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生学数学主要是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算理,形成初步的計算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设疑问难,拓宽思维空间,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实践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应用于实践. 因此,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前提.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条件. 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 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 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 ”“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学生朴素的感官语言,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看到“无数条线”,即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材料.
二、创设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悬念,从而激启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答案. 比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5、50、5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为之感到新奇,议论纷纷. 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到5元 = 50角 = 500分,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5米 = 50分米 = 500厘米,此时教师提出能不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就得出5元 = 5.0元 = 5.00元,5米 = 5.0米 = 5.00米. 对于这几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情境创设,形成悬念,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激发了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动手实践
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被激活时,我没有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当学生剪出后,我设问: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我又设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问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从感性到理性,思维能力培养水到渠成.
四、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习题:“修路队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照这样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程还要多少天?”对这个习题,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
五、设疑问难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巧设问题. 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出示了两组题:(1)1.6 ÷ 0.25,15 ÷ 0.15;(2)10 ÷ 3,14.2 ÷ 22. 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 “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就形成一种新的矛盾冲突. 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具体实际,有意识地捕捉解决问题的契机,在学生“心求道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进行设疑问难,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六、诱发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 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把■、■、■、■用“>”号排列起来. 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 为此,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头观察后桌同学抄的题目(■、■、■、■),然后再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大小方法就简捷多了.
七、体验成功
每名学生都有创造欲望. 在教学中,总是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很多,以上几点仅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体会,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摘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实践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应用于实践. 因此,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前提.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条件. 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 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 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 ”“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学生朴素的感官语言,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看到“无数条线”,即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材料.
二、创设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悬念,从而激启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问题答案. 比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5、50、5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为之感到新奇,议论纷纷. 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到5元 = 50角 = 500分,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5米 = 50分米 = 500厘米,此时教师提出能不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就得出5元 = 5.0元 = 5.00元,5米 = 5.0米 = 5.00米. 对于这几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情境创设,形成悬念,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激发了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动手实践
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被激活时,我没有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当学生剪出后,我设问: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我又设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问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从感性到理性,思维能力培养水到渠成.
四、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习题:“修路队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照这样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程还要多少天?”对这个习题,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
五、设疑问难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巧设问题. 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出示了两组题:(1)1.6 ÷ 0.25,15 ÷ 0.15;(2)10 ÷ 3,14.2 ÷ 22. 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 “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就形成一种新的矛盾冲突. 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具体实际,有意识地捕捉解决问题的契机,在学生“心求道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进行设疑问难,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六、诱发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 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 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把■、■、■、■用“>”号排列起来. 对于这道题,学生通常都是采用先通分再比较的方法,但由于公分母太大,解答非常麻烦. 为此,我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头观察后桌同学抄的题目(■、■、■、■),然后再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的分数,再比较大小方法就简捷多了.
七、体验成功
每名学生都有创造欲望. 在教学中,总是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很多,以上几点仅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体会,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