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目标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定位会计目标更是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本文介绍了目前业内关于会计目标的两种主要观点,分析了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会计目标定位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关于我国现阶段会计目标合理定位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会计目标;利益相关者;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2-000-01
一、会计目标的提出及两种典型观点
会计目标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53年A. C. Littleton简要的描述了会计目标的含义,他认为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的最高的总目标,目的是为了有助于他们从会计的信息中了解某个企业,并基本清楚其会计期间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他为后人去发展会计目标提供了方向。后来经过多年的研究,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终于诞生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这两种观点。
受托责任的产生是以财产的委托-受托关系为基本前提的,它的主要内容是:
(1)受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是受托责任观的基石;(2)受托方承担如实向委托方报告和说明履行受托责任的过程及其结果的义务;(3)随着公司治理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扩大,公司的受托者还承担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报告社会责任情况的信息。
受托责任观形象地描绘了委托方和受托方的权责关系及其会计在认定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中的作用,对于强调和促进经管责任的履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用受托责任来解释会计报表目标并不能涵盖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全部动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受托责任观不能合理解释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企业的财务会计目标;(2)在两权分离的资本市场上,“受托责任观”也不能合理解释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的企业的会计目标。
决策有用观是在资本市场日渐成熟的背景下形成的,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为标志。它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揭示的决策有用观的内容可以概括为:(1)财务会计的目标与财务报表的目标的趋同性;(2)财务报告应该提供便于投资者投资、信贷决策的有用信息;(3)财务报告具有通用性。总的来说,在决策有用观下,相关利益人都会利用财务报告信息做出各自的决策。特定企业(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与现金流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决策相关性。
决策有用观不仅能够回答资本市场上潜在投资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问题,即利用信息作出投资决策,也能够回答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企业的会计目标,即提供管理方面的信息,已作出经营决策,从而把利益各方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以及会计是如何满足这种需求统一在决策有用的目标之下。但决策有用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决策有用观仅仅强调了会计反映职能,不能够涵盖会计所具有的其他职能;以决策有用观来涵盖会计信息需求者所有的目标,可能在形式上掩盖了事实上各种需求之间存在的冲突。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下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
我国学者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
企业只需要提供真实、可靠、准确的会计信息就能满足他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对于职业投资者来说想要在众多上市公司中选择出一个出色的能为自己带来经济收益的企业,就需要企业提供大量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所以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将是职业投资者最大的心愿。
对于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来说,他们的报酬与业绩是相挂钩的,如何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是他们最关心的事,因此对他们来说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证券市场的散户那些所谓的“职业投资者”,企业里还存在着占多数的外部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可以是个人、群体、是本国的也可以是国外的。通过这些信息验证他们的经营管理方法和业绩。所以会计人员提供最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以利于他们做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是他们需要的。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人对会计目标依然倾向于“受托责任观”。
三、我国的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这些环境都对会计目标的设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经济环境。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改革开放以后大大提高,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力量在逐渐壮大,但国有企业、央企仍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国家的行政机关在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进程中,不同程度的直接参与了国民经济的调控和发展。客观上讲国家政府机关部门仍是会计信息的最大的使用者。
我国的证券市场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市场还不成熟;股权大多集中在国家手里,国有股不能流通,职业的投资者比例较少,并且专业知识较医乏、综合素质较低。目前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国家政府机关部门。
企业资本的来源和构成,主要向银行等借款形成的负债和投资者投入所形成的所有者权益。我国的权益资本来源主要是除职业投资者以外的国有企业集体经济、民营企业、外资和股份制企业。至于资本的另一来源借款,而在我国,发行最多的债券应该是国债,而企业债券仅占我国发展债券的少数。
(二)法律环境。我国属于成文法系,会计模式大体上属于“立法会计”,在我国财政部制定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强制性。但要制定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根据研究我们认为,定位我国会计目标的相关会计环境可以描述为以下几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多方面对企业实行监督、管理和控制;企业是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证券市场尚未充分健全,国家和企业法人手中集中了主要股权。证券资产占GDP的比重较小,职业投资人主要以大众散户为主,这些人员的普通教育和专业素质普遍偏低;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从银行获得,银行资产占GDP的比重较大。
根据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都不成熟,仍在努力的建设和完善中,所以当前的会计目标制定主要定位在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上。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目标的设定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这样有利于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主动性,才能更加有利于企业乃至社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66-168.
[2]吴水澎,谢诗芬,薛祖云.会计理论[M].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13-215.
[3]宋在家,王柱.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8(6).
[4]王竹泉.利益相关者会计行为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3(10).
[5]课题组.对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5(10).
作者简介:张凯峰(1972-),本科,会计师,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研究方向:内控在企业作用,营改增对施工企业带来的影响,依法治企与财务管理等。
关键词:会计目标;利益相关者;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2-000-01
一、会计目标的提出及两种典型观点
会计目标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53年A. C. Littleton简要的描述了会计目标的含义,他认为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的最高的总目标,目的是为了有助于他们从会计的信息中了解某个企业,并基本清楚其会计期间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他为后人去发展会计目标提供了方向。后来经过多年的研究,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终于诞生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这两种观点。
受托责任的产生是以财产的委托-受托关系为基本前提的,它的主要内容是:
(1)受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是受托责任观的基石;(2)受托方承担如实向委托方报告和说明履行受托责任的过程及其结果的义务;(3)随着公司治理内涵的丰富和外延的扩大,公司的受托者还承担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报告社会责任情况的信息。
受托责任观形象地描绘了委托方和受托方的权责关系及其会计在认定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中的作用,对于强调和促进经管责任的履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用受托责任来解释会计报表目标并不能涵盖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全部动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受托责任观不能合理解释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企业的财务会计目标;(2)在两权分离的资本市场上,“受托责任观”也不能合理解释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的企业的会计目标。
决策有用观是在资本市场日渐成熟的背景下形成的,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为标志。它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揭示的决策有用观的内容可以概括为:(1)财务会计的目标与财务报表的目标的趋同性;(2)财务报告应该提供便于投资者投资、信贷决策的有用信息;(3)财务报告具有通用性。总的来说,在决策有用观下,相关利益人都会利用财务报告信息做出各自的决策。特定企业(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与现金流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决策相关性。
决策有用观不仅能够回答资本市场上潜在投资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问题,即利用信息作出投资决策,也能够回答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企业的会计目标,即提供管理方面的信息,已作出经营决策,从而把利益各方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以及会计是如何满足这种需求统一在决策有用的目标之下。但决策有用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决策有用观仅仅强调了会计反映职能,不能够涵盖会计所具有的其他职能;以决策有用观来涵盖会计信息需求者所有的目标,可能在形式上掩盖了事实上各种需求之间存在的冲突。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下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
我国学者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
企业只需要提供真实、可靠、准确的会计信息就能满足他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对于职业投资者来说想要在众多上市公司中选择出一个出色的能为自己带来经济收益的企业,就需要企业提供大量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所以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将是职业投资者最大的心愿。
对于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来说,他们的报酬与业绩是相挂钩的,如何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是他们最关心的事,因此对他们来说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证券市场的散户那些所谓的“职业投资者”,企业里还存在着占多数的外部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可以是个人、群体、是本国的也可以是国外的。通过这些信息验证他们的经营管理方法和业绩。所以会计人员提供最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以利于他们做正确的经营管理决策是他们需要的。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人对会计目标依然倾向于“受托责任观”。
三、我国的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这些环境都对会计目标的设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经济环境。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我国的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改革开放以后大大提高,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力量在逐渐壮大,但国有企业、央企仍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国家的行政机关在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进程中,不同程度的直接参与了国民经济的调控和发展。客观上讲国家政府机关部门仍是会计信息的最大的使用者。
我国的证券市场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市场还不成熟;股权大多集中在国家手里,国有股不能流通,职业的投资者比例较少,并且专业知识较医乏、综合素质较低。目前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国家政府机关部门。
企业资本的来源和构成,主要向银行等借款形成的负债和投资者投入所形成的所有者权益。我国的权益资本来源主要是除职业投资者以外的国有企业集体经济、民营企业、外资和股份制企业。至于资本的另一来源借款,而在我国,发行最多的债券应该是国债,而企业债券仅占我国发展债券的少数。
(二)法律环境。我国属于成文法系,会计模式大体上属于“立法会计”,在我国财政部制定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强制性。但要制定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根据研究我们认为,定位我国会计目标的相关会计环境可以描述为以下几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在多方面对企业实行监督、管理和控制;企业是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证券市场尚未充分健全,国家和企业法人手中集中了主要股权。证券资产占GDP的比重较小,职业投资人主要以大众散户为主,这些人员的普通教育和专业素质普遍偏低;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从银行获得,银行资产占GDP的比重较大。
根据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都不成熟,仍在努力的建设和完善中,所以当前的会计目标制定主要定位在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上。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会计目标的设定在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这样有利于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主动性,才能更加有利于企业乃至社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66-168.
[2]吴水澎,谢诗芬,薛祖云.会计理论[M].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13-215.
[3]宋在家,王柱.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会计研究,2008(6).
[4]王竹泉.利益相关者会计行为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3(10).
[5]课题组.对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5(10).
作者简介:张凯峰(1972-),本科,会计师,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研究方向:内控在企业作用,营改增对施工企业带来的影响,依法治企与财务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