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崇仁路小学历经数十年探索,织就了一张个性化的“成长地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标”就是“伙伴”。学校将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要素融入到一个生态系统之中,以班级、课堂为阵地,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彼此欣赏、相互协调、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于是,伙伴课堂、伙伴班级、伙伴社团成了师生向往的价值形态与精神追求,“伙伴教育”也日益成为学校的文化核心。
一、“不教之学,百花争艳”的伙伴课堂
我们生成并确立了伙伴课堂的核心思想——为学而教,不教之学。一方面,积极促进学生喜欢教师、喜欢课堂,要求教师由重“教”转移到重“学”上来,即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动力、方式与效能。另一方面,在理性上帮助学生挣脱课堂、挣脱教师。因为真正的成长不是学习经历的简单计量,而是生长——也就是没人教了,但拥有了持续学习的动力、方法和能力,这正是“不教之学”的意义。
在观测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我们发现其学习有一个基本的“链接存在”,即:自学(独立面对学习对象的学习)——互学(与学伴之间的交互学习)——拓学(延伸广度和深度的学习),学习链的三个环节在与课堂时空重组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教师的贴切引导。
1.自学
伙伴课堂倡导学生开展有价值有效果的自学。此环节中,学生会立足教材,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展开延伸阅读,了解相关知识背景,搜集资料。同时,学生为了在随后的“互学和群学”环节中展现个体学习成效,会格外努力,自发进行独立思考。
小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教师系列化、循序渐进的培养,并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运用熟练的学习套路。
2.互学
互学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困惑,巩固基础性目标,促进对核心目标的深入认识。学习中的疑惑成为伙伴间交流的话题,并在互相帮助中达成学习目标。
教师指导的要点是:①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互动之中。②围绕学习问题形成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对话。③学生之间保持民主与平等,通过相互请教与帮助保障互学的有效。
教师可在疑难处、思维障碍处加以引导,带领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问题”的学习过程,从而真正落实“为学而教”。
3.群学
学习小组、全班学生及教师围绕共同目标开展的深入广泛的互动学习为群学。可以分为两个基本阶段:基础目标的学习展示阶段和核心目标的对话达成阶段。核心目标的对话达成,是群学的主要任务。教师在把握学生学习困惑的基础上,提炼核心问题,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引发和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与交流学习。同时,在进行充分交流后,发现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即学生自己反思自学过程、自学方法,梳理学习过程、检验学习效果。然后通过相应的作业、问题的解决来强化所学知识。
自学、互学、群学三个学习环节使学习由片段“点”的力量变为整体“链”的力量,三环节循环提升,使“不教之学”得以实现。
二、“不令之责(不因命令而承担的责任),勇于担当”的伙伴班级
伙伴班级是通过小组建设,依托班级活动,在交往、合作中激发不因指令(不是因为听到指令而去做)产生的,基于师生、生生伙伴关系,生长自我回馈团队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包含:岗位之责、交往之责、合作之责。
1.因“岗位之责”形成角色意识与能力
班级岗位职责的培育过程包括识别与认可、体验与担当、互动与感悟。
岗位之责的识别与认可,包括了三个方面的研究:班委会的建设研究、班级自选岗位的实施研究、小组岗位的设置。学生创设班级岗位的过程就是识别岗位的过程,这将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起点,并建立社会岗位分工的基本意识。认领岗位需要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点进行判断,进而认可自己承担的岗位。通过识别与认可,打下主动承担相应责任的基础。
活动是学生岗位体验与责任担当的载体。每个岗位的学生都可以从中进一步自我认可,积累经验,感受到对班级奉献的意义。当然,学生在岗位体验中必然会面对困境,可以通过部门的团队合作,互相支撑解决,并通过积极的互学,提高担当意识。
学生承担岗位职责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自我再认识的过程。这种多维定位除了自我体验外,更多来自于岗位体验中与同学、教师的互动。通过互动的力量,源源不断为学生提供岗位担当的动力。
2.因“交往之责”形成沟通意识与能力
“交往”是社会人的主要特征。班级生活中,交往无处不在。学生需要认识到形成交往的责任意识,培养倾听与表达、理解与宽容、尊重与欣赏等沟通意识与能力。
表达的基础是倾听,学习如此,人际交往更是如此。学校在《成“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并分析影响学生倾听的因素,寻求家庭共同改善的办法,坚持进行倾听训练,巩固倾听习惯养成的成果。十二·五课题研究“小组合作”的伙伴学习方式,学生更切身感受到了倾听的重要。交往之责由心而生。通过学习实践和班级小组建设,通过处理组与组的关系探究,通过处理组内问题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意识到细心倾听,感同身受才能有效表达,促进交往。
学校德育课程的开发也助力了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意识。“学会宽容”的课题研究,从习惯养成给予了支撑。通过小组建设,学生的关系更加紧密,学生通过小组生活,发现理解与宽容成为一种必须。
小组建设中反馈与评价的环节成为了尊重与欣赏能力训练的机会。小组争先的方式多样,每周的小组考评也从方方面面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班级伙伴文化是学生形成交往之责的内因,换个角度来看,班级生活中交往之责的学习也是促进班级伙伴文化更加浓厚的重要方式。交往之责的培育,不仅提示了学生感受个体之外他体的存在,更可以帮助学生在保有个人特质的同时,能够适应悦纳其他各种特质个体的生活。
3.因“合作之责”形成协同意识与能力
一、“不教之学,百花争艳”的伙伴课堂
我们生成并确立了伙伴课堂的核心思想——为学而教,不教之学。一方面,积极促进学生喜欢教师、喜欢课堂,要求教师由重“教”转移到重“学”上来,即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动力、方式与效能。另一方面,在理性上帮助学生挣脱课堂、挣脱教师。因为真正的成长不是学习经历的简单计量,而是生长——也就是没人教了,但拥有了持续学习的动力、方法和能力,这正是“不教之学”的意义。
在观测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我们发现其学习有一个基本的“链接存在”,即:自学(独立面对学习对象的学习)——互学(与学伴之间的交互学习)——拓学(延伸广度和深度的学习),学习链的三个环节在与课堂时空重组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教师的贴切引导。
1.自学
伙伴课堂倡导学生开展有价值有效果的自学。此环节中,学生会立足教材,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展开延伸阅读,了解相关知识背景,搜集资料。同时,学生为了在随后的“互学和群学”环节中展现个体学习成效,会格外努力,自发进行独立思考。
小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教师系列化、循序渐进的培养,并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运用熟练的学习套路。
2.互学
互学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困惑,巩固基础性目标,促进对核心目标的深入认识。学习中的疑惑成为伙伴间交流的话题,并在互相帮助中达成学习目标。
教师指导的要点是:①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互动之中。②围绕学习问题形成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对话。③学生之间保持民主与平等,通过相互请教与帮助保障互学的有效。
教师可在疑难处、思维障碍处加以引导,带领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问题”的学习过程,从而真正落实“为学而教”。
3.群学
学习小组、全班学生及教师围绕共同目标开展的深入广泛的互动学习为群学。可以分为两个基本阶段:基础目标的学习展示阶段和核心目标的对话达成阶段。核心目标的对话达成,是群学的主要任务。教师在把握学生学习困惑的基础上,提炼核心问题,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引发和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与交流学习。同时,在进行充分交流后,发现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即学生自己反思自学过程、自学方法,梳理学习过程、检验学习效果。然后通过相应的作业、问题的解决来强化所学知识。
自学、互学、群学三个学习环节使学习由片段“点”的力量变为整体“链”的力量,三环节循环提升,使“不教之学”得以实现。
二、“不令之责(不因命令而承担的责任),勇于担当”的伙伴班级
伙伴班级是通过小组建设,依托班级活动,在交往、合作中激发不因指令(不是因为听到指令而去做)产生的,基于师生、生生伙伴关系,生长自我回馈团队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包含:岗位之责、交往之责、合作之责。
1.因“岗位之责”形成角色意识与能力
班级岗位职责的培育过程包括识别与认可、体验与担当、互动与感悟。
岗位之责的识别与认可,包括了三个方面的研究:班委会的建设研究、班级自选岗位的实施研究、小组岗位的设置。学生创设班级岗位的过程就是识别岗位的过程,这将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起点,并建立社会岗位分工的基本意识。认领岗位需要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点进行判断,进而认可自己承担的岗位。通过识别与认可,打下主动承担相应责任的基础。
活动是学生岗位体验与责任担当的载体。每个岗位的学生都可以从中进一步自我认可,积累经验,感受到对班级奉献的意义。当然,学生在岗位体验中必然会面对困境,可以通过部门的团队合作,互相支撑解决,并通过积极的互学,提高担当意识。
学生承担岗位职责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自我再认识的过程。这种多维定位除了自我体验外,更多来自于岗位体验中与同学、教师的互动。通过互动的力量,源源不断为学生提供岗位担当的动力。
2.因“交往之责”形成沟通意识与能力
“交往”是社会人的主要特征。班级生活中,交往无处不在。学生需要认识到形成交往的责任意识,培养倾听与表达、理解与宽容、尊重与欣赏等沟通意识与能力。
表达的基础是倾听,学习如此,人际交往更是如此。学校在《成“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并分析影响学生倾听的因素,寻求家庭共同改善的办法,坚持进行倾听训练,巩固倾听习惯养成的成果。十二·五课题研究“小组合作”的伙伴学习方式,学生更切身感受到了倾听的重要。交往之责由心而生。通过学习实践和班级小组建设,通过处理组与组的关系探究,通过处理组内问题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意识到细心倾听,感同身受才能有效表达,促进交往。
学校德育课程的开发也助力了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意识。“学会宽容”的课题研究,从习惯养成给予了支撑。通过小组建设,学生的关系更加紧密,学生通过小组生活,发现理解与宽容成为一种必须。
小组建设中反馈与评价的环节成为了尊重与欣赏能力训练的机会。小组争先的方式多样,每周的小组考评也从方方面面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班级伙伴文化是学生形成交往之责的内因,换个角度来看,班级生活中交往之责的学习也是促进班级伙伴文化更加浓厚的重要方式。交往之责的培育,不仅提示了学生感受个体之外他体的存在,更可以帮助学生在保有个人特质的同时,能够适应悦纳其他各种特质个体的生活。
3.因“合作之责”形成协同意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