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多层次、多渠道地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兴趣往往不能持久,自制能力又差,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是每个教师都必须关注的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的钟情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产生新的兴趣,如此反复,推动数学学习的不断进步。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往往是由讨论数学问题开始的。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地组织好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一位三年级的教师教“年、月、日”时间单位时,先讲了一个故事:“小英今年7岁,她的哥哥小强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三个生日,你们猜猜小强今年几岁了?”有的学生顺口就答:“3岁。”一想又不对,小英今年7岁了,哥哥怎么才3岁呢?大家面面相觑。就在学生迫切需要解决问题时,教师引入新课,使学生开始掌握“平年和闰年”的知识。一节课,同学们学得津津有味。
二、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让他们坐的规规矩矩听老师讲课,那是不可能的,即使坚持听完一节课,学习效率也不会高。为此,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来组织教材,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操作过程中,要求他们做到多看、多想、多动手、多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教师让每一个学生准备形状各异的三角形若干个,并动手量出每个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标上名称,如:锐角、锐角、锐角;锐角、锐角、直角;锐角、锐角、钝角。接着,教师让学生将相同的分为一类,并给他们起名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兴趣盎然。
三、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特别是平时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多关注,如果教师忽略了他们,他们的学习困难越来越大,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对数学失去信心,成绩也会越来越差。如教学“圖形的拼组”时,教师事先让学生准备一份七巧板,并在课堂上自由创作。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画在纸上展示给全班同学,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教师要适时地多鼓励、多表扬,使每一个学生都沉浸在成功的愉悦之中,去尽情体验成功的喜悦。实践证明,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功,才会有兴趣,有了兴趣,学好数学才有可能。
四、利用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有趣的数据、新奇的题型、巧妙的算法,都会使学生对枯燥的计算产生一种吸引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帮助小动物找家”“送信”等变式匹配题,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甚至会达到入迷入神的状态,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索,并在探索中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鲍峡镇小学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往往是由讨论数学问题开始的。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地组织好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一位三年级的教师教“年、月、日”时间单位时,先讲了一个故事:“小英今年7岁,她的哥哥小强从出生到现在只过了三个生日,你们猜猜小强今年几岁了?”有的学生顺口就答:“3岁。”一想又不对,小英今年7岁了,哥哥怎么才3岁呢?大家面面相觑。就在学生迫切需要解决问题时,教师引入新课,使学生开始掌握“平年和闰年”的知识。一节课,同学们学得津津有味。
二、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让他们坐的规规矩矩听老师讲课,那是不可能的,即使坚持听完一节课,学习效率也不会高。为此,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来组织教材,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操作过程中,要求他们做到多看、多想、多动手、多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教师让每一个学生准备形状各异的三角形若干个,并动手量出每个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标上名称,如:锐角、锐角、锐角;锐角、锐角、直角;锐角、锐角、钝角。接着,教师让学生将相同的分为一类,并给他们起名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兴趣盎然。
三、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特别是平时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多关注,如果教师忽略了他们,他们的学习困难越来越大,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对数学失去信心,成绩也会越来越差。如教学“圖形的拼组”时,教师事先让学生准备一份七巧板,并在课堂上自由创作。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画在纸上展示给全班同学,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教师要适时地多鼓励、多表扬,使每一个学生都沉浸在成功的愉悦之中,去尽情体验成功的喜悦。实践证明,学习中体验到了成功,才会有兴趣,有了兴趣,学好数学才有可能。
四、利用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有趣的数据、新奇的题型、巧妙的算法,都会使学生对枯燥的计算产生一种吸引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帮助小动物找家”“送信”等变式匹配题,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练习形式。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甚至会达到入迷入神的状态,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学生就能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索,并在探索中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鲍峡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