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因素对杂交稻T两优明占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来源 :福建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o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栽插密度、施钾量和施氮量对杂交稻T两优明占产量及稻米品质指标的影响,提出针对T两优明占高产优质栽培的最优栽培措施方案.[方法]采用“311-A”试验方案,以栽插密度、施钾量和施氮量为试验因素,产量和稻米品质为目标函数,建立产量和米质指标与3项栽培因素的回归模型,进而分析3项栽培因素对T两优明占产量和米质的影响.[结果]在本试验设置的条件下,各因子取值在[?2,2]范围内:(1)提高栽插密度,有利于提高糙米率、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2)提高施钾量,有利于提高糙米率,但会降低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对胶稠度影响不显著.适宜的施钾量有利于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改善透明度,施钾量过低或过高对这3个品质性状均有不利影响;(3)提高施氮量,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对透明度影响不显著.适宜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垩白度.[结论]合理的栽培措施可以提高T两优明占产量,改善稻米品质.综合考虑,当栽插密度19.47万~23.43万丛·hm?2、施钾量(K2O)71.0~95.5 kg·hm?2、施氮量(N)177.0~200.2 kg·hm?2时,预测值T两优明占产量8373.14~8556.11 kg·hm?2,稻米品质可达国标优质稻米三级标准.
其他文献
为研究毛竹林下套种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后竹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以传统经营毛竹林为对照(CK),在毛竹林下,设置3种基质(A.100%砻糠、B.50%砻糠+50%竹屑、C.100%竹屑)套种长裙竹荪.结果表明:A、B、C三种基质套种长裙竹荪后,毛竹林出笋数、成竹数和新竹胸径均显著高于CK,其中,出笋数分别提高了16.63%、12.50%和37.50%,成竹数分别提高了22.70%、22.70%和31.77%,新竹胸径分别提高了11.93%、25.55%和12.38%
为了解松木山水库浮游植物现状及其富营养化程度,于2019年4—12月按季度在该水库设置7个位点,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包括物种组成、现存量和多样性及其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松木山水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34种(属),以绿藻门Chlarophyta居多,占总物种数的51.49%;全年有12个优势种,90%的优势种为蓝藻门Cyanophyta物种,假鱼腥藻、隐球藻和拉氏拟柱胞藻的优势度位居前三;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在库区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季节间有差异且可划分为2种群落类型,即春夏秋季聚为一
为研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1.0%、0.5%的酶解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s,CO)和酶解褐藻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AO)对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鲢鱼糜品质的影响,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酶标仪对鲢鱼糜冷冻稳定性、冰点、热稳定性和化学作用力进行分析,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内源荧光光谱及紫外吸收光谱对肌原纤维蛋白(MP)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鲢鱼糜中添加1.0%和0.5%的CO和AO后,CO组鲢鱼糜比AO组
为了研究东南太平洋公海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摄食习性和营养生态,根据中国鱿钓船2019年6—12月在东南太平洋秘鲁和厄瓜多尔公海生产时所捕捞的茎柔鱼样本,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其进行摄食习性和营养生态位分析.结果表明:厄瓜多尔公海茎柔鱼肌肉 δ13 C、δ15 N显著高于秘鲁公海茎柔鱼(P0.05),而秘鲁公海茎柔鱼胴长对肌肉δ13 C、δ15 N有显著性影响(P0.05),雄性个体δ15N随胴长增大无显著性变化(P>0.05),雌性个体δ15N随胴长增大有显著性变化(P0.05);在厄瓜多尔
[目的]探索蒜蛆幼虫伴生细菌的多样性,并比较两种常用培养基对其伴生细菌的分离效果,为开展蒜蛆伴生细菌研究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采用高通量扩增子测序方法检测蒜蛆幼虫体表和肠道的细菌多样性;使用LB和TSB从蒜蛆幼虫的体表和肠道分离细菌,并比较两种培养基分离结果、测序结果和两种培养基分离效果的差异.[结果]高通量测序从蒜蛆幼虫体表和肠道共检测到4个门、66个科、115个属的细菌,其中绝大部分不能够鉴定到种.使用LB培养基从蒜蛆幼虫体表和肠道共分离得到463株细菌,鉴定后共得到29种细菌,分别属于11个科18个
为丰富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植物的基因组大小数据,基于流式细胞术对源自不同产地的收录于药典的4种黄精属植物:滇黄精(P.kingianum)、黄精(P.sibiricum)、多花黄精(P.cyrtonema)和玉竹(P.odoratum)进行倍性检测和基因组大小估测.结果表明,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可作为分析黄精属植物基因组大小估测的合适内标;对于二倍体的4种黄精属植物,玉竹与滇黄精的基因组大小较为接近,玉竹为13829~14083 Mb,滇黄精为13
为探究目标树经营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的改善效果,在3个林龄(8、12、21 a)的杉木人工林中分别设置3块标准地,选取4个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大小比数、开敞度和竞争指数)与胸径因子构建单木综合评价指标模型来确定目标树、干扰木和一般木,通过模拟采伐干扰木,计算并分析间伐前后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林分空间结构单元多以1株中心木和5~6株近邻木构成;林龄为8、12和21 a的杉木人工林样地的干扰木数量分别占林分的33.93%、31.80%、11.20%;3个林龄各样地林木均为随机分布,林木分化
[目的]分析蚕豆(Vicia faba L.)花荚期疏枝的饲用和肥用成分,为合理利用蚕豆疏枝提供参考.[方法]在田间试验条件下,测定11个蚕豆品种(系)的花荚期疏枝的生物量、养分含量及截获量.[结果]花荚期蚕豆可疏枝2~3次,产生茎叶干物质1.22~2.54 kg·hm?2.作为饲草利用,蚕豆疏枝相对饲用价值介于96.79~120.23,从高到低依次为通蚕鲜6号>陵西一寸>I3>通蚕鲜8号>通蚕鲜10号>通蚕鲜7号>通09-110-1>日本大白皮>I2>I1>I4.依据等级划分可知,I3、通蚕鲜6号、通蚕
为开展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处理技术的研究,以湿地(芦苇、香蒲、菱角)、水生动物(梭鱼)净化塘、水生植物(凤眼莲、蕹菜)净化塘作为净化功能区,构建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按照养殖池塘与尾水处理系统面积比为9.8:1设置,在试验周期内,对13个养殖池塘(5 hm2)排放养殖尾水中总氮(TN)、总磷(TP)进行尾水处理系统各级沿程监测.结果表明:2019—2020年,养殖尾水处理系统进水中TN、TP质量浓度分别为(2.025±1.031)、(0.627±0.734)mg/L,经处理后排放水中TN、TP质量浓度分别
为改变小型分散对虾养殖产区的渔后被动现状,以大连地区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体质量为20~25 g),模拟构建一个在产区具有集散性质的中转基地,将离水后的品质管理分为两个阶段,塘头至中转基地(品质易逝期)和中转基地进入鲜活品贮运销售阶段(后品质易逝期),塘头至中转基地设置为4 h无水保湿运输,中转基地处置分复水活品组和冰卒锁鲜组,随后进入贮运环节,活品组保活贮藏60 h,锁鲜组覆冰冷藏132 h,并检测不同阶段对虾肌肉白度、pH、糖原、ATP及其关联物、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