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军晶老师在博客中写道:“在南京上文言文《已死的母熊》,说实话,都没有进行试教,但这堂课终于让自己知道了什么叫‘高峰体验’,课上完以后,老师们给予我热烈的掌声,我自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以后不太会上这一课了,我想保留这份感觉。”很荣幸,当时笔者也在现场听了这节课,也对这节课抱以了热烈的掌声,至今记忆深刻。为什么这节课掌声不断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堂,回味每一个细节。
片断一
师:大声读课文,有标点的地方要停顿。自言自语地在座位上大声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读)
师:“遂”是生字,谁来读一读?
(再指名读,学生停顿夸张)
师:夸你,第一点,读正确了;第二点,知道古文不同的味道,但是一字一顿太厉害了,要连贯地读。(笑声)
(出示没有标点的课文)
师:跟课文有一点点不同,是什么?
生:没有标点。
师:凭刚才读的印象,再读读这篇文章。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出示竖排课文)
师:又有什么不同?
生:竖排,要从右到左读。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出示繁体字课文,学生再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师:这就是变化……现在变成了简体、横排、有标点的文章,读起来更方便了。
【点评: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即读通读顺课文。蒋老师并没有简单地让孩子反复枯燥地读,而是通过“读原文——去标点——竖排——繁体呈现”四次变化,让学生愉快地读。这四次读书,蒋老师的处理都不相同:读原文是“自言自语大声读”;读去标点的文章是“凭着印象练习读”;竖排文章有了去标点读的铺垫,也是“自由读”;繁体字文章比较难读,采取的是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的形式——不同形式的读,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情的理解和把握。这四次读书,蒋老师渗透了古代汉语的文化。古文,可不就是无标点、竖排、繁体的么?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接触古文的孩子可以感受到的美。老师把原文“回归”以后,再一次“变化”成现在的文字,这一次变化,又一次让孩子明白了现代文字简洁、方便的好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是这样“润物细无声”啊!蒋老师用心良苦,到会老师无不点头称赞。】
片断二
师:自己轻声读课文,挑出很难理解的句子……边读边想,文中的哪些句子一看就像古文,等会儿挑出来。
(学生读后交流画的句子)
生1:“正恐石落伤其子也。”
生2:“近视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
师:没画的就已经理解了,我们来看——
(按照课文顺序理解句子:“猎人入山,以枪击母熊,中要害,端坐不倒。”)
师:这儿的“以”是什么意思?
生:用。
师:很多成语中都用这个字,比如:以卵——击石、以牙——还牙、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师:“中要害,端坐不倒。”谁中要害?古文经常会省略。
生:母熊中了要害,但是她还端端正正地坐着没有倒下。
师:他用了个关联词“但是”,很好。
师:“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小熊三”加个量词。
生:个。
生:只。石下溪中有三只小熊。
师:如果是两只小熊呢?
生:有小熊二。
师:如果是一只小熊呢?
生:有小熊一。
师: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笑声)
生:有一小熊。
师:对,如果是一只小熊,那就是“有一小熊”,不是“有小熊一”。理解古文有困难,因为有变化,告诉你四个字:借助注释。(板书:借助注释)
师:同桌可以讨论,特别是画波浪线的句子。(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句子)
(以下是学生读后交流)
生:近视之——走近前去看母熊。(朗读:近/视之)
生:戏于水——在水中嬉戏。
师:“戏”的意思是放在后面的。
生“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
师: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说一说
生:因为母熊怕巨石落下来伤到自己的孩子,所以死后仍抱住巨石不倒。
师:换个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相似。
生:母熊之所以死后不倒下,是因为怕巨石落下来伤到自己的孩子。
师:古文中“所以”与哪个关联词相似呢?
生:和“之所以…是因为…”
师:这也是变化。
【评点:把课文读通读顺以后,进入了理解课文内容环节,蒋老师并没有逐字逐句地讲解,而是让学生先找出难懂的句子,摸清学情后,先理解容易的,再理解难懂的,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体现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学习过程。语言文字的训练清楚、有效而又趣味盎然。学习“以”的用法时,积累了常用的成语;省略主语处,直接让学生补足;量词后置的练习,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因果倒装的判断句,是理解的难点,蒋老师用两个关联词语的练习为孩子们搭了梯子,铺了台阶。从读通课文到理解课文意思,蒋老师只用了二十几分钟,这样的教学效率让人惊叹!】
片断三
(出示类比阅读《老狼护崽》,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翻译)
师:这两篇文章有明显相同之处,也有明显不同的地方,如果你有想法就和同桌讨论讨论。
(学生自由朗读,讨论)
师:相同的地方在哪?
生:母熊和老狼都是为了保护孩子而死的……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爱。
师:母爱,在关键时刻定格为一个瞬间、一个姿势,“老狼面露哀容……”“母熊足抱巨石端坐不倒”。我想打听一下,你曾在报刊中、生活中、电视里看到过这样的母爱的姿势吗?
生:2008年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为保护自己的女儿而死,她的手中还拿着手机,上面是一条没有发出的信息:“宝贝,你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
(出示有关人类、动物母爱的图片)
师:这就是母爱……这就是母爱……这就是母爱……这就是母爱……让我们的目光回到《已死的母熊》(出示漫画),定格在这一刻。让我们入情入境,将心比心地读。再读“怀抱巨石,端坐不倒”。后来丰子恺又用白话文写了“母爱的姿势”。(出示丰子恺的解释)
师:读——“我写的时候,把‘它’改写成‘她’,把‘足’改写成‘手’。”老先生再三叮嘱:“请勿认为写错,不要排错,不要读错。”他为什么要这样改?
生1:赋予了母熊人的情感,母熊比人还要高贵。
生2: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师:拿起笔就写这个瞬间,抓住母熊的神态、动作、心里想法,入情入境、将心比心地写。
(组织学生交流,第一个学生泣不成声,第二个学生也有些哽咽)
师:不说了,不说了。
师:根据注释,按字面翻译叫直译,现在我们用心感受,用心翻译,叫意译。
【评点:果然,蒋老师别出心裁地出示了另外一段文章。文章一出,听者不禁感叹:太多相似之处了!从文字到内容,到主题。老师读后,孩子们开始思考。因为文字非常相似,所以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蒋老师立刻把这种母爱的姿势提炼出来,并且不失时机地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强化这种体验。蒋老师趁热打铁,继续出示母爱的画面,同时加以语言的渲染,敲击着孩子的心灵。这时,孩子们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自然入情入境,悲从中来,以至泣不成声。蒋老师适时打住,“不说了,不说了”这几个字,体现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爱护。已经感受至此,还用得着多说吗?用得着满堂哭声吗?诚然,从课堂设计而言,似乎可以再展开一点点,但是,当我们看到蒋老师在千人瞩目的公开课上还关注着孩子的情感,怎能不抱以赞赏的掌声?这几个字,体现的是老师对课堂的驾驭:没有情,要动情;情已深,何需再煽情?】
片断三
师:这两篇文章也有不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组织交流)
师: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个结尾?喜欢《已死的母熊》请举手。(大部分学生举手)为什么?倒是第二篇更真实些。
生:文章是七分实三分虚……(笑声)(这个红衣服的小姑娘也引起了听课老师的注意。发言很精彩)
师:带给人美好,保留了一份善良。
师:这篇文章刊出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很多人质疑:猎人不打猎怎么生存,人们以后就不杀生了?这两个问题怎么面对,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师:介绍丰子恺的解释:…净化你的心…写这篇文章的人该是怎么样的人?
生:有慈悲心的人,善良的人,有爱心的人,对世界充满美好想象的人,看破世间的人。
师:介绍作者李叔同。
【评点:按平常的教法,到上一环节结束,这已经是很好的一节课了。但是,蒋老师又一次抛出了难题。这个题目,怕是听课的老师们也一时难以给出恰当的回答。这个问题是不是必要?已经没有人再追问。老师们已经沉浸在蒋老师的课堂里。孩子们先是试着讨论交流了一番,然后在老师的讲述中,简单地了解了李叔同。这样一个人,实在是一言难尽,可是孩子们的理解是如此准确!孩子们能学到这样的高度,是老师一步步陪着他们走来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却又不事雕琢,层层递进却又一气呵成,凝重沉郁而又幽默轻松——所以,当红衣女孩带领全班同学“谢谢客人老师”以后,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附课文:
已死的母熊(五年级适用)
猎人入山,以枪击母熊,中要害,端坐不倒。近视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猎人感动,遂终身不复猎。
片断一
师:大声读课文,有标点的地方要停顿。自言自语地在座位上大声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名读)
师:“遂”是生字,谁来读一读?
(再指名读,学生停顿夸张)
师:夸你,第一点,读正确了;第二点,知道古文不同的味道,但是一字一顿太厉害了,要连贯地读。(笑声)
(出示没有标点的课文)
师:跟课文有一点点不同,是什么?
生:没有标点。
师:凭刚才读的印象,再读读这篇文章。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出示竖排课文)
师:又有什么不同?
生:竖排,要从右到左读。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出示繁体字课文,学生再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师:这就是变化……现在变成了简体、横排、有标点的文章,读起来更方便了。
【点评: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即读通读顺课文。蒋老师并没有简单地让孩子反复枯燥地读,而是通过“读原文——去标点——竖排——繁体呈现”四次变化,让学生愉快地读。这四次读书,蒋老师的处理都不相同:读原文是“自言自语大声读”;读去标点的文章是“凭着印象练习读”;竖排文章有了去标点读的铺垫,也是“自由读”;繁体字文章比较难读,采取的是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的形式——不同形式的读,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情的理解和把握。这四次读书,蒋老师渗透了古代汉语的文化。古文,可不就是无标点、竖排、繁体的么?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接触古文的孩子可以感受到的美。老师把原文“回归”以后,再一次“变化”成现在的文字,这一次变化,又一次让孩子明白了现代文字简洁、方便的好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是这样“润物细无声”啊!蒋老师用心良苦,到会老师无不点头称赞。】
片断二
师:自己轻声读课文,挑出很难理解的句子……边读边想,文中的哪些句子一看就像古文,等会儿挑出来。
(学生读后交流画的句子)
生1:“正恐石落伤其子也。”
生2:“近视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
师:没画的就已经理解了,我们来看——
(按照课文顺序理解句子:“猎人入山,以枪击母熊,中要害,端坐不倒。”)
师:这儿的“以”是什么意思?
生:用。
师:很多成语中都用这个字,比如:以卵——击石、以牙——还牙、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师:“中要害,端坐不倒。”谁中要害?古文经常会省略。
生:母熊中了要害,但是她还端端正正地坐着没有倒下。
师:他用了个关联词“但是”,很好。
师:“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小熊三”加个量词。
生:个。
生:只。石下溪中有三只小熊。
师:如果是两只小熊呢?
生:有小熊二。
师:如果是一只小熊呢?
生:有小熊一。
师: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笑声)
生:有一小熊。
师:对,如果是一只小熊,那就是“有一小熊”,不是“有小熊一”。理解古文有困难,因为有变化,告诉你四个字:借助注释。(板书:借助注释)
师:同桌可以讨论,特别是画波浪线的句子。(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句子)
(以下是学生读后交流)
生:近视之——走近前去看母熊。(朗读:近/视之)
生:戏于水——在水中嬉戏。
师:“戏”的意思是放在后面的。
生“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
师: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说一说
生:因为母熊怕巨石落下来伤到自己的孩子,所以死后仍抱住巨石不倒。
师:换个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相似。
生:母熊之所以死后不倒下,是因为怕巨石落下来伤到自己的孩子。
师:古文中“所以”与哪个关联词相似呢?
生:和“之所以…是因为…”
师:这也是变化。
【评点:把课文读通读顺以后,进入了理解课文内容环节,蒋老师并没有逐字逐句地讲解,而是让学生先找出难懂的句子,摸清学情后,先理解容易的,再理解难懂的,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体现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学习过程。语言文字的训练清楚、有效而又趣味盎然。学习“以”的用法时,积累了常用的成语;省略主语处,直接让学生补足;量词后置的练习,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因果倒装的判断句,是理解的难点,蒋老师用两个关联词语的练习为孩子们搭了梯子,铺了台阶。从读通课文到理解课文意思,蒋老师只用了二十几分钟,这样的教学效率让人惊叹!】
片断三
(出示类比阅读《老狼护崽》,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翻译)
师:这两篇文章有明显相同之处,也有明显不同的地方,如果你有想法就和同桌讨论讨论。
(学生自由朗读,讨论)
师:相同的地方在哪?
生:母熊和老狼都是为了保护孩子而死的……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爱。
师:母爱,在关键时刻定格为一个瞬间、一个姿势,“老狼面露哀容……”“母熊足抱巨石端坐不倒”。我想打听一下,你曾在报刊中、生活中、电视里看到过这样的母爱的姿势吗?
生:2008年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为保护自己的女儿而死,她的手中还拿着手机,上面是一条没有发出的信息:“宝贝,你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
(出示有关人类、动物母爱的图片)
师:这就是母爱……这就是母爱……这就是母爱……这就是母爱……让我们的目光回到《已死的母熊》(出示漫画),定格在这一刻。让我们入情入境,将心比心地读。再读“怀抱巨石,端坐不倒”。后来丰子恺又用白话文写了“母爱的姿势”。(出示丰子恺的解释)
师:读——“我写的时候,把‘它’改写成‘她’,把‘足’改写成‘手’。”老先生再三叮嘱:“请勿认为写错,不要排错,不要读错。”他为什么要这样改?
生1:赋予了母熊人的情感,母熊比人还要高贵。
生2: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师:拿起笔就写这个瞬间,抓住母熊的神态、动作、心里想法,入情入境、将心比心地写。
(组织学生交流,第一个学生泣不成声,第二个学生也有些哽咽)
师:不说了,不说了。
师:根据注释,按字面翻译叫直译,现在我们用心感受,用心翻译,叫意译。
【评点:果然,蒋老师别出心裁地出示了另外一段文章。文章一出,听者不禁感叹:太多相似之处了!从文字到内容,到主题。老师读后,孩子们开始思考。因为文字非常相似,所以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蒋老师立刻把这种母爱的姿势提炼出来,并且不失时机地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强化这种体验。蒋老师趁热打铁,继续出示母爱的画面,同时加以语言的渲染,敲击着孩子的心灵。这时,孩子们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自然入情入境,悲从中来,以至泣不成声。蒋老师适时打住,“不说了,不说了”这几个字,体现的是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爱护。已经感受至此,还用得着多说吗?用得着满堂哭声吗?诚然,从课堂设计而言,似乎可以再展开一点点,但是,当我们看到蒋老师在千人瞩目的公开课上还关注着孩子的情感,怎能不抱以赞赏的掌声?这几个字,体现的是老师对课堂的驾驭:没有情,要动情;情已深,何需再煽情?】
片断三
师:这两篇文章也有不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组织交流)
师: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个结尾?喜欢《已死的母熊》请举手。(大部分学生举手)为什么?倒是第二篇更真实些。
生:文章是七分实三分虚……(笑声)(这个红衣服的小姑娘也引起了听课老师的注意。发言很精彩)
师:带给人美好,保留了一份善良。
师:这篇文章刊出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很多人质疑:猎人不打猎怎么生存,人们以后就不杀生了?这两个问题怎么面对,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师:介绍丰子恺的解释:…净化你的心…写这篇文章的人该是怎么样的人?
生:有慈悲心的人,善良的人,有爱心的人,对世界充满美好想象的人,看破世间的人。
师:介绍作者李叔同。
【评点:按平常的教法,到上一环节结束,这已经是很好的一节课了。但是,蒋老师又一次抛出了难题。这个题目,怕是听课的老师们也一时难以给出恰当的回答。这个问题是不是必要?已经没有人再追问。老师们已经沉浸在蒋老师的课堂里。孩子们先是试着讨论交流了一番,然后在老师的讲述中,简单地了解了李叔同。这样一个人,实在是一言难尽,可是孩子们的理解是如此准确!孩子们能学到这样的高度,是老师一步步陪着他们走来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却又不事雕琢,层层递进却又一气呵成,凝重沉郁而又幽默轻松——所以,当红衣女孩带领全班同学“谢谢客人老师”以后,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附课文:
已死的母熊(五年级适用)
猎人入山,以枪击母熊,中要害,端坐不倒。近视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猎人感动,遂终身不复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