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时代青少年道德现状与学校德育教育的途径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wgc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给校园德育工作带来冲击和挑战,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青少年学习知识提供了新的课堂,为青少年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为青少年的人际交流和沟通拓展了新的空间等等。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近年来,青少年“触网”后的道德问题以及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引起各界关注。学校对学生的德育问题应该怎样去教育,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网络时代;青少年;学校德育;途径
  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网络时代。无论人们重视还是漠视,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潜移默化地改变每个人的生活和观念,构筑起一种全新的网络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网络的特殊性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历史的机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又对传统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首先,网络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青少年学习知识提供了新的课堂,为青少年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为青少年的人际交流和沟通拓展了新的空间等等。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化给青少年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网上信息内容复杂,既有科学、进步、健康、有益的大量信息,伪科学、不健康、有害甚至反动的信息也充斥其中。庞杂的信息会造成人们思想的迷惘,德育教育的主导性理念受到多元信息流强烈的冲击、教师的主导地位受到挤压,规范的说教显得苍白无力。网上活动隐蔽性大。网民的隐蔽性、无约束性、虚拟性等,冲击着部分人群的责任感,可能导致部分青少年道德失范,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网上制造、传播病毒,制造、传播色情、暴力信息等道德失范行为和黑客攻击、诈骗、赌博等犯罪行为,腐蚀人们的灵魂,对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教育,产生强大的冲击。近年来,青少年“触网”后的道德问题以及引发的社会问题不断引起各界关注。
  一、网络时代青少年的道德现状
  (一)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
  网络既是信息的宝库,又是信息的垃圾场。而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尝试欲。同时缺乏社会经验,其身心发展不成熟,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等相对薄弱,对一些不良信息辨识力差,很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网络内容所吸引。
  以包容网络本身又具有隐蔽性,青少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隐蔽性的“保护”下,通常会浏览一些黄色、暴力的内容,这样青少年的自我约束能力就会逐渐减弱,任由自己去追求刺激和感官的满足,而全然忘记应遵守的道德和法律规范。一些青少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上网,整日沉迷于网络,与他人直接接触、沟通、交流的机会就会减少。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淡化,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失去或弱化,缺乏社会责任感,以致于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他人与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产生缄默孤僻、冷漠、紧张和不合群的行为。尤其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中,由于人们是以“符号”身份、在虚拟的空间进行交往,感受不到对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反应,往往会做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做出的粗暴、无礼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如: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
  17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事后,小新投案自首。
  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
  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今年6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2000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爸爸说爷爷那儿有4000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6月15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
  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4000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
  小新告诉记者,奶奶从小最疼爱他,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他。他在看守所里最想念的就是九泉之下的奶奶。“我当时只想着拿到钱后就去网吧,根本没想后果。如果让我在上网和奶奶之间重新选择,我肯定选择奶奶。”说到这里,他痛哭流涕起来。
  (二)青少年民族意识弱化。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道德之邦。但是据中国互联网信息数据中心统计:国际互联上传输的信息有90%以上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中85%来自美国,他们以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低毁、侵蚀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网络的传播也使道德价值趋于多元化,诸多的西方道德价值观念的入侵,给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选择带来了困惑,加上这种选择的自由性,使学校德育容易失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网络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进行文化侵略和渗透,冲击着学生未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轻易地摒弃本民族文化而崇拜西方文化,从而引发自身的文化信仰危机。网络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青少年的道德认识和价值观念,弱化着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意识,把中国的传统道德、传统文化等抛之脑后,丧失了青少年的民族意识。
  如:2002年10月9日,福建省福清市警方破获一起在校中学生杀害在校生案,抓获陈某等五名犯罪嫌疑人,缴获作案工具两轮摩托车1部、六四式军用手枪子弹3发等物品。
  7日下午2时30分许,福清市警方接到受害者家属报案:当日下午2时23分,他家突然接到歹徒打来电话称:“陈某(男,13岁,某中学初一学生)被其绑架要求家属准备20万元人民币赎金,并称不准报案,否则后果自负。”
  接到报警后,福清市公安局马上组织警力开展侦破工作。根据现场调查,走访群众,获悉受害者陈某于2002年9月29日晚9时许,从福清市新厝镇某中学晚自习回家途中失踪。其家属经过几天几夜寻找未果,直至10月7日下午突然接到绑匪勒索电话。
  警方在大量调查取证的基础上,获悉某中学初三年级学生陈某母亲与受害者家积怨较深,且陈某近期表现十分反常,有重大作案嫌疑,同时查明陈某近期来经常与同学郭某、黄某等人在一起打电脑、玩游戏,行动诡秘。10月8日下午警方决定对陈某等5位涉嫌人员采取收捕审查。
  经审查:犯罪嫌疑人陈某(男,1987年12月出生,某中学初三学生),郭某(男,1987年5月出生,系陈某的同班同学),黄某(男,1988年1月出生,系陈某的同班同学),李某(男,1987年6月出生,系某中学初三学生),杨某(男,1988年2月出生,系某中学初三学生)供认,他们因长期在一起玩电子游戏机而结为朋友,因陈某母亲与受害者陈某母亲有积怨经常吵架陈某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于是犯罪嫌疑人陈某便召集郭某、黄某、杨某进行密谋寻求报复。
  9月29日晚9时许,陈某、郭某、黄某三人在受害者回家的途中等候,将受害者陈某殴打杀害后,用两轮摩托车将其尸体载到某水库,用石头绳子捆绑投入水库,然后潜回家中,并于10月7日通过李某打勒索电话到受害者家中索要20万元人民币。
  (三)道德失范现象屡见不鲜,青少年网络犯罪不断滋生。
  由于网上操作的匿名性与隐蔽性,网上缺乏相应的信息保护措施,加之一些青少年心理上的不成熟,道德责任意识、自律性不强,又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尝试欲,这使他们极易产生破坏冲动。加之青少年时期易于表现自己,因此为了展现自己的才华有些人破译他人网络密码,窃取、篡改他人网上信息,甚至以传播病毒为乐事。更有甚者为了贪图利益,窃取其他网络用户及其他公司、企业的账户,从中渔利,给他人、社会造成极大损失。还有些人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揭人隐私,毁人形象,甚至于恶意中伤他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诸如此类的道德现象作为教育基地的学校应该怎么办呢?
  如: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男,汉族,17岁,初中文化,江西省人)在湖里后埔某网吧上网,因其盗用他人帐号上网被管理员发现而被赶出网吧,2005年1月4日,犯罪嫌疑人杨某某纠集了两名身份不明的男青年到该网吧为其被赶出的网吧的事出气,到网吧后该三人将网吧管理员李某打成轻伤,将另一管理员黄某的手划伤,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杨某某,检察机关经审查以寻衅滋事罪对犯罪嫌疑人杨某某批准逮捕。
  二、学校德育管理的途径
  当然,网络作为一种信息工具,它也有着许多的积极影响。有助于青少年了解社会的发展,培养青少年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全球化意识。但我们在享受这一现代技术的快捷、高效时,对它的负面影响不可掉以轻心,应大力进行网络道德建设。
  青少年道德问题的存在不在于网络,而在于日常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因此网络道德教育不应仅仅作为针对网络行为的一时之举,而应作为学校道德教育乃至社会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一味地将网络本身视作洪水猛兽。那么学校德育管理如何应对网络德育的一系列问题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更新网络时代的德育观念。
  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青少年由于在认知水平、辨别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面对多元价值观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我们也不能就此剥夺学生选择的权利,当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轻点鼠标,往来于网络空间时,最终决定其道德言行的就是他们自己的道德选择。所以,道德教育的目的再也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接受几条道德规范,而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帮助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形成道德辨别判断的能力,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信息,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性。因而,建立一种“教会选择”的教育观念是德育教育适应网络社会的首要措施。学校还应当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日常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及网络道德知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和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同时,还必须提高教师的网络素养,增强对学生网上生活和网络道德发展的指导。现在,这种指导在美国、英国、印度、巴西等国的中小学已发展成专门的课程,课程名称为“媒介教育”,有关互联网的教育称为“网络素养教育”。
  (二)调整网络时代的德育内容。
  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网络技术的竞争,以取得对外传播信息的优势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德育传播策略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既能发挥德育宣传教育功能,又能监控有害信息传播的全国校园德育网络系统。这个系统应成为学校德育传播的信息库,实现全国范围内学校之间、至少在地区范围内学校之间的德育网络体系的贯通与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能够接受到生动形象、有效可信的“主旋律”教育、“三德”教育、“三观”教育、“三讲”教育,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教育,信仰、信念、信心、信任的教育及形势与政策教育、法制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情操、优秀和具有感染力的作品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和塑造人,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修养。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科学技术水平低状态下建立的德育也在向适应高科技水平的道德发展,建立科学伦理、环境伦理、生命伦理、网络伦理、基因伦理等一系列革命性的伦理也将要成为新时代下道德不可缺少的内容。
  (三)优化网络时代的德育环境。
  优化德育环境是渲染德育教育气氛,感化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而网络文化的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为此,社会、家庭、学校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三位一体”的网络文明系统,优化德育环境。要建立健全网络立法,使网络发展从无序到有序。有关调查发现,网吧中绝大多数人是在玩游戏、聊天、甚至在看黄色网页,不少青少年沉溺其中,网吧似乎成了游戏、色情、暴力的代名词。北京“蓝极速”网吧火灾发生后,舆论界展开了“网吧开与关”之争。有人支持,因为的确“害人不浅”,有人反对,认为这是“因噎废食”。网络目前确实有不少问题,但从社会发展看,它又有着深层次的存在价值,正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朱彤说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一刀切地把网吧都关掉,我们要做的是致力于淡化网络‘游戏厅’的色彩,恢复它连通世界、获取信息的本来面目。”因此,在全社会倡导网络文明,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网吧管理,遏制网络污染的形成和传播,是当务之急。
  (四)加大宣传力度,创设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要重视校园网的建设。通过建立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将学生的上网需求和网络行为纳入到校园网中进行直接的管理与指导,引导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使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组织班级主题班会或主题辩论、讨论,通过这种形式,大力倡导文明理性的网络道德观念,提倡网络化学习的活动方式,批评具有危害性的、错误的网络价值观念和活动方式,形成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用良好的班级价值观和舆论影响班级成员的网络道德观念。要在校园内开展一些网络知识图片展览,充分利用板报、墙报、标语、广播等特殊功能进行宣传活动,形成健康的网络知识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网络德育引导。据研究证明,在青少年(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接触媒介时,如果得到成人及时、正确的指导,孩子就能从媒介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帮助。许多对比研究发现,经过指导的孩子比未经过指导的孩子更有自主性,更能熟练地获得和理解信息内容,并且更经常地利用媒介解决现实问题。
  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把学校网络资源利用起来,校园网要在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向青少年学生开放,吸引青少年参加为学生创造的在学校上网的合理机会,这样可以把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是管理好孩子上网的一个好方法。还可以建立孩子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开设他们感兴趣的栏目,只有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才能改变他们一上网不是聊天就是玩游戏的习惯。青少年活泼好动、喜欢创新、变化和憧憬,在“变堵为疏”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校德育途径,也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首先,让网络成为学生文化学习的“良师益友”;其次,让网络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心灵之家”;再次,让网络成为学生创造研究的“健康舞台”。
  总之,21世纪将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在这个世界多极化、思潮多元化、人的发展多向化的时代,学校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也没有必要去阻隔。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的学校德育应主动迎接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及时更新德育观念,调整德育内容,优化德育环境,拓展德育模式,构筑适应网络时代特点的学校德育框架。使学校德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用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信息感染熏陶学生,用文明、道德、优良的环境规范学生,用新鲜、趣味、生动的方式吸引学生,最终达到入脑、入心、入情、入理的德育绩效。使网络成为真正全面造福人类的工具,让网络道德深入人心,让我们创建一个和谐的网络道德社会,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石兰,王钰城主编.《学校德育最优化整合的实践与理论》,百家出版社.
  [2]周跃良主编.《中国活动教育与发展》,电子工业出版社.
  [3]霍益萍主编.《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
  [4]吴立德主编.《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改革探索》,中国文献资料出版社.
  [5]《现代教育技术》浙江教育委员会、浙江电化教育馆主办.
  [6]孙学策主编.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7]黄甫全编著.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进行反思以及反思在挖掘教师潜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艺术的提高与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中的作用。  关键词:反思;途径;作用  在教学中,“反思”一词经常被提及和倡导。反思就其本义而言,是教师基于职业而自觉对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事件、问题及其价值的自我理解与发现的过程,是教师通过反思与反问的多元思考方式不断构建自己新的教育教学生活的过程,更是教师不断寻求改善与改进教学的各
期刊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智、德、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其实,“全面发展的教育”、“身心和谐发展”,归纳为一句话就是要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这便是幼儿教育素质的内涵。  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儿学前教育,由于缺少或没有直接的应试体系,因而在课程设置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幼儿园因此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最为坚决
期刊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离不开批改作业。批改作业是指导学生学,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几种批改小学数学作业的方法。  一、分项评价法  新的课改理念要求评价手段多样化,所以作业评价不要只注重对学生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还要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作业的优劣,树立正确的作业观,我采取C、B、A分项评价法。  “C”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期刊
“自主”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就是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对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做了几点尝试:  一、指导学生搜集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生查阅资料的途径很多,如:上网查询、书籍、广播电视、展览馆、科技馆……收集资料的过程需要学生自己整理、提炼、摘要,本身就是自主
期刊
【摘要】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生活居住环境、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其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作为一名民族地区的初中数学教师,进而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学也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来开展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更好的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的素质教育整体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民族地区;有效教学;新课改  
期刊
作文批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中所传导的语言、行为和个性、情感等信息进行处理,作出的一定的评价和指导,其作用的发挥必然经历一个吸引注意,引起感知,诱发思维,同化和提高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感策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不容忽视。然而,现实中的很多批语偏重于理性的说教,什么“用词不当”,“语句不通”,“中心不明确”,“材料不典型”等干瘪乏味的用语充斥其间,使人望而生厌,不忍卒读。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教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更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农村,由于孩子的知识面、信息面较比城市的孩子更窄,所以,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一些老师和学生。其实如果把农村孩子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真实的、有效的表达出来,这样的作文又何尝没有可读性呢?很多学生总觉得作文无内容可写,一提到作文,总感觉头痛。实际上,只要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熟悉,就不会无话可说。再加上老师的正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就像一座大山,压得老师和学生喘不过气来。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作文教学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
期刊
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的历史时期对中学体育教育历史性的要求。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本文对此谈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体育教学;功能;学生素质;培养;方法  目前,新的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体育教学也在探索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根据创新教育理
期刊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对英语保持持久、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呢?  一、讲贴近生活的故事,诱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创造各种较贴近生活实际、自然愉快又令小学生感兴趣的情景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