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填空题
1.点在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向量(即点的运动方向与相同,且每秒移动的距离为个单位).设开始时点的坐标为,则秒后点的坐标为
.
2. 中,点在上,平方.若,,,,则.
3.如图,、分别是射线上的两点,给出下列向量:
①;②;③; ④;⑤.这些向量中以为起点,终点在阴影区域内的是 .
4.设点在内部,且,则的面积与的面积之比是 .
5.已知a,b,c为△ABC的三内角A,B,C的对边,向量,若,且的大小分别为.
6.已知A、B、C是直线l上的三点,向量满足,则函数的表达式为 .
7.已知非零向量则△ABC的形状是.
8.关于函数,有下列命题:
①的表达式可改写成;
②是以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
③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④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9.在中,,,,则的值是 .
10.已知E,F是等腰直角△ABC斜边AB上的三等分点,则.
11.有一长米的斜坡,它的倾斜角为,现要把倾斜角改为,并保持坡高不变,则坡底需伸长 米.
12.中,角的对边分别为,面积为,则 .
13.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y=6cosx的图像与y=5tanx的图像的交点为P,过点P作PP1⊥x轴于点P1,直线PP1与y=sinx的图像交于点P2,则线段P1P2的长为__________.
14. 如图,图中的实线是由三段圆弧连接而成的一条封闭曲线,各段弧所在的圆经过同一点(点不在上)且半径相等. 设第段弧所对的圆心角为,则____________ .
二、解答题
15.已知,化简:
16.已知ΔABC的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设向量,
, .
(Ⅰ)若//,求证:ΔABC为等腰三角形;
(Ⅱ)若⊥,边长c = 2,角C = ,求ΔABC的面积 .
证明:(1)
即,其中R是三角形ABC外接圆半径,
为等腰三角形
17.在△ABC中,a, b, c分别为内角A, B, C的对边,且
(Ⅰ)求A的大小;
(Ⅱ)求的最大值.
18.如图,A,B,C,D都在同一个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内,B,D为两岛上的两座灯塔的塔顶。测量船于水面A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分别为,,于水面C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均为,AC=0.1km。试探究图中B,D间距离与另外哪两点间距离相等,然后求B,D的距离(计算结果精确到0.01km,1.414,2.449)
19. 的面积是30,内角所对边长分别为,。
(Ⅰ)求;
(Ⅱ)若,求的值。
20. 已知,,,.
(Ⅰ)当时,求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Ⅱ)当m1时,求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解三角形》单元测试简要答案
一、填空题
1. 2. 3.①③ 4.3:2 5.
6.f(x)= 7.等边三角形 8.①③9.
10.
解析:考查三角函数的计算、解析化应用意识。
解法1:约定AB=6,AC=BC=,由余弦定理CE=CF=,再由余弦定理得,
解得
解法2:坐标化。约定AB=6,AC=BC=,F(1,0),E(-1,0),C(0,3)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得
,解得。
11. 12.
13. 解析: 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数形结合思想。线段P1P2的长即为sinx的值,且其中的x满足6cosx=5tanx,解得sinx=。线段P1P2的长为
14. -0.5略解:
又,所以
二、解答题
15.原式= 0
16. 解:(2)由题意可知
由余弦定理可知,
17. 解:(Ⅰ)由已知,根据正弦定理得
即
由余弦定理得
故,A=120°……6分
(Ⅱ)由(Ⅰ)得:
故当B=30°时,sinB+sinC取得最大值1.
18. 解: 在△ABC中,∠DAC=30°, ∠ADC=60°-∠DAC=30,
所以CD=AC=0.1 又∠BCD=180°-60°-60°=60°,
故CB是△CAD底边AD的中垂线,所以BD=BA,
在△ABC中,
即AB=
因此,BD=
故B,D的距离约为0.33km.
19. 解:(1)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由得的值,再根据面积公式得;直接求数量积.由余弦定理,代入已知条件,及求a的值.
解:由,得.
又,∴.
(Ⅰ).
(Ⅱ),
∴.
20. 解:(1) ∵|-2|====1 [来源:学科网]
(2) 法一:由(1)可知
;;
∴==
从而在方向上的投影为
另解:∵由(1)可知
;==.
(命题者:刘红军)
1.点在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向量(即点的运动方向与相同,且每秒移动的距离为个单位).设开始时点的坐标为,则秒后点的坐标为
.
2. 中,点在上,平方.若,,,,则.
3.如图,、分别是射线上的两点,给出下列向量:
①;②;③; ④;⑤.这些向量中以为起点,终点在阴影区域内的是 .
4.设点在内部,且,则的面积与的面积之比是 .
5.已知a,b,c为△ABC的三内角A,B,C的对边,向量,若,且的大小分别为.
6.已知A、B、C是直线l上的三点,向量满足,则函数的表达式为 .
7.已知非零向量则△ABC的形状是.
8.关于函数,有下列命题:
①的表达式可改写成;
②是以为最小正周期的周期函数;
③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④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9.在中,,,,则的值是 .
10.已知E,F是等腰直角△ABC斜边AB上的三等分点,则.
11.有一长米的斜坡,它的倾斜角为,现要把倾斜角改为,并保持坡高不变,则坡底需伸长 米.
12.中,角的对边分别为,面积为,则 .
13.定义在区间上的函数y=6cosx的图像与y=5tanx的图像的交点为P,过点P作PP1⊥x轴于点P1,直线PP1与y=sinx的图像交于点P2,则线段P1P2的长为__________.
14. 如图,图中的实线是由三段圆弧连接而成的一条封闭曲线,各段弧所在的圆经过同一点(点不在上)且半径相等. 设第段弧所对的圆心角为,则____________ .
二、解答题
15.已知,化简:
16.已知ΔABC的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设向量,
, .
(Ⅰ)若//,求证:ΔABC为等腰三角形;
(Ⅱ)若⊥,边长c = 2,角C = ,求ΔABC的面积 .
证明:(1)
即,其中R是三角形ABC外接圆半径,
为等腰三角形
17.在△ABC中,a, b, c分别为内角A, B, C的对边,且
(Ⅰ)求A的大小;
(Ⅱ)求的最大值.
18.如图,A,B,C,D都在同一个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内,B,D为两岛上的两座灯塔的塔顶。测量船于水面A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分别为,,于水面C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均为,AC=0.1km。试探究图中B,D间距离与另外哪两点间距离相等,然后求B,D的距离(计算结果精确到0.01km,1.414,2.449)
19. 的面积是30,内角所对边长分别为,。
(Ⅰ)求;
(Ⅱ)若,求的值。
20. 已知,,,.
(Ⅰ)当时,求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Ⅱ)当m1时,求使不等式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解三角形》单元测试简要答案
一、填空题
1. 2. 3.①③ 4.3:2 5.
6.f(x)= 7.等边三角形 8.①③9.
10.
解析:考查三角函数的计算、解析化应用意识。
解法1:约定AB=6,AC=BC=,由余弦定理CE=CF=,再由余弦定理得,
解得
解法2:坐标化。约定AB=6,AC=BC=,F(1,0),E(-1,0),C(0,3)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得
,解得。
11. 12.
13. 解析: 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数形结合思想。线段P1P2的长即为sinx的值,且其中的x满足6cosx=5tanx,解得sinx=。线段P1P2的长为
14. -0.5略解:
又,所以
二、解答题
15.原式= 0
16. 解:(2)由题意可知
由余弦定理可知,
17. 解:(Ⅰ)由已知,根据正弦定理得
即
由余弦定理得
故,A=120°……6分
(Ⅱ)由(Ⅰ)得:
故当B=30°时,sinB+sinC取得最大值1.
18. 解: 在△ABC中,∠DAC=30°, ∠ADC=60°-∠DAC=30,
所以CD=AC=0.1 又∠BCD=180°-60°-60°=60°,
故CB是△CAD底边AD的中垂线,所以BD=BA,
在△ABC中,
即AB=
因此,BD=
故B,D的距离约为0.33km.
19. 解:(1)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由得的值,再根据面积公式得;直接求数量积.由余弦定理,代入已知条件,及求a的值.
解:由,得.
又,∴.
(Ⅰ).
(Ⅱ),
∴.
20. 解:(1) ∵|-2|====1 [来源:学科网]
(2) 法一:由(1)可知
;;
∴==
从而在方向上的投影为
另解:∵由(1)可知
;==.
(命题者:刘红军)