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踪20世纪中国现代散文的足迹,无论是早期的“语丝派”,“论语派”,赞美母爱的“冰心体”,“跑野马”的徐志摩散文,还是被一度奉为新经典的杨朔、秦牧、刘白羽三家散文,直至海峡对岸立志要“剪掉散文的辫子”的余光中,甚或近来的“大文化散文”也好,“小女人散文”也罢,至少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即“我手写我口”。不管何种“文调”,无论向杂文倾斜的硬邦邦抨击时政的,还是抒情感怀到软绵绵无病呻吟的,或触景生情得悲歌哀怨、如泣如诉的,散文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作为灵魂的避难所或精神的栖息地而存在的。艺术是独立的,散文须是个性的。
郁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故都的秋》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表面上它们没什么关系,却被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将作者心中故都的秋烘托得更加感人,将秋色、秋意、秋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秋的执着,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以下是我对这篇散文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一年四季当中,秋天总是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咏秋的佳作实在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残荷听雨、秋风萧瑟,那是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那是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那是秋有形。但大体而言,古人多悲秋、哀情,今人多赞秋、颂秋,郁达夫先生也是赞秋,他会怎样匠心独运,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故都的秋》
前不久我们写了《觅秋》这篇作文,很多同学和我抱怨,不好写,不会写,不知从哪下笔,今天我们也学一篇咏秋的佳作,你们最想从中学习什么呢?
学生的答案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何选材,如何立意。
设计意图:这个导语是为了更好把学生的引入散文的情境,把本篇散文放在咏秋类散文的大环境下进行比较鉴赏。设置这个问题,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探寻本篇文章选材、布局谋篇、立意的方法,从而对自己的写作有所借鉴。这部分设计也是力图贯彻新课改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要求。
二、教学过程
[过程一]
问题1:(课件显示),标题中“故都”和“秋”这两个意象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具有怎样的感情色彩?
学生会从故都的“故”字和秋天这个特有的意象体会文题中流露出的衰败和凄凉之感。
老师顺势引导,诵读课文第一段。
研读1:配乐,齐读第一段,进入情境。
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培养学生体会散文的标题和整篇散文情感基调的一致。
问题2:(课件显示 )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
板书:清、静、悲凉
研读2:找一个同学声情并茂朗诵第一段,并突出故都之秋的特点(重读指导)。
阅读方法总结一:(课件显示 )学会在阅读中筛选重要信息——概括性词语在文中的统领作用。
设计意图:关注文学作品中概括性语句的统领作用,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从首段入手,符合阅读及认识事物的规律。
[过程二]
问题1:(课件显示)“清、静、悲凉”是一种具体情境的概括,那么,这三个特点在下文中有具体体现么?分别与哪个段落相对应?
“清”与第三自然段相对应,重点写牵牛花的色彩;“静”与第四自然段相对应,重点写“槐树下扫帚的丝纹”的细节来体现;“悲凉”与第五、六、七自然段相对应,重点写秋蝉之多与秋雨的凉。
板书:牵牛花槐蕊 秋蝉秋雨
教师点拨:似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之中,这就是高手,不著一字,尽显风流。
这一部分,学生体会到散文中运用细节表现景物特点的手法;并且体会统领句与材料之间的对应关系。最重要的是学生发现作者笔下的秋景都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感。突出“一切景语皆情语”,即“寓情于景”。
问题2:结合作文,比较郁达夫笔下的秋景都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觅秋”吧。
牵牛花在院中,槐蕊在脚下,秋蝉在枝头,秋雨的丝丝凉意体现在老人们嘴边的话语。
板书:院中脚下枝头嘴边
教师点拨:秋天不仅在名山大川,更在自己的生活的身边,生活中不缺乏美,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阅读方法总结二:(课件显示 )认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描写方法——寓情于景。
设计意图:这部分一定要注重学生自己的发现和体会,老师只作引导,力图实现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研究意识,发掘研究的内涵,提高研究质量。
[过程三]
问题1:通过以上分析,故都的“清、静、悲凉”已得到体现,请一位同学把我们以上分析的段落朗读一遍。
研读1:(配乐)学生读1.3.4.5.6.7.8.9.10.11段。
问题2:从结构完整性来看,到此文章还缺少哪一个环节?
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尾,抒发作者浓重的爱秋的情感。同时语言表述的表现力。
研读2:学生齐读13段。
教师点拨: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爱的是那么深沉,他甚至愿意用自己的寿命来折秋,那正是因为他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与爱去书写秋,这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美文。
问题3:作者如此喜欢故都,喜爱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它的“悲凉”?
这是本课的难点,让学生自主讨论,学生会从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审美品味等方面去體会。老师可简单总结,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这样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作者确实是用一种严峻的笔调来写故都之秋,但这与他对故都热爱的情感并不矛盾,爱国不仅爱她的繁荣与富强,更爱她磨难中的坚强。
设计意图:把一个完整的“秋”还原给学生,从结构的角度解读“实写”,然后再突破“虚写”在本文中的作用。也使问题意识贯穿课堂始终。
[过程四]
问题1:(课件显示)以上没有分析过的段落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发现2.12.13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2.12段通对江南和北国之秋对比衬托北国之秋;10段通过议论和抒情点出秋心是古今中外所有人普遍存在的,对秋的感触是人们共有的,升华主题。
板书: 秋在心中
研读1:朗读第10段,体会作者的立意。
阅读方法总结:(课件显示)方法三认识通过抒情和议论是散文升华主题的方法之一。
设计意图:明确写景并不是作文的终端,标新立异始终是作品的生命所在,意出尘外,超尘脱俗为作文的最高境界。
[过程五]
阅读与写作是相通的,会读才会写,会写便会读,请看我们班一位同学的作文,《觅秋》,老师未加任何修改,原生态的展示给大家,我们一起来鉴赏。(课件显示学生的作文)
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这时学生会有意识的从散文的选材和立意方面进行鉴赏和评价。
老师选择的作品一定要有代表性,作品的缺点一定要具有普遍性,这样才会对同学的写作有所启发,切忌选择基本完美的作文。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安排,和课堂开始的设疑相呼应,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对散文的鉴赏和写作一定有了新的认识,那么用这种感悟去鉴赏自己的作品一定会发现新的问题,有新的评价,这样阅读和写作就沟连起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清静悲凉文眼
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材料
院中脚下枝头嘴边(觅秋)
秋心立意
郁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故都的秋》抒发了对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表面上它们没什么关系,却被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将作者心中故都的秋烘托得更加感人,将秋色、秋意、秋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秋的执着,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以下是我对这篇散文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一年四季当中,秋天总是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咏秋的佳作实在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残荷听雨、秋风萧瑟,那是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那是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那是秋有形。但大体而言,古人多悲秋、哀情,今人多赞秋、颂秋,郁达夫先生也是赞秋,他会怎样匠心独运,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故都的秋》
前不久我们写了《觅秋》这篇作文,很多同学和我抱怨,不好写,不会写,不知从哪下笔,今天我们也学一篇咏秋的佳作,你们最想从中学习什么呢?
学生的答案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何选材,如何立意。
设计意图:这个导语是为了更好把学生的引入散文的情境,把本篇散文放在咏秋类散文的大环境下进行比较鉴赏。设置这个问题,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探寻本篇文章选材、布局谋篇、立意的方法,从而对自己的写作有所借鉴。这部分设计也是力图贯彻新课改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要求。
二、教学过程
[过程一]
问题1:(课件显示),标题中“故都”和“秋”这两个意象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具有怎样的感情色彩?
学生会从故都的“故”字和秋天这个特有的意象体会文题中流露出的衰败和凄凉之感。
老师顺势引导,诵读课文第一段。
研读1:配乐,齐读第一段,进入情境。
这个环节的设置,主要培养学生体会散文的标题和整篇散文情感基调的一致。
问题2:(课件显示 )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
板书:清、静、悲凉
研读2:找一个同学声情并茂朗诵第一段,并突出故都之秋的特点(重读指导)。
阅读方法总结一:(课件显示 )学会在阅读中筛选重要信息——概括性词语在文中的统领作用。
设计意图:关注文学作品中概括性语句的统领作用,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从首段入手,符合阅读及认识事物的规律。
[过程二]
问题1:(课件显示)“清、静、悲凉”是一种具体情境的概括,那么,这三个特点在下文中有具体体现么?分别与哪个段落相对应?
“清”与第三自然段相对应,重点写牵牛花的色彩;“静”与第四自然段相对应,重点写“槐树下扫帚的丝纹”的细节来体现;“悲凉”与第五、六、七自然段相对应,重点写秋蝉之多与秋雨的凉。
板书:牵牛花槐蕊 秋蝉秋雨
教师点拨:似不经意的笔墨,一切尽在不言之中,这就是高手,不著一字,尽显风流。
这一部分,学生体会到散文中运用细节表现景物特点的手法;并且体会统领句与材料之间的对应关系。最重要的是学生发现作者笔下的秋景都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感。突出“一切景语皆情语”,即“寓情于景”。
问题2:结合作文,比较郁达夫笔下的秋景都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觅秋”吧。
牵牛花在院中,槐蕊在脚下,秋蝉在枝头,秋雨的丝丝凉意体现在老人们嘴边的话语。
板书:院中脚下枝头嘴边
教师点拨:秋天不仅在名山大川,更在自己的生活的身边,生活中不缺乏美,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阅读方法总结二:(课件显示 )认识“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描写方法——寓情于景。
设计意图:这部分一定要注重学生自己的发现和体会,老师只作引导,力图实现新课改中课堂教学的研究意识,发掘研究的内涵,提高研究质量。
[过程三]
问题1:通过以上分析,故都的“清、静、悲凉”已得到体现,请一位同学把我们以上分析的段落朗读一遍。
研读1:(配乐)学生读1.3.4.5.6.7.8.9.10.11段。
问题2:从结构完整性来看,到此文章还缺少哪一个环节?
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尾,抒发作者浓重的爱秋的情感。同时语言表述的表现力。
研读2:学生齐读13段。
教师点拨: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爱的是那么深沉,他甚至愿意用自己的寿命来折秋,那正是因为他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把自己的血与肉融入了墨汁,饱蘸着自己的情与爱去书写秋,这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美文。
问题3:作者如此喜欢故都,喜爱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它的“悲凉”?
这是本课的难点,让学生自主讨论,学生会从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审美品味等方面去體会。老师可简单总结,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这样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作者确实是用一种严峻的笔调来写故都之秋,但这与他对故都热爱的情感并不矛盾,爱国不仅爱她的繁荣与富强,更爱她磨难中的坚强。
设计意图:把一个完整的“秋”还原给学生,从结构的角度解读“实写”,然后再突破“虚写”在本文中的作用。也使问题意识贯穿课堂始终。
[过程四]
问题1:(课件显示)以上没有分析过的段落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发现2.12.13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2.12段通对江南和北国之秋对比衬托北国之秋;10段通过议论和抒情点出秋心是古今中外所有人普遍存在的,对秋的感触是人们共有的,升华主题。
板书: 秋在心中
研读1:朗读第10段,体会作者的立意。
阅读方法总结:(课件显示)方法三认识通过抒情和议论是散文升华主题的方法之一。
设计意图:明确写景并不是作文的终端,标新立异始终是作品的生命所在,意出尘外,超尘脱俗为作文的最高境界。
[过程五]
阅读与写作是相通的,会读才会写,会写便会读,请看我们班一位同学的作文,《觅秋》,老师未加任何修改,原生态的展示给大家,我们一起来鉴赏。(课件显示学生的作文)
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这时学生会有意识的从散文的选材和立意方面进行鉴赏和评价。
老师选择的作品一定要有代表性,作品的缺点一定要具有普遍性,这样才会对同学的写作有所启发,切忌选择基本完美的作文。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安排,和课堂开始的设疑相呼应,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对散文的鉴赏和写作一定有了新的认识,那么用这种感悟去鉴赏自己的作品一定会发现新的问题,有新的评价,这样阅读和写作就沟连起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清静悲凉文眼
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材料
院中脚下枝头嘴边(觅秋)
秋心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