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所体现出来的师生关系的问题多多,如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对抗教师、师生互不信任等。我国教育研究者对师生关系的理解也逐步走出了传统的思维模式,研究视角不再是单一的教学领域,更多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视角看待师生关系。
关键词:青春期;中学阶段;心理特点;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师生所处的地位、相互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在当今社会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显著特点
中学生的年龄范围为13~18岁,处于少年期和青年早期,俗称为青春期。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显著特点是:生活和社会体验开始占主导地位,身体的变化对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叛逆是这个阶段学生的代名词。中学生的成人感变得特别强烈。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主要心理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即意识到自己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和与别人的相似性。这就是说,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制订出自己的目标,但是由于年龄限制,他们的目标可能只是暂时的。随着生理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上就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特点。青少年时期作为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在心理发展方面更是错综复杂。
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智力迅速发展
青少年的感觉、知觉灵敏,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通过不断训练,学生思维的反应时间和速度甚至能够超越教师。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事物,有独到的见解。
2.自我意识增强
他们倾心于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及社会价值,独立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并逐渐克服评价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他们要求独立,对于家长和教师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往往嗤之以鼻,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带给周围的人。
3.情绪、情感趋向成熟
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已趋向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不稳定。情绪的控制力相比孩童时代有了很大的进步,情感的表露往往是含蓄的。
4.意志发展迅速
青少年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乐于独立思考,想办法克服困难,表现出良好的主动性。他们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原定的目的和计划,能较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如何与青春期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想与青春期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自身的修养
孟子云:“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要想让学生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除了本身的业务知识,教师还应加强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如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以积极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用乐观的心态教育学生。这样学生就会以教师为榜样,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
2.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见,对于教师来说,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是何等重要。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本身所教授学科的知识,还应了解与本身学科联系密切的其他学科的必备知识。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不能单单把语文知识搞好就行,对与之联系紧密的学科,如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都应有所了解,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这也是学生评价教师的标准。
3.充分理解、关心学生
青春期学生的标签是叛逆,而造成叛逆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造成的。如不同性格学生同时犯错时,教师对待学生可能会不公正。因此,教师应当充分爱护每一个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尽可能一碗水端平,让他们感觉到每个人都受到了平等待遇;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训斥者,而是平等对待他们的朋友,了解他们的需求,聆听他们的心声。教师要成为他们前进的参谋者,学习的指导者,生活的帮助者。同时,教师还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发展特点等,针对不同学生,要给出相应的评价和指导,给学生自我修正的时间和自我进步的空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是教师搞好教学的基础。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师,爱其师,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荀秀英.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主动学习[J].四川教育学报,2005.
[2]李英莉.浅谈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应注意的八个问题[J].中小学教育研究,2005.
关键词:青春期;中学阶段;心理特点;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师生所处的地位、相互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在当今社会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显著特点
中学生的年龄范围为13~18岁,处于少年期和青年早期,俗称为青春期。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显著特点是:生活和社会体验开始占主导地位,身体的变化对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叛逆是这个阶段学生的代名词。中学生的成人感变得特别强烈。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主要心理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即意识到自己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和与别人的相似性。这就是说,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制订出自己的目标,但是由于年龄限制,他们的目标可能只是暂时的。随着生理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上就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特点。青少年时期作为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在心理发展方面更是错综复杂。
二、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智力迅速发展
青少年的感觉、知觉灵敏,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通过不断训练,学生思维的反应时间和速度甚至能够超越教师。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事物,有独到的见解。
2.自我意识增强
他们倾心于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及社会价值,独立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并逐渐克服评价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他们要求独立,对于家长和教师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往往嗤之以鼻,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带给周围的人。
3.情绪、情感趋向成熟
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已趋向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不稳定。情绪的控制力相比孩童时代有了很大的进步,情感的表露往往是含蓄的。
4.意志发展迅速
青少年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乐于独立思考,想办法克服困难,表现出良好的主动性。他们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原定的目的和计划,能较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三、如何与青春期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想与青春期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自身的修养
孟子云:“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要想让学生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除了本身的业务知识,教师还应加强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如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以积极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用乐观的心态教育学生。这样学生就会以教师为榜样,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
2.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见,对于教师来说,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是何等重要。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本身所教授学科的知识,还应了解与本身学科联系密切的其他学科的必备知识。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不能单单把语文知识搞好就行,对与之联系紧密的学科,如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都应有所了解,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这也是学生评价教师的标准。
3.充分理解、关心学生
青春期学生的标签是叛逆,而造成叛逆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觉得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造成的。如不同性格学生同时犯错时,教师对待学生可能会不公正。因此,教师应当充分爱护每一个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尽可能一碗水端平,让他们感觉到每个人都受到了平等待遇;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师生的平等,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训斥者,而是平等对待他们的朋友,了解他们的需求,聆听他们的心声。教师要成为他们前进的参谋者,学习的指导者,生活的帮助者。同时,教师还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发展特点等,针对不同学生,要给出相应的评价和指导,给学生自我修正的时间和自我进步的空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是教师搞好教学的基础。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师,爱其师,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荀秀英.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主动学习[J].四川教育学报,2005.
[2]李英莉.浅谈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应注意的八个问题[J].中小学教育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