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绿道是社会经济文明到达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与自然的主动平衡方式。 随着珠三角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带来城市空间结构和人居模式的变革。珠三角绿道建设应运而生,并将深刻影响珠三角城市群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设计技术;创新要点;绿道线路布置;工程难点及解决方案
1 工程概述
本绿道工程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夫山森林公园内。公园处于105国道以东、钟屏岔道以南、祈福新村以西、禺山西路以北,位于番禺城区以西6km。
大夫山森林公园,作为番禺区绿道的生态中心,公园园区已建成绿道贯穿园区南北,南部连接番禺沙头街绿道,北面与钟村街绿道相连。
本工程包括三段绿道:南门~飞鹅岭段、马饮泉段、千岛湖段,全长约15.2km,宽3~6m,属于省3号绿道的分支,规划定义为郊野型绿道。
南门~飞鹅岭绿道全长约5.3km,宽3m。新建绿道为线状,与东区现状的绿道、规划马饮泉绿道、规划千湖湖绿道互相连通,形成多个环路。
马饮泉绿道全长约5.7km,宽3m,。绿道以沿竹帽岗现状土路开始,主要以马饮泉的山塘环线为主,而后翻过欧地山与规划南门~飞鹅岭绿道相连。
千岛湖绿道全长约4.2km,主线宽6米,支线宽3米,主要设置在千岛湖沿线。南部接规划南门~飞鹅岭绿道时,为了降低道路坡度,利用了风门坳的垭口作为翻越飞鹅岭的通道,需将此山沟向两侧拓宽至4m,并做好排水及路堑边坡防护。
本设计的工作内容包括新建绿道、绿道标识。
2 设计技术
灵活布置绿道线路,利用现状土路减少开挖,保护水土;线路环绕水体山体,连接景点,提供休闲场所。绿道的建设注意山林植被的保护,尤其对高大乔木的保护,局部路段避让绕行,符合绿道含义。纵坡度较大段,在前后平缓段设置休息区域和相关休闲设施,缓解骑车劳累,增加趣味。完善公园绿道标识系统,符合省绿道的要求。
3 创新要点
本绿道在亚运前竣工,既满足亚运场馆的使用,又可以为游人持续提供公园内骑行乐趣,打造公园名片。新增15.2km绿道,整合公园内部绿道系统,形成多个环路,并引导开发新的游览景点。采用桔红色透水混凝土,与生态环境相协调。靠山一侧设置生态边沟,既满足排水要求,又符合公园的生态要求。
4 绿道线路布置
为了减少土方,线路尽量利用现状土路作为路基。清表、开挖、碾压后方可作为路基,期间注意乔木的保护。
由于本工程中的绿道,均在公园内部设置,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对平面位置、宽度进行局部调整。
5 绿道纵断面
(1)与既有土路或湖岸边标高基本持平。
(2)部分新建绿道,纵断面设计以自行车的通行性为前提,平均纵坡不超过3.5%,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10%,如坡度超过10%,采用迂回方式降低坡度。
(3)单向坡长不宜超过50m,两陡坡间宜设10~30m缓坡或平坡路段。
(4)局部路段展线困难,单向陡坡坡长较长,无法设置缓坡或平坡路段时,应在路侧开阔地进行拓宽平整,设置休息区域(休息区域原土平整夯实)。
6 绿道横断面
根据《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试行)》,郊野型区域综合慢行道的宽度为3m。
绿道宽度3m双向绿道,或者6m=2m单向绿道+2m绿化带+2m单向绿道。
绿道靠山一侧设置50cm宽的生态边沟,作为路堑边坡一侧的排水设施。
绿道横坡,按单向坡1.5%设置。
7 绿道路面结构
采用桔红色透水混凝土: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强度等级为C30。
8 路基、边坡防护
本绿道工程地势较平缓,填方高差不大于3米,挖方高差不大于8米,在保证安全、经济、美观的前提下确定如下设计原则:所有边坡结合周边地块的标高情况,采用填方不陡于1:1.5、挖方不陡于1:1的坡率进行放坡,并以铺植草进行防护。
针对穿越风门坳口路堑高差较大的情况,设置砌石护坡做防护。
9 绿道标识系统
本次设计服务对象主要为行人和骑车者。绿道标识系统主要包括:绿道/驿站指示和绿道/驿站标识(A型)、绿道区域引导图信息墙(B型)、绿道导向性标识信息墙(C型)、绿道直立信息条(D型)、绿道信息块(E型)、绿道侧立信息条(F型)。
10 工程难点及解决方案
(1)绿道建设需保护现状绿化。
工程难点:工程建设会破坏原生态的绿化。
解决方案:利用现有土路的,清表压实后可作为绿道路床;新建的绿道,在施工清表期间,注意山林植被的保护,尤其对高大乔木的保护,局部路段可避让绕行。
(2)局部路段高差大。
工程难点:局部路段展线困难,纵坡度较大。
解决方案:纵坡度较大段,前后平缓段设置休息区域和相关休闲设施,缓解骑车劳累,增加趣味。
结束语
通过以上建设工程,绿道的生态化建设是以因地制宜为基础,依据现有的生态资源和场地资源,通过绿色技术改造或提升,以充分实现绿道建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低排放、高环保的特点;是确保珠三角绿道网 "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目标的重要措施保障。同时,珠三角绿道网生态化建设也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低碳产业、循环发展的理念,将城市的持续发展与人的更高需求有机结合,是珠三角地区各城市追求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 ,李迪华 ,潮洛.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 规划师, 2001 ,17 (6) :9~13
[2] 朱强,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规划中生态廊道的宽度. 生态学报,2005,25 (9) :2 406~2412
[3] 张文,范文捷. 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 国外城市规划,2000, (3):40~42
[4] 孟亚凡. 绿色通道及其规划原则. 中国园林 ,2004 , (5) :14~18
[5] 李团胜,王萍. 绿道及其生态学意义. 生态学杂志 ,2001 ,20 (6) :59~61
[6] 刘滨谊,余畅. 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中国园林,2001, (6) :77~81
【关键词】 设计技术;创新要点;绿道线路布置;工程难点及解决方案
1 工程概述
本绿道工程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大夫山森林公园内。公园处于105国道以东、钟屏岔道以南、祈福新村以西、禺山西路以北,位于番禺城区以西6km。
大夫山森林公园,作为番禺区绿道的生态中心,公园园区已建成绿道贯穿园区南北,南部连接番禺沙头街绿道,北面与钟村街绿道相连。
本工程包括三段绿道:南门~飞鹅岭段、马饮泉段、千岛湖段,全长约15.2km,宽3~6m,属于省3号绿道的分支,规划定义为郊野型绿道。
南门~飞鹅岭绿道全长约5.3km,宽3m。新建绿道为线状,与东区现状的绿道、规划马饮泉绿道、规划千湖湖绿道互相连通,形成多个环路。
马饮泉绿道全长约5.7km,宽3m,。绿道以沿竹帽岗现状土路开始,主要以马饮泉的山塘环线为主,而后翻过欧地山与规划南门~飞鹅岭绿道相连。
千岛湖绿道全长约4.2km,主线宽6米,支线宽3米,主要设置在千岛湖沿线。南部接规划南门~飞鹅岭绿道时,为了降低道路坡度,利用了风门坳的垭口作为翻越飞鹅岭的通道,需将此山沟向两侧拓宽至4m,并做好排水及路堑边坡防护。
本设计的工作内容包括新建绿道、绿道标识。
2 设计技术
灵活布置绿道线路,利用现状土路减少开挖,保护水土;线路环绕水体山体,连接景点,提供休闲场所。绿道的建设注意山林植被的保护,尤其对高大乔木的保护,局部路段避让绕行,符合绿道含义。纵坡度较大段,在前后平缓段设置休息区域和相关休闲设施,缓解骑车劳累,增加趣味。完善公园绿道标识系统,符合省绿道的要求。
3 创新要点
本绿道在亚运前竣工,既满足亚运场馆的使用,又可以为游人持续提供公园内骑行乐趣,打造公园名片。新增15.2km绿道,整合公园内部绿道系统,形成多个环路,并引导开发新的游览景点。采用桔红色透水混凝土,与生态环境相协调。靠山一侧设置生态边沟,既满足排水要求,又符合公园的生态要求。
4 绿道线路布置
为了减少土方,线路尽量利用现状土路作为路基。清表、开挖、碾压后方可作为路基,期间注意乔木的保护。
由于本工程中的绿道,均在公园内部设置,在具体实施时,可根据现场地形条件对平面位置、宽度进行局部调整。
5 绿道纵断面
(1)与既有土路或湖岸边标高基本持平。
(2)部分新建绿道,纵断面设计以自行车的通行性为前提,平均纵坡不超过3.5%,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10%,如坡度超过10%,采用迂回方式降低坡度。
(3)单向坡长不宜超过50m,两陡坡间宜设10~30m缓坡或平坡路段。
(4)局部路段展线困难,单向陡坡坡长较长,无法设置缓坡或平坡路段时,应在路侧开阔地进行拓宽平整,设置休息区域(休息区域原土平整夯实)。
6 绿道横断面
根据《珠三角区域绿道(省立)规划设计技术指引(试行)》,郊野型区域综合慢行道的宽度为3m。
绿道宽度3m双向绿道,或者6m=2m单向绿道+2m绿化带+2m单向绿道。
绿道靠山一侧设置50cm宽的生态边沟,作为路堑边坡一侧的排水设施。
绿道横坡,按单向坡1.5%设置。
7 绿道路面结构
采用桔红色透水混凝土:透水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强度等级为C30。
8 路基、边坡防护
本绿道工程地势较平缓,填方高差不大于3米,挖方高差不大于8米,在保证安全、经济、美观的前提下确定如下设计原则:所有边坡结合周边地块的标高情况,采用填方不陡于1:1.5、挖方不陡于1:1的坡率进行放坡,并以铺植草进行防护。
针对穿越风门坳口路堑高差较大的情况,设置砌石护坡做防护。
9 绿道标识系统
本次设计服务对象主要为行人和骑车者。绿道标识系统主要包括:绿道/驿站指示和绿道/驿站标识(A型)、绿道区域引导图信息墙(B型)、绿道导向性标识信息墙(C型)、绿道直立信息条(D型)、绿道信息块(E型)、绿道侧立信息条(F型)。
10 工程难点及解决方案
(1)绿道建设需保护现状绿化。
工程难点:工程建设会破坏原生态的绿化。
解决方案:利用现有土路的,清表压实后可作为绿道路床;新建的绿道,在施工清表期间,注意山林植被的保护,尤其对高大乔木的保护,局部路段可避让绕行。
(2)局部路段高差大。
工程难点:局部路段展线困难,纵坡度较大。
解决方案:纵坡度较大段,前后平缓段设置休息区域和相关休闲设施,缓解骑车劳累,增加趣味。
结束语
通过以上建设工程,绿道的生态化建设是以因地制宜为基础,依据现有的生态资源和场地资源,通过绿色技术改造或提升,以充分实现绿道建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低排放、高环保的特点;是确保珠三角绿道网 "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目标的重要措施保障。同时,珠三角绿道网生态化建设也符合国家大力提倡的低碳产业、循环发展的理念,将城市的持续发展与人的更高需求有机结合,是珠三角地区各城市追求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 ,李迪华 ,潮洛.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 规划师, 2001 ,17 (6) :9~13
[2] 朱强,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规划中生态廊道的宽度. 生态学报,2005,25 (9) :2 406~2412
[3] 张文,范文捷. 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 国外城市规划,2000, (3):40~42
[4] 孟亚凡. 绿色通道及其规划原则. 中国园林 ,2004 , (5) :14~18
[5] 李团胜,王萍. 绿道及其生态学意义. 生态学杂志 ,2001 ,20 (6) :59~61
[6] 刘滨谊,余畅. 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中国园林,2001, (6) :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