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部,是湖北省重点支持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居湖北省第二位,已经跨入全国百强城市之列。桑蚕是“纤维皇后”丝绸的主要原料,也是宜昌传统农业产品。近年来,宜昌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逐步探索桑蚕业科学发展新路径,在品种选育、良种推广、技术指导和培训等科技服务体系已经开始形成,蚕桑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例逐年增加,正逐渐成为部分农民就业增收的致富产业。
总体上看,宜昌市桑蚕业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和群众基础,特别是2006年国家“东桑西移”政策实施以来,宜昌市的蚕桑产业取得较大发展,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产量达到3000吨,产业化、规模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从全市整体来看,特别是与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比较,无论从桑园规模、蚕茧产量、蚕桑品质,还是茧丝产品等方面看,宜昌市蚕桑产业仍是一个弱势产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总体上还处在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阶段。
宜昌市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分析
(一)地理优势。宜昌市发展桑蚕产业,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宜昌市位于湖北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具有充足的适应蚕桑发展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非常适宜发展蚕桑业。
(二)人文优势。宜昌市发展桑蚕产业具有深厚的人文传统。嫘祖作为蚕神娘娘,在蚕丝生产基地宜昌市,受到特别的崇拜。历史文献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帝之南游,西陵氏殒于道,式祀于行……以其始蚕,故又祀为先蚕”。“帝命西陵氏,教民育蚕,治丝以供衣服,于是民无皴瘃,后世祀为先蚕”。黄帝与嫘祖,一个“以德治天下”,管理民政;一个教民育蚕缫丝,改善民众生活。从远古到当今,宜昌市都是蚕丝生产的重要基地。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陵峡口的中堡等地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7000年前的大量纺织用具,如陶纺轮、骨针、骨锥、骨簪子等,说明宜昌市很可能是中国蚕丝生产的发祥地之一。
(三)产业优势。蚕桑产业属于绿色环保产业,不受环保政策的制约。发展蚕桑产业需要大面积的栽培桑树,而桑树生长周期短,容易成林,除了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外,还可以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能够收到良好的生态效益。蚕桑产业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其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男女老少都能干,又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便捷途径。丝织用品除了广泛用于床上用品和服装外,还用于制造防弹衣等军事用品,市场发展空间正在不断拓宽。另一方面,在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给丝绸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市场,蚕桑产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发展空间越来越广。
(四)可持续发展优势。为有效提高桑园的综合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确保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桑农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养蚕剩下的废弃桑枝条发展其他产业,大力推广桑禽、桑菜、桑薯、桑菌套种套养的模式,探索一条高效立体的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新路子。比如,桑农可以利用废弃桑枝培育平菇、香菇等,消化废弃桑枝条,拓宽农民的增收途径。桑农可以尝试桑禽套养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不仅可以解决治虫除草的用工问题,而且解决了桑园偏施化肥造成土壤养分单一的问题,实现桑禽互促,生态双赢。
制约宜昌市蚕桑业发展的瓶颈障碍
(一)蚕茧价格波动造成蚕农思想不稳。蚕茧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在市场供大于求时,蚕茧价格偏低,挫伤蚕农积极性,造成桑园普遍投入不足、管理松懈,甚至出现了弃桑毁桑现象;在市场供不应求时,蚕茧价格畸高,哄抢蚕茧,以次充好,导致部分农民的质量意识淡薄。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了蚕桑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受粮食直补和畜牧补贴的影响,蚕农发展蚕桑的思想不稳定,致使宜昌市蚕桑业发展比较缓慢。
(二)政策因素导致资金投入不足。蚕桑产业发展初期,资金投入的需求量相对比较大,但上级项目资金投入渠道却非常单一,扶持的资金量也很小,成为制约蚕桑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低产桑园改造不力,重栽轻管现象严重,亩均效益提高不快;消毒防病技术落后,致使养蚕发病率高,产量上不去;基层服务站所建设乏力,服务功能亟待加强等等。
(三)技术和人才支撑缺乏。近几年来,随着宜昌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大量的有一定文化素质的青壮年转移到其它产业或外出打工,使蚕桑的主要从业人员年龄结构、文化知识等发生了变化。宜昌蚕桑业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越来越需要科技和人才的支撑。而宜昌市技术人才不足,加之蚕农文化水平低,培训、指导、管理、服务滞后,粗放型经营现象突出,抵御自然灾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应对能力较低,造成部分桑园管理粗放,效益低下。一些蚕农只求产出,不重视桑树修剪、肥培、病虫害防治,导致桑园产叶量低、质量差。在蚕茧生产中质量意识淡薄,蚕茧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
(四)产业链条短,开发层次低。目前,宜昌市蚕桑产业开发还处在原料生产和蚕茧初级加工阶段,产业链条还很短,附加值低,资本积累少,市场份额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力、辐射力不强,企业经济效益不明显,开拓市场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短时期内产业优势很难形成经济优势。
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 2011SY02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
总体上看,宜昌市桑蚕业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和群众基础,特别是2006年国家“东桑西移”政策实施以来,宜昌市的蚕桑产业取得较大发展,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产量达到3000吨,产业化、规模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从全市整体来看,特别是与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比较,无论从桑园规模、蚕茧产量、蚕桑品质,还是茧丝产品等方面看,宜昌市蚕桑产业仍是一个弱势产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总体上还处在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阶段。
宜昌市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分析
(一)地理优势。宜昌市发展桑蚕产业,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宜昌市位于湖北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具有充足的适应蚕桑发展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非常适宜发展蚕桑业。
(二)人文优势。宜昌市发展桑蚕产业具有深厚的人文传统。嫘祖作为蚕神娘娘,在蚕丝生产基地宜昌市,受到特别的崇拜。历史文献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帝之南游,西陵氏殒于道,式祀于行……以其始蚕,故又祀为先蚕”。“帝命西陵氏,教民育蚕,治丝以供衣服,于是民无皴瘃,后世祀为先蚕”。黄帝与嫘祖,一个“以德治天下”,管理民政;一个教民育蚕缫丝,改善民众生活。从远古到当今,宜昌市都是蚕丝生产的重要基地。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陵峡口的中堡等地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距今5000-7000年前的大量纺织用具,如陶纺轮、骨针、骨锥、骨簪子等,说明宜昌市很可能是中国蚕丝生产的发祥地之一。
(三)产业优势。蚕桑产业属于绿色环保产业,不受环保政策的制约。发展蚕桑产业需要大面积的栽培桑树,而桑树生长周期短,容易成林,除了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外,还可以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有利于环境的保护,能够收到良好的生态效益。蚕桑产业作为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其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男女老少都能干,又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便捷途径。丝织用品除了广泛用于床上用品和服装外,还用于制造防弹衣等军事用品,市场发展空间正在不断拓宽。另一方面,在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给丝绸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市场,蚕桑产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发展空间越来越广。
(四)可持续发展优势。为有效提高桑园的综合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确保蚕桑生产可持续发展,桑农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养蚕剩下的废弃桑枝条发展其他产业,大力推广桑禽、桑菜、桑薯、桑菌套种套养的模式,探索一条高效立体的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新路子。比如,桑农可以利用废弃桑枝培育平菇、香菇等,消化废弃桑枝条,拓宽农民的增收途径。桑农可以尝试桑禽套养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不仅可以解决治虫除草的用工问题,而且解决了桑园偏施化肥造成土壤养分单一的问题,实现桑禽互促,生态双赢。
制约宜昌市蚕桑业发展的瓶颈障碍
(一)蚕茧价格波动造成蚕农思想不稳。蚕茧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在市场供大于求时,蚕茧价格偏低,挫伤蚕农积极性,造成桑园普遍投入不足、管理松懈,甚至出现了弃桑毁桑现象;在市场供不应求时,蚕茧价格畸高,哄抢蚕茧,以次充好,导致部分农民的质量意识淡薄。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了蚕桑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受粮食直补和畜牧补贴的影响,蚕农发展蚕桑的思想不稳定,致使宜昌市蚕桑业发展比较缓慢。
(二)政策因素导致资金投入不足。蚕桑产业发展初期,资金投入的需求量相对比较大,但上级项目资金投入渠道却非常单一,扶持的资金量也很小,成为制约蚕桑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低产桑园改造不力,重栽轻管现象严重,亩均效益提高不快;消毒防病技术落后,致使养蚕发病率高,产量上不去;基层服务站所建设乏力,服务功能亟待加强等等。
(三)技术和人才支撑缺乏。近几年来,随着宜昌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大量的有一定文化素质的青壮年转移到其它产业或外出打工,使蚕桑的主要从业人员年龄结构、文化知识等发生了变化。宜昌蚕桑业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越来越需要科技和人才的支撑。而宜昌市技术人才不足,加之蚕农文化水平低,培训、指导、管理、服务滞后,粗放型经营现象突出,抵御自然灾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应对能力较低,造成部分桑园管理粗放,效益低下。一些蚕农只求产出,不重视桑树修剪、肥培、病虫害防治,导致桑园产叶量低、质量差。在蚕茧生产中质量意识淡薄,蚕茧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
(四)产业链条短,开发层次低。目前,宜昌市蚕桑产业开发还处在原料生产和蚕茧初级加工阶段,产业链条还很短,附加值低,资本积累少,市场份额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力、辐射力不强,企业经济效益不明显,开拓市场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短时期内产业优势很难形成经济优势。
注:“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 2011SY02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