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初,我有幸参加《镇雄人大志》的编纂工作,主要负责收集镇雄县解放以来历任县委、人大、政府主要领导的基本资料。由于年事原因,有的离退休老干部已经作古,几经辗转之间,我等仅和部分健在的老领导见面简叙。因而了解到他们近乎传奇的人生经历,以及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革命精神。年逾八旬的欧阳兴科(云南会泽人,1954年10月至1958年5月任镇雄县人民政府县长)便是其中的一位。本文将他与我们面叙时的口述回忆和部分零星资料整理而成,再现其曲折的个人经历,以飨读者。
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
1948年春节后的农历正月25日,经同学中的革命人士陈正谓介绍,才从会泽中学毕业,年仅22岁的欧阳兴科,在会泽县拖倮陈家村正式参加了农民协会。按照组织安排,他以乡村小学教员的身份作掩护,暗地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活动。当年年底,直接辞去教员工作,参加陈正谓等人组织的地方游击队,拿起武器闹革命。半年后因这支队伍规模有限,经党组织决定将其并入时在寻甸一带活动的革命武装“永焜支队”。从此,欧阳兴科为了寻求光明的革命目标,秘密抛别了全家老小四代亲人,连夜赶到寻甸羊街,找到地下党员陈季伯出示了介绍信,又经陈季伯引领介绍,正式加入了“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永焜支队”。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并被编入十大队一中队。在十大队,欧阳兴科见到了许多会泽中学的同学,大家见面后非常高兴,就像久别重逢的亲兄弟一样亲热。一中队队长甄坚,原系会泽祖家沟起义的领导人,对寻甸一带的情况比较熟悉,经他考虑后,就把欧阳兴科安排在回民战斗小队,等待整编。
参军的第一天,他就跟着战友们去乐园村搬运武器。这批武器是原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卢汉宣布起义前暗地送给永焜支队的。部队补充了武器弹药后,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六(永焜)支队。欧阳兴科被编入52团1营3连9班当战士,并随部队开赴沾益县白水一带阻击国民党21军一部。从此开始了光荣而艰苦的军旅生涯。
在革命斗争中成长
由于欧阳兴科自幼生长在农村,吃得苦,耐得劳,且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又有一段教学经历,进人革命队伍后,在这样一个新环境中,受到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学习热情十分高涨,进步很快。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把《新民主主义论》、《论共产党员修养》、《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员》等政治理论文章逐字逐句抄录在小册子上,带在身边,每天除了行军打仗而外,便是学习。同时,在队伍中,官兵一律平等,同志战友间互助互爱,胜似亲人,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不懈努力,不断进步。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造就了一批忠诚的革命战士。不到一年时间,欧阳兴科就从战士先后提升为副班长、班长、排服务员。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云南、贵州尚未解放),经过残酷的革命斗争考验和党组织的考察,通过副连长朱光潜和七班长朱树奎介绍,欧阳兴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升任5连副指导员。
浴血奋斗的日子
随着革命斗争形式的发展,宣威、会泽两县境内的地霸武装,在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操纵下,蠢蠢欲动。欧阳兴科所在的3连刚好结束宣威县小安李子湾战斗,随即奉命赶赴会泽县火红一带,围剿江子树地霸卢德佩反动武装。部队夜间出其不意地向敌人发动前后夹攻,敌仓惶败逃,3连战士乘胜追剿,迫使卢德佩带领残余经尖山八道拐逃窜到会泽和鲁甸交界的江底对岸,然后连夜返回江子树休整。
为期一个月整训刚结束,时任5连副指导员的欧阳兴科随部队立即开赴宣威县大水塘、渣格一带,准备阻击从淮海战役中溃败并向昆明方向逃窜的蒋军李密残部。由于提前赶到伏击区后未发现敌军,52团奉命连夜赶到分水岭实施截击。上级要求:只要敌人尚未占领阵地,52团就要坚守住;如果敌人已经占领阵地,就要设法夺过来。待先头部队乘夜间赶到分水岭时,巧遇逃敌工兵刚好筑完工事下山,部队就势顺利进入工事,抢先占领分水岭阵地。天亮时分,敌兵大部队赶到山下,先头探路的两辆吉普车被埋伏在路旁的3排截住,缴获中正式步枪4支,子弹近百发,军大衣1件,由于缴获的车辆没法开,干脆推滚下山去。同时,与3排配合的4排也缴获了大车1辆,俘虏了敌王副军长家属等10多人,一并押送司令部。当时正值冬季天阴,整天漫山遍野大雾笼罩,能见度极低,十米开外就无法看清目标。阻击部队除轻机枪外并无其它重武器,虽然敌军拥有大炮,却发挥不了优势,阵地上虽然听见枪炮声,但始终找不到目标。阻击部队利用夜间和熟悉地形的优势,晚上不断袭扰,持续阻击了五天五夜,敌人无法前进一步。到第五天早上,天放晴了,敌军的重武器发挥作用了,在敌军猛烈的炮火和疯狂的攻击中,司令部下令放弃阻击,从马街撤往西泽。由于这次阻击战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没能达到预期目的,以致不可避免地打响了昆明保卫战。
第三天,欧阳兴科所在的部队奉命急行军从西泽经灰洞赶到庆门,目的是配合南下解放大军阻击并歼灭逃敌。刚到庆门,就获悉解放军第五兵团杨勇所部已打到曲靖,俘虏了敌后勤部队老弱病残一千余人,昆明保卫战迅即解围,李密残部仓惶经滇西向缅甸、泰国方向逃窜。永焜支队暂时进驻沾益县城,并在王灵山与第五兵团一部会师。
驻沾益期间,第五兵团将所有俘虏交给永焜支队教育训练,团部决定由一营教导员刘正武和欧阳兴科承担训教任务,教育内容主要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约法八章”、“共同纲领”等。十天后,训教任务历以结束,部队拔营返回宣威县城,驻在宣威中学庆祝元旦节。当时,昭通龙三部下的突击队长曹应吉,率部脱离龙三指挥,前来宣威向永焜支队投诚,上级决定由52团负责整编。时隔三天,52团又接到司令部指示,凡排以上干部,一律到昭通集中,并转地方负责接收国民党政权。欧阳兴科等64人,在支队政委李德仁同志的带领下,于1950年3月赶到昭通接受任务。
在镇雄度过的不平凡岁月
在昭通经过紧张的训练后,欧阳兴科被分配到“镇雄县代表队”,在范玉琦和付发聪二同志的率领下,由43师一二八团护送,途经岩洞、角奎、牛街、关上等地,一直花了17天时间才到达镇雄县城,途中因匪情影响,在角奎滞留了8天时间。镇雄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县城盘踞着国民党镇、彝、威剿共指挥官陇承尧,全县境内到处都有反动势力负隅顽抗,土司、地霸遍及乡镇,碉楼林立,家家都有武器装备,多则上百,少则数十,最少也有三五支枪,更因三省边界,历来土匪活动猖獗,在这样的地域环境中开展工作,斗争形势之复杂,工作环境之艰难危险是可想而知的。代表队到了镇雄后,立即开展工作。县委把干部临时分成武装征粮队、剿匪工作队和建政工作队,欧阳兴科任第二工作队副队长,队长是一二八团指导员徐温玉,这个工作队的辖区是芒部、雨河、罗坎三大乡镇,部队驻地在芒部街上。由于当时斗争形势异常复杂,开展工作不久就连续发生了几件意外事故:
第一件是解放军一二八团团部驻在伪区长李玉轩家大院内,有一天,团长率队去小落脚剿匪,副团长赫世贵留守团部,通讯员到李玉轩之妻袁清云住处的火炉上烧开水,赫副团长喝了开水后竟然中毒抢救无效而牺牲,给剿匪工作队造成重大损失,对全县工作的影响极大。
第二件是工作队派出一个小组去雨河乡征粮,由杨昆同志带队,并有威信县工作队的冯景行、龙南生等人协助。有一天,工作组在返回的途中,突然遭到木卓乡伪乡长肖德率大股土匪截击,工作组全体人员沉着应战,奋起反击,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敌人终于被击溃了。
第三件是之后不久的一天,工作队又安排一个小组去倮淌乡组织粮食入库,运粮队伍好不容易从各村将征来的粮食刚运到仓库,还来不及休息,突然窜出大股土匪来,把工作队员冲散,并把部分粮食抢走,待部队组织力量赶来救助时,土匪早已逃窜。
还有一件是当年10月份,第三工作队进驻牛场确佐时,被安纯三、童登文等地霸组织千余反动武装围困三天两夜,解放军一二八团得知情况后,仅派出两个排的兵力,就把反动武装击败,及时解救了工作队。
鉴于牛场、五德、杉树片区斗争尖锐,地区行署作出决定,安排欧阳兴科到该片区任副区长,主持工作。任职后,工作很快打开局面。可是没几个月,他却偶然感染了伤寒病,由于当时没有医务人员,只好硬熬,一直躺了13天,也流了13天的汗,才初见好转。未等病愈,他就硬拼着带病坚持工作。这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他的祖父、父亲相继在一场传染病中故去。在这种情况下,欧阳兴科不得不向县委请假奔丧,可是,却没有得到批准。县委书记范玉琦给他讲了三条不准假的理由:一是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工作需要,你走后该区一时找不到负责人;二是上级通知即将进行土改,本地干部不准返家;三是就你的身体状况,路上又不保险,部队行军都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行动。就这样,欧阳兴科怀着悲痛而负疚的心情,重返工作岗位,为了革命工作,放弃个人的一切,忘我地战斗在情况复杂的基层一线。
1953年初,县委鉴于欧阳兴科身体健康尚未完全恢复,研究决定调他到县人民政府任秘书兼民政科长,年终又安排他到地委党校学习。1952年初学习结束后,根据上级安排,由他带领土改工作队返回镇雄开展土改工作,并任芒部区委书记兼土改工作队长。土改结束后,调任中共镇雄县委秘书科长、县级机关党总支书记。至1954年全国进行第一次普选时,被选任镇雄县人民政府县长。在职期间,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至1958年5月,整风“反右”运动开始,才结束任职。
蒙冤平反的始末
时至1958年4月的一天早上,整个镇雄县的政治氛围似乎有些异样,但欧阳兴科并未察觉,仍然像往常一样按时上班工作。不一会,有人来通知他立即参加紧急会议,待他随即赶往会场时,县委的主要领导才正式告诉他,要求他诚恳地接受群众批判,原因是他已经成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这对欧阳兴科来说,简直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晴天霹雳,叫他一时无法接受。他当场据理申辩,表明自己历来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说他反党反社会主义,证据何在?然而,尽管他一再表白,也无济于事。他哪里知道,当时的所谓“右派分子”是由上面具体下达指标的,差一个都不行,事情竟然荒唐到如此地步!于是,不由分说,不仅县长当不成,而且还被武装押送到镇雄的摆溜坪改造,随即又押往彝良的大坪农场,接受长达四年之久的非人待遇。彼时,连母亲、妻子和儿女也随之受了诛连,一并被赶下农村去蒙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四年之后,欧阳兴科才得以离开农场回到农村和家人团聚,为了一家的生存,他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在艰辛的生活环境中度过了难以想象的十六年。
在那段荒唐无稽的岁月里,他时常反问自己,何时干过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事?既没有错误言论,也没有错误事实,凭空被化成“右派”不说,还连累家人一同遭了这么长时间的罪,究竟错在什么地方?但始终找不到答案。
1978年11月份,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央作出了拨乱反正的决定,冤案要平反,错案要纠正。就在落实政策时,欧阳兴科多年要找的答案出来了,在经办人员的帮助下,他终于看到了自己被化成右派的档案材料,真是一派胡言,没有一点事实依据。然而就是这“莫须有”的罪名,叫人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冤案平反后,组织上恢复了他的党籍和工作,工龄也连续计算。1979年,昭通地委安排欧阳兴科到鲁甸县任抗灾工作组长。不久,他又接到通知,安排去省委党校学习半年。学习结束后,组织上又任命他为地区物资局党组书记、局长。到了1988年6月,办理了离职休养手续,享受副厅级待遇,住进了市委干休所,静心养老。
当回忆起自己的冤案得以平反时,欧阳兴科眼里充满了热泪,声音颤抖着:“感谢党还了我的清白,并给了我幸福的晚年……”老人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直到我们起身向他告别时,似乎还未平静下来。
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
1948年春节后的农历正月25日,经同学中的革命人士陈正谓介绍,才从会泽中学毕业,年仅22岁的欧阳兴科,在会泽县拖倮陈家村正式参加了农民协会。按照组织安排,他以乡村小学教员的身份作掩护,暗地在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活动。当年年底,直接辞去教员工作,参加陈正谓等人组织的地方游击队,拿起武器闹革命。半年后因这支队伍规模有限,经党组织决定将其并入时在寻甸一带活动的革命武装“永焜支队”。从此,欧阳兴科为了寻求光明的革命目标,秘密抛别了全家老小四代亲人,连夜赶到寻甸羊街,找到地下党员陈季伯出示了介绍信,又经陈季伯引领介绍,正式加入了“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永焜支队”。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并被编入十大队一中队。在十大队,欧阳兴科见到了许多会泽中学的同学,大家见面后非常高兴,就像久别重逢的亲兄弟一样亲热。一中队队长甄坚,原系会泽祖家沟起义的领导人,对寻甸一带的情况比较熟悉,经他考虑后,就把欧阳兴科安排在回民战斗小队,等待整编。
参军的第一天,他就跟着战友们去乐园村搬运武器。这批武器是原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卢汉宣布起义前暗地送给永焜支队的。部队补充了武器弹药后,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六(永焜)支队。欧阳兴科被编入52团1营3连9班当战士,并随部队开赴沾益县白水一带阻击国民党21军一部。从此开始了光荣而艰苦的军旅生涯。
在革命斗争中成长
由于欧阳兴科自幼生长在农村,吃得苦,耐得劳,且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又有一段教学经历,进人革命队伍后,在这样一个新环境中,受到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学习热情十分高涨,进步很快。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把《新民主主义论》、《论共产党员修养》、《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员》等政治理论文章逐字逐句抄录在小册子上,带在身边,每天除了行军打仗而外,便是学习。同时,在队伍中,官兵一律平等,同志战友间互助互爱,胜似亲人,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不懈努力,不断进步。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造就了一批忠诚的革命战士。不到一年时间,欧阳兴科就从战士先后提升为副班长、班长、排服务员。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云南、贵州尚未解放),经过残酷的革命斗争考验和党组织的考察,通过副连长朱光潜和七班长朱树奎介绍,欧阳兴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升任5连副指导员。
浴血奋斗的日子
随着革命斗争形式的发展,宣威、会泽两县境内的地霸武装,在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操纵下,蠢蠢欲动。欧阳兴科所在的3连刚好结束宣威县小安李子湾战斗,随即奉命赶赴会泽县火红一带,围剿江子树地霸卢德佩反动武装。部队夜间出其不意地向敌人发动前后夹攻,敌仓惶败逃,3连战士乘胜追剿,迫使卢德佩带领残余经尖山八道拐逃窜到会泽和鲁甸交界的江底对岸,然后连夜返回江子树休整。
为期一个月整训刚结束,时任5连副指导员的欧阳兴科随部队立即开赴宣威县大水塘、渣格一带,准备阻击从淮海战役中溃败并向昆明方向逃窜的蒋军李密残部。由于提前赶到伏击区后未发现敌军,52团奉命连夜赶到分水岭实施截击。上级要求:只要敌人尚未占领阵地,52团就要坚守住;如果敌人已经占领阵地,就要设法夺过来。待先头部队乘夜间赶到分水岭时,巧遇逃敌工兵刚好筑完工事下山,部队就势顺利进入工事,抢先占领分水岭阵地。天亮时分,敌兵大部队赶到山下,先头探路的两辆吉普车被埋伏在路旁的3排截住,缴获中正式步枪4支,子弹近百发,军大衣1件,由于缴获的车辆没法开,干脆推滚下山去。同时,与3排配合的4排也缴获了大车1辆,俘虏了敌王副军长家属等10多人,一并押送司令部。当时正值冬季天阴,整天漫山遍野大雾笼罩,能见度极低,十米开外就无法看清目标。阻击部队除轻机枪外并无其它重武器,虽然敌军拥有大炮,却发挥不了优势,阵地上虽然听见枪炮声,但始终找不到目标。阻击部队利用夜间和熟悉地形的优势,晚上不断袭扰,持续阻击了五天五夜,敌人无法前进一步。到第五天早上,天放晴了,敌军的重武器发挥作用了,在敌军猛烈的炮火和疯狂的攻击中,司令部下令放弃阻击,从马街撤往西泽。由于这次阻击战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没能达到预期目的,以致不可避免地打响了昆明保卫战。
第三天,欧阳兴科所在的部队奉命急行军从西泽经灰洞赶到庆门,目的是配合南下解放大军阻击并歼灭逃敌。刚到庆门,就获悉解放军第五兵团杨勇所部已打到曲靖,俘虏了敌后勤部队老弱病残一千余人,昆明保卫战迅即解围,李密残部仓惶经滇西向缅甸、泰国方向逃窜。永焜支队暂时进驻沾益县城,并在王灵山与第五兵团一部会师。
驻沾益期间,第五兵团将所有俘虏交给永焜支队教育训练,团部决定由一营教导员刘正武和欧阳兴科承担训教任务,教育内容主要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约法八章”、“共同纲领”等。十天后,训教任务历以结束,部队拔营返回宣威县城,驻在宣威中学庆祝元旦节。当时,昭通龙三部下的突击队长曹应吉,率部脱离龙三指挥,前来宣威向永焜支队投诚,上级决定由52团负责整编。时隔三天,52团又接到司令部指示,凡排以上干部,一律到昭通集中,并转地方负责接收国民党政权。欧阳兴科等64人,在支队政委李德仁同志的带领下,于1950年3月赶到昭通接受任务。
在镇雄度过的不平凡岁月
在昭通经过紧张的训练后,欧阳兴科被分配到“镇雄县代表队”,在范玉琦和付发聪二同志的率领下,由43师一二八团护送,途经岩洞、角奎、牛街、关上等地,一直花了17天时间才到达镇雄县城,途中因匪情影响,在角奎滞留了8天时间。镇雄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县城盘踞着国民党镇、彝、威剿共指挥官陇承尧,全县境内到处都有反动势力负隅顽抗,土司、地霸遍及乡镇,碉楼林立,家家都有武器装备,多则上百,少则数十,最少也有三五支枪,更因三省边界,历来土匪活动猖獗,在这样的地域环境中开展工作,斗争形势之复杂,工作环境之艰难危险是可想而知的。代表队到了镇雄后,立即开展工作。县委把干部临时分成武装征粮队、剿匪工作队和建政工作队,欧阳兴科任第二工作队副队长,队长是一二八团指导员徐温玉,这个工作队的辖区是芒部、雨河、罗坎三大乡镇,部队驻地在芒部街上。由于当时斗争形势异常复杂,开展工作不久就连续发生了几件意外事故:
第一件是解放军一二八团团部驻在伪区长李玉轩家大院内,有一天,团长率队去小落脚剿匪,副团长赫世贵留守团部,通讯员到李玉轩之妻袁清云住处的火炉上烧开水,赫副团长喝了开水后竟然中毒抢救无效而牺牲,给剿匪工作队造成重大损失,对全县工作的影响极大。
第二件是工作队派出一个小组去雨河乡征粮,由杨昆同志带队,并有威信县工作队的冯景行、龙南生等人协助。有一天,工作组在返回的途中,突然遭到木卓乡伪乡长肖德率大股土匪截击,工作组全体人员沉着应战,奋起反击,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敌人终于被击溃了。
第三件是之后不久的一天,工作队又安排一个小组去倮淌乡组织粮食入库,运粮队伍好不容易从各村将征来的粮食刚运到仓库,还来不及休息,突然窜出大股土匪来,把工作队员冲散,并把部分粮食抢走,待部队组织力量赶来救助时,土匪早已逃窜。
还有一件是当年10月份,第三工作队进驻牛场确佐时,被安纯三、童登文等地霸组织千余反动武装围困三天两夜,解放军一二八团得知情况后,仅派出两个排的兵力,就把反动武装击败,及时解救了工作队。
鉴于牛场、五德、杉树片区斗争尖锐,地区行署作出决定,安排欧阳兴科到该片区任副区长,主持工作。任职后,工作很快打开局面。可是没几个月,他却偶然感染了伤寒病,由于当时没有医务人员,只好硬熬,一直躺了13天,也流了13天的汗,才初见好转。未等病愈,他就硬拼着带病坚持工作。这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他的祖父、父亲相继在一场传染病中故去。在这种情况下,欧阳兴科不得不向县委请假奔丧,可是,却没有得到批准。县委书记范玉琦给他讲了三条不准假的理由:一是共产党员要服从党的工作需要,你走后该区一时找不到负责人;二是上级通知即将进行土改,本地干部不准返家;三是就你的身体状况,路上又不保险,部队行军都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行动。就这样,欧阳兴科怀着悲痛而负疚的心情,重返工作岗位,为了革命工作,放弃个人的一切,忘我地战斗在情况复杂的基层一线。
1953年初,县委鉴于欧阳兴科身体健康尚未完全恢复,研究决定调他到县人民政府任秘书兼民政科长,年终又安排他到地委党校学习。1952年初学习结束后,根据上级安排,由他带领土改工作队返回镇雄开展土改工作,并任芒部区委书记兼土改工作队长。土改结束后,调任中共镇雄县委秘书科长、县级机关党总支书记。至1954年全国进行第一次普选时,被选任镇雄县人民政府县长。在职期间,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至1958年5月,整风“反右”运动开始,才结束任职。
蒙冤平反的始末
时至1958年4月的一天早上,整个镇雄县的政治氛围似乎有些异样,但欧阳兴科并未察觉,仍然像往常一样按时上班工作。不一会,有人来通知他立即参加紧急会议,待他随即赶往会场时,县委的主要领导才正式告诉他,要求他诚恳地接受群众批判,原因是他已经成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这对欧阳兴科来说,简直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晴天霹雳,叫他一时无法接受。他当场据理申辩,表明自己历来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说他反党反社会主义,证据何在?然而,尽管他一再表白,也无济于事。他哪里知道,当时的所谓“右派分子”是由上面具体下达指标的,差一个都不行,事情竟然荒唐到如此地步!于是,不由分说,不仅县长当不成,而且还被武装押送到镇雄的摆溜坪改造,随即又押往彝良的大坪农场,接受长达四年之久的非人待遇。彼时,连母亲、妻子和儿女也随之受了诛连,一并被赶下农村去蒙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四年之后,欧阳兴科才得以离开农场回到农村和家人团聚,为了一家的生存,他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在艰辛的生活环境中度过了难以想象的十六年。
在那段荒唐无稽的岁月里,他时常反问自己,何时干过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事?既没有错误言论,也没有错误事实,凭空被化成“右派”不说,还连累家人一同遭了这么长时间的罪,究竟错在什么地方?但始终找不到答案。
1978年11月份,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央作出了拨乱反正的决定,冤案要平反,错案要纠正。就在落实政策时,欧阳兴科多年要找的答案出来了,在经办人员的帮助下,他终于看到了自己被化成右派的档案材料,真是一派胡言,没有一点事实依据。然而就是这“莫须有”的罪名,叫人付出了多么惨痛的代价!冤案平反后,组织上恢复了他的党籍和工作,工龄也连续计算。1979年,昭通地委安排欧阳兴科到鲁甸县任抗灾工作组长。不久,他又接到通知,安排去省委党校学习半年。学习结束后,组织上又任命他为地区物资局党组书记、局长。到了1988年6月,办理了离职休养手续,享受副厅级待遇,住进了市委干休所,静心养老。
当回忆起自己的冤案得以平反时,欧阳兴科眼里充满了热泪,声音颤抖着:“感谢党还了我的清白,并给了我幸福的晚年……”老人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直到我们起身向他告别时,似乎还未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