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验告诉我们:创造力是一门内功,需要多年的修炼才能得到提高。速效提高创造力的秘方?这个真没有!
但实验却告诉我们:只要改变问题的心理距离,创造力的提高还是挺明显的。速效提高创造力?这个可以有!
人们说,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那么比人才更宝贵的是什么?是人的创造力。现如今,许多大企业和公司开始用千奇百怪的问题“刁难”应聘者,想要用这些看似不着边际,实则需要创造力想象力的问题挑选适合自己的人才。比如说:“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中国有多少辆汽车?” “一个囚犯被关在一座高塔里。他在里面找到了一根绳子,但这根绳子只塔高的一半。他把绳子分成两部分,并成功地逃走了。请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那么,提高创造力的速效秘方是什么?
说起来其实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需换个人称代词。纽约大学管理与组织学教授伊万·伯尔曼和康奈尔大学组织行为学博士生凯尔·J·埃米赫发现:创造力的显著提高换个人称代词就能实现。
他们做了4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第一个实验里参与者需要画外星人,一组被告知他们画的外星人是给别人要写的故事用的,另一组被告知外星人是为他们自己接下来要写的故事画的。前一组的创造力显著比后者高,画出的外星人更“诡异”。
难道他们故意这么做,是为了难为别人吗?于是又做了第二个实验。这次参与者被分为3组,任务是想出5种生日礼物。不同的是一组给自己,另外两组分别为亲近他人(与参与者的生日在同一月份)和生疏他人(与参与者的生日在不同月份)的生日出谋划策。三组的创造力依次递增。
难道是因为生日限制了思路?第三个实验又在第二个实验的基础上控制了被试者掌握的关于亲近他人与生疏他人的信息量。信息量对结果没有影响。
最有趣的是第四个实验,用到了前文中提到的第三题(囚犯如何用绳子逃跑)。一半参与者想象自己被关在塔里,另一半想象别人在塔里。后者答对这个问题的概率要显著高于前者(答案是把绳子分成两股)。
无独有偶,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博士生莉莉·嘉及其同事也发现了一种类似的方法。他们给参与者做了一个语言技能测试(其实就是让被试者例举交通工具,不限时),但一组参与者被告知该测验是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里斯联合分校的学生开发的(距离近),另一组被告知测验是在希腊留学的学生(距离远)开发的。结果发现后一组在测试中表现得更好。
这两个实验一个是变化人称代词,一个是改变距离,其实都是在调节心理距离。为什么调节心理距离能够改变人的创造力?这可以用解释水平理论来解释。解释水平理论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被大量研究所支持。解释水平理论认为,不同的心理距离决定了人们对认知客体的解释水平,高解释水平时人们看问题更抽象、更核心,而低解释水平时人们看问题会受到更多偶然的、次要的、情景的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人们的决策和判断。
解释水平理论最早从关注时间距离开始,慢慢扩展成一个心理距离的统一理论。时间解释水平理论解释了很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如计划谬误——人们在计划未来时,往往为未来安排过多的事物,设定过于理想化的目标,而实际实施时却很难完成计划。总之,心理距离远了,人们就能以更抽象的角度看问题,受到更少的思维禁锢。
所以,要解决问题,就先多想想别人吧!
但实验却告诉我们:只要改变问题的心理距离,创造力的提高还是挺明显的。速效提高创造力?这个可以有!
人们说,21世纪最宝贵的是人才,那么比人才更宝贵的是什么?是人的创造力。现如今,许多大企业和公司开始用千奇百怪的问题“刁难”应聘者,想要用这些看似不着边际,实则需要创造力想象力的问题挑选适合自己的人才。比如说:“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中国有多少辆汽车?” “一个囚犯被关在一座高塔里。他在里面找到了一根绳子,但这根绳子只塔高的一半。他把绳子分成两部分,并成功地逃走了。请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那么,提高创造力的速效秘方是什么?
说起来其实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需换个人称代词。纽约大学管理与组织学教授伊万·伯尔曼和康奈尔大学组织行为学博士生凯尔·J·埃米赫发现:创造力的显著提高换个人称代词就能实现。
他们做了4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第一个实验里参与者需要画外星人,一组被告知他们画的外星人是给别人要写的故事用的,另一组被告知外星人是为他们自己接下来要写的故事画的。前一组的创造力显著比后者高,画出的外星人更“诡异”。
难道他们故意这么做,是为了难为别人吗?于是又做了第二个实验。这次参与者被分为3组,任务是想出5种生日礼物。不同的是一组给自己,另外两组分别为亲近他人(与参与者的生日在同一月份)和生疏他人(与参与者的生日在不同月份)的生日出谋划策。三组的创造力依次递增。
难道是因为生日限制了思路?第三个实验又在第二个实验的基础上控制了被试者掌握的关于亲近他人与生疏他人的信息量。信息量对结果没有影响。
最有趣的是第四个实验,用到了前文中提到的第三题(囚犯如何用绳子逃跑)。一半参与者想象自己被关在塔里,另一半想象别人在塔里。后者答对这个问题的概率要显著高于前者(答案是把绳子分成两股)。
无独有偶,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博士生莉莉·嘉及其同事也发现了一种类似的方法。他们给参与者做了一个语言技能测试(其实就是让被试者例举交通工具,不限时),但一组参与者被告知该测验是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里斯联合分校的学生开发的(距离近),另一组被告知测验是在希腊留学的学生(距离远)开发的。结果发现后一组在测试中表现得更好。
这两个实验一个是变化人称代词,一个是改变距离,其实都是在调节心理距离。为什么调节心理距离能够改变人的创造力?这可以用解释水平理论来解释。解释水平理论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被大量研究所支持。解释水平理论认为,不同的心理距离决定了人们对认知客体的解释水平,高解释水平时人们看问题更抽象、更核心,而低解释水平时人们看问题会受到更多偶然的、次要的、情景的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人们的决策和判断。
解释水平理论最早从关注时间距离开始,慢慢扩展成一个心理距离的统一理论。时间解释水平理论解释了很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如计划谬误——人们在计划未来时,往往为未来安排过多的事物,设定过于理想化的目标,而实际实施时却很难完成计划。总之,心理距离远了,人们就能以更抽象的角度看问题,受到更少的思维禁锢。
所以,要解决问题,就先多想想别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