着传承文化、弘扬正义的职责。我们不仅要对高校学生加强管理,更要对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教授们进行学术道德约束。对学术不端行为刮骨疗伤、正本清源,才能彻底铲除学术造假、剽窃的现实土壤。
学术不端的严惩依据
对于学术不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著作权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学位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有相关条文进行界定。近年来,我国通过密集出台专门系列文件全面展开治理学术不端行为。比如:2010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2011年9月,《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中工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若干意见的通知》;2011年12月,《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2012年11月,教育部令第34号公布《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2015年11月,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印发《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2016年4月,教育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2018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查处高等学校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通知》;2019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这是“惩戒学术不端”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中,《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认为学术不端行为是指高等学校及其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在科学研究及相关活动中发生的违反公认的学术准则、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该办法以概括加列举的方式,界定了包括剽窃、抄袭、侵占、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注释、买卖论文等在内的7类学术不端行为。国际上一般认为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比如捏造数据(fabrication)、篡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此外,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被视为“学术不端”。
学术不端的三大后果
在我国,学术不端行为可能面临的后果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行政责任,根据《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第29条规定,高校根据学术委员会的认定结论和处理建议,可以对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作出通报批评、终止或者撤销相关的科研项目等处理决定,如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的,还应当按照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学籍处分,如学术不端行为与获得学位有直接关联的,由学位授予单位给予相应学位上的处罚。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项目承担单位应当根据其权限和科研不端行为的情节轻重,对科研不端行为人做出包括解聘、开除在内的各项处罚。其次是民事侵权责任,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现行《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作品发表的;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剽窃他人作品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对于出版者出版的出版物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规定:出版物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出版者应当根据其过错,侵权程度及损害后果等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出版者对其出版行为的授权、稿件来源和署名、所编辑出版物的内容等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的,依据著作权法规定,承担赔偿责任。2018年,学术不端行为被纳入社会诚信建设系统,学术不端的科研者将会在就业、银行贷款、经营公司或申请公共服务上受到诸多限制,影响远远超出学术范围。最后是刑事责任,刑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还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处有期徒刑、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根据2018年9月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公布的“学术诚信与廉洁学术殿堂建设”研究结果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学术不端典型案例中,当事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调查处理,包括撤稿、通报批评、终止项目、追回经费、撤销学位、免去行政职务、解聘教职,甚至开除党籍、公职;对触犯刑律的,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梳理这些学术不端案例可以发现,当事人面临的惩罚主要包括学术和行政处理。事实上,让当事人承担行政责任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是最重要的方式。
学术不端的“归正”建议
学术不端所产生的影响深远,不仅破坏学术风气,更会阻碍研究创新,不但会使学术界丧失公信力,更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笔者认为在惩处学术不端问题上,于法律法规角度尚有值得改进之处。一是完善学术不端宏观治理体系。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社会因素非常复杂,在我国既与当前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科研评价制度相关,也受到不健全管理机制的影响。对学者的能力与贡献进行评价时,要由行政主导评价,改革为学术同行评价,即由独立的学术委员会,按照学术标准、原则,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二是建议成立管理机构和部门来应对学术不端,仿照美国设立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一旦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将通过评估、质询、调查、裁决和上诉等程序来确认违规,如果涉及刑事犯罪,会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三是建立学术不端黑名单大数据制度。可以通过建立黑名单数据库迅速查询发表者之前的学术不端情况,对有不端记录者的科研成果进行更为详细的审查。配合黑名单大数据,再建立完整的学术诚信体系。诚信分数和职称评定、期刊发表、学术研讨会发表等挂钩。从外部条件上让所有的学术人都珍惜自己的学术诚信情况。四是改变学术的评价体系。学术不端的一个深层原因就是各高校过于依赖用论文发表数量、期刊影响因子等数据来进行教师评价。建议将教师区分为教学型、研究型、教学与研究兼顾型以及教学与研究外专长型(如行政专长)四类,针对教师的专业进行因材评价。优化评鉴制度,努力从根源上遏制学术不端现象的出现。五是培养知识产权意识,加强学术道德的培养与自我约束及省察,以遵守学术规范,作为进入学术行业的基本要求。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之谓,非大楼也。”高校、科研机构担负着传承文化、弘扬正义的职责。我们不仅要对高校学生加强管理,更要对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教授们进行学术道德约束。对学术不端行为刮骨疗伤、正本清源,才能彻底铲除学术造假、剽窃的现实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