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亚里士多德也说:“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发现相对论,就是因为他能保持童真的想象力,牛顿能从苹果落地而悟出了万有引力,瓦特能从蒸汽把壶盖顶起来,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力量,这都是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由此可见,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时刻注意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飞向知识的彼岸。
一、古诗配画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言简意赅,感情丰富,意境深远。学生要充分领略诗中那妙不可言的意境,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因此,在教学古诗时,我除了运用描述、音乐、多媒体、插图等手段外,还经常采用给古诗配画的方法,引领学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内容,体会情感。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是一首吟咏从傍晚到夜幕降临后江上景色的诗,诗句的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在教学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由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到读出诗的停顿,再到读出诗的韵味,在这反复诵读直至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诗中的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已初步形成印象。接着我又让学生默读古诗,并标出诗中描写的景物。然后,我配着优美的音乐解读诗句的意思,使学生在头脑中将所有意象汇成一幅画。再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着画面背诵古诗,经过这样一番引导和铺垫,诗中的意象已不再是一个简单又枯燥的词语,而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时,我再适时引导,让学生拿出彩笔,给这首诗配上一幅画,描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这样既帮助了学生想象,又让他们感受到诗中的美好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利用插图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不仅精美,而且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说明,且可以开拓儿童的想象。”因此,插图是学生想象内容、理解文章的好帮手。
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的第八自然段时,我出示了课文中“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插图,同时播放这段的录音,让学生边听录音边观察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时的面部表情,还引导学生想象:“邱少云被烈火烧身,但他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此时,他心里是怎样想的?”插图中那熊熊燃烧的烈火,邱少云那严肃的表情,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感受,他们纷纷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用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学生们有的说:“为了战斗的胜利,我一定要忍受住!”有的说:“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即使是献出我宝贵的生命,我也要坚持住!”有的说:“我是人民的战士,被烈火烧身算得了什么?”……学生们通过想象,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更加深入地体会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
又如教学《提灯女神》时,我根据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南丁格尔在照顾伤病员时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因此,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可以让学生眼观图画,展开想象,既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拓宽了他们想象的空间,激活了他们的思维。
三、填补留白
所谓“留白”,是指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语文课文中,作者往往为了表达的需要,欲言又止,留有许多空白,让读者去思考、想象。在教学时,我常常借此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他们创造的才智为这些空白添补亮丽的色彩。
如《顶碗少年》一课主要写一位英俊少年三次表演顶碗,前两次都失败,第三次终于成功的故事。在顶碗少年第二次表演顶碗失败后,他呆呆地站在台上,脸上全是汗珠,有些不知所措了。这时,“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撼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向观众鞠了一躬。”那位白发老者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顶碗少年听后又是怎么想的?课文中并没有写出来。教学时,我抓住这一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生在补充空白的同时,既理解了课文的重点,又创造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又如《冬不拉》一课第七自然段写道:“瞎熊巨大的熊掌击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这里也出现了文本的空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王子与瞎熊搏斗的情景怎样?请抓住搏斗时的神态、动作进行想象,然后再写下来。学生们通过想象,不仅填补了文中的空白,充实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大大地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续编故事
许多学生都喜欢讲故事,编故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看到这既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发展他们想象力的好机会。在我所教的班,我每周都开设一节故事会课,在给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我会在中途突然停下来,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们自由发挥,继续说下去,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想象力。
有趣的续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有些课文,言虽尽而意未完。我就利用这类课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去编故事。如《杨子荣借题发挥》一课,结尾写道:他立即再换上梭子,刚要射击,突然一只手撘上他的肩膀:“老九,慢来!……”在教学时,我启发学生想象,把故事说下去。学生们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发言。他们编出的故事妙趣横生,各不相同,充分体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如《凡卡》一课,学生在学习课文中理解到旧俄时代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和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因此在续编中根据课文内容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有的学生想象出:凡卡等了很久还不见爷爷来接他,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趁老板睡着了,偷偷地跑了出去,但因为又冷又饿,最后被冻死在路上;有的学生想象出:凡卡忍受不了虐待,就逃了出去,但没走多远,就被老板发现了,老板把他拖回家,狠狠地揍了他一顿,还罚他一天不准吃饭;有的学生想象出:凡卡逃了出去,因为太饿了,就向一户人家乞讨,谁知又落入魔掌,他被这家主人关了起来,不但不准他外出,还要帮他们干活,稍不如意,就是一顿毒打;还有的学生想象出:凡卡逃了出去,遇到了一位好心人,那位好心人收留了他,从那以后,凡卡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对于学生创造性的萌芽来说,无论他们续编的故事怎样,我都会给予鼓励,给予有益的启发和正确的引导。
五、引导质疑
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关键是一问。”可见,要想学生们想象力丰富,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问,引导他们于平常处见奇,于无疑处生疑。如让学生抓住难点、重点质疑,抓住矛盾处、异常处质疑,抓住文题质疑,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质疑,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写作意图相符的问题,且不是“浅问辄止”,要刨根问底,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并且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在一次故事会上,我给学生讲了《老黄牛》这个故事后,对他们说:“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其中一个学生问:“老师,老黄牛一生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老黄牛这样的人呢?”我并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以此为契机,顺势引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于是,学生依赖“原型”展开了创造想象,他们有的说:“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为了使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老师费尽心思,不辞劳苦,无私地工作。”有的说:“清洁工人就是这样的人,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们每天起早摸黑,默默地打扫环境卫生。”还有的说:“医生也是这样的人,为了抢救病人,即使是累得站不住脚了,他们也毫无怨言。”……经过引导,学生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对老黄牛形象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来,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编织那智慧的彩虹吧!
责任编辑 邹韵文
一、古诗配画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言简意赅,感情丰富,意境深远。学生要充分领略诗中那妙不可言的意境,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因此,在教学古诗时,我除了运用描述、音乐、多媒体、插图等手段外,还经常采用给古诗配画的方法,引领学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内容,体会情感。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这是一首吟咏从傍晚到夜幕降临后江上景色的诗,诗句的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在教学这首诗时,我先让学生由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到读出诗的停顿,再到读出诗的韵味,在这反复诵读直至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诗中的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已初步形成印象。接着我又让学生默读古诗,并标出诗中描写的景物。然后,我配着优美的音乐解读诗句的意思,使学生在头脑中将所有意象汇成一幅画。再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着画面背诵古诗,经过这样一番引导和铺垫,诗中的意象已不再是一个简单又枯燥的词语,而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时,我再适时引导,让学生拿出彩笔,给这首诗配上一幅画,描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这样既帮助了学生想象,又让他们感受到诗中的美好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利用插图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不仅精美,而且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说明,且可以开拓儿童的想象。”因此,插图是学生想象内容、理解文章的好帮手。
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的第八自然段时,我出示了课文中“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插图,同时播放这段的录音,让学生边听录音边观察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时的面部表情,还引导学生想象:“邱少云被烈火烧身,但他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此时,他心里是怎样想的?”插图中那熊熊燃烧的烈火,邱少云那严肃的表情,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感受,他们纷纷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用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学生们有的说:“为了战斗的胜利,我一定要忍受住!”有的说:“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即使是献出我宝贵的生命,我也要坚持住!”有的说:“我是人民的战士,被烈火烧身算得了什么?”……学生们通过想象,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更加深入地体会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
又如教学《提灯女神》时,我根据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南丁格尔在照顾伤病员时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因此,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可以让学生眼观图画,展开想象,既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拓宽了他们想象的空间,激活了他们的思维。
三、填补留白
所谓“留白”,是指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语文课文中,作者往往为了表达的需要,欲言又止,留有许多空白,让读者去思考、想象。在教学时,我常常借此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他们创造的才智为这些空白添补亮丽的色彩。
如《顶碗少年》一课主要写一位英俊少年三次表演顶碗,前两次都失败,第三次终于成功的故事。在顶碗少年第二次表演顶碗失败后,他呆呆地站在台上,脸上全是汗珠,有些不知所措了。这时,“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撼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向观众鞠了一躬。”那位白发老者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顶碗少年听后又是怎么想的?课文中并没有写出来。教学时,我抓住这一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生在补充空白的同时,既理解了课文的重点,又创造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又如《冬不拉》一课第七自然段写道:“瞎熊巨大的熊掌击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这里也出现了文本的空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王子与瞎熊搏斗的情景怎样?请抓住搏斗时的神态、动作进行想象,然后再写下来。学生们通过想象,不仅填补了文中的空白,充实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大大地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续编故事
许多学生都喜欢讲故事,编故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看到这既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发展他们想象力的好机会。在我所教的班,我每周都开设一节故事会课,在给学生讲故事的过程中,当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我会在中途突然停下来,留下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们自由发挥,继续说下去,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想象力。
有趣的续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有些课文,言虽尽而意未完。我就利用这类课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去编故事。如《杨子荣借题发挥》一课,结尾写道:他立即再换上梭子,刚要射击,突然一只手撘上他的肩膀:“老九,慢来!……”在教学时,我启发学生想象,把故事说下去。学生们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发言。他们编出的故事妙趣横生,各不相同,充分体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如《凡卡》一课,学生在学习课文中理解到旧俄时代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和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因此在续编中根据课文内容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有的学生想象出:凡卡等了很久还不见爷爷来接他,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趁老板睡着了,偷偷地跑了出去,但因为又冷又饿,最后被冻死在路上;有的学生想象出:凡卡忍受不了虐待,就逃了出去,但没走多远,就被老板发现了,老板把他拖回家,狠狠地揍了他一顿,还罚他一天不准吃饭;有的学生想象出:凡卡逃了出去,因为太饿了,就向一户人家乞讨,谁知又落入魔掌,他被这家主人关了起来,不但不准他外出,还要帮他们干活,稍不如意,就是一顿毒打;还有的学生想象出:凡卡逃了出去,遇到了一位好心人,那位好心人收留了他,从那以后,凡卡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对于学生创造性的萌芽来说,无论他们续编的故事怎样,我都会给予鼓励,给予有益的启发和正确的引导。
五、引导质疑
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关键是一问。”可见,要想学生们想象力丰富,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问,引导他们于平常处见奇,于无疑处生疑。如让学生抓住难点、重点质疑,抓住矛盾处、异常处质疑,抓住文题质疑,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质疑,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写作意图相符的问题,且不是“浅问辄止”,要刨根问底,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并且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在一次故事会上,我给学生讲了《老黄牛》这个故事后,对他们说:“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其中一个学生问:“老师,老黄牛一生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为人民服务。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老黄牛这样的人呢?”我并没有马上回答他,而是以此为契机,顺势引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于是,学生依赖“原型”展开了创造想象,他们有的说:“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为了使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老师费尽心思,不辞劳苦,无私地工作。”有的说:“清洁工人就是这样的人,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他们每天起早摸黑,默默地打扫环境卫生。”还有的说:“医生也是这样的人,为了抢救病人,即使是累得站不住脚了,他们也毫无怨言。”……经过引导,学生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对老黄牛形象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来,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编织那智慧的彩虹吧!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